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回复: 0

[散文] 尚未开口,便已呼吸的节奏

[复制链接]

8556

主题

1928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754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尚未开口,便已呼吸的节奏

                                      ——观《马林巴的发源地非洲》视频有感

         一

这架马林巴——
与众不同。
木板做的打击乐器,
却能奏出
如歌的声音。

那些孩子——
一看就知道,
他们不是学会了演奏,
而是在呼吸它。
仿佛节奏不是教出来的,
是遗传的。

他们的祖先,
也许从未被高墙和殿堂圈养,
从未失去
人类最初的旋律。

当情感
还未被文明安放,
身体就成了唯一的教堂,
舞蹈——
成了唯一留下的真理。

想来奇异——
那场黑暗的贩卖,
将歌声
连同躯体
一并拽过大洋。

可那些声音,
没有死去。

它们弯曲、重组,
在铜管、低音、节拍之间
悄然复活,
化作爵士、灵魂、放克——
乃至整个
全球流行音乐的主脉。

而我——

2018年,西雅图。
我坐在交响乐大厅,
听众几乎清一色白发。
没有年轻的面孔,
也没有
走入走出的节奏。

只有掌声,
礼貌、克制,
像博物馆里飘落的树叶,
无声落地。

那一刻,
我嘴里尝出
数不清的历史——
苦中带甜,
沉静中起伏,
美得让人
无话可说。


            二

他们不是“学会”了它——
他们是记起了它。
仿佛节奏
不是后天习得,
而是祖先留在骨头里、
藏在呼吸中的遗产。

木条被敲响,
由那些尚未懂得之前
就已知晓的手掌,
在谱页之前,
在文字之前,
在理性之前。

这就是马林巴——
带着泥土颜色的木音,
既是敲击,
又能歌唱。
两种声音,
不是并置,
而是同根的双生。

这些孩子不是在“表演”——
他们在生活。
每一拍,
都是一场从未终止的舞蹈,
一段从未请求许可的歌声。

在这里,
音乐不是
可以修剪、打磨、出售的“产品”。

它是一种过程,
一条河流,
一种没有名字,
却写在身体里的继承。

当身体成为
唯一的教堂,
舞蹈便是祈祷,
而节奏——
成了唯一未被焚毁的福音。

想一想,多么奇异——

在帝国最黑暗的交易中,
在锁链与船舱之后,
在被遗忘或抹去的名字之后,
一种音乐跨越了海洋,
不仅存活,
而且重生。

爵士,
灵魂,
放克,
还有那潜伏在全球流行音律之下的脉动——
至今,
没有一本教科书
能解释它为何如此打动人心。

多年以后,
我坐在音乐厅中,
灰白的头颅礼貌地点头。
舞台明亮,
座席满员,
可空气之间——
在掌声之外,
是一片沉默。

没有摇摆的身体,
没有记得节奏温度的胯骨。

而这音乐——
从不该被按下静音键。

它早已存在,
在被记录之前;
它早已起舞,
在被聆听之前;
它早已归属,
在被归类之前。

在这些年轻人的手中,
马林巴不只是乐器——
它是一座桥,
一段记忆,
一则预言。

尾声

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连接身体与灵魂,
连接非洲与整个世界。

它就是那种——
尚未开口,
便已呼吸的节奏。

附:
【马林巴的发源地非洲,要搭配上风骚的舞步/活泼灵动的乐器/木琴-哔哩哔哩】 https://b23.tv/pLQCiR5




吴砺
2025.7.27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