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教堂里的吉格舞曲
——观 J.S. Bach: Gigue, BWV 1006,竖笛(Guido Hulsens)
一
辽阔的田园静谧中, 一座孤独的老教堂 依着白昼安息—— 一支中音竖笛 悠然行走, 在白色粉墙之间 穿越时光。
这是人间的, 却像属于 另一种诗的国度—— 一种对中国人来说 既陌生又清澈的画面。 然而, 在心底的某个角落, 我仿佛曾来过这里。
本能把我带回 唐诗的深山里: 阳光轻轻抚过寂静的山腰, 一间刚被照亮的禅房, 小院、窄径, 花木层叠—— 空气, 像这支乐曲一样, 轻轻起伏, 自在呼吸。
二
一座白墙的教堂, 独立在宁静的原野, 墙壁里 藏着几个世纪的呼吸。
竖笛响起—— 清澈如钟声, 音色缓缓升腾, 充满高高的穹顶。
没有铺张, 没有谢幕, 只有空间的静默 在回听。
镜头取景的 不只是演奏者, 还有音乐与石头的相遇—— 在那里, 巴洛克的优雅 遇见了克制的沉默。
这支《吉格舞曲》—— 原为小提琴明亮的琴弦所生—— 如今以更轻盈的嗓音起舞, 法式的节奏 在跳跃的拍子里活着。
在轻快的乐句背后, 巴赫铺下 模进的拱门, 模仿的镜面, 以及在和声突转中 悄然回身的步伐。
它是连绵不息的流动, 却又端庄优雅, 是一位智慧者 披上舞蹈的微笑。
即便在这里—— 乡野的一隅, 音乐依然完整无缺, 仿佛一直在等待 这些白色的墙, 和这片空气。
附:
吴砺 2025.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