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2|回复: 1

[散文] 岷江上游行(七)

[复制链接]

6229

主题

152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545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28 16: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岷江上游行(七)


                           二O一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星期三)


三天的岷江上游行带给了我一个困惑:历史上的岷江是什么样子?

我一直都是浮在表面的人,对世界一切都是一知半解或接近一无所知。说来不怕你笑话,我旅行回来后想在网上找点岷江资料看一看,在网上发现文章几乎全无,正迷惑不解,猛然发现自己将“岷江”写成“眠江”。世界上不存在“眠江”,当然也没有它的资料。连名字都弄错了,可见我的地理知识到了什么可笑地步。

网上关于岷江相关资料文献不少。粗粗看了自己最感兴趣几十篇,发现写岷江写得最好的文章竟出自一百一十年前英国女旅行家一位六十七岁老太太写的《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中的一段摘录。

于是我从网上邮购了这本游记的中译本,急不可待先翻阅了其中作者1898年从灌县沿岷江逆流而上到松潘高原的六十页游记。一百多年前岷江山水的壮丽景色和沿途的风土人情突然穿过时光隧道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尤其岷江岸边古老的马帮行走道路和岷江两岸风景通过作者优美的文字和黑白照片出现在一百多年后我的眼前。

被时光、大自然破坏、现代化进程消灭了岷江古道竟然活生生地复活了!你不能不感谢人类文字的伟大,感谢一百多年英国这位伟大女性为中国人留下了一百年多年前岷江两岸中国人生活图像及对古道描述,如同印度人感谢玄奘《大唐西域记》为印度人复原了一千三百多年前古印度历史部分原貌一样。

我在这里摘录这本游记的部分文字与你分享:


“ “李冰”和“二郞”早在公元前完成的灌溉工程,四百万人不仅依赖它的繁荣,而且依赖它的生存,老实说,如果没有这些工程,平原的东、西应是沼泽,北面是无水的荒漠,这片无限肥沃和富庶的广大地区,免于旱涝灾害历两千余年,是这位工程天才的丰碑,这句“深淘滩,低作堰”的格言如被普遍运用于桀骜不驯的江河,应能拯救世界于洪荒和毁灭了。P249

3月末或4月初,有个盛大的典礼,有时总督莅临,当冬天水坝挖掘时,岷江的强大的水流被人为的手段加以控制,用水坝和石头的护岸将其分流,再予分流,使其转向,加以约束,凭借12英尺的落差送入不流的沟渠和溪流,直至没有一块土地没有持续的供水为止,或者成都平原的每英亩土地上没有听不到来自西藏高原清亮的水汩汩的音乐声—水如此充足,以至于尽管周围都闹干旱,这片广袤的绿洲依然是富饶美丽的天府之国。P250

“竹桥是岷江上游的特色,非常优美,特别是在相当高的地方跨越的时候。

“道路在高地上沿着河流,深入群山之中,这些山起初为砂岩,随着诡异的地层急剧上升与山谷构成直角,然后是石灰岩的山谷里人烟稠密,熙来攘往。P261

“第二天,在持续的大雨中我们又出发了,到了非常美丽的娘子岭的王冠庙关口顶上,高度超过4 干英尺,雨停了,此后天气清朗而凉爽。道路从关口下降到岷江的深谷,岷江在威州分岔,江山的美景叫人感到震撼,使我肃然想起到达印度河后,从克什米尔到西藏的路。在关口脚下的附近,有两道精美的竹吊桥,其他的吊桥则较高,大量西藏模式的索桥既给到达对岸带来方便,也带来困难。这里的气氛明显受到西藏影响,我衷心喜欢。红衣喇嘛从我们身边经过去蛾眉山朝圣,不少穿着羊皮和粗毛服装的赶骡人,他们的牲口驮着藏药,更有趣的是一些牦牛。在狭窄的马道上撒野,不服管教。喇嘛和赶骡人直率友好,问我们去什么地方,在路上走了多久,以他们自己的行动开导我们,祝愿我们一路顺利。多数骡子上有一二面旗,插在它们的驮子上,藏族人是世界上最讲究宗教形式的人。

在娘子岭关口之后,岷江或多或少保留着小河源头或较小的支流的特色。它的水很清澈,呈孔雀绿色,当时虽然是枯水季节,流量却相当大,波涛峻急,哗哗作响,浪花飞溅,在瀑布叠现中通过溪谷和峡口,岷江受到陡峭的绝壁和群山的包围,很少剩有一块可以种大麦的平地。

与桥相连的小路总体上不错,虽然有些架设在不稳的岩石上,这种路不是使用的爆破技术,而是在岩石上开凿的,有时在陡峭的斜坡上,有时则在悬崖上,随着江左岸的升降而上下,维持在相当的高度上。它的宽度不足以让载货的骡子和一乘轿子并行,所以看见远处的商队总要引起一阵激动的叫喊,藏族赶骡人总是退到他们能找到的第一个较宽的地方,当我们走过时,他们有礼貌地向我们问候和祝愿。他们愿意向帝国的陋规让步,我欣赏他们的高姿态和直率。

有时,道路就在搭起的支架上,或者阶梯就凿在岩石上,或者从岩拱下面穿过,或者通过一座跨越深谷的桥梁,其下是飞珠溅玉的急流,转过二座、三座或四座简陋的磨坊,这些磨坊都在让人晕眩的位置上,且一个比一个高。道路如此艰难,9个小时我们只走了l3英里。我发现了件我一开始就犯疑的事,临时拼凑的挑夫队伍中有一人不能坚持工作了。P263

最初整整两周旅行是沿着幽深而野性的大大小小的岷江峡谷。这与普通的中国之旅大不相同,却与长江旷野的峽谷极其相似。山从江面直耸到3000米尺以上。苍白的雪峰俯视着它们,山的斜坡永远是陡峭的。常常分裂为400或500英尺高的绝壁;江边的空地常常不足一码,波涛汹涌,奔腾不息,具有盲目的力量与狂暴,从来被人类驯服,它的海绿色让景物生色,它那峰头浪尖的白沫,就像雪从那里产生。P263

道路是现代化起源的一项重大工程,一定要投入了大量资金。这里的路维护极好。很多道路是在坚固的岩石上开凿出来,而没有采用爆破的方法。在需要跨越的地方采用木质结构,用打进河床里的木桩作为支撑,或者用水打入岩石的树桩,将道路置于“脚手架”上。有些地方,有座精美的走廊,饰以石碑,此碑是为当地修路的人设立的。走廊贯通岩石,凡须石梯的地方,都以精工建成。在这个距海岸2000英里,去省城的半途上,看到这样一条维护得很彻底的杰出的道路作为显示文明的标志,有点让人吃惊。

我无法向读者转达那漫长的一天旅程中所有的赞美和惊异的想法。气象的庄严宏伟和色彩的绚丽,多次真是美不胜收,靠近中亚的天空焕发出明亮纯净的蓝色光辉。一切都轮廓分明、而峡谷里充满深蓝色或紫色的气氛,阳光强烈。光秃秃的群山岩面上没有春天的拂晓,所有峡谷里都没有松树的荫翳----恢宏与庄严是风景的特色----山峰和悬崖互相层叠,通过山峰间少有的空隙,阳光照射到远处清白的雪峰,微光闪现。P273

离开这个村子后,群山再次向关口合拢,山势越发粗旷雄伟;山边可以瞥见有松树的雪峰,那里山景最蓝,最为幽深,山峰最高,最为峰锐;从一座非常高峻、寸草不生、又有悬崖的山峦(吉尔船长估计山上的悬崖有3000英尺高)旁分享出采的小片部分平坦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在咆哮的河流旁边,屹立着原始的山城理番厅。一个小官镇守,尽管只拥有500人。

在我们实际到达之前,落日的金波已洒落在关口,远方的雪峰呈现出红色,每座山峰都披上紫色或紫色石英般的色彩----真是色彩的奇观。风已平静下来,干燥的空气中略有霜冻,突然之间,山和峡口的绚丽光彩消失了,只剩下远处烧成红色的雪峰衬映着嫩绿的天空。P277

部落男人的相貌完全不同于蒙古人种。总之令人兴奋,寒冽的空气使人清爽奋发。小小的边区城镇在灿烂的阳光和清澈的蓝天下令人迷醉,人民的友好与礼貌创造了使人呼吸畅快的新气氛。夕阳西下,霞光万道,紫色的天空星光灿烂,水银柱落到冰点。远方在召唤,尽管我知道,旅行计划由于它们固有的不合适宜,定会被搁置,我倒头睡去,为今后作准备。P286

第二天早晨五点,稀微的白霜覆盖大地,太阳升起,就像日落时一样光辉灿烂,旺盛的溪流泛着琥珀色的光。P287

奇异的山城,外貌奇特的居民大部分陪同我们到门道。极好的天气欢送我们启程。将近正午,太阳融化了积雪,增加了小河的水量,发出雷鸣般的咆哮,在小河上游,下降到水边之后,马径穿过了石灰岩的山嘴和桥座。风景有了决定性的改变。江不同被巨大陡壁包围,而是较为宽阔,较为宁静;卵石河岸延续的可耕地,穿过山脉开辟出一条路来,而不是沿着它的悬崖。小河这一段的标志性特点是它产生了不同寻常的突然弯曲,大多数圆锥形山峰,下面森林覆盖,上面岩石祼露,从河床上陡峭地升起来,可能有2000到3000英尺高。大缺口处可以看到激动人心的高原风光,圆锥形的,白雪覆盖的山峰,积雪下方有浓密的森林,被中国人称为“雪宝顶”的是由一座中心的主峰和9座围绕主峰而高度参差不齐的山峰组成。P287

在1500或1600英尺下面,河流看起来像一条织着银线的绿丝带。有一道急弯和拓宽的河面,在那里屹立着两座锥形的山峰,森林覆盖,石壁嶙峋。横向的峽谷从江面耸立而起,高峭、险峻、森林覆盖的高山,如墙环立。崩岩形成光秃秃的灰色山峰和峭壁,在太阳下闪闪发光。朝向西北的峡谷变宽了。山外有山,森林覆盖,除了那里石骨嶙峋的侧壁耸立于葱翠的林木之外,上面阳光照耀,白云如绵,松荫愈暗,由于大气升腾到山脉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产生的作用,使远方更加高远,终日阳光灿烂。远方有三座耀眼的雪峰,从翡翠色的江面算起,仅凭肉眼判断,高度也许有3万英尺!它们也许是非常遥远的陆山脉,在发亮的云层下面群山与尘世的一切分开,它们炫目的绝顶不曾被人类的脚迹亵渎过。P290”


原谅我对这位伟大旅行家岷江上游行游记做了如此多的摘要。你很难看得出如此灿烂充满对大自然热爱和激情的文字竟出自一百多年前一位来自遥远英国勇敢的身患多种疾病六十七岁妇女。我现在只是把这些躲在书堆中象岷江上游晶莹河水一样的文学再重新发掘出来呈现在你的眼前!一个人若能为后人留下如此优美的文字真是没有枉来这个世界一趟啊!

只是如今这条峡谷中江水不再自由奔放流淌了:岷江上游已建成大中型电站共20余座,真不知这是岷江的悲还是泯江的喜。

国外有文章质疑这次汶川大地震是不是因为岷江上游修建众多水库引起的,尤其紫坪铺电站,因为高达156米水坝所蓄的水正好在汶川地震断裂带上方,但这只能是一种怀疑,无法论证。常识是如此不稳定地层上突然加入一百米高水库重压肯定是对大自然地层平衡的破坏,只是我们不知这种破坏份量到底有多大。

从文献上得知岷江上游水的供水量现在占成都市总用水总量的78%左右,这是一个惊人数字,说明泯江仍是成都生命之源。

文献上说,“岷江上游总长约340公里,落差3009米,河道平均比降千分之八,流域区属高山峡谷区,高山耸峙,河流深切,河谷深邃,地表地伏巨大,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下,区内海拔最大高差5383米,地势由西北向东降低,地表切割,由北向南加剧,地貌大体以镇关江为界,以北为山原地貌,以南为高山峡谷地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月第32卷第1期P134)

岷江上游覆盖松潘、黑水、茂县、理县、汶川、都江堰等63县(市)流域面积2.3万公里,人口约40万。人口密度不大,但汶川地震遇难与失踪近九万人。或许还是因为众多人员到外地工作,否则伤亡会更惨重。

泯江上游河谷剖面表现为下部V型和上部宽坡型的深切河谷。


“成都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有自流灌溉工程,以都江堰顶点,岷江,沱江等漂流由川西高原挟带泥沙石块汇入平原时形成冲积,洪积扇,平原上的漂流系统因此多成东西锥形水网,河网密度居全国之冠。”

                                             ------蜀南麦子《泯江扇形水系的龙风之舞》

“都江堰的海拔为730米,而成都平原周边约在海拔430米左右,故形成了0.3%--0.6%的坡降;而去成都平原从岷江的出山口起,就像一把扇子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徐徐展开,而都江堰又处至盟高点的柄端,西北面的绵竹市、都江堰市、大邑县,东南面的成都市、金堂县、新津县,龙泉山以东的仁寿县、简阳县、中江县、三台县,海拔都在 700米以下且顺势逐次降低。渠首高,灌溉地面低,故使广阔的四川盆地得以实现自流灌溉。都江堰的水就这样呈扇形分布于 “天府之国”,渠首是扇轴,每一条渠都是一柄扇骨,徐徐展开的是面积达2.17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扇面……”


                                    -------苟子平、王国平著《都江堰——两个世纪的影像记录》)


成都平原沉积物巨厚,平原中心地带沉积厚度大300米,你能想象上千万年岷江从都江堰河口流下来泥沙沉淀出两万多平方公里平原漫长的过程吗?


有文献推测岷江上游两万年前左右形成一系列古堰塞湖,一万年前它们的溃决又引起多米诺效应,对下游造成严重灾难,改造了下游河道和川西平源。

我们只能凭想象填补一万年前这巨大岷江堰塞湖突然溃决引起山崩地裂的洪水冲向成都平原的情景了!


                          吴砺

                                 2016年8月24日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117

主题

299

回帖

747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747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28 16: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风瑟瑟你是否感觉每天都懒懒的
春困夏乏秋倦
小心体内湿气太重
除湿气,那就来汗蒸吧
这种出汗的方式更彻底、更健康
星洲国际健身双十一大放送     
办健身卡,汗蒸免费送,停车位免费送
加以下客服微信可享预约领取七次健身卡和汗蒸体验卡
名额有限,详情快快咨询健身顾问
健身客服
雯雯:13955616122,娜娜:15155645597
周兴:15005551414,萍萍:13645560385
详情加微信电话咨询!惊喜等着你~(微信同号哦)
地址 :市府广场中国银行对面星洲国际5楼(专用停车场位于小尾羊院内)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