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8|回复: 0

[散文] 《 文明史》(一)

[复制链接]

6231

主题

152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547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26 09: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明史》(一)

        

         翻阅法国著名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1963年出版的为法国中学生写的教材中文版610页《文明史》。(《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布罗代尔著;常绍民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5)

        看完这本书后第一感觉是这样的大部头对大学生阅读尚可,对中学生而言是太抽象了和太难读了。难怪法国并没有采用这本书作为中学教科书。

       老实说.我读理论书籍的智商也只有一个中学生理解水平。对理论研究我从来就没有天分。看这样的书,我不得不和困倦作战。这本书看到一半时我伏案睡了不知多少时间,醒来后接着读,竟效率极高,一口气连看了两个小时.还看得滋滋有味。不过很快我又故态复发,马马虎虎地粗粗看完后三分之一。

        这本书用这样六百页的篇幅描述世界文明史仍是吃力的,就像我们坐动车看沿途风景,大多数时间景物只是一闪而过,只有少数特别片断让你印象深刻。你会感到作者有些地方写得力不从心,支离破碎,像是到处在撒胡椒粉。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对伊斯兰文明和对美国文明的综述,但每个大章节总有闪光的片断,使我有一种饥饿的穷孩子看到一堆别人吃剩下骨头上零星分布结实肉块时的快乐。

         当我第二天重读我将作为摘要的片断时,我重新发现了这本书的魅力。很多片断真的很精彩,例如解释中国为什么明清两朝没有像西方世界那样走上科学技术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人口太多,根本没有必要用机械化代替人力,从而失去推动新技术开发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连续看一本大部头如同一个人连续吃一种好吃的食品,时间长了也会失去感觉的:隔几天再吃更好。

            读了这么多年书总希望有人对人类文明史从俯视的角度审视一番,这本书或许部分地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



“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该书的写法是:把历史事实按照三种具有连续性的记载来写,或者按照三种不同的楼梯台阶,或者说按照三种不同的时间计量单位来写。具体说来,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自成整体,单独阐明一个问题。第一部分题为“环境的作用”,根据地理观察的框架和脉络仔细寻找了地中海历史上局部的、不变的,重复的事物,即“具有规律性的事物”,论述的是它同周围环境的关系史。第二部分题为“集体的命运和总的趋势”,可以说是一部社会史或群体和集团史。这是一种处在地理环境之上而又有别于它、节奏缓慢的历史。该部分重点考虑的是“这些深海暗流怎样掀动了地中海的生活”。第三部分题为“事件,政治和人”,属于传统历史学的部分,叙述的是个人规模的历史。。这是表面的骚动,是潮汐在其强有力的运动中激起的波涛,是一种短促和动荡的历史。……这是所有历史中最动人心弦、最富有人情味、也最危险的历史。……它们……对历史的深层只是蜻蜓点水。“这三个部分也就构成了作者所说的长、中、短三个时段。它们构成了历史乐章的多个声部,因为在布罗代尔看来,“历史应该是一首能够用多个声部唱出的、听得见的歌曲。”p004

阿诺德‧汤因比提出了一种颇具吸引力的理论。他主张,人类的一切成就都与挑战与回应(这两个词法文分别为defi和riposte)直接相关。自然必然表现为需要克服的困难。如果人类接受了挑战,他们的回应就将为文明奠定基础。P043

一个湮没已久的世界的遗产——就像已经消逝的星辰一般,其光芒依旧照亮我们。P047

文化和文明之间这些区别的最明显的外部标志,无疑就是存在和不存在城市。P050

非洲城市根据国外的一种现在很国际化的风格,确立了它们自己的模式,但它们仍然只是停滞的农村之汪洋大海中的几个孤岛而已。不过,它们成为社会和文明将要来临的预兆。P050

西方最初的成功无疑是城镇对农村——即农民“文化”——的征服。在伊斯兰世界,相对于西方而言,二重性更加明显:伊斯兰城镇兴起的速度要比欧洲快得多——可以说,它们的城市特征更为早熟;同时,农村仍然非常原始,到处是过着游牧生活的地区。P050

只有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工业化似乎才打破了这种恶性循环,它甚至使得那些过剩人口又有了用途,可以参加工作和生存下去。正如欧洲历史所表明的那样,人力劳动的价值和成本的增加以及在雇用劳工时需要的精打细算,促进了机器的发展。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当时的智力而论,根本没有与其水平相适应的机器,人们也从来不曾努力地去获得它们。这种落后局面形成的原因在于奴隶的存在。18世纪十分兴旺发达的中华帝国具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术,然而,它也遭遇了这种局面:它的人口太多了。这些人力成本很低,几乎能够承担缺乏畜力的经济所需要的全部工作。结果,尽管中国在科学方面长期在世界上享有领先地位,但它未曾跨越过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门槛。中国把那种特权,那种荣誉,那种收益,统统留给了欧洲。P052

与这种深刻的宗教谦恭态度相比,西方似乎忘记了它的基督教根源。不过,与其强调理性主义可能造成的宗教和文化之间的断裂,不如思考一下世俗权力、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和平共存以及它们之间急风暴雨般的对话更为切题。且不论表面现象如何,这种对话始终在进行之中。基督教是西方生活的一种基本实在:它甚至在无神论者身上也留下了痕迹,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点。伦理规则、对待生活和死亡的态度、工作的观念、努力的价值、妇女和儿童的地位——它们表面上可能与基督教情感毫无关系。不过,这一切还是源于基督教。

然而,自希腊思想的发展开始,西方文明一直趋向于理性主义,并因此摆脱了宗教生活。这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下文我们将要专门叙述的某种东西。除了极少的例外(中国的智者、12世纪的阿拉伯哲学家),在西方之外的世界历史上还没有发现过这样明显地摆脱宗教的事例。几乎所有的文明都被宗教、超自然和神秘现象渗透和淹没:它们始终浸淫其中,从中抽取出它们特定的心理的最强烈动机。这是我们将有许多机会观察到的一个现象。P056

然而,真正对文明史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人是那些历经了很多场合而存续下去的人,他们就像一艘战胜了一系列狂风暴雨继续行进的船只一样。只有少许几位罕见的天才之土才成为许许多多时代之间的界限,他们集若干代人的面貌于一身:但丁(Dante,1265-1321 年)处于“拉丁”中世纪结束之际:歌德(1749-1832 年)处在欧洲第一个“现代”时期终结之时;牛顿处在古典物理学的门槛上:盛名远扬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年)则宣告了亚原子物理学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伟大的思想体系的创建者也从属于这个特定的范畴:苏格拉底或柏拉图、孔丘、笛卡儿或卡尔·马克思——他们当中每个人都在不止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们是文明的缔造者,在重要性上丝毫不亚于世界上那些不朽宗教的卓越创始人-———佛陀、基督和穆罕默德。是否还需要我们述说这些呢?

简言之,一个事件或一个人在混乱无序的历史中的重要程度,取决于遗忘它(他)所要耗费的时间。只有那些经历了时段(la durde)的考验或被等同于一种恒久的实在的人,才真正被列入文明史之中。因此,通过筛选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人们也许会认识到更为持续的实在正在浮现的轮廓,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必须要发现的。P061

各种文明都在不停地借鉴它们所邻近的文明,哪怕它们“重新解释”和同化了它们所接纳的东西。的确,每种文明乍看之下都更像一个铁路货场,在不断地接受和发送包罗万象的货物。

然而,一种文明也可能会顽固地拒绝接纳某种特定的外来物。马塞尔‧莫斯曾注意到,每种名副其实的文明都会拒绝或排斥某种东西。在每个时代,这种拒斥都是长期疑虑和试验的后果。在长期调节和缓慢传达的过程中,抉择总是至关重要的。P062

贝尔纳‧德‧丰特奈尔曾作过一个著名的对比:无论玫瑰是多么美丽,它的历史都不是不朽的;而在玫瑰看来,园丁的历史则无疑是不朽的。从社会、经济和无以计数的短时段的事件来看,文明无疑也是不朽的。P069

文明的产生、稳定和成长需要经过难以计数的时间。

伊斯兰教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伴随着穆罕默德而兴起的,这是一个事实,但另一方面,贸然作出这一论断也会使人误人歧途,且难以理解。与此类似,基督教伴随着耶稣基督的诞生而诞生,不过在某种意义上同样是先于他而诞生的。没有耶稣基督或穆罕默德,就不会有基督教或伊斯兰教,但这两种新型宗教都依托于一个业已存在的文明实体,都从该文明实体中获得其灵魂。从一开始,它们就可以依托一个丰富的遗产,一个丰富的过去,一个活生生的现在,以及——已经如此——一个未来。P075

恰如基督教承继了罗马帝国,是其延长部分,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近东,而这里或许当算世界上开化之民最古老的汇集地。P075

这是一些具体细节,不过它们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与西方文明一样,穆斯林文明是一种衍生的文明(une civilisaiton derive),借用阿尔弗雷德·韦伯的术语,是第二程度的文明(civilization du second degree)。它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近东先于它的多变,充满活力而混杂的文明的熔岩之上。

因而,伊斯兰教的历史既不是开始于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也不是开始于穆斯林进行令人头晕目眩的征服活动的第一个十年(632-642 年)。确切地说,它肇源于近东无从追忆的遥远历史之中。P077

伊斯兰世界的命运或许就在于吸引并利用处在其周边或穿越其区域的原始民族,而后沦为其暴力的牺牲品。最后,秩序得到了恢复,创伤得到了治愈。获得成功的原始战士被伊斯兰世界全能的城市生活所驯服。P089

散文作家艾萨德·贝伊( Essad Bey)正确地评论道:“伊斯兰世界就是沙漠。”但沙漠或者沙漠群周围,一面是两个适于航行的盐水水域地中海和印度洋,另一面是三个人口相当密集的陆块——远东、歐洲和黑非洲。

         最为重要的一点,伊斯兰世界是一块连接这些广袤地区的“居间大陆”。P094

          作为一种缺少人力的文明,伊斯兰教不得不从它所能招募到人的地方招募人员。这种人力缺乏是其根本性贫困的一个因素。P096

          因而,伊斯兰文明首先是一个建立在运动和中继之上的文明。这意味着长途旅行和众多的沙漠商队路线——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间,从黑海到中国和印度,从黑色大陆到北非。P099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城市,这种流动就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城市自然而然地在伊斯兰世界兴盛起来,是使人的流动、货物和金钱的流通成为可能的发动机。P100

         在伊斯兰国家中,街道尽管看上去很窄,却总是非常有活力,生机勃勃:它们是人们永久的聚会场所,尤其是那些喜爱表露自己看法的人。它们是“主动脉……(是)说书人、歌手、玩蛇人,江湖艺人,游医、江湖骗子、理发师和所有那些在伊斯兰道学家和教规学家眼中非常可疑的职业人士聚会之地。此外,它们还是孩子们的活动场所,是他们玩耍嬉戏(这些活动常常很激烈)的地方。除街道外,露台也是互通消息的地方,尽管它们是专门留归妇女的。

         虽然一切杂乱无章,但它们从未把整体规划排除在外——尤其是因为这个规划以城镇的结构和居民的生活为根基。在城市的中心是大清真寺,供每周的讲经之用。“它就像心脏,万物通往它,并由那里流出。‘(雅克,贝尔克语)离此不远是集市(bazar),即商人区,那里有店铺街[“苏克”(souq),露天市场],还有商队旅馆或库房。另外。尽管经常遭到非难和被定罪,公共浴室在那里兴建起来并得到维持。由大清真寺开始,艺匠按照同心圆方式聚集起来:先是制作和出售香水和熏香的,而后是出售织物和小地毯的店铺、珠宝店和食品店,最后是最卑下的行业-一制革匠、补鞋匠、铁匠、陶瓦匠、马鞍匠、染匠……他们的店铺位于城市的边缘。P102

        城市在伊斯兰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是毫不令人奇怪的:它们是其文明的根本所在。城市。道路、船只、商队和参拜圣地是单一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它们都像路易‧马西尼翁恰如其分所说的那样,是运动的各个因素,是穆斯林生活中的各个实质方面。P103

        伊斯兰辉煌的鼎盛时期是在公元 8至12世纪。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与此相对,它是从何时开始走下坡路的?如果按照常见的说法,伊斯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衰落始于13世纪。但这是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即支配地位的终结与文明的结束混为一谈了。P104

         没有宗教皈依,而是有大量纳贡者:第一个征服周期,阿拉伯人的周期,创建了一个帝国和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文明。P105

       “被占领国家的居民维持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没有遭到恶意的干涉……但被视同高级牲口;他们之所以得到照料,是因为他们缴纳了大部分税收。”[加斯东‧维特(Gaston Wiet) 语 p105

         在更高的层次上,穆斯林文明在其黄金时代既在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又异乎寻常地复苏了古代哲学。这些并不是它所取得的成功的全部,文学是另一个;但他们令其他所有的成功相形见绌。P116

         当保罗‧瓦莱里宣称“文明,我们知道你正走向死亡”(1922 年时,他肯定是夸大其词。历史季节的变换导致花儿和果实飘落在地,但树依然存在,并没有死亡。最起码说,要把它杀死是非常困难的。P123

         他们认为,真正的困难在于远为世俗的方面:这仅仅表现在所要进行改革的规模上。伊斯兰世界已经落后西方世界 200 年,而这200 年间西方发生的变化远比自古希腊罗马时代到 18世纪2000多年间所发生的变化要多。伊斯兰国家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花大力气迎头赶上?这将意味着控制住其非常古老的社会并重新塑造它。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呀:农业依然贫瘠,没有保障,工业在一个无法进入人口迅速增长的缺乏活力的大众的生活并为他们谋取财富的经济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进而言之,伊斯兰世界中也存在着财阀,他们人数很少,,,却有更强大的势力。宗教信仰和传统常常成为特权阶层捍卫他们自身利益的口实,以致某些社会像也门那样保存着名副其实的 “中世纪”特征,像伊朗那样保有封建特征,或者像沙特阿拉伯那样保持古风,尽管它们有石油,甚或可以说因为有石油,它们才如此。P136

          这就是“森林海绵,积洼的水,大片茂密的参天森林,相互绞缠的林下灌木,阴暗无声,抵御着一切开发的企图,抗拒着人类的建筑,甚至是交通,除却河流构成的通道;仅靠渔猎维持的脆弱、孤独的生命区”。这正是非洲俾格米人(Pyg-mees)的避难之所,这些尼格利罗人(Negrilles)的幸存者可能是非洲最早的居民。P158

         我们无意宣称两股奴隶贸易(一股朝向美洲,一股朝向伊斯兰世界)中哪一股更为人道或更不人道,但可以进一步指出这样一个对现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也就是说,在新世界至今仍然存在着黑人社会。无论在北美还是南美,强大的种族集团都有所发展和存续着。而在亚洲或伊斯兰世界,却找不到任何这类流亡异域的非洲社会。P169

    不管怎么说,毋庸置疑的是,我们过去知道的那个非洲正变得愈来愈遥远,它的诗歌,它的舞蹈,它的艺术观念,它的宗教,它的为人朗诵或为人传唱的传说,也是如此,再加上它关于过去、宇宙、人民、植物、动物和神灵的概念,换言之,也就是说其整个传统的文明,就像我们从西方自身的例子中所了解的那样,如果现有的退化加剧的话,将会被荡涤干净。P184







                                                                                                                                                                                          吴砺

                                                                                                                                                                                                 2016.10.25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