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澳岛游记
二0二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星期六)
(一)
这次珠海的旅游行程安排,我是采用了ChatGPT为我安排和推荐的旅游线路和景点。它推荐给我珠海两个岛屿行程:东澳岛和外伶仃岛各一天的行程。 天气预报说,这几天属台风天气,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是晴天。所以,我先是花了两天时间,骑自行车在市区沿珠海情侣路将珠海市海滨风光看了一遍。 本以为乘游船到海中小岛可以临时买票,结果星期五下午上网才发现,星期六上午去两个岛屿的船票都没有了,只有12:20去东澳岛的船票,因为去这个岛的船行时间是50分钟,返回时间是下午5点20,小广告上说“听涛石廊”一段行程是5.8公里。有四个小时,是可以在这一线路上环岛走一趟看一看。 我对出海航行十分向往,因为我过去在海中较长时间乘船的记录曲指可数,应该没超过十次。 上午本来计划坐公交车去码头,结果久等不到,只好临时改乘出租车。当穷人久了,就是不习惯出门坐出租车,除非不得己时才偶尔坐一次。 今天是多云天气。到达码头时,看到对岸的山和楼房在淡淡的雾气中呈现水灰色。柔和的色彩为这片海滨风景增添了一种静谧而梦幻的氛围,仿佛是一幅精致的水彩画。天空之上,云朵如同天上的浮雕般漂浮着,银灰色的形态随意却又优雅。其中一片云特别显眼,宛如一只海马悬浮在空中,为这片景色平添了一丝静谧的魔力。 水面映照着这片柔和的天空,水波上反射着变幻的光线和建筑的轮廓。珠海的天际线展现出一种都市的优雅,楼宇挺拔而自信地矗立,港湾里传递出一种安宁的情感。
客轮离开了码头。在淡淡柔和的阳光笼罩下,珠海大剧院的双贝壳优雅地进入视野,它洁白的曲线外轮廓宛如自然界的真实的超大的贝壳。它的背后,云层己经轻轻散开,露出一抹淡灰蓝色的天空,宛如大自然的艺术家在平铺的薄薄的云层上画出的一支蓝色箭头,而它上方层叠的云层仿佛模仿了艺术天花板的纹理,其流动的轮廓与大剧院宏伟的设计交相辉映。 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大剧院仿若漂浮于海天之间——一个矗立于海洋与天空之间的宏伟舞台。它的地基与大海完美融合,将这一片水域化作了光影交织的无垠剧场。从香洲港附近的轮船上望去,这片刻的的景象激发一种宁静的感受,颇有点如梦似幻,美而短暂。这是一个时间停驻的瞬间,大海与珠海这一文化地标联手为我今天旅程开始了演奏一曲无声的交响乐序曲。
前两天骑行在珠江海滨自行车道上,我发现这里的天空大多数时候是呈水泥灰色的,这和我常年居住的同样离海边不太远的福建福州的天空大不同。前两次从福州到广东的动车上,我就发现动车一到广东海边,天空就是这个颜色。我在福州多年,似乎没有印象见过这样的天空。 昨天晚上,我的灵感闪现,我想测试一下ChatGPT能不能解决我心中这个疑惑,随即向AI提问: “为什么在广东例如珠海有时看到的天空是浅水泥灰色的,是不是因为这里空气湿度太大导致的?” 我立刻得到了AI基本肯定的回答,同时得到更全面的解释: “在珠海这样的广东沿海地区,天空呈现浅水泥灰色的现象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空气湿度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1. 空气湿度高的影响 • 在高湿度环境下,大量的水蒸气悬浮在空气中,会导致光线的散射增强,使天空显得不够湛蓝,而呈现一种灰蒙蒙的颜色。 • 湿气还可能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如灰尘、污染物)更容易附着在水蒸气上,形成微小的悬浮颗粒,进一步影响视野清晰度和天空颜色。 2. 污染和颗粒物 • 珠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尽管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但工业活动、交通排放和海运也会释放一定量的颗粒物。如果这些颗粒物较多,且在湿度高时悬浮在空中,就会导致散射的光线偏向灰色。 • 尤其是秋冬季节,如果有弱冷空气或静风条件,污染物可能会积聚,使天空颜色变得更加暗淡。 3. 天气条件和云层的影响 • 珠海靠近南海,受海洋气候的影响,云层较厚或低云覆盖时,光线被散射和吸收,也会让天空显得更灰暗。 • 淡灰色天空可能是高云(如卷云或卷层云)与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在阴天或雨前尤为明显。 4. 地理环境的作用 • 珠海位于沿海,湿润的海风夹带盐分和水汽,与内陆气团交汇时,可能导致空气混浊,降低天空的透明度。 总结 珠海的天空呈现浅水泥灰色通常是高湿度、颗粒物浓度、云层覆盖和大气散射综合作用的结果。若想判断具体原因,可以结合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湿度和天气情况来分析。例如,湿度大但AQI较低时,主要是湿度的影响;如果AQI高,则可能是污染物的贡献更多。” 真的是很神奇的A I,难怪黄仁勋的英伟达公司的股票价格一直在疯长——我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环境里,我们很少有人有机会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这样详细的解答啊。我不厌其烦的把这个小问题放在游记里,或许也会帮你解答了你过去到广东旅游时心里同样的疑惑。
今天乘坐的是双体高速小客轮。我坐在上层右侧靠窗的位置。太阳出来了。天空背景仍在水灰色的,上面的云层薄而白。海水是淡淡的黄碧色。有两三年没有在海上乘船了,再次进入海中,心情真的特别舒畅。这水灰色的海上的天空,真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一片闪烁而宁静的微金黄色的阳光交织的海面,延伸至天际,与灰蓝色调天空无缝地交融。在这疾驰的双体船上,我坐在窗边,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中。柔和而温暖的阳光洒在起伏的水面上,为海面镀上一层微光,如一面短暂辉煌的镜子。在这流动的时空画框里,你的心灵仿佛乘上了看不见的气流在飞翔。 天空正散发着一缕缕飘渺的美感。纤细如羽的云朵在空中铺展成层层柔白,与上方淡蓝灰的天幕融为一体。这些轻盈的云带形成了复杂而美妙的图案——一片广阔而近乎骄傲的“V”字划过天际,而一个小一些的“V”字静静地嵌在其中,为这片海天宏大的旋律增添了一丝神秘。
远处的小岛——那些圆润而隆起的身影,它们的剪影安然伫立,模样让人联想到北方的窝窝头,朴实而坚定。这些小岛散落在闪烁的海面上,为空旷的海天赋予了有形的形状。
当我们驶入港珠澳大桥的主桥洞之下,海水开始变幻。先前金灰色的水面渐渐染上了淡淡的碧色。海水,现在略带绿意,洋溢着温柔的光辉,流露出一种深邃的神秘与奇妙。 这是我第一次在广东海面上乘船游荡。这对我而言,眼前就是一个新世界。轮船向东偏南约10度的方向平稳前行,沿途展示出宛若异域的美景。现在天空是浅灰蓝色,真的特别的美。我几乎可以肯定我以前没有见过这样的天空。天空的色调微微变化,一种透明般的浅灰蓝覆盖了头顶,上方的云层层叠延展,从海平线的位置以一个倾斜的角度向高处伸展。这些云像是长而宽的无边巨幅平板,与海面微妙的起伏形成呼应。 阳光清淡地落在海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柔和,既不刺眼,也不黯淡,为海面染上两种不同的色彩。窗外,左侧的水面因阳光的反射而显得微微泛白,而右侧的水则透出一抹淡淡的碧白,油亮而微微波动。这清淡的海景真的是让人心情愉悦而平和。 这幅景致展示着一个视觉的画面,更是一种感觉,一种光、水与空气之间微妙的交织。这是大自然的简单而深邃的美——一种无需索取、只是静静存在的永恒之美。当我从船上的位置向外眺望,我的心被这片宁静所包围,这是人的一生短暂却又深刻的瞬间,在旅途之中心灵愉悦和恬淡的一刻。
船上机器的声音不大。现在西南方海平线上出现一般约30度视角浅灰色的扁且细长的山影。天上的云薄片像宇宙中超大块凸凹不平的干豆付皮,只是它的颜色是灰白色,而不是豆腐皮的微黄色。太阳在右上方船窗框边缘时隐时现,这簿薄云层中形象模糊的太阳在我的半个身体上投下淡白色的阳光。 12:57,海平线是两种颜色的分界线,上方是暗白色薄冰式的云层,下方是浅碧色的水海面。船舱左边那一侧窗外出现一个海岛。这是一端大一端小半浸在海水里涂上鲜艳绿色植被的鲜艳黄色石头的大葫芦。船开始有些晃悠。 真是语言无法描述的这里大海和天空清淡的美色。海面上出现一条淡白色船尾迹。又看见三组长串的小岛。大海与天空的静谧之美是如此动人,而我突然想要用更细腻观察和描述的诗的语言为它添上一个活泼的灵魂:
在无垠的海面上,一艘宁静的游轮穿越前行, 它的低鸣如轻声细语,回荡在你的耳边。 地平线延展成一抹浅浅的灰影, 群山宛如清淡的墨迹,在海与天的交汇处隐现。
云层悬挂其上,轻盈如薄纱般的面纱, 仿若宇宙中的豆腐皮,纹理温柔绵长。 它们以淡白的色彩荡漾,轮廓朦胧难辨, 宛若游走天空中的画布,一笔一画轻描淡写。
太阳缓缓地从这薄薄的云层后探出, 将浅淡的光辉洒向海面,如银色的精灵。 把柔光轻抚着你的身体,似天上神灵带来的短暂抚慰, 在你的肌肤上留下了些许轻浅的印记。
下方,水面泛起点点碧玉光, 恬静起伏的镜面映射着天穹的淡蓝色泽。 在这里,海与天和谐交汇,柔美与静谧相融, 自成一个怡然的天地,独具一方风韵。
岛屿渐现,它们的轮廓既大胆又精致, 一个似葫芦般的小岛,鲜绿与明黄交织其间。 生机盎然的色彩,被大海温柔环抱, 安静地悬浮飘荡在这平和的水面上。
船开始轻轻摇晃,那是一种节奏分明的舞蹈, 在这梦幻般的广阔中轻轻摆荡。 船尾留下一道白痕,转瞬即逝的足迹, 在水面上写下短暂的印记。
前方,小岛群浮现,串联如喑蓝色珍珠般耀眼, 每一座岛屿都藏着自己的秘密,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它们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一串散落的链珠,在天地交融间若即若离。
这不仅是一段航程,而是一场心灵的旅程, 在这些淡雅的色调与形态中, 海天交汇的色彩交响曲,深沉而壮美, 诉说着一段只有心灵才能理解的无声语言。
哦,奔向东澳岛的旅人,此刻是你的天地, 自然在此低语,生活的喧嚣暂隐。 在这无尽的海洋和温柔的天空相会之处, 你感受到了永恒的短暂一刻,稍纵即逝。
再次,我无意中看了一眼船舱另一侧左边那侧窗外的景色,那边的天空一直有些阴沉。看来我今天是坐位的位置正确。 快到目的地东澳岛了。突然闯入视线里是两个植被绿得发黑的、色彩特别鲜艳的一小一大相邻的小岛。它们在浅碧色的海水和浅灰蓝色的天空背景中,这种浓得化不开的色彩太过华丽。较小的岛挺立而充满力量,深绿色的植被在明亮的海水映衬下几乎显得发黑。它紧凑的轮廓和锐利的边缘,仿佛是一头充满潜在能量的生物,一位守护着其更大伙伴的哨兵;右边长几倍的大岛在其身旁展开,它的形态更加柔和,却同样令人震撼。岛屿的起伏曲线如同一头强健捕猎者的肌肉在波动,茂密的森林延续了小岛的深绿色调,但覆盖在更广阔的画布上。两座岛屿并肩伫立,静静地浮于翡翠与天蓝交融的海面上,浓密的绿色与浅淡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它们散发着古老而莫测的气息,给今天一直平淡的海景带来浓烈的视觉冲击。 我立即拍摄下照片,在手机查地图得知,这是东澳岛西北方向的小烈岛和大烈岛。 我想在这里请给出小烈岛和大烈岛侧面形象相像的动物或物体形象的类比,亦给出东澳岛类似的动物或物体的类比。 小烈岛(Xiaolie Island): 从卫星图上看,小烈岛尖锐的三角形状和绿色的色调让人联想到一条蓄势待发的眼镜蛇头部,似乎准备随时出击。从侧面看,它紧致有力的轮廓又让人联想到一只警觉的猎隼,注视着远方的地平线。确实,若将其爪部遮挡,岛屿的轮廓与猎隼的头部和身体形态相似。 大烈岛(Dalie Island): 更大、更长的大烈岛以其起伏的形态,仿佛一只蹲伏的美洲豹,身体紧绷、线条分明,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或者,它的形状也让人想起一艘被岁月侵蚀的绿色沉船,半淹没在海中,永远静止不动。 东澳岛(Dong’ao Island): 东澳岛的西北半部分像一只短耳兔的头部,正如而东部的半岛可以进一步延伸这个形象,宛如一只兔子跃入大海的身影,它的后腿部分没入水中,增添了几分动态之美。
显然,不仅仅是我作为一个游客对这两个小岛印象深刻,从两个岛名“小烈”“大烈”这中文名也可以看出,当地岛民也和一样感同身受其色彩其形状的刚烈。
前行。阳光今天第一次在左边的海面上投下不定点的闪光,如同海上女神向我们凡人抛出媚眼般的让人心神不宁。 进入东澳岛近两公里长的海湾了。前方岛屿上的云有些灰色云块,正是它的间隙中抛下一组长剑状的光柱,并在碧色海水中激发出银光闪闪的光芒,同时把波浪起伏的山丘绿色植被拉黑! 继续前行。太阳落入一片蕾丝段的云层,并烤黄焦了其中一块。岛湾低矮的山体上的马赛克式黄色石块大小不一,大的让人觉得震撼,却表面新鲜干净的像刚刚从山里开采出来垒出如此素净质扑巨石公园的岸景!如此清新脱俗的海岸风光。 真的是好久没见到过如此清淡清浅的大自然美色。这在我的心中激起了无限的诗意啊。我再次想以诗的形式,试图捕捉这旅途中所感受到的那份宁静与震撼,将光影、云海和自然的原始之美传递出来。这片景致所激发出的诗意,就是大自然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种对话:
当轮船轻轻划过翡翠般的波浪, 阳光如天使抛出一组利剑刺破云霄, 穿透那变幻莫测的灰色云幕, 在碧绿的海面洒下银色涟漪。 这是海洋女神投来的神秘目光, 一抹短暂却深邃的光辉, 触动人心,唤起对她王国的无尽遐想。
前方的海岸渐渐显现,粗犷而原始, 东澳那青翠的山丘拥抱着拼贴般的岩石, 金黄色的巨石闪耀着仿佛新近开采的光泽, 每一块巨石,都是时间雕琢的故事。 这些崎岖而温柔的石块,与起伏的山丘融为一体, 构成了一首力量与优雅交织的自然乐章。
望那明亮的海湾,阳光与阴影在起舞, 薄薄的云丝缠绵着天空, 轻柔而空灵,被日光染上了琥珀般的火焰。 短暂的霞光抚过云的边缘, 仿佛被她燃烧的激情轻轻一吻, 云儿便与这无垠的湛蓝天穹交融无间。
近了,那岸边的静美愈发清晰。 层层波浪无休止地亲吻着海岸, 低语着古老的秘密, 将石块打磨得纯净如新,恒久不变。 山丘柔和地起伏着, 披着被流云阴影加深的绿衣, 像是大自然亲手编织的画卷。
此刻,天地变得宁静而柔和, 一个未被匆忙打扰的避世之所。 这片海岸,毫不张扬,却充满真实的美, 一种能深深触动灵魂的质朴之美, 用光、水和时间绘成的永恒画面。
哦,东澳岛,你唤醒了我的诗心。 你的海岸是旅人之心的摇篮, 启迪了风和海浪塑造的梦想, 在这短暂的旅途中永存记忆之中。 为你,我吟唱这首质朴的颂歌, 因为你是大海的静谧缪斯, 是陌生人与你相遇的地方。
游轮继续在东澳湾前行。不高的湾岸靠近海面二三米高的海岸边黄色天然的花岗岩石块与上方数十米高黄绿浓密的植被,构成的一道独特亮丽而质朴无华的纯粹色彩风景线。可以看到有几个游客在游岸黄绿分界步行道行走。当阳光照射到一段黄绿海岸时,配上清碧的海水,真的有一种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般的浪漫啊。
(二)
下了轮船,走进了一个寂寞的山边小村庄。游人不多。进了一家小超市店,小店老板不在,买了一盒点心,微信付费。这在过去难以想象的现实生活。 我计划今天沿旅游图中的“听涛石廊路”走一趟,从东澳码头到格力东澳大酒店,5.8公里;再走约3公里返回码头,这样四个小时行程就比较从容了。 一个右急转,上坡走乡村水泥小马路“军民路”,很快路边面转为平地。没有阳光照射,山边树林和右边东澳湾淡绿色水面,呈现出格外朴素的乡土气息。空气中传来老鸦叫声,那粗哑而倔强的声音,带着转舌的韵律,在空旷的路面上回响。似乎走到任何有山的风景区,总是听到这种生命力超级强大的鸟大叫的声音,在宣示自己的存在。路上没有人,这乌鸦叫声增添了这己陈旧小马路上的寂寞气息。 东澳湾本身虽然窄小,仅约一两百米宽,但它优雅地向内延伸了约两公里,形成了一个仿佛天生适合避风的天然港湾。从这个面向东北的小路斜坡望去,一道人工防波堤像保护的臂膀一样横亘在海湾的入口处。堤坝之外,海平线上的海水和天空交织成一种柔和的色调——浅蓝和淡青如此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至于远处的集装箱船就像一根孤独的深色线条,静静地浮在平静的画面之上。 海湾右侧的这海岛另外一半山体不高,现在它的背景天空却有一股浓烈升腾的火山喷发烟雾状的云团,虽然有点黑但是远没有火山喷发那样浓烈的色彩;整个天色云层,像夏天饮料中冰渣一般淡白清淡。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小海湾山岛的寂寞和乡村质朴气息,为这片土地笼罩上一种难以言喻的忧郁和田园怀旧感。在东澳岛这个偏僻的角落里,这份未被修饰的自然之美与小路的孤独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平静的冥想氛围——在这里,陆地与海洋相接,过去的痕迹在当下静静地回荡。
没有走多远,右下方有一个小沙滩,名字很怪,烂泥湾沙滩。那里小湾呈有紫色塑料空心桶拼成山字形的小游艇水中悬浮小码头,十分抢眼。不过沙滩上空无一人。网上说,十一月份是珠海岛屿旅游的淡季。 顺着小马路继续前行。到标有“东澳岛海关遗址”标志牌的位置,有台阶通下海边,顺着小路走了下去。内心十分困惑,这上不接天下不接地小岛为什么设有“海关”,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有文献综述了东澳岛海关地理位置及设关背景: “一、东澳岛海关地理位置及设关背景东澳岛地处珠江出海口的广东省珠海市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为万山群岛中的一岛,距珠海市香洲约30公里,香港55公里,澳门23公里。岛长2.195 公里,宽2.188公里,岸线长15.109 公里”,面积约4.663平方公里。在该岛东侧中部有锲入外口宽255米、弧长2355米、湾深1250米的凹形海湾,即东澳湾。该岛是港、澳及珠江三角洲众多城市出海航道必经之地,与大烈岛、黄茅岛、万山岛、白沥岛、竹洲、横洲等岛屿近在咫尺,与白沥岛之间的东澳口水道水面宽阔,是进出万山渔场及附近岛屿港湾作业、停泊、避风的主要航道之一。” “1898年6月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方,期限为99年。翌年3月19日,广东补用道王存善与香港辅政司骆克签订《九龙租借协定》,规定九龙半岛应于是年4月16日租借并移交给英方,九龙关各关厂应同时迁出。后经与英方协商,九龙城、深水埗关厂如期关闭,汲水门、佛头洲、长洲关厂延至1899年10月4日迁出。为维护海关对外贸易的管理和税务收益,清政府于1898年筹建东澳岛海关(设立时称税厂,民国时称关卡),以代替刚撤出的九龙关长洲税厂的职能。1899年10月5日,东澳(Tungho)税厂正式使用。该税厂位于东澳岛的“Boddam”湾,即东澳湾(图1)。” (郭雁冰《拱北关东澳岛海关遗址调查与勘探报告》) 这里景区应该把这一段文字做成标示牌,这样游客才能够理解这个遗址的由来。 这里有一个开口朝南朝内的宽六七十米,深约一百多米左右的小小海湾,显然是一百多年前小船很好避风停泊的小码头,又在大得多东澳湾出口附近。 终于在这里碰到二三个游客了。真的是无法想象一百多年前这里作为海关时候情景了,当年的建筑和人员早已荡然无存,只有海岸边的巨石仍留在原地,再添加了现代人修砌石料步行道。 水面在阴沉的天空下泛着深绿色的光芒。轻柔的波浪拍打着海岸,这柔和的节奏似乎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与这个地方曾经繁忙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一百多年前,这片地方还充满了海关官员和水手的喧嚣声,木船停靠码头时的吱吱声,以及贸易和谈判的低语。而如今,只有空荡的寂静。 天色不明,湾边山上树色黑绿,湾里的海水宁静暗绿,岸边裸石无语,有些抑郁的静谧弥散在这寂静的岛山和小海湾之中。 当人们今天站在这里时,所有这些繁忙活动的物理痕迹早已不复存在。旧海关站的建筑和设施被时间无情地抹去。留下的只有大自然的美,这片海湾未曾改变,始终存在。大自然抹去了人类干预的痕迹。只有大海、岩石、山丘——它们依旧如故,是时间流逝的永恒见证。 这里有一种深刻的失落感——一种对那些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的生命和故事的哀悼。大海和山丘将在我们离去之后依然存在。这是一种令人悲伤的感受,让人不禁意识到人类存在的短暂。 灰云聚集在头顶,在景观上投下柔和而扩散的光芒,海湾呈现出一种近乎超现实的特质。景色的色调——柔和的绿色、棕色和灰色——低调却富有深意,唤起一种静谧的优雅感。 在这里,你不禁感到与过去的深深连接。思绪飘远,想象着那些曾经在此地生活的人们的生命轨迹。他们的梦想与抱负是什么?他们面临了怎样的挑战?在这片自然美景的映衬下,又有哪些喜悦与悲伤的瞬间悄然发生?这里真的是让人产生意想不到的思古怀悠之处。人的生命的短暂与大海天地生命悠长自然联想起来了。在城市的古建筑遗址我们看得太多反而没有感觉,这荒凉小岛一角的一处人类活动过消失后的遗址,反而易触碰我们内心深处的幽思。
继续沿海边休闲道前行,看到了这海岸边花岗岩石被风化细节,这过去在地面下方冷凝成巨大黄泥结石的花岗岩体,被时间和风雨化成了巨大冰糖块状的石块,总是让人联想到宇宙时间漫长,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又太过短暂。这大海亦是让我们联想自己不过是人的沧海中一滴水。这是在忙碌现代城市环境中极少想到的问题。 似乎只有回到这样的大自然的环境中,才使我们现代重新回到了生命的起点,重新认识自己——我们个人和欲望相对于永恒的大自然,多么微不足道,多么渺小。 这似乎老生常谈的道理,我们却常常会迷失在“庐山的云雾”中,只有回到这大自然环境中,我们才会像从温室中突然被人抛入冰冷海水,突然从梦中惊醒。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到接近老年年龄,这种惊醒会带来无法排解的感伤,更愿意身在庐山云雾中,不想看到庐山真面目……这个年龄段这种对生命的短暂的感叹,已经不再是“少年不识愁磁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啊……
沿着石阶上行,重新回到高处的步行道上。这里有小小不过一人高的烽火台,旁边介绍牌说:“烽火台建于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高1.7米,腰径0.9米,用精炼的三合士与石块筑成,属古代军事报讯为广东所仅见,属文物保护之列。” 不足三百年前,人类还靠沿用了二千多年最古老烟柱形式通讯,这雨雾天,也许只有几百米远的距离能见度,只是无风的晴天才能有也许十来里报警作用;我不由自主想起现在仍在与地球通讯的“旅行者一号”,想到昨天刚刚看网易新闻上看到的旅行者最新报告“能否让离地球最远的太空探测器活到2030年”: “旅行者1号探测器(Voyager 1)是离地球最远的太空探测器,它目前距离地球247亿公里,这里已经是太阳系外。随着设备老化和核电池衰变,两艘旅行者号都出现了各种故障。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让这个发射于1977年,设计寿命5年,至今却已在岗47年历史的探测器坚持下去。”“上个月,从10月16日到24日,旅行者1号在经历数天的通信中断后,启用了43年来从未使用过的备用通信天线,重建了通信联络,目前地面团队正在寻求解决方案,维持基础通信的正常运行。” 247亿公里远距离!人类这不到三百年,何等伟大的飞跃和进步。 据说现在地球上活着七十亿人全体的人类身体叠在一起,不过是直径一公里的肉球,却已经把自己造的工具送到247亿公里远的距离并保持联系,真的是让人无言……
烽火台一侧有东澳岛铳城遗址,包括城池、炮台。有石牌介绍说它建于清雍正七年,即 1729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 这里有一个没有屋顶的石砌的石墙建筑,网络上说“铳城平面呈长方形,长49米,宽22米,墙高3米,厚2米,全部用石块砌筑,城门以青砖拱顶,城上炮位清晰可见”,我不知道现在看到的遗址是现代人凭想象复建的还是修复旧建筑。只是印象墙没有2米厚。
匆匆走过,继续前行赶路。这一小段路左边的约二三米高的天然石块,它们与灌木和野草立成了一道绿色走廊,让我印象深刻。 下方,大海以柔和的蓝色铺展开来,平静的海面偶尔被一丝涟漪打破。在一块圆润、窝窝头般的巨石上,栖息着一群白鹭。它们安静地立着,脑袋微微缩着,纤细的身影宛如一幅活生生的画作的笔触。 回头环视四周,东澳湾早先就看到的另外一边低山岗上那股火山喷出巨大浓烟式云团仍是那里,只是现在看出它是悬空的,可以确定它不是从山口喷出来的。它的下方,一抹淡青色的天空微微显露,立在悬挂的云絮和海平线之间,那平静的地平线稳稳地托起这片天空。它下方海平线上,有像伏在海面上鳄鱼露出头和大半身躯的深灰蓝色的岛屿和两点一横的另三个岛屿;加上这片天空中间的二三朵细小的孤立小花朵式的白云,与出湾口防波堤一横线,还有海湾口的三角形淡蓝色的海面,再配上右边人工石条小路和小路边巨石和植物墙,海滩上散落的海水染黑了大石蛋,哦,真的是称得上很梦幻的画面,恬静,清淡,让人感觉这里就是清纯的天堂一角。
走到“将军石林”这一小段路,路边约两人高巨石让我有走在中国传统民居狭窄小巷亲切感。而路边一个两人高立石柱让我想起复活节岛的石像,只是这是大自然自己创造的,只是尺寸小不少而已。 然后,这些近处的石头景色,仿佛都是为了衬托出东澳湾出口那东南方向那一片青蓝的天空天堂般的风景——蔚蓝的天空与宁静的大海在远方交汇成一体。那天空,被平和的蓝色和柔和的白色轻轻点缀,营造出一片未被打扰的乐土。那真的是让人心静东澳岛上朴实的海景啊,它散发着中国《诗经》那样原始质朴和清纯的色彩和美感——这样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纯粹的美,质朴动人、意象生动的古典之美,散发着未加雕饰却深邃动人的意境。 走在这条小路上,每一个元素——无论是巨石、植被还是海洋,唤醒了我们内心与自然之间那种原始的联结。东澳岛的海岸魅力深深触动人心,它带来一种诗意:简单,自然,美在于其未被污染的纯净。
走上“听涛石廊路”段。这段步行道名字取得很不错,颇为点诗意。石条铺出小径在低低的灌木和草丛之间顺着高高升起的海岸边起伏平和向前延伸,没有高出地面树木的这片海岸,草丛和灌木坡面上散落着和镶嵌着大石块,展示了大自然朴实乡土荒原的风貌。散落在植被中的大块岩石,仿佛是岁月之手随意摆放的一般,为这片朴素的风景增添了一份古老而静谧的气息。 前方,一座现代的棕黑色凉亭低调地伫立着,那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静静欣赏大海辽阔之美的栖息之所。 在小径之外,东南方海面上空那一长条的淡青天空和她下方深蓝色的海岛还有那天空中几个朵白云,总是让我不断回首,她总是这一片空旷海岸景观中的把我带入宁静幽远的意境。那是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如同梦境般浮现在水天之间,既真实又仿若虚幻。 四周无人,却并没有荒凉之气。大海虽宽广,却予人一种亲切之感,令人不觉遥远或深不可测。走在小路上,仿佛只是置身自家的大花园之中,这同我走进秋天的圆明园并没有什么感觉上的差别。这片山这个岛这片海,真的让我觉得特别亲切和没有距离感。
小路边的一块大石头很像中国过去很多传统建筑门前的石狮。这条小路经过起伏山丘路边各种花岗石大石头由大自然堆积各种不高的造型,仿佛让我走进了一个天然中国后花园里。这条小路由千万年自然力量塑造的花岗岩巨石点缀,这是一座露天博物馆,既承载着人类历史,又诉说着大地永恒的韵律。每一块巨石以独特的轮廓和无声的伟岸,似乎在传递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精神——那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垒石我们在北京皇家花园里见过,在苏州园林里见过,在现在中国现代化大饭店门前见到过。这里石板铺成的小径缓缓地穿过起伏的山丘,其节奏与近海的潮汐相呼应。散布在路边的巨石仿佛天工点化,让人联想起传统中国园林中的景致。不像苏州园林使用的多孔火山岩或皇家庭院中的太湖石,这里的花岗岩展现出一种原始的永恒感。这一景象,既亲近又辽阔,是人类尺度与宇宙尺度的交汇点。 中国两千年的住房建筑文化热爱各种造型垒石,这是中国人希望在安全环境中通过庭院里的石头造出大自然意境和精神境界,作为构通心灵与大自然的桥梁;同样日本人庭院枯石山水文化,或许也是创新了中国唐宋庭院垒石文化,只是日本平地太少,只能使用更小的石块和碎石,没有像中国人大手大脚使用土地的空间。中国数千年的建筑与园林传统,将石头视为捕捉山川精髓的媒介。在传统山水画和园林中,石头象征着在生命流动中保持稳定的力量。传统园林设计中“借景”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极致展现,山丘与大海成为这条石径的活背景。哪怕是一块小小的石头,也能在庭院中成为人类心灵与自然广阔之间的桥梁。这一理念在日本的枯山水文化中也有所回响。然而,中国园林往往强调宏伟和空间层次的叙事性,而日本受限于狭小的土地和极简的美学,更多地在有限空间中创造自然的微缩景观。 中国两千年的山水文化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美国兴起的荒野山水文化,在审美观上有本质的区别。十九世纪以前,西方文明大多是对森林和荒野是极度排斥的,那里魔鬼和女巫出没的地方,而十九世纪开始兴起的现代西方荒野文化,则是以没有任何人类存在为最高的境界。 沿着这条海边小路漫步,人们会想到中国人对在自然中融入人造元素的热爱——森林中的亭台、山中的小径、悬崖上的庙宇。这与十九世纪兴起的西方浪漫主义理想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多以崇尚未经人类干预的荒野为美。宋代的山水画作品大山深处总有人类建造的亭台楼阁,山水画家往往在广阔的山川中描绘一座孤亭或渔村,以平衡广袤之景;而西方浪漫主义艺术家,如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则更倾向于展现完全无人存在的景观,以唤起对荒凉与无限的崇敬之情。 这种差异来源于更深层次的文化哲学。在中国美学中,山水关系(即“山水”)象征了宇宙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每一种自然元素都被赋予了精神意义。最高的美并非孤立,而是共存。相比之下,西方的荒野文化则在启蒙运动及后来的浪漫主义时期逐渐兴起,更多地反映了一种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反叛。对于许多西方思想家来说,荒野象征着自由,是逃离人类干预的庇护所。 现在,这条“听涛石廊路”成了中国人大自然中的垒石花园小径,这里最高峰亦不过340米,而这一段海岸线山丘起伏平缓,其山势平和平凡反而显得了家乡丘林的气息,给这海边小路带来浓浓的人间花园的味道。同时,这人工铺出石条路没有苔痕,新鲜表面让人觉得亲切,顺坡上下,带来浓浓的人间家乡气息。 随着逐渐攀升,地平线缓缓打开,拥抱着海天一色的广阔全景,这样的画面提醒我们某些体验的普遍性。无论是在中国这片柔和的绿灰色山丘间,还是在西方国家公园那未经人类触碰的荒野中,行走于自然之间的行为,始终是与周围世界对话的永恒主题。 这条石廊路凝聚了中国将平凡化为诗意的传统。它不仅是一条小径,更是一座通往无限的桥梁,是对人类与自然节奏共存的静默礼赞。在这一点上,它成为东西方美学交汇的纽带,两者尽管对美的诠释各有不同,但人类渴望与自然本质连接的心始终如一。
这条小路上的大石头数量和分布恰到好处,若太多,荒野的气息就太浓郁了。这些看似随意散落的大石块,矗立在小径两旁。它们的质朴色调与环绕其间的低矮灌木和草丛完美融合,这些低调的植被在高度和存在感上都恰到好处,衬托出石头的粗犷美感。 人工石铺小径使人类的干预亦以低调的方式存在,使山野是主角。试想一下,若是水泥可以行车的小马路,这些石头就是成了可以被忽略的存在;与此同时,这样质朴的山石荒坡,若是没有这条人工石铺小路,仅仅是让我们脚踩在草地上,就少了花园小径的感觉,韵味少了很多。 这就是我们人类对美体验一个均衡的世界。这样的景致正体现了人类的一种追求:在其中人工美化是为了提升自然之美,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西方园林,多是以简单几何图形对称排列组合产生美感,他们连树也要人工修剪成对称的形状。这种精心设计的对称性反映出一种根植于秩序与掌控的美学理念。而与之相比,中国人花园的美,多是希望适度顺其自然,适度加入人工建造的存在。中国的审美观则更倾向于与自然和谐共处,拥抱其不规则的美感,同时适当地加入人工的巧妙点缀。在这里,那座黑顶小亭便是一个明显的东方美学符号。它静静伫立,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那东澳湾出海口一长条阻浪石堤,亦给这片海面为流畅的自然景观引入了直线的硬朗感和人类生活的气息。这片海景中,山上石径、小亭和海面上石质的阻浪堤,彼此呼应,没有破坏这片清淡海面和山景,反而增加了游人的花园式安全感,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这种和谐的关系折射出更广泛的东西方山水文化观念。在西方,景观设计往往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掌控,庆祝人类改造和重塑自然的能力。而在东方文化中,更注重适应自然,寻找不完美中的美感,尊重环境的自然流动。在这里,从未被驯服的巨石与人类巧妙的人工干预之间达成了一种平衡,这正是东方文化对“共生”美学的诠释。 沿着这条石廊路行走,人们会被引向一种冥想般的欣赏:从草丛的轻轻摇曳,到海浪拍打岸边的低沉声响,再到蜿蜒小径的柔和曲线,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超越感官的体验。这种美不仅打动感官,更触及灵魂。它展现了一种跨越时间与文化的审美理念,彰显了人类在自然宏伟背景中谦逊而深刻的存在方式。
走在山径小道上,眺望大海,一片平静的海域向远方延展,淡碧的海水与天际连成一线,你会发现海平线上一连串的的岛屿纤长的深蓝色身影,这点缀其间的岛屿宛若中国古典山水画中的水墨点染。这些岛屿黑色而修长的身影,使这一片海域更像内陆地区的广阔内陆湖面,连这淡碧色平静海水也更像湖水,这不仅仅带来审美上内容丰富,使海面不致于过于单调;同时也给中国人带来安全内湖良好安全感错觉。这正是中国式天然山水大花园所需要的感觉啊。这种海与陆的微妙交织,更体现了中国山水自然花园的独特韵味——宏伟与幽静的完美平衡。 沿着小道蜿蜒前行,岩石沧桑而坚韧,远方那片湛蓝的天空和点点白云为画卷增添了诗意与永恒感。在西方文学中,海洋常被视为象征自由、探索和崇高的力量;但在这里,它却显现出一种更温柔、更内敛的气质。这片宁静的水域仿佛是一面永恒的镜子,映照出凝视它的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二千多年,千千万万的中国诗人除了曹操站在海岸边写过一篇歌颂大海《观沧海》,还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提到一句“春江海水连潮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外,几乎没有任何赞美大海的诗篇。连苏轼那么会写诗的人,来回渡海南岛也没有什么大海名句留下。事实上从宋开始,南方大海更多进入中国文人眼里,就是没有大海名言留下。 一个根本原因,大海太令热爱生活和生命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人畏惧而不是热爱。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大海的情感一直充满矛盾。不同于西方将海洋视为自由与冒险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对大海的态度更多的是敬畏与戒惧。尽管海洋在文学与艺术中偶尔出现,但其描写往往稀少而克制。像曹操的《观沧海》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仅有的几句与海相关对大海的歌颂,在中国诗歌的浩瀚长河中显得尤为罕见。 这种克制,或许源于现实的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海洋并非通向机遇的大门,而更多是危险的象征。海盗、外敌入侵以及航行的不可预测性,使得大海更容易让人感到恐惧而非向往。即便是在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巅峰时期,大海更多的是一种工具——彰显帝国权威的手段,而非令人向往的目标。对于那些以土地为依托、日常生活与耕作节奏紧密相关的文人墨客来说,大海显得过于狂野与陌生,难以引发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然而站在这里,在这片草木静谧、波涛轻拍的景色中,你很难不被海洋深藏的诗意所触动。今天,这片东澳的海域用其温柔的怀抱和淡雅的色彩,带来的不是恐惧,而是梦境。瞧,东南方那么一小片青蓝天空和一两片小小白色云朵给今天我的东澳岛的旅程带来了多少诗情画意啊,“诗与远方”,而那一片青天就是把远方的诗带给了尘世中的我啊。
细看一下,这些岸边山坡上淡黄色的花岗岩石块和同样颜色石条铺成的小径,和这清淡的碧色海水搭配起来真的很舒服和清爽啊,这是天然的和谐配色啊。这些浅黄色的石块与温柔的碧海毫不费力地相融,勾勒出一种低调而优雅的色彩交响。这黄色亦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黄土地颜色和过去土墙的颜色啊,这是中国人代表家的暖色啊,象征着家、温暖和归属感。 脚下的石板回响着海岸悬崖的质感,它们的柔和色调与周围郁郁葱葱的绿意交织在一起。大海在远处无限延展,海水在柔云笼罩下微微闪烁,仿佛天空披上了一层面纱,增添了一种亲近的氛围。 走在这样海边小道上,总是让人心理放松而不是奇山异水过于美艳带来的压力,这是一条放松心灵的修闲的海岛小路。这片风景并不以华丽取胜,而是以其安静的壮美让人沉醉。石与海、天与地之间的相互交融,呼唤出一种平衡感,一种深植于中国美学的和谐感。与那些高耸入云的奇峰或异国湛蓝的海水不同,这里的景致散发出一种平淡的美——一种充满熟悉感和静谧的美,仿佛漫步在被金黄色田野和泥土墙包裹的乡间。 漫步于“听涛石廊”,海浪的节奏成了温柔的伴奏。波涛起伏,宛如均匀的呼吸,其韵律令人心安。这里引领着你深入大自然的怀抱,让石与海的简单之美成为心灵的映照。这便是东澳岛的馈赠——一处海岸的栖息地,捕捉了中国低调美学的精髓,这是海岛中的平淡艳丽的西湖景观啊,将自然美与人工修饰完美结合。在此,浪涛低语,岩石伫立,人们在壮丽与朴素中找到宁静。这是一处心灵放松之所,让人释然。美不一定在于奢华;它可以存在于熟悉与永恒的默契之中。这是一处让人迷失又重新找回自我的地方。
前行。东澳岛的“听涛石廊路”正向我展现了一种几乎超现实的静谧之美。 在这片自然的宁静圣地里,陆地、海洋与天空交汇成一种无缝的和谐,眼前的小径仿佛是一段通向心灵平静的旅程。蜿蜒的小路由淡灰色的花岗岩台阶铺成,柔和地穿行于景色之中,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绿植,为山丘披上了一层充满生机的自然外衣。点缀在绿色坡地上的黄色花岗岩石块,仿佛是亘古的历史记忆,被时间打磨得圆润光滑,却始终屹立不动。这些岩石为景色增添了一种原始、自然的节奏。 走到一片裸石下坡路上,碰到这条小径上见到的第一个游客,一个老者,他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回过头来用手机拍照时,我才发现这老者脱去上衣的黄皮肤的半裸上身,坐在这片黄色花岗岩石蛋群里一块最大的花岗岩石上,在照片中显得十分和谐,也十分的孤独。而那孤独的身影——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成为这片景致的点睛之笔。他的身影为这片风景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在大自然的宏大剧场中,我们既是渺小的,又是重要的。只有我们人类这样宇宙中的精灵存在,这个地球和广大宇宙才被感知啊,才有了活着的灵魂啊。 小路重新回到绿色地段,太阳在路前方山丘的巨大不均匀的棉被絮状云层中,把云层照得牛肉白色筋膜一样不均匀的白色。草坡上稀稀散落着黄色花岗石蛋。 大海在此处山坡凹陷处只看得到一小片三角形的浅碧色的海面。海洋静静地展露出身影——只是一个浅碧色的小三角形海面,镶嵌在山丘之间。它的表面微微泛着光泽,映射出天空的细腻变化。沿着小径远眺,大海向无尽的远方延展,平静而冥想般的存在,让人感受到陆地与水域之间那种永恒的交融。 这真的是让人心静的一片天地海啊。这不仅是一片风景,更是一个静谧的瞬间,一首由色彩与质感、生命与寂静交织而成的自然诗篇。这里是大自然诗意的一个切片,让我们单纯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
这里海水碧玉色,让人真的很悦目啊,而下方海浪冲刷海滩的涛声不绝于耳,听涛石廊是名符其实啊。在这东澳岛的“听涛石廊路”上漫步,眼前的自然之美真让人不禁沉醉啊。大海无尽地延伸开来,它如翡翠般的碧色在微微透过云层的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这片宁静的景色伴随着海浪拍打着下方隐约可见的海岸,宛如一曲和谐的天籁,令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涛声不绝于耳,如同大海的呼吸,与你心灵深处的节奏完美契合。 路边有小虫发了摇摆不定的呜叫声。今天也许是时间较晚,这海滨小道上再没有见过一个游人,我也变成了海滨石廊的海涛声唯一的独听客。小径蜿蜒在葱郁的绿植之间,整洁铺就的石条路不仅引导你前行,也像是在邀约你的心灵徜徉其间。在这片无人踏足的景致中,寂静愈发显得深邃。那草丛间的昆虫偶尔发出微弱却摇摆不定的鸣叫,就是为大海的涛声添上了一段短暂的和声啊。在这难得的静谧时刻,岛屿仿佛只属于你一人,仿佛它的秘密只愿与你分享,这份神圣而无言的默契让人心生感动。 我想起了约翰·缪尔的几本散文集中,作者写的大部分时间段都是他与大自然的独处状态。难得今天这几公里海滨公园只有我一个人与大海相处,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只觉自己与这片海滨和海滨山坡之间有着一种神秘的心心相连的感觉。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自然而然地涌上心头,而你仿佛也变成了他笔下那位孤舟独钓的蓑笠翁,正与原始、纯粹的自然默默对话。在这里,海与山坡、岛屿与小路,共同构成了一幅画卷。 前方的“大烈”岛浓烈的色彩再次出现了,那坚实而突出的剪影出现在海平线上,肃然起敬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一刻的纯净之美——路边洁净的山石和植物,路上洁净的石条小道,一侧洁净碧玉色宁静的海面,前方“大烈”岛干净利落的造型,大自然把一幅清新淡雅色彩的山海相衬托的温馨世界赠予了我。今天似乎东澳岛的海神与山神将这一切编织成一个只属于我的瞬间,将他们的自然杰作赠予心怀诗意的远方来客。或许就是希望我这个远方来客为他们带来和他们美相配的诗意的游记? 继续沿着小路前行,周围景致的和谐美感愈发清晰——山坡的清新翠绿、大海的宁静蔚蓝、岩石的质朴纯粹——这是一片未经雕琢的世界,它简单的美同样能够媲美最宏伟的壮丽。当你最终走出这片“听涛石廊路”时,自然之声、涛浪之美早已深深镌刻在心,宛如神灵的低语,在旅程结束后仍然久久回响。
今天下午有返回的轮船的压力,我这一段几乎都带着小跑前行,可是我总忍不住回头张望,希望自己把这里静谧的时光和清淡的美丽狠狠地刻在记忆里。 “大烈”和“小烈”同时再次出现在视野中了。路边草丛中有一大块淡黄色的大石块,淡淡阳光使它和周边黄绿色草丛散发着浓郁人间烟火气息;而“大烈”上方远处背景出现淡青色的天空和并列一组雪峰般细密的浓白色云组与整个天空大而疏云层形成强烈反差。这些宛若天外来客的云层,为下方棱角分明、色彩浓烈的“大烈”和“小烈”岛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气息。我的那位说她看到“大烈”“小烈”,不禁联想到但丁《神曲》中所描绘的异世界……或许她的感觉是对的,这全部淡淡温柔的海岛风光中,“大烈”和“小烈”过于浓烈的色彩和紧绷的线条,的确是很特别的另类,和带着一种肃穆的气质……
走到“东澳头”一个小三角形海湾路段。前方山坡变陡,裸露在外的山石变得稀疏,山坡上的植被覆盖更葱郁。山道下方小海湾边有一段人工棕色木栈道观景平台,有下坡石条台阶通往那里海边。可是我今天真的没有时间再走下去到海水边听涛声和观光了。下方有一条石头被海水浸泡成棕色岩石带与更上方黄色裸岩带构成小湾海滩,这些岩石分化相对细碎,使这一小片景观变得普通,没有前面走过的海岸巨石林列的惊艳。同时这山坡的山色裸露巨石变稀少,这一段山景似乎也回归了普通山色。也好,正好让我们游人心情得到放松下来。我似乎是第一次走在这约四五十度山坡石径上的海边,目光在这样日常山色和浅蓝色大海之间来回游荡,让我既感到亲切又感到另一重天另一个世界。山野气息和大海气息交织,这又是生命中全新的体验啊。 东澳岛“听涛石廊路”沿途的风景宛如一场梦境——山、海与天空在此和谐相融。这条嵌入山坡的石径邀请行人步入一个山风与海浪之声交织的世界。沿着石板路一步步向前,每走一步都展现出一幅新的画面——粗犷的自然之美与宁静的海洋景色无缝融合。
前面的山道不断开始升高,庙湾这一段行程偶尔会使我忘记在海边。大海今天特别柔和,从山坳里看到那一片海水,甚至会产生你正在走在内陆地区人工的水库边上的山道上的错觉。 今天的海格外平静,柔和的蓝绿色与天空无缝连接,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薄薄的云层笼罩着太阳,将光线化为一层梦幻般的银色光辉。大地生机勃勃,野性盎然,满眼葱茏的绿色,间或点缀着那些被岁月侵蚀的岩石。 想到这里曾经的模样,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曾几何时,这里不过是连绵的群山,一片没有海洋拥抱的陆地。在一万多年前,在地球摆脱冰川束缚之前,这片区域仅仅是广袤大陆的一隅。去想象那时的景象——人类的双眼若曾经在这里停留,也只会看到群山起伏,却没有今天海洋的辽阔与宁静。这让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巨大变迁。如今轻轻拍打岸边的浪花,正是千百万年来地球从冰川中释放出的浩瀚水量所造就的奇迹。现在这一片海域就是地球在一万年前左右一段时期自己释放冰川积累的大量水造出了这一片“水库”啊。真的是让人感叹沧海桑田。在这一刻,山与海的永恒交织环绕,你不禁感到自己只是这无尽故事中的一部分——一个随着潮汐起伏、随风低语而不断书写与重写的永恒故事中的短暂存在。
看到西边岛屿兔头部分山顶上的蜜月阁楼,还有月伴湾(大竹湾港沙滩)正在建设的大型工地,今天听涛路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再回首北方的海景,大烈岛右方的头州岛上方悬浮着一个毛毛虫形状的浓白浓白色的紧绷的小巧玲珑的云朵,一朵不似人间的磬云,它在辽阔的淡灰白色天空和淡淡碧色海面背景上,与小烈和大烈岛浓黑绿色彩和棱线分明形貌,遥遥相望,给我今天“听涛石廊”之行留下最后一幅梦幻般的画面。 我想起来了济慈的十四行诗《初读贾浦曼译荷马有感》:
我游历了很多金色的国度, 看过不少好的城邦和王国, 还有多少西方的海岛,歌者 都已使它们向阿波罗臣服。 我常听到有一境域,广阔无垠, 智慧的荷马在那里称王, 我从未领略的纯净、安详, 直到我听见贾浦曼的声音 无畏而高昂。于是,我的情感 有如观象家发现了新的星座, 或者像科尔特斯,以鹰隼的眼 凝视着大平洋,而他的同伙 在惊讶的揣测中彼此观看, 尽站在达利安高峰上沉默。
我不知此刻我是否“像科尔特斯,以鹰隼的眼凝视着大平洋”凝视着这片南海,但我看到了“一境域,广阔无垠”,这一片海有“我从未领略的纯净、安详”……
(三)
回到客运码头时,离开船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今天用了三个小时,在岛上走了九公里的行程。这是一次令人愉悦的环海岛旅程。 生命此刻只有愉悦。我不由想,如果把今天的东澳岛行程风景全程做成风光片配上音乐背景,我会选择勃拉姆斯钢琴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为背景音乐。事实上,我的耳机里现在正在播放勃拉姆斯《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赵亮和胡娉曾在《森然的古典气质 悠然的浪漫情怀》一文中这样介绍这首协奏曲的: “勃拉姆斯《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主题总是让人久久留恋,有对生命本体的原始呼唤、也有森然巍峨的宏伟气势、有潺潺暖流般的呓语倾诉、也有绚丽奔放的斑斓色彩。翻开作曲家的传记,1879年,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直接来自于意大利的明媚阳光和维也纳的古老森林。” “无论是史诗性、悲剧性的雄浑气魄,还是抒情曲调的温暖细腻,抑或是民间歌谣式的亲切淳厚,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是那么纯粹,那么朴实无华。也许对于出生并成长在汉堡的勃拉姆斯来说,是北方新教地区特有的民族个性铸就了他稳健扎实的技术、悲壮苍凉的气质,以及严整冷静的艺术理性,而在奥地利长时间的生活经历,南方温暖绚丽的阳光、奥地利生动活泼的民间曲调、以及五光十色的吉普赛音调,又让勃拉姆斯克服了北德音乐中过于严谨而使创造力有损的缺点,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气度非凡的主题性格特征。而诗意如歌的主题,和浪漫抒情的气质,是19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狂潮所赋予勃拉姆斯的内在情怀。” “再次沉没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晨光微路的旷野、秋色潺潺的森林,明媚绚烂的色彩,加上深沉睿智的哲思,早已将古典和浪漫的畛域模糊,隐隐然的气势、冥冥然的精神,勃拉姆斯就是这样用主题构筑了一个可触可感的音乐世界中,让人迟迟迷失、久久留恋。” 今天东澳岛之行,中午客舱中看到的从珠海到东澳岛海面的清淡美色和少许温柔波光,听涛石廊的山石和坡面的旷野的质扑和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海面明媚的淡雅的色彩,岛附近的大烈和小烈岛浓烈的色彩和隐隐然的张力带来森然冥冥的气质,东南方那一片淡蓝天空的带来的浪漫,我总觉得这次东澳岛之旅,如同一首交响诗,是一场视觉与情感的漫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布拉姆斯的《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深邃精神仿佛与之共鸣。回想起岛屿的风景与布拉姆斯音乐之间的交织,我不禁感到它们共享着一种气质——宏伟与亲密、诗意与深邃的交融。我曾梦想把自己的每一次游记写成一首文字上的交响乐或协奏曲,这次我尝试用文字描述将这一次旅行和一首真正的音乐上的协奏曲联系起来:
第一乐章:航行与海洋
中午,轮渡平滑地驶过从珠海到东澳的平静海面。海洋如同一幅柔和的画布,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柔。微波粼粼,仿佛在轻声低语,其节奏与布拉姆斯协奏曲开篇柔美的主题如出一辙。在音乐中,法国号庄严而深情地奏出旋律,像海洋的静谧召唤一般:来吧,踏上通往未知的旅途。
轮渡上的旅程充满了期待,就像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壮丽与内省达到了完美的平衡。音乐的起伏与海浪的轻轻荡漾相映成趣,钢琴与乐队的对话如同海天之间的交谈。阳光在海面上舞动,将水面点缀成银色的马赛克,正如布拉姆斯在音乐中精妙地交织起抒情与力量。
第二乐章:岛屿的脉动
踏上东澳岛,世界变成了一幅生动的质感与色彩交织的画卷。通往听涛石廊的小径两旁是崎岖的悬崖与饱经风浪侵蚀的岩石,岩面上刻着风和海的无尽诉说。空气中弥漫着盐与土的气息,将人带回自然的原始与朴素之中。在这里,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跃然于脑海——出人意料的强劲与活力,其节奏仿佛唤起了塑造这片土地的原始能量。
山石与坡面散发着质朴而浓郁的生命力,它们既恢宏又亲切,如同布拉姆斯的音乐一般。阴影与光线在地形上交织,正如协奏曲丰富的层次感,在激昂的戏剧性与转瞬即逝的平静之间来回切换。这是东澳岛的脉动——充满对比与生命力,正如布拉姆斯那巧妙融合了古典结构与浪漫激情的音乐。
第三乐章:光与色的柔情小夜曲
协奏曲的第三乐章,缓板部分,是一段深刻的内省——大提琴如独白般深情地奏出旋律。当我沿着东澳的海岸线漫步,耳边传来波浪轻轻拍打沙滩的声音,仿佛这旋律在自然中得以延续。海面如镜,映照着天际的浅蓝与柔金,仿佛大自然在编织一首由光组成的小夜曲。
在不远处,大烈岛与小烈岛以一种严峻而优雅的姿态矗立,它们深沉的色调与海天之间的柔和色彩形成对比。光明与阴影的和谐——宁静与戏剧性的交织,充满了布拉姆斯式的美感。布拉姆斯的音乐,正如这些风景一般,拥有一种永恒的特质,每一刻都既转瞬即逝,又历久弥新。
终乐章:精神的颂歌
今天东南方的天空被浪漫的色彩染上了一层柔光,让我想起协奏曲欢快的终乐章——一首充满喜悦与胜利的回旋曲,布拉姆斯在其中尽情赞美生命的丰富。天空中明亮的色彩仿佛在呼应音乐的庆典精神,提醒我们即使在这世间僻静的角落,生命的壮丽依然无处不在。
黄昏的余晖将海面笼罩在微黄琥珀色天空下,为它注入一种温暖而超然的氛围。音乐的尾声部分,以其充满戏谑却又雄伟的能量,为大海的恒久活力与稍纵即逝的美感谱写了一曲颂歌。
统一的精神:布拉姆斯与东澳岛
东澳岛的风景——从崎岖的山崖到柔情的海浪,从明亮的阳光到阴影中的幽静——似乎浓缩了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精神。在这二者之间,仿佛有一种共通的本质——力量与温柔、壮丽与亲密、大地之气与超然之境的平衡。协奏曲的主题,就像岛屿的美景一样,诉说着生命的双面性:喜悦与悲伤、简单与复杂的微妙平衡。
布拉姆斯的音乐,根植于北方新教严谨的精神,又被维也纳南方阳光的温暖与多彩的吉普赛旋律点燃,它在东澳岛找到了归宿。在这里,土地、海洋与天空的元素交汇于和谐的对比之中。岛屿原始的美、静谧的浪漫、与恒久的力量,映射出协奏曲的诗意深度、浪漫抒情与古典严谨。
最终,东澳岛不仅仅是一个地方,而成为一首活生生的交响曲——一个布拉姆斯音乐在视觉与精神上的对应世界。漫步在它的海岸边,仿佛踏入一个音乐的国度,每一阵浪花、每一块岩石、每一束阳光,都在以布拉姆斯的声音歌唱,召唤我们停留、思索与梦想。
(四)
下午17:20,游轮准时出发,天色有点阴,水色有点碧。船窗玻璃上有水滴。海洋在阴沉的天空下无尽延展,水面在碧绿与阴影之间变幻。碧色的海水与暗色天空分层,天空被层层灰色笼罩,天空中有一升腾灰云云柱,如艺术家的挥笔般大胆升起——狂野、奔放、充满生机。似乎从下午开始,这云柱时现时隐,这黄昏时分再次降临。 地平线上,岛屿的轮廓若隐若现,仿佛从海天交接的朦胧中浮现。海浪伴随船只滚滚而过,以与引擎均匀轰鸣相匹配的节奏迅速退去。飞逝的浪花在渐暗的海面上捕捉着微弱的光芒,短暂的白色闪烁在黯淡的水面上。 我是多么热爱这黄昏时分的海面和飞逝的水面,还有这马达均匀的轰鸣声。 出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那些立杆在黄昏幽黄琥珀色的天空昏暗背景上的剪影,似乎像沼泽中的纤细芦苇一样纤细单薄脆弱,几乎虚幻,却在广阔而无情的海洋中坚韧屹立。再远处,一个岛屿逐渐显现——崎岖的轮廓如同乌贼破浪而出,把它的上半身浮出水面。 这些时刻,海洋仿佛与灵魂同呼吸。当日渐西沉,船只从东澳岛的宁静怀抱驶向珠海,水、天与机械的交融,在昏暗中展示着海平线的最后的风景。
今天的落日时间是17:42。海平线无尽延伸,灰色的天与海在柔和、虚幻的朦胧中交汇。现在是17:34,距离太阳的告别仅有片刻,但这一天却仿佛披上了一层不属于白昼的暮色。海面带着静谧的诗意,表面是柔和的色调,在微暗的光线中轻轻波动。四座小岛从海水中悄然浮现,如同被遗忘的记忆的暗影,形状如同低矮的窝窝头,幽暗而寂静地伫立在浩瀚之中。
船正稳稳地向西北偏北航行,划破了映照着阴郁天空的波光粼粼的水面。平凡的水色辽调,天空不均匀的暗灰白色。东方的天际线隐约显现出一条更明亮的白线,这是沉重色调中的一丝微光,在幽幽的天色中略显突出。远方的山峦拉长了它们灰暗的剪影,与苍茫的天空融为一体,变得模糊不清。
17:41,色彩微微发生了变化,天空似乎也染上了大海的一点灰碧色,散发出极浅的诗意,黄昏时分这天空云层模糊,浅碧色模糊的海面波浪和微发白的反光……随着暮色逐渐加深,脆弱的面纱模糊了波浪与隐隐的倒影——一种稍纵即逝的、令人遐想的光辉,仿佛在低声诉说透纳那些朦胧水彩画的故事,模糊的边缘正如此刻难以界定的光景。
终于海平线中央出现一条灯光打破了暗黑模式。前方港珠澳大桥出现了一个带黄色闪光灯的行驶的汽车。快到大桥时,船有些左右摆晃。 17:51,大桥上的路灯亮起来了。幽暗的海面上出现一条微白船行驶过的尾迹,前面有一艘白色灯光的船。 随着黑暗的降临,海面那浅浅的碧绿色已完全消失,隐匿进阴影中。陆地显现出来,是一片点缀着星星点点灯光的黑色剪影,构成了几条微弱的光线。远方出现了一排街灯,孤独地以规则的间距排列着,它们微弱的光芒在深沉的夜幕仍显得单薄。一艘货船悄然驶过,它的身影在四周的寂静中回响。客轮逐渐减速,它的航程接近尾声。 客轮开始减速,城市楼房微亮的灯光从黑色背景中显露出来了,到珠海市了。
吴砺 2024.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