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汉

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复制链接]

4

主题

57

回帖

6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6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5 12: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读金文明先生的《石破天惊逗秋雨》
LEARNING.SOHU.COM    2004年4月27日11:37   [ 宋定国 ]  来源:[ 光明日报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今年初,我在书店里看到了金文明先生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辨》(书海出版社版)一书。随即翻阅,立刻为他旁征博引、辨析精详、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考辨所吸引。在炒作之风肆虐、文人墨客相互吹捧的时下,能看到这样的书,不禁一喜。

  金先生以坦诚的态度,谦和的文笔,通过“人物史事考辨”,考证辨析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等散文集中十六个历史人物史实上的差错;通过“时、地、书、名考辨”,考证辨析了其中的三十个差错;通过《职官旧制考辨》,考证辨析了其中三个差错;通过“文词音韵考辨”,考证辨析了其中的六十一个差错。金先生所考辨出的余先生散文中的“一百二十六个差错”,有些是常识性的,有些则涉及芜杂的文史资料。而金先生之所以能对余先生的差错列出一百多个,并且不是简单地指出,而是觅踪追迹、旁征博引地考辨其差错的根源,充分表明了他厚实的文化学术功底,及所修养成的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诚如他所说:“自从几年前偶尔发现余先生误用‘致仕’一词以后,我就感到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方面的功底不够扎实,于是开始重新细读《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后来加上一本《霜冷长河》。边读边想边查考,查阅翻检的古今各类图书多达二百余种,摘录的资料卡片也有五百多张。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我事先确实没有想到,一向为我所喜爱看好,并且早已享誉海内外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这两本历史散文集,其中大大小小、明明暗暗的各类文史知识差错,竟然超出一百个!”

  为了让人们对这些差错便于查找,细心的金先生在书尾对可能由于余先生本人误书、误用和排校疏漏所造成的十六个差错,还专门列表标明正误,表现了这位学者的公正和严谨;同时,还开列了三个《附录》:《附录一》包括两个索引:一是《余秋雨散文文史知识差错提示语索引》,二是《余秋雨散文字词、引文差错索引》;《附录二》则列出了作者写作本书《主要征引书目》;《附录三》开列了《主要参考书目》。这些列表和附录,不仅表明了金文明先生治学、写作之严谨,也表明了他为“考辨”和写作此书所付出了何等艰辛的劳动!

  金文明先生不愧为极具责任心的资深编审,在《后记》中他特别指出:他“批评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余秋雨先生的两本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当时所用的版本是:《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二○○二年四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本,累计印数为四十七万二千册;《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二○○二年五月第五次印刷本,累计印数为五万零六百册。今年四月下旬,我在通读本书校样时,发现余先生的两本散文集又出了最新的版本:《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二○○三年一月第十三次印刷本,累计印数为八十七万四千册;《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二○○三年三月第一版第十四次印刷本,累计印数为十八万一千六百册。经过逐页认真核对,可以肯定这两本散文集的最新版本,是完全按照原本重印的,内容未作任何改动,因此,本书批评的文史差错依然全部存在。”

  在《附录》的《说明》中,因长期从事图书编辑、出版而熟谙国家出版法规的金先生明确指出:“《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版面字数,分别为二十三万五千字和二十一万字。两书的差错率分别达到万分之二点七和万分之二点六,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合格出版物质量标准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下的界限。”令我大惑不解的是,就是这样的书为什么竟顺顺畅畅地得以出版了呢?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8

主题

2921

回帖

3336

积分

桐网嘉宾

坐禅苦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12: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就是这个金文明先生,还被那个人告过一回。

不过,也有他不敢告的,比如余杰。
毕竟,光凭嘴硬还是不行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

主题

57

回帖

6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6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5 12: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余秋雨:文坛里被妖魔化最厉害的人
2006年08月02日 13:48:39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字号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余秋雨(资料图片)

    十几年来,我坚持与电视文化结合,一直走到今天,突然发现,以前那些不断反对我上电视的文人,现在也偶尔在电视上露脸了,只不过他们觉醒太晚,出场匆忙,表情和衣着总是不太妥当 

    2006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再一次让余秋雨成为舆论的焦点。据央视调查曲线显示,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中,文化素质部分“评委点评”那个时段的收视率,往往比歌手演唱的时段还要高。有观众说,看青歌赛只为听余秋雨点评;也有观众认为,余秋雨借着青歌赛“卖弄”学问。

    余秋雨自己定位比较明确,“文化试题对歌手不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是借着歌手,和全国观众一起做一个高尚、愉快的文化游戏。一开始有人说余秋雨和徐沛东先生是不是在台上有卖弄知识之嫌?那么我就讲了,徐沛东先生和我年纪都不小了,做了那么多年老师,我有必要在电视台卖弄李白是唐代的,徐沛东卖弄贝多芬是德国的吗?文化是需要传播的。我们没有阴暗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倾吐给大家。”

    电视不是“名利场”

    当代文坛,被明星化最厉害的大概要数余秋雨,被妖魔化最厉害的大概也是余秋雨。

    先是古远清在《文艺报》上揭发余秋雨写过一篇《评斯坦体系》,说这篇文章给周恩来的养女孙维世造成了致命打击。余 杰所说的那个自称“当年同事”的孙光萱也亲自现身。与此同时,肖夏林揭发余秋雨为深圳做顾问、说好话,收受一套豪华别墅;朱大可批判余秋雨的文化考察是“文化口红”……一时间,余秋雨成为众矢之的。

    2004年,在“群殴”中度过了十年的余秋雨借个人“记忆文学”《借我一生》的出版,宣布就此封刀收笔。不过,退出文坛不代表退出文化圈,从今年元旦开始,一档全新的脱口秀节目《秋雨时分》在凤凰卫视黄金时段播出。节目是典型的余秋雨风格:一身黑衣,45°侧面,就一个话题展开5分钟的talk show,讲完,还会提供一段即兴幽默的“秋雨录”。

    《秋雨时分》的制片人刘飙说:“余老师坚持每天只占用几分钟的时间。如果每天占用太长时间,总是这张脸,难免会使观众生厌。由于是电视,观众范围广泛,所以不能太专业、太艰深、太严谨。因此会采用《世说新语》式的方式,但背后又有一个大结构,前一个部分谈文化理念,后一个部分谈文化的记忆。”

    余秋雨自己说,“(有)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崇尚无效文化,鄙视公众传播;崇尚暗箱操作,鄙视坦示透明。我比较高兴的是,十几年来,我坚持与电视文化结合,一直走到今天,突然发现,以前那些不断反对我上电视的文人,现在也偶尔在电视上露脸了,只不过他们觉醒太晚,出场匆忙,表情和衣着总是不太妥当。”

    他否认电视是“名利场”的说法,“中国人很奇怪,二十年前我出任高校负责人,也算一个正厅级干部,完全没有时间进行写作和研究了,从来没有人认为那是名利场。后来,我辞去一切职务,甚至不参加一切协会,既没有位子也没有圈子,只不过经常出入电视,居然成了‘名利场’了。电视界的邀请,我只接受了1%。”

    “明星化”生存

    作为最早和电视结缘的文人之一,余秋雨凭借大众媒体赢得了大量的掌声,也得到了足够的臭鸡蛋。

    商务印书馆一位挚爱他文字的读者在看了他作为特邀嘉宾主持人参加凤凰卫视万里历险的节目以后,著文表达仰慕之情,“在危机重重的北非、中东、南亚沙漠间历险,连食品、药物也难于携带,更不可能带什么书籍,余秋雨教授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匆忙地对着镜头向广大观众讲述,而且所有的谈话都是即时直播,全球收看。途中还要每天写一篇不短的文章立即传真到全球各大华文报纸连载。据说由于行途匆忙,他写完半页就被身边的技师抢过去发走,连复看一遍的可能都没有。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全球各华文报纸的无数读者天天读着他畅谈埃及文明、阿拉伯文明、以色列文明……”

    这些文章后来就结集成了《千年一叹》一书。在考察欧洲时,九十六座城市的古今文史掌故,仍然是天天发送天天连载,结集成了《行者无疆》。

    大概是电视传播的独特性,许多知识性的内容一听而过,很少有人去追究其中的瑕疵,结集成文字以后,却受到了不少熟悉当地历史的读者的批评,指出其中不少史实、地理和典故上的硬伤。许多人骂,许多人爱,许多书轰轰烈烈在卖,中国学者的“明星化”生存,余秋雨是标本,也是特例。(蒯乐昊)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

主题

57

回帖

6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6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5 12: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没什么,别没文化

    在近日的“2006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评委余秋雨由于其略显啰嗦的点评,连日来被不少观众质疑“喧宾夺主,秀文化,抢镜头”。日前,他接受了《杨澜访谈录》的专访,道出了自己身为评委的“拳拳之心”,也间接回应了观众的非议。

    可以肯定,今年的青歌赛要是没有余秋雨的参与,绝不会有如此高的收视率。而余秋雨接受这个邀请也是奔着高收视率来的,他想在这个高收视率的节目中,加入一点文化话题,“偷偷地塞进去一些,比如像波普艺术、比如像波西米亚,”没想到用这种方式普及有那么好的效果。

    也就是说,央视与余秋雨合作,是强强联手。在余秋雨那里,你搞你的青歌赛,我打我的文化牌,他是醉翁之意不在比赛,在乎文化。正是有着这样一种目的在里面,难免“喧宾夺主,秀文化,抢镜头”。

    细心的人会发现,余秋雨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做文化”,“秀文化”。最早他搞戏剧,是跟文化有关的;然后搞“文化大散文”,更是文化得不得了;后来参加了一个文化考察活动,回来就“千年一叹”。此外,余秋雨还经常参加包括选美、房交会等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不断地在报纸、尤其是在电视上抛头露面,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地讲文化,秀文化,简直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

    余秋雨为什么一有机会就大讲文化,大秀文化呢?除了文化是他的研究兴趣方向所在,更在于,余秋雨抓住了人们的软肋,那就是国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没文化。你说富人钱多腰杆够挺直壮实了的吧,一旦被骂上两句没文化,穷得只剩下钱,立马就矮下几分;你说像刘翔这样的运动员刷新了世界纪录,够牛了的吧,有一个叫张怀旧的人照样说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文化;当官的权力在手,八面威风,学者就不买账,理由是,这些人就懂得玩弄权术,没有文化。还有,农村人砸锅卖铁送子女上学堂,就是怕孩子没有文化……总之,伟人已定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不管是有钱当官,贩夫走卒,还是跑步跳远,学子青楼,没有文化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没有文化就没有身份,没有文化甚至连面子都没有,没有面子,在中国如何活得下去!    

    所以,面对观众的指责,余秋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每个人都怕自己没文化。文化成了一个互相攻击或者互相之间来表达身份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觉得我可以不懂歌,但是不能没有文化,所以我听有的省份说我们派出去的歌手唱不好不要紧,他不懂李白我们太难过了。”余秋雨一眼就看出症结所在。既然人人都怕自己没文化,他余秋雨就是一阵及时雨,滋润别人干涸的心田,自己播撒文化就大有市场。

    每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是个“十项全能”的“选手”,每个人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就很难能可贵了,余秋雨可以拿他的饭碗来考倒别人,别人也可以拿自己的饭碗考倒他。余秋雨的得意只在社会的偏见:一个人做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似乎是可以原谅的,“没有文化”却一种耻辱。(廖保平)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8

主题

2921

回帖

3336

积分

桐网嘉宾

坐禅苦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12: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不能因为出镜率高,就说这个人怎么样。
刘晓天一发骚,不得了,可是,有几个人看重她?
芙蓉姐姐摆个POSE,笑倒一大片,谁说她是艺术家?
央视找这个人当评委,无非是这个人能吸引眼球,
可是,能吸引眼球的人,就一定德高望重么?
说到底,这个人还是小家子气,
抓住个机会就拚命地显摆,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老娘为代价。
坚持与电视文化结合没有错,
但是,文人终究是文人,
不是丫环,更不是婊子。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

主题

57

回帖

6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6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5 12: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余秋雨:我没有什么把柄在别人手上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1月30日 10:58:41  来源:东方早报

    余秋雨

    近日,余秋雨的个人网站又增加了“余秋雨书法”栏目。这位越来越热衷网络互动的作家上月还被拉入新浪“名人博客”阵营,似乎成功地将网络变成了自己辟谣和表现的阵地。日前在回答网友提问时,余秋雨更是抓住机会全方位驳斥了种种关于他的批评。

    “大众的眼睛未必雪亮”

    网友的许多问题都涉及延绵数年的对余秋雨的批判。“连我的朋友也都认为我一定有一点什么把柄捏在别人手上。诬陷的功用,就是让更多人将信将疑,让当事人怎么也洗刷不清。”多次动用法律为自己“讨说法”的余秋雨称,种种诬陷让他“重新体验了历史上那些受屈灵魂的叹息”。他推断,由于没有平反机会,大量历史结论深可怀疑,“真理未必愈辩愈明,大众的眼睛未必雪亮,这就是世间的不公、人性的无奈。也许,这是上帝在用一种逆反方式重新提醒我有关知识分子的责任?”

    针对当初“记忆文学”———《借我一生》被指篡改历史,余秋雨再次强调,自己没有必要虚构,因为他们这一代的实际生活比任何虚构都丰富百倍。他称,“记忆文学”的难点是挖掘个体心灵的真实,而不是从多数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出发,因为后者往往从普通观念出发,“包含着根本性的虚构”。

    “他们该去看医生”

    余秋雨表示,面对激烈的批评,他的思想从未转变:“我期待批判。但那些‘批判’是虚假的,伪造的。”他暗指自己动用法律手段弄清了是谁在去年南方某报刊发表的《余秋雨片断———1963-1980》一文中诬陷自己———“幕后发动者是几个忙碌了几十年的整人老手,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找到其他方式谋生”,剩下来的事情,是对这些人表示同情和怜悯。

    “我要恳求湖北某校和湖南某出版社的年轻网友,抽时间去劝劝你们单位两个老人。如果他们仍然双目炯炯、夜夜执笔、执迷不悟,应设法给予一定的治疗。”余秋雨称自己的上述言论没有丝毫讽刺的含义。他认为,“污蔑者”对一个从来不认识的外地人居然源源不断地“发现”了他30多年前还是一个饥寒交迫的年青人时的“大量问题”,而且越来越义愤填膺———这实在是有问题,该去看医生了。现在有些报刊为了追求轰动,刺激发行量,最喜欢刊登这种不正常的文章,其实对他们没好处。(记者 陈佳)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

主题

57

回帖

6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6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5 12: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耳背的余秋雨宜炮轰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5月10日 13:58:24  来源:南方报业

    余秋雨教授越来越不招人喜欢了,但是他自己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能潜意识里,他依然把自己看成清高的文化学者,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但一个显著的事实是:余教授逐渐把书斋搬到了电视演播厅,在电视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实际上已经转变为娱乐明星,只是他自己不承认而已。如果他能接受这一点,可能心态就能平和一点。面对观众的批评,就不至于说出“炮轰”这种话来。娱乐明星只有一种情况下不会遭到炮轰,那就是已然过气。而这恐怕不是余教授所希望的事情吧?

    最近余教授在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再次出镜,担任综合素质的主考官。在点评过程中说出“仁者乐(le)山”、“杯水车(ju)薪”这样的成语,遭到了观众的广泛批评,认为余教授作为文化权威犯下如此错误,实在值不回票钱。

    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字词问题,余秋雨在点评选手过程中的自得和卖弄之情让人非常之不舒服。问选手是否去过“罗马”,是否知道“哥特式建筑”,倒不如直接问选手是否知道余教授参加过凤凰卫视的文化之旅,是否读过余教授的游记散文《霜冷长河》。在评委的绝对强势和选手的绝对弱势之间,观众心中的天平迅速地倒向选手一边。所以,一旦在字词上出现破绽,被观众抓住不放,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对此,余教授的解释是“没有正确答案”。他的理由是汉语的自然演进中,字音发生了变化,存在古音和现代语音的区别。余教授还举例说“车”字在古音中念“ju”,现在我们念“车(che)水马龙”都是错的。

    可是,从古文资料上看,“车”的古音本身就有两个,ju和che。而“车”发“ju”音的情况只有两种,一种是在象棋里,另外一个特例是在王力教授编纂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关于《左传》里“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一句,这里的“车”的意思是牙床,念“ju”,而这一特例却没有收入后来的《王力古汉语字典》。

    那么,余教授又是从哪里得来的资料,证明车水马龙是满街的象棋子在跑呢?

    除去这种咬文嚼字,余先生在“仁者乐山”里用现代语音,在“杯水车薪”用所谓“古音”,我很好奇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中文发音方式究竟是想说明什么呢?余教授究竟有没有个准时候?如果余教授还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自居,那么最好都用古音,让人们知道传统文化没有断绝——至少在余教授嘴里。如果余教授以表演学术为娱乐节目,那么最好全用流行语音,以便让观众听懂接受。但是这么混合着来,怕只能理解为想把观众绕晕。

    在被人指出以后,余教授的表现令人失望,甚至不惜塞上耳朵让满街的象棋子在跑。所以,我个人觉得炮轰正合时宜,可以治疗耳背。而且,满街的车九平八,不配上当头炮,怎么对得起别人的满嘴大跑马?(和菜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8

主题

2921

回帖

3336

积分

桐网嘉宾

坐禅苦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1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所以我说,
他是鸭嘴,
他的嘴巴是*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8

主题

2921

回帖

3336

积分

桐网嘉宾

坐禅苦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12: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我始终不明白的是,
一个真正的大师,也是会犯错的,这一点都没什么,
为什么这个人要这样嘴硬呢?

可能,他自认为自己是大师,搞不好还是特级大师,
同时,他又认为,大师是不能犯错的,
如果承认自己犯错,就等于承认自己不是大师。


还有一种可能,
这个人是知道自己错的,
但是,他知道,不承认错,能吸引更多的眼球,
而眼球是他的至爱,是他安身立命的法器,
所以,只好嘴硬了。

这样的人,
真的是大师么?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

主题

67

回帖

70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70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9-9 0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答酱油兄:我为什么瞧不起那个人?

我在被批評的那人身上找到我的影子!有句話總麽講來著,什麽明得失來著!我真想找到陶淵明偷回家把他當神拜.那樣就可以學習自救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