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4|回复: 0

[散文] 瞬息·呼吸——哈尔斯沉思录

[复制链接]

8216

主题

1901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187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前天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瞬息·呼吸——哈尔斯沉思录

                              ——读《17世纪荷兰肖像画大师与哈勒姆画风:哈尔斯》有感


              第一部

                一

我买下了一百一十一本厚重的画册,
像拼图一样,从无数被遗忘的网店中拼凑而来。

两年时间,我缓缓翻阅——
提香的绿光,维米尔的铁灰天空——
直到我的眼睛像上了清漆一样疲惫,
色彩也不再闪耀。

我明白了:
艺术,需要如观看日食般的宁静,
如倾诉秘密前那一刻的沉默。

于是我停下,
却始终相信,有一天我会再次一饮而尽。

因为我知道,
只有借来巨人的目光,
我才能看见自己遗漏的世界之美。

为了唤醒那一点点天赋——
那在山云中偶尔闪现的灵光,
我再次翻开《哈尔斯与哈勒姆画风》。

这本书由一位勤勉的博士生编写,
填补空页的是几位次一等的画家。

他们的规矩让我昏昏欲睡——
直到哈尔斯的画面像笑声一样破纸而出,
粗犷如北方运河的风,
却精准捕捉了人类灵魂中最难以模仿的闪光。



               二

《吉普赛女郎》依然靠着画布微笑,
那笑容像刚偷来的酒,甜蜜而大胆。

而《弹曼陀铃的小丑》,
仿佛在那一瞬间拨动了整个时代的琴弦,
头发随旋律颤动,
眼睛羞涩地避开喧哗,
却按捺不住偷偷浮起的得意微笑。

这本画册中二十幅肖像,
四百年后依然呼吸、依然开口。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一张网撒向时间,
鱼群仍在跃动,水花不息。

我还翻到他的学生——
乌沃门的风景,
天空铺陈成淡紫灰的诗意,
像入口即化的绿茶,
轻,却久久不散。

相较之下,
我们自己的肖像传统
几乎是一片迷雾。

中国留不下真实的历史人像,
我们用水墨环绕一个身影,
却不敢注视其面孔。

摄影解放了肖像画家,
但早在镜头诞生之前,
哈尔斯已经教会了镜头
如何去窥见真实。



               三

十七世纪的荷兰——
短暂而灿烂的黄金时代,
金币、郁金香、战舰,还有画家,
喷涌而出。

伦勃朗的悲剧之光,
鲁本斯的豪华舞台,
让哈尔斯的简朴
一度被埋进光影的褶皱。

他没有王侯的传记,
只有日复一日的画布、酒馆与账本。
没有雕像为他立言,
他只是画下喝酒、欢笑、
甚至僵硬的管理人员——
一个荷兰日子的真实速写。

但这些人,从画布上站起来,
像是穿越时间,
走到你面前,笑着和你交谈。

他从未让贵族看起来更高贵,
也不曾羞辱市民的庸常。
他只是看清了每一个人的神情,
挖出那一闪即逝的光亮。



               四

看看《手持啤酒罐的少年》——
帽子歪戴,笑容刚刚绽放,
仿佛正要步入节日的喧闹,
而他的朋友,
已在背后笑成一朵花。

整幅画的色调温暖,
是黄棕、灰、褐,
像一间木屋中的火炉,
温柔而不炽热。

哈尔斯从不美化,
他不相信谎言能带来美。

他那种近乎写意的自由笔触,
挑战了学院的秩序。

模仿者只学会了粗线条,
却忘了——
这每一笔,
都源自深夜沉思与凝视的沉淀。



                  五

他像一位作曲家,
为画布注入节奏与韵律。

他的笔触,
预示着塞尚的诞生。

他的色彩,
让梵·高称他为“色彩中的大师”。

他用短暂的瞬间,
定格了人物未修饰的灵魂,
让人感受到即兴的真实,
比复制更真实,
比照片更动人。



           六

我合上这本书,
手指还沾着那些不属于我的色彩。

窗外,福州鼓山的晨雾轻浮,
街上的面孔在玻璃中掠过。

某处,有人弹起吉他,
我仿佛看见哈尔斯站在人行道上——
一手握着画笔,
一手托着笑声,
准备把那一声音符
在它消失前,画下来。


                 第二部

他不画那些
别人惯常描绘的东西——
不为石雕的庄严,
不为神话的永恒,
不为宫廷的僵硬荣耀,
也不为圣徒的沉默。

他描绘
即将消逝的瞬间。
笑意尚未冷却,
手势尚未收回,
笑声还停在喉咙的一半。

在哈勒姆的酒馆与行会,
他找到自己的模特——
粗呢外套、眼神炽烈的男人,
嘴角藏着秘密的女人,
那秘密,
正从嘴边的弧度悄悄逃逸。

他的画笔,
像呼吸一样移动——
不为抛光,
而为搏动。
颜色飞溅,
线条松动,
却从未迷失。

他不摆布他们的姿势,
他等待生命
自己从体内流出。

伦勃朗描绘灵魂的暗影,
鲁本斯演唱肉体的戏剧,
而哈尔斯——
哈尔斯与时间共舞。

他的肖像,
不是凝视你,
而是走向你——
走进你的房间,
你的日子,
你的不安与欢愉。

学院转身不看,
贵族出价微薄,
他在沉默中老去,
世界忘了
那曾被眼睛记住的温热瞬间。

但后来——
梵·高轻声呼唤他的名字,
马奈举杯饮下他酿的风暴,
萨金特借用了他笔锋的闪光。

如今我们回望他,
因为他曾看见
少有人敢捕捉的东西——
不是图腾,
而是生命;
不是完美,
而是在场;
不是历史,
而是心跳。

弗朗斯·哈尔斯,
瞬间的画家,
在一切褪色之前定格微光的人,
你让我们明白:
时间
不是艺术的敌人,
而是它最真实的画布。


附:《17世纪荷兰肖像画大师与哈勒姆画风:哈尔斯》世界名画家全集,第5辑,哈尔斯/何政广 主编;韩雪岩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9



吴砺
2025.6.29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