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4|回复: 1

文都神韵---桥下那流水,匆匆来又匆匆去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05

回帖

12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22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8-8 18: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3] 桥下那流水,匆匆来又匆匆去 桐城之风骨神韵或都在于倚城之山和面城之水罢。若在那些酒楼茶肆之中,或干脆置身紫来桥上,玩味极深远的山水,你无疑也会得一分灵秀了 龙眠河穿城而过,河上有座老桥。龙眠河自西北龙眠山中来,山中有宋代大画家李公麟晚年隐居结庐作画的“龙眠山庄”旧址。庄边有“媚笔泉”,乃公麟涮笔处,至今,似仍突突地涌些五彩,故桥下那水年年月月总带些丹青味儿。老桥曰“紫来桥”,取紫气东来之意;又曰“良弼桥”,乃邑人盛赞清代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良弼辅佐,功高德馨之谓也。桥跨河上,五孔四垛,长十五丈,高丈四,宽丈二有余,如青龙卧波,古朴潇洒。古人曾有诗赞曰:“朱栏照赤水,白石凌波苍。履桥若平地,车驱骑连行。” 紫来桥在桐城老城东门外,东端为东门外大街,西端为紫来街。东门外大街明清时为商业街,现保存基本完好。街面为长条石铺砌,石黄色一排滑亮,琴键一般。步履其上,似闻琴声。两侧为清代南方特色的民间建筑,粉墙青瓦,楼阁俨然,古色古香。紫来街为弧形,估计是古代城池的护城。据传,紫来街解放前为桐城的红灯区,灯红酒绿,歌管笙簧,那水也滢滢然流作凄凄的温情了。桐城儒学盛行,非礼勿视。难怪将这仅有的一角红灯区,扔在城墙外边了。当然,现在的紫来街清爽净洁,不再有任何尴尬之处。 桥面为巨形条石竖排铺砌,已被马蹄人迹打磨得光亮,浑似桃花美玉。中间那根条石,被从前那种铁包皮轱辘手推车的轱辘,啃出深深的凹槽。 盛夏之夜,桥上坐满纳凉的人。桐城老城及城外附廓,在此处形成一个大漏斗形状,那山风刮到此处,就顺着漏斗溜过桥面,格外爽人。即是无风的夜晚,此处也是小风悠悠,实在是纳凉佳处。古时,紫来桥两端,都有那种吊脚楼式凭空楔入河中的酒楼、茶肆。凭借这一溜凉风,加上一望中的龙眠山诸峰,更有茶肆、酒楼之下的潺潺流水,如此佳境,无论品茶论酒,岂非多几分惬意与雅兴? 山水乃城市风骨,依山之城乃刚,面水之城则柔。依山面水之城乃刚柔相济,尽得天地灵气。桐城之风骨神韵或都在于倚城之山和面城之水罢。若在那些酒楼茶肆之中,或干脆置身紫来桥上,玩味极深远的山水,你无疑也会得一分灵秀了。 紫来桥老态龙钟,桥下那流水,匆匆来,又匆匆去,源远流长…… [/size]

[此帖子已被 shenjian 在 2005-8-8 21:12:46 编辑过]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8-8 20: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栏照赤水,白石凌波苍。履桥若平地,车驱骑连行。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