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悲伤
——观看【【中字】彼特拉克《歌集》第366首 - 我的末日已经临近】
一
我的末日临近—— 时间已不再漫长。 光阴飞逝如箭, 而圣母——超越世人——独自伫立。
良心刺痛;死亡的念头 深深扎进胸膛。 我祈求,赐下你的儿子—— 一个真实的人,血肉的真实。 我的主啊,请赐予我的灵魂 永恒的静默,宁谧的安息。
岁月堆积在身后, 我们终于懂得那一句: “光阴飞逝如箭。” 少年仿佛仍在触手可及, 却在一个几乎看不见的步伐之间, 我们抵达世界的边缘—— 那些我们曾怜悯的老人, 已逝与未逝的群体。
直到最后一刻之前, 死亡总是别人的故事; 它从不属于自己。 然而最终,每个人都必然坠落 进那深渊—— 太黑暗, 是真实宇宙中的黑洞。
只要还有一丝希望, 我们的眼睛就绝不会提前 望向那片黑暗。 我们回避,温柔地否认, 双手护着白昼里的一点微光, 聆听最后还能吐出的祈祷。
二
这里的悲伤 不是一个人的, 不是一个时代的, 而是所有生命 都在时间之箭下的叹息。
它是永恒的—— 当飞逝的日子 撞上对不朽的渴望时, 便诞生了。
祈祷升起, 却无法溶解悲伤。 即便圣母之名 也不能封住深渊—— 那灵魂的黑洞, 每一个声音 终将坠入其中。
只有诗歌, 把脆弱的丝线 牵过了世纪。
技法是朴素的, 语言剥去了装饰, 却化为庄严的真理。 “死亡总是别人的故事”—— 一句寻常的话, 如今沉重如律法。
意象放大舞台: 时间如箭, 死亡如深渊, 希望是一点微光 在黑暗里颤抖。
正是这种克制, 让清晰比繁复 更深刻。
因此,这些诗矗立—— 祈祷的, 简洁的, 刺透人心的。 声音最终会停息, 却仍在停息之后 回荡, 因为每一行诗 都呼吸着 作为人的 永恒重量。
附:
吴砺 2025.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