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井俊二:战后之光与青春的剪影
——观《一起来看岩井俊二的日系浪漫》
第一部
我是在这个视频里 才第一次听见他的名字—— 岩井俊二, 与我同龄的导演。
难怪 那三部电影的片段 轻盈自在, 节奏自然, 没有沉重, 没有隔阂。 它们呼吸着 一种熟悉的气息, 一种共鸣 悄然回荡在心里。
我想起—— 二战之后, 日本被迫 置于美国的统治之下。 从那时起, 普通人 第一次过上 自由现代的生活。
如果日本没有失败—— 如果它继续 困在自己的铁壳里—— 我想他们的命运 不会比今日的俄罗斯人 更好。 唯有被强者打倒, 唯有在失败之后 又被仁慈相待, 他们才重新 以“人”的姿态 站立。
于是爆发了 沉睡已久的创造力。 于是德国 也以同样方式重生: 恶的本能被抑制, 想象力转向光明。
在和平的环境里, 力量 终于化为纯粹的能量。 对日本与德国的 无数普通人而言, 这并非诅咒, 而是 罕见的幸运。
第二部
一、电影
在《花与爱丽丝》里 芭蕾舞化作记忆, 光像呼吸般 轻轻落下, 剪辑停顿, 又骤然加快, 仿佛胶片 在记忆与遗忘之间 摇摆。
在《四月物语》里 微小的停顿—— 上车, 樱花下的一瞥, 书店里迟疑的手—— 化为春天的乐音。 剪辑隐身无踪, 时间漂浮, 像空中的花粉。
在《情书》里 雪、回声、信纸, 双重的面孔, 过去与现在 被飞快缝合, 却从不喧嚣。 渴望 潜伏在 剪辑之间。
二、风格
他书写青春, 不是主题, 而是一种语法。 光 化作情绪, 在冷白与绿色里 流淌。
日常的举动—— 目光, 沉默, 脚步—— 却能托起 整部故事的重量。
音乐与影像相遇 而不互相淹没。 双重与镜像 是他的暗号, 平行的影子 在画面中并行。
三、历史
日本 被剥去刀剑, 在他者的手中 重写法律, 在权力燃烧过的地方 找到了和平。
德国 屈辱而分裂, 写下《基本法》, 把尊严 与重生 紧紧相连。 废墟中 升起贸易的奇迹。
俄罗斯 两个世纪以来 始终回到中央, 专制一再归来, 短暂的窗口 一次次关闭。
若日本, 若德国, 从未战败—— 或许他们的人民 仍会走在 铁的神话之下, 如同莫斯科的阴影。
然而失败, 占领, 与一种奇异的仁慈, 开凿出新的河道。 被锁链束缚的能量 终于转向外部, 化作光, 化作民主, 化作无数生命 难得的幸运。
附:
吴砺 2025.9.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