- UID
- 29364
- 积分
- 3335
- 威望
- 1401
- 桐币
- 1455
- 激情
- 13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17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5

桐网举人

- 积分
- 3335
 鲜花( 0)  鸡蛋( 0)
|
七八岁时的一个夏天,亲戚家上梁,父亲送了礼,吃饭时母亲带我去。
那年大旱,塘里的鱼都翻了肚子,都是鲢子,一条鱼能煮一拦边碗的样子。(现在想来也不过斤把重,那时却感觉是“大”鱼。)好家伙!比那“茅草叶子”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呢。
吃的是珍席,七大盘子八大碗的。先是汆肥膘,煮冻骨(黄豆炖鸡爪),红白萝卜丝......炒菜,水碗,鸡鱼肉圆子。圆子一上,炮竹一炸,主人端着酒杯挨个桌子敬酒,打招呼,叫圆席。这是吃珍席的规矩。
鱼是红辣椒炼的香油煮的,红润润的汤面上漂着金黄的油珠子,撒着碧绿的葱花,冒着热气,那个香啊,我现在吸吸鼻子还能闻见。鱼碗还在托盘上我就盯着舍不得眨眼睛,端菜的人碗还没没放利索,我就一筷子叉上了那最大的鱼腰,“噗通”一下,碗底贴了桌子,鱼腰也出了碗口。放到自己碗里的时候,我忽然感觉有点.......有点不对劲。
一桌子人都对我看着,母亲红着脸说:“这丫头,这丫头,以后不管到哪里都不能带。都是她老子惯的,一点都没生意(教养)。”
鱼腰在母亲的干预下,分给了好几个小孩子,一人一点,一人一点,鱼骨头倒是我的,我是一点也没浪费地吮吸了一遍,最后碗里留下了一点汤,舔着,辣火火的。
一张桌子,连桌拐站着的,起码得有十来个人,一碗菜上桌,一人一筷子,碗就见了底。小伢节(小孩子)就像饿牢里放出来的,吃着碗里的,盯着桌子上的,巴不得一人一碗才甘心。一碗鱼,就鱼头,鱼腰,鱼尾三块,你说不先下手为强怎么办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稍一怠慢,就只能望着别人吃鱼而兴叹了。
母亲那天出了大丑。农村的规矩,上梁的鱼是不能吃的,鱼梁——余粮,吃了,就什么都余不了。那时候做点房子,盐罐油罐都刮净了,哪里还能余粮呢,欠债欠粮欠得一屁股搭两胯子,穷得屁股打板凳——丁啦哐的响。说余粮,也就是一个好愿景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