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回复: 0

[散文] 风中之衡——考尔德沉思录

[复制链接]

8253

主题

190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54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中之衡——考尔德沉思录

                                                 ——翻阅《活动雕塑大师:考尔德》有感


                   第一部


           一 · 页倦


翻阅过一百本厚重画册的一半,
眼睛开始生锈,心意也滞了。
找个借口吧——
换散文,历史,旅行笔记,
都比这持续凝视来得温柔。

但一旦停下,
西方视觉的半壁江山将长眠,
而我的眼也将偏斜。

于是我再次翻开封面,
虽然大脑拖着脚步。

迎面而来是一张粗粝的自画像:
橄榄形的头骨,蓬乱的胡茬,
搬运工般的肩膀,
一双工程师的眼睛,
藏着压抑的怒意。

这,就是现代美国艺术的面孔?




              二 · 初遇活动雕塑


《螺旋》。
《圣灵》。
《橙色板子》。
《国际动态》。
还有国家美术馆东楼的天挂奇景。

想象一下,
冬日的藤蔓缠在枯树上,
几枚残叶在山风中颤动——
如此简单,
却像刀锋刻入视网膜。

美吗?当然。
是艺术吗?我曾犹疑。

十岁的他,
用黄铜剪出《鸭子》和《狗》;
小手已能抽象世界,
随意一剪,就见天分。

铜线与铁片,随手成形,
天才的法则,
就是让每一样素材
为自己说话。




             三 · 城市雕塑的可能


钢与金属片——
是水泥丛林的同类语系。
要在这高楼峡谷中生存,
你得像变色龙,
适配、削减、伪装。

我们城市中的雕塑
仍穿着农业的布鞋;
而考尔德与米罗,
早已在麦当劳的速度里
勾画出未来艺术的简洁食谱。

在这个手机淹没阳光的时代,
谁还能看见窗外的草原?
也许这百册画册,
是我用他人之眼
再看世界的方式。




              四 · 书法的新梦


设想——
若将甲骨文用黑色钢丝扭曲,
做成挂在酒店大堂的空中诗句?
或激光切割出的汉字断片,
在广场中立起三层楼高的《春》或《海》?

“点”字的上半用金属线勾成行草,
四点用薄片金属叶挂着,
随风轻晃,仿佛在说话。

我们有芜湖铁画,
为何不能有“风动书法”?
让汉字脱离宣纸的桎梏,
在风中呼吸,转身,舞蹈。

若这想法点燃了谁的创意——
也许未来的外滩,
真会有一座三层高的“甲骨文:上海”雕塑
立于江风之中,
静默而又铿锵。




             五 · 那个名字叫桑迪的人


工程师出身,
在康涅狄格农场画草图,
又在卢瓦河畔焊接风之舞。

从玩具马戏团到舞台设计,
从耳环到空中巨构,
他信任重心,杠杆,和风的手。
他与偶然握手,
让阳光与空气
决定每件作品的舞步。

杜尚说是“活动雕塑”,
阿尔普说是“静态雕塑”。
名字并不重要,
它们自己知道:
空气就是骨骼。

这些物件,挂着,等着,
像还没说出口的句子。
你若急着走开,
它就错过了你的一生。




              六 · 尾声


雕塑原本该是不动的,
可考尔德把它叫醒。

他的作品需要风,
需要你的停留,
需要你
像听一段即兴爵士,
闭眼。

它们如植物在风中低头,
如花瓣战栗,
如蛛丝的节奏
系在窗前。

它们从未象征什么,
只在此刻
以一种近乎数学的美
持续变幻,持续呼吸,
像海,
每一次涌动
都不同——
但都属于你。



                  第二部


他生于石之中,
出身雕刻之家——
祖父,父亲,
凿痕写进血脉。

但他最初向往的,
是杠杆与重心,
力的平衡,
在工程图纸上,
而不是在画室里。



他不愿意
大理石沉睡千年,
也不想青铜战胜时间。

他要的是运动——
不是假象,
而是真正的呼吸,
那一瞬的停顿,
那突如其来的展开。



杜尚为它命名——活动雕塑;
阿尔普也起名——静态雕塑。
可那些作品
从未需要名字。

它们悬挂着,
如行星在无形轨道中旋转;
它们舞动着,
像风中透明的昆虫,
每个部件
都在对空气说悄悄话。



考尔德的材料并不高贵——
不是黄金,不是花岗岩,
而是铁丝、金属杆、锡片、
一张张拧皱的天空之页。

可他让它们
歌唱。

平衡变成抒情,
引力成了节奏,
每一个雕塑,
都是风语中的一句诗。



没有寓言,
没有神话,
没有刻意安排的意义——
只有形体
在时间中
缓缓前行。

但它的移动——
像没有副歌的爵士乐,
像忽然爆开的花粉云,
像忘记次序的记忆。



他以空间为笔,
不仅在空间中写作;
他以阴影造形,
而非仅凭轮廓。

而那些静止的庞然巨物——
并不打断城市的节奏,
它们与之协奏,
不是障碍,
而是停顿之美。



在一个颤抖、
分裂、
加速的时代,
他给我们
的是从容,
是轻盈。

他雕刻的不是永恒,
而是专注。
他教金属呼吸,
教我们
在每一次移动之间,
听见沉默。



若你凝视足够久,
它们就不再是物,
而是事件——
静如飞蛾,
精确如等式,
野性如天气。

而当它们开始移动,
你也随之微动——
不是向前,
而是向内,
朝向那美的机制,
那存在的精密之核。


附:《活动雕塑大师——考尔德》张光琪/撰文 河北教育出版社(世界名画家全集/何政广 主编)



吴砺
2025.7.5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