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88|回复: 18

[散文] 【温馨感人】年 味 儿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22

回帖

26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6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3-1-15 19: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河星光 于 2013-1-25 09:21 编辑

    贴春联,放鞭炮,又是一年春节到。
    也许是年齿吟将老的缘故,人变得特别喜欢怀旧,这不我又在心里咀嚼着儿时那清贫而浓郁的年味儿。
    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孩童时代,最欢乐、最幸福的事儿就数过年了。
    时令一进入腊月,春节仿佛就拉开序幕,年味就在渐渐发酵了。爷爷、奶奶会郑重的叮嘱我们的父母,说腊月黄天,不能打骂孩子。那时每家每户孩子多,打骂淘气的小孩本是家常便饭,可春节到来之前,有了这样一个以和为贵的规矩,家里的气氛一下子变的轻松和融洽。
    腊八是良辰吉日,不用找人看日子。就像如今扎堆在5.202013.1.4这些特殊日子结婚,新人在民政部门排成长龙领证一样;那年头,张家嫁女儿、李家娶媳妇,选择这天办喜事的最多,小孩们抢到的喜糖也最多。
    家乡坐落在桐城的西乡,桐、怀、潜三县交界处,我们这里是廿四过小年。
    敬其事则盛其礼。小年远没有大年隆重,可祭拜、接迎祖宗一事却是极认真、也最为神圣的。
    白天先去上腊坟。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不管路远路近,每座祖坟都要跑到。用带来的砍刀、畚箕等,先将坟墓的周边环境整治一番,刈荆除棘,培土种树等等。除了清明节外,是不可在祖坟上随便动刀动土的。整治结束后,烧几刀纸,放一挂鞭,依次磕几个头方才离开。
    傍晚开始在堂屋后壁的正中央布置香龛,重新接祖。哪怕家里经济拮据,也要供奉上祖宗牌位,贴好中央写有“天地国亲师”、两侧写有“祖德留芳远,宗支衍庆长”大字的红纸。老人说,本来内容是“天地君亲师”的,时代不同了,人民已当家作主,就把其中的“君”字改为“国”字。条件好的人家则在香龛下的案桌上摆好鸡鱼肉三牲,燃两柱香,烧数扎黄钱。自接回祖宗后,每天中午12点就餐前,都要敬上茶、饭、酒,敲一声磬,口中念叨“老祖宗吃饭了”。待家人用过餐后,再敲一声磬,撤下香龛上的饭碗。倘是偶尔耽误了时辰,会絮絮自责。
    请坟接祖的所有过程,长辈做起来确是无比虔诚,极具肃穆的仪式感。而懵懂的孩童多是笑嘻嘻的站在一旁看新鲜,凑热闹。
    从廿五开始就越发忙开了,爆米花、磨淀粉、做豆腐、蒸米饭、炸圆子和熬糖粑等渐入高潮。
    上门炸米花的师傅,好似白居易诗中所描 “两鬓苍苍十指黑”, 从上到下一身的烟火色。来到村子,挑处场地,支起炉子,围好炭火,一手拉风箱,一手摇转铁炉。男孩爱听那开罐时爆出的“砰”的一声巨响,女孩却捂起耳朵,远远的躲着望。
    磨淀粉与黄豆都得用原始的石磨碾。大人事务多,这几桩相对简单的事经常就交给儿女完成了。分工往往是小妹点糯米、黄豆,力气大的哥哥来推磨。做哥哥的处在爱搞恶作剧的年龄,刚开始合作时,把磨子使的飞快,让妹妹看不到磨子眼。妹妹撅嘴干着急,哥哥抿唇偷着笑,兄妹只是在劳动中找乐儿,很快也就归于本分,更多时候是照顾妹妹。
    磨好的淀粉做糯米粑,晾干后要精细的吃到荒春三月。粑是实心的居多,芝麻和糖装心的稀罕。粥锅里放几块粑,大人总是舍不得吃,每每让给年幼的孩子消受。
    豆粉磨好后,石膏点卤做豆腐。盖是“腐”与“富”谐音,豆腐做得好,昭示来年家道顺达,大人就特别高兴,好比中了大彩,满脸笑容的喊我们喝刚从缸里舀起的嫩滑绵软的热豆腐脑。
    甑蒸饭是将浸软后淘净的米粒蒸熟,晒成米坯方便今后需要时烹食,以免春节期间因做饭费时而怠慢客人。当然还得提到另一层深意,“甑子”与“挣子” ,“蒸气”与“争气” ,在方言里音近,暗喻子女有出息,会挣钱。饭蒸好了,满屋子都是诱人的饭香,闻一闻也陶然。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我们不要菜,用手抟成拳头大的饭团,三两口就能呑咽到肚里。现在纵是用东北大米、泰国香米,怕在电饭煲里也煮不出这等美味的。
    逢到家里炸圆子、熬糖粑,馋嘴的小孩就一直咽着口水厮守在着锅灶旁,等着大人犒赏两块。
这些日子,连空气里都弥漫着香甜。
    冬天新鲜鱼稀罕,更没有冰箱之类的保鲜家电,但过年鱼是不可或缺的。生产队车塘打渔,要挨到年前几天才进行。潭水浅了,大鱼摇头摆尾刚露出身子,倏尔又游到深处不见了,引来岸上人一片呐喊声。鱼捕上岸后,按人口分摊,最终一家也摊不了几条。年三十晚煮一条整鱼(拣最小的),叫“听话鱼”。隐约记得,这鱼是不许吃的,要一直搁到正月十五。
    杀过年猪,喝猪血酒,算是此间的一个小高潮。哪家杀年猪,都是一件大事,围观的左邻右舍要把割多少肉,能扯多少油提前议论一番。杀猪师傅一般选在好客的东家就餐,而东家也会接帮忙牵猪脚的人一块搓一顿,桌上自然少不了用才下架的猪肉、猪杂做出的热腾腾的荤菜。如果哪家因故没杀年猪,杀猪的人家总会用葫芦瓢装些猪肉猪肝猪血,叫孩子们送过去。
    廿八洗邋遢,这天只要天公作美,浆洗脏衣,晾晒被褥,洒扫庭除就忙得不亦乐乎了,特别是家庭主妇。
    写春联、贴春联,节日的喜庆味儿扑面而来。春联得请庄中肚里墨水多、毛笔字又写得好的老先生搦管。有人相求,老先生虽为义务劳动,甚至还要自己贴上墨汁甚至纸张,仍乐呵呵的不厌其烦。对联的内容除了贺新年的吉祥语外,还能将用户家已做或将做的大事糅合进去。谁家还债有困难,大年当天就会早早把春联贴出来,倘是债主看见了,知道别人有难处,也就不再登门催要了。
    年夜饭,做和吃都特有讲究。有几道菜是优先考虑:做花椒鸡,食材选用公鸡肉,公鸡有个形象的名字——叫鸡,据说叫鸡能旺男丁;烧猪肠,抑或是粉丝,取“长久”的寓意,希望老人健康高寿;鲢鱼和圆子不能缺席,象征年年有余(鱼)、家人团团圆圆;不管锅里有多少荤菜可装,哪怕只有豆腐、青菜,也一定得生起泥炉,炉膛的炭火越旺越好,每间屋子都要点上煤油灯或蜡烛,祝福来年生活红火光亮;用餐时不能掏汤,说是掏汤出门就下雨,其实则是期冀今后风调雨顺呢。
    生活虽贫困,而对富裕和幸福的渴望和憧憬是根植于心的。
    年夜饭后,孩子们点好蜡烛,提着灯笼屁颠屁颠的满庄子跑。灯笼纸上或是画有“喜鹊登梅”的图案,或是写着“五谷丰登”的词语。温度升上后,灯笼纸散发着更重的油墨混合的桐油味,可儿童是没谁嫌味儿刺鼻的。因为串门不会空手而归,这家给几个糖粒,那家塞一把蚕豆……
    给孩子包压岁钱。早期二角、五角的常见,后来一元,两元的也有,但都是兑换好的新票子。倘是把的多了,孩子反而不踏实,因为这往往是留不住的,晚上睡着后,家长还会从衣袋里抽走带着体温的红包。
    夜深了,一家人促膝围坐在火盆边守岁。炭火红,不时发出细碎的噼噼啪啪声。磕着自家种的瓜子,喝着自家炒的粗茶。老人唠家常,讲典故,提出希望和要求;晚辈话愿景,谈计划,送上祝福和问候。绮户微开曙色明,沉香火暖晓寒轻。虽说没电视看,更没春节晚会直播,老老少少说着、笑着,倒是其乐融融。
    新年讲吉利。
    初一起床后,换上从箱底翻出的新衣服,逢人都要说吉祥的话。放开门鞭,不能说鞭“炸完了”,要说“放好了”。吃茶叶蛋,管叫“吃元宝”。见到年轻人说“恭喜发财”,见到老年人说“长命百岁”。去上年有丧事的人家拜新灵。去邻里长辈家请安。老人特地逗乖巧的孩童讨口彩。小孩嘴巴甜,老人撕两片糕奖赏,还不忘夸小孩步步“高”。孩子不能哭闹,大人也不泼水、扫地,怕扫掉了财气,或是担心拿扫帚沾了晦气。最忌讳的是跘倒了椅凳,打碎了碗碟什么的,主人嘴上不说,心里会很不悦。
    初二拜丈人,或是拜舅爹。路上拎着礼物走亲戚的就络绎不绝了。
    谁家新姑爷初次拜年或贵客临门,东家会使出浑身解数,倾其所有,准备丰盛的酒席款待,还要喊上左邻右舍作陪。“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家境再不济,也得行待客之道。这般人情味,较之城里住一个单元,多年可能也不曾走动、接触,不啻霄壤之别呀!
    年后还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舞狮。狮子上哪家,是预约好的,要么是刚落成的新房,要么是村里有身份的人家。到的这家,事先就做好一些安排,平整好大门前的场地,备足茶烟鞭炮,另外在厅堂的梁上用红布系上糕点和红包,这糕点和红包是给舞狮人的答谢之礼。故意设置一点难度的,就将红布包裹系的高高的。狮子舞到高潮时,锣鼓声戛然而止,放鞭炮也骤然而停,只见前后舞狮人叠成人梯爬上去,甚至还得用木桌垫脚,方可用狮嘴将其衔下(其实是用手摘)。舞狮人的技艺和胆量,赢得满堂观众雷鸣般的惊呼、喝彩。这有说法,狮子到过的人家必定会鸿运当头、福喜多多。
    元宵节,吃圆子,没礼花就放几个爆竹,送走老祖宗,拿下“听话鱼”。春节就此落下帷幕,大人又得开始一年辛苦的农事劳作了!
    岁月静好,往事知多少。记忆没有随风飘逝,反是被时间打磨的更清晰。那年月物质和文化是十分匮乏的,可年味儿却是甜甜的、香香的、暖暖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桐币 +18 收起 理由
桐城海港 + 1 + 10 学习,欣赏……
一河星光 + 1 + 8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9

主题

346

回帖

79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97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3-1-15 2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我老家也是西乡的,感谢您把我带到了简朴而温馨的乡村春节里!{:soso_e179:}{:soso_e163:}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14

主题

4908

回帖

9985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9985
鲜花(72) 鸡蛋(5)
发表于 2013-1-15 22: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写得好详细!其实我曾经在巿民论坛里发表过一篇腊月皇天年味浓的文章,写的就是杀年猪喝杀猪酒的情景。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17

主题

3190

回帖

58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29
鲜花(89) 鸡蛋(1)
发表于 2013-1-16 08: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味像酒,越临近越香醇;文章如泉,愈回味愈甜美。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67

主题

943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582
QQ
鲜花(129) 鸡蛋(0)
发表于 2013-1-16 12: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幅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乡村风情画!看了这些生动的描述,我到了《清明上河图》,今天上午八点我就看您的文章了,到中午休息时间才回复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71

主题

401

回帖

1331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1331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13-1-16 13: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美文,让我们重温记忆中的年。纸糊的灯笼、香甜的切糖、娇嫩的豆腐脑,杀猪时那“嗷嗷”地尖叫声……还翻腾在记忆里。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让年味越发的浓烈、香醇!“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桐城大部分地区的风俗是“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初四拜母舅,初五初六拜丈人。”西乡的风俗更接近怀宁。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6

主题

122

回帖

26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6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4: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风醉 发表于 2013-1-16 12:53
一幅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乡村风情画!看了这些生动的描述,我到了《清明上河图》,今天上午八点我就看您 ...

笔力不逮,谢谢鼓励!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6

主题

122

回帖

26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6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4: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映山红 发表于 2013-1-16 13:21
您的美文,让我们重温记忆中的年。纸糊的灯笼、香甜的切糖、娇嫩的豆腐脑,杀猪时那“嗷嗷”地尖叫声……还 ...

是大杂烩,不说污染了眼睛,至少耽误您时间啰!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6

主题

122

回帖

26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6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4: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gaop 发表于 2013-1-15 20:10
好文!我老家也是西乡的,感谢您把我带到了简朴而温馨的乡村春节里!

向先生学习!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6

主题

122

回帖

26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6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4: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河星光 发表于 2013-1-16 08:58
年味像酒,越临近越香醇;文章如泉,愈回味愈甜美。

鼓励有加,谢版主!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