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d! J) K3 I/ Z5 m: P6 r
3 T8 _/ e" u6 p p, a0 O) P8 Z桐城李棠将军及其《抗日参战纪实》 8 |# p1 K* a2 q+ Z; B, K. g8 I0 v
& b' p C# j0 `" m0 O若水庐 7 b8 I5 K3 O s! H* o& {% {$ H/ z, v* k
% z! R4 \% _) S4 X ~
李棠将军是我本家。初次听说将军的名字,是在二十年前,那一年清明,一家人站在栲栳尖下大岭头象形地祖茔前,父亲与族叔祖指着一世祖日昶公的墓碑,自豪地说:几百年来,龙河老李家就数这位日昶公和远在台湾的李棠将军光耀了门庭。 1 x) \) W+ L6 D- m! d" B
何为桐城龙河李氏?原来居住在桐城的李氏宗脉颇夥,各有来源,其中一支称龙河李氏,世居栲栳山下。元明之际龙河李氏依太始祖居江西鄱阳,元季兵乱,(龙河)始祖贵三公思先祖旧居皖桐龙眠,复迁居桐城,卜居龙河。龙河李氏的宗祠在栲栳山东麓,名“绵远堂”,族中派字自日昶公始一世至八世依次为“日月光昭远,文章煥发新”。这位日昶公字天祚,号爱山,清初贡生,恩授修职郎。修职郎为明代文职散阶官名,正八品,清代沿置。日昶公生于康熙四十五年,有文才,竟然娶了内阁中书洪维彩的三女,生有七子。父亲和族叔祖提到的那位李棠将军,论辈份应该是“焕”字辈,是我的族从祖,其父晴岚公,耕读传家,中了秀才后便绝意科举,一生以教育乡里子弟为乐事。李棠的母亲姚氏,乐善好施,生有三个儿子,李棠最小。
7 j( G, q F( } }' [1 J* u C! K二十年前听长辈谈到李棠将军,说他败退台湾前,从桐城带走了一批学生军,解放军势如破竹,风卷残云似地把“国军”赶过了海峡,这些桐城子弟一去再也不能回乡见父老,李棠也埋骨于宝岛,家乡人从此不曾谈起生他。近日经友人推介,购得李棠将军著作《抗日参战记实》,喜出望外。又见封面上有“(桐城)李棠著”的字样,猜想他远在海峡对岸,至死不忘老家桐城的心迹。书的后记中又写道:“余于民前十三年(1898)生于栲栳尖东麓,民初入桐城中学读书。”栲栳尖东麓,正是今范岗镇龙河一带。“将军自幼受家学熏陶,于经史子集及古诗文都能潜心熟读,并能发其大义,故而日后处世治军,每于前贤若合符节。”[1]将军自己说他秉性淳朴,在桐城中学就读期间,正值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强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强占中国青岛,后又多次出兵山东,制造“济南惨案”。日本屡屡侵略的行径,迫使国人排日之风渐炽。每每听到日本人欺侮我同胞,寡言少语的他不再沉默,“辄为哽咽”。桐中毕业后,李棠投笔从戎,1927年,考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八期,毕业后入陆军大学研究院第一期深造。 : R+ q1 n5 e I
1932年5月,李棠任国民军参谋本部一厅上校参谋,当年秋,调为国民军第九军第五十四师第一六二旅参谋主任,第二年冬升任该旅第三二三团上校团长。1937年忻口会战升任第一六二旅旅长,次年冬奉调第九战区第三十七军第一四零师任副师长,又立即升任该师师长。1943年升中将副军长,次年秋代理第三十七军军长,再次年秋调任第九战区参谋长。1946年5月调任徐州“绥靖”公署参谋长,兼第九十九军军长、广州警备司令。1947年夏解职返回家乡桐城。 1 w; T4 d( ]& D% w$ |) j3 O
1948年秋,解放战争到了关键时刻,李棠奉令任湘鄂赣边区“绥靖”总部中将副司令;1949年冬任海南防卫第一路中将副司令官。1950年4月中旬奉密令,弃守海南,固守台澎金马。
8 W2 j7 u# m7 B; t; q李棠将军少年即有志于报国,青年投笔从军,戎马大半生,壮年御甲归田,暮年景况萧然。观其一生,于国于民,最为精彩的人生华章当为挥戈抗日,出生入死。 ( v0 D+ y( s" `9 r8 T: M3 ~9 Z7 [
自1937年10月“晋北忻口会战”,到1945年7月“赣江追击战”,李棠所辖的部队在第二战区的山西战场、第九战区的鄂南战场、湘北战场、湘南战场、江西战场等指挥了大小十次战役。艰苦卓绝,歼灭日军无数,部属伤亡尤为惨重。将军感喟:“其从我驰骋战地之部属,亘抗日战争冗长之岁月,为国家奋不顾身,凌厉无前,断头洞胸,残肢折臂,血染黄沙者,又不知凡几?其精忠报国,正气充塞寰宇,弥足受人尊敬!其死事之壮烈,更令人同情!”
: `( \1 e/ n9 ^$ H1 v+ N以“晋北忻口会战”为例。1937年8月,李棠奉命自贵州遵义北上抗日。“晋北忻口会战”发生在山西忻口镇云中河沿岸,李棠率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九军五十四师一六二旅三二三团参加了此次会战。此次战役双方相持日久,自十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二日计二十余日,李棠所在的部队伤亡惨重,“全团营长副营长仅存3人;连长仅存4人,排长大半临时代升,士兵健存者343人。”[2]悲壮之极的是,战斗打响的第四天,兼军长郝梦龄、师长家麒、旅长刘廷珍在第一线督战时,因过于接近敌人,被轻机枪火扫射命中,同时遇难。
) S) M4 c! y: }- q1939年,李棠升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四零师师长,中将军衔,率部参加“长沙第一次会战”。李棠的部队在湘鄂边区九岭至桃树港地区与日寇激战五日,阵地上相持半月,伤亡二千余人。“虽在日寇炮空协力疯狂攻击下,全部官兵奋勇杀敌、前仆后继,卒能坚守原阵地,迫使敌改变攻击方向,并能适时断敌交通补给,使南窜之敌在无粮无弹损失惨重之下,终于溃败。”稳定鄂南全般战役。
5 I5 C* R ?) z; A: e李棠所部在参加第二、三次长沙会战后,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三十七军中将代军长一职参加“常宁防御战”。在数度经敌炮空协力猛烈轰击,奋勇抵抗,与阵地共存亡,为国奋战,受到国人敬佩。 , Z# b# {8 H* }, L4 a& K/ e6 P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十分赞赏李棠的处世治军的人格力量及英雄气概:“在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正面战场上,有几支以善战的部队,如第七十四军、第十军、新一军、新六军等等,被广为传颂。鲜为人知的是一支在“抗战”中成长、“抗战”胜利后即解散的雄师——国民革命军第一四零师。“[3]对于有些文章诬称李棠靠人脉关系才接任一四零师师长一职,方毅愤然为李棠将军澄清史实:李棠将军是靠仁心智勇与辉煌的战绩才荣师长职务的!抗战胜利后,第三十七军强行编散,第一四零师遭到裁撤,李棠将军调任第九战区参谋长,因祸得福,成就了第一四零师为没有任何历史污点的光荣抗日之师。所谓“因祸得福”,大概是指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再也没有“建树”,这也许是将军赴台后生活凄凉的原因。 $ R7 T# Z: K2 K/ X. F) @0 J# w- \" l8 h
巴陵人冯静仁先生在《<抗日参战纪实>读后》中称:“将军,当代宿将也。彼博读诗书,深娴韬铃。抗日战争期间,率师拒敌于吾邑新墙河汨罗江一带地区。邑中父老聚而偶谈兵事,道有李将军其人,师之所至,秋毫无犯,居则壁垒森严,刁斗不辍,以守则固,以攻必克,未尝不叹为良将也。” 而将军晚景犹为可歌可泣:解放前夕,逃离台湾的李棠一贫如洗,靠友人周济,借住山间陋室三间,养鸡放羊。后经友人介绍,在桃园农业技术职业学院教授国文,回首往昔,冲锋陷阵,如今卸却戎装,铸剑为犁,淡泊怡然。身经百战,为国奋力,是抗日英雄而不居功自矜,堪为楷模。
1 j0 W: K, ?! q2 {6 j
. @0 k( }3 ~( e7 b0 J! e草于2016年元月
5 K2 a l$ Y+ G/ l7 a* R
0 w' h' P0 _* g/ `! c0 a
. a @5 ]$ z" U& Z; S; M6 E' G% Y8 I ; O5 h$ d" t+ F3 K0 \$ D8 m5 J# N
. h7 Z# i7 Z+ @' E, W+ x- W* Z7 R
[1]方毅《抗日参战纪实》读后
. L- g+ P4 x( r3 b2 U8 R! c( R[2] 李棠《抗日参战纪实》 ) b& _1 {/ H( H, _( h
[3] 方毅《抗日参战纪实》读后 9 E6 L4 b& m# a/ L% e' w$ d
/ _7 o' C4 X" X1 h- d
* z1 g: E' n( b) H$ B5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