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78|回复: 0

[桐城文] 散文三章

[复制链接]

73

主题

20

回帖

342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342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6-11-22 21: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练潭道上; o' _; ^1 I+ r

# G- M! [. d: c2 u1 K1 K: f+ x0 V                   李国春
- _7 d+ F4 D9 r( u/ z% ]. ~

# C3 w1 J- K4 b  \" ]9 M- v, j$ ]                   3 z! \; k! b% U: b
) U- l8 G: B, z9 X1 g
     五百年风月,拂去这条古道上的黄沙烟尘。文人墨客不逐名利,却与彩云联袂,去追忆古镇寒潭中那一轮夜月。. f" H; g, c6 }" U  \
      王守仁先生文治武功,此时,身心实在太疲惫了。听说他在会稽山阳明洞结庐讲学之前,曾与一匹瘦马为伴,踟蹰在这条古道上。先生半生戎马,别无获得,这回真想歇歇了。那一夜,伟大的阳明先生静坐在练潭馆驿中,是栊前的月影,感发了中年的阳明先生?想想也是。这一刻他想,不如澄心精虑,求得静一。真是这样,最好莫过于静坐在岩穴林壑水阿涧边,而当时练潭明月,千古印川,亘古呈露,阳明先生以为,人生若于宇宙之间,胸中洒洒,一同收拾我心,则为至美,于是旅次练潭,一颗倦心与明月寒潭湊泊吻合。这真是桐城山川的大幸,可叹在明儒学案中未能读得此情此景。; [3 ^! N6 @" Y  M5 n
      猜想,那时的练潭仲秋夜月,跟现在应该一样澄澈吧。# P$ Z, d" M/ Y
      彼时,阳明先生倚窗,见皓月当空,鱼龙出没,风雨腾变,倦鸟都栖在林上。远方来的客子凄楚有归去之念,不禁涕溅长衫。待第二天先生晓起,吟咏五古一首云:“远山出孤月,寒潭净于练。夜静倚栏杆,窗明毫发见……”/ L, |! n, k% Q6 `
      后人评说,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尤其是良知之说,犹如暗室一炬。殊不知先生一生爱月,“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是对先生最美的赞誉。当年何处明月,竟让先生及其弟子 “洞悉机要,忘己忘物,忘天忘地” 呢?未知那一年的练潭道上,明月可曾照澈先生胸臆?近来翻开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先生写的阳明大传,竟无阳明先生与我桐城有此一段因缘,实在是遗憾得很。
  X& z/ V8 a; ^3 c; j      数百年后,不能不提桐城文化的荣光。钱穆说,阳明先生以不世出之天姿,演畅致良知的真理。猜不透他当时徘徊于练潭道上可有过一念,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一道恒久的命题?: _- u, ^+ j; _5 _: i4 a  T2 P% D
      阳明先生在练潭馆小驻了几日,此因缘际会是在何年,后人不得而知。惟练潭明月可知。
/ L+ ~( R/ r! i) k6 }4 C  J, l
+ P4 H* Q1 W; `                  二1 b* j0 [( K# c4 M

# e4 U, q- ]/ f. e1 q      七省通衢,明清时桐城南大道由县城至安庆府一百六十华里,中途停驻练潭馆驿。
: ^" O  D9 H7 ^# E6 A/ r6 P阳明走后,桐城士人或结伴而行,或彳亍独行于古道,凡行走于古道,必留诗章。
$ W7 x; B% B: [7 S, g' V. X, h      古道有长河回绕,有古木蔽荫,有西风拂道,有百鸟啁啾。人离去则踌躇满志,归来时则惆怅寡欢。明清之际,这一条古道,车辙深浅,镶嵌着多少士子跌宕人生。清初孙仲彖,孙临和孙晋的从子,一生游学于江南塞北,他在杪秋时归里,夜宿练潭。清晨起来写下一夜的愁思:“一夜霜如雪,思归不畏寒。倦还何所事?吾欲老渔竿。” 将志士暮年的打算尽铺展在练潭古镇那水天长岸。世道多艰难,只有秋风白露,差可了解人意,游子望故乡明月,最惬意莫过于沿着这条古道,作归去来兮长歌,不枉此生。# S6 c9 X1 I7 r# N" s; @
      再回眸清初。倪士棠装满乡愁的小舟也曾夜泊练潭。倪士棠为桐城雅士,一生以教书授徒为业。他惊羨练潭月夜的景色:“一叶扁舟傍晩停,湖光如练月澄澄。风轻犬吠村前树,沙静鱼惊水上罾。” 时人评说倪处士平日起居,棐几清妍,琴书整雅。而与人交往,遇有一语不中意,便反目,事后,又和好如初,耿介如此!不想他一日舟泊练潭,行走古道之上,云边察飞翼,水底观跃鳞,狗吠树影,竟一时豁出胸中窒碍,本心澄明,也算是识得心性,大彻大悟了。
( h: J4 J/ M% \- N. c. c: A2 E% s# y9 e% w+ Y' L. w) b" B" `2 t
        ! o, N6 c" U( T3 K. C

7 ]! Q7 M/ \, B  l                   , s* A* z1 C! G, z: [& E
, W3 E0 l- P! H1 k. S
      听说嘉庆年间桐城诸生吴士鼐一日来练潭,见“山如螺髻水如蓝,十里晴湖夕照酣。” 便写下“晒网人归杨枊岸,板桥明月屋三三” 的诗句, 可算是古今写练潭夜月最好的诗章之一。
" P) p7 c# d9 s4 ^1 W      譬如写山如螺髻,真如化境。回想昨夜侍汪师懋躬乘夜月漫步练潭河堤,见月出东山之上,山在水的那一头,先是平远隐约,溯水远眺,月影西移,一匹白练渐渐将一痕山影牵至眼前,月下那座山,是菜子湖东岸吧。那山恰似美人高髻,挽起了松山一段云,越到近处,仿佛有铮铮环佩之音,端庄崇竣,妙不可即。
( D# i. N  T: B      又如写板桥明月,村舍三三两两。信步长堤,我与懋躬先生竟脱口诵出如此诗句。此时情景感发于衷,我的醉意中不晓得是前贤举棹邀我同去,还是我牵起前贤衣袂归来,真有身在几百年前练潭月夜下的幻境。伫立长堤,听月下秋风,见树影摇动,又眺望隔岸村灯,明灭可捉,一同去的人,惊醒了堤上人家,狗吠人声,鱼醒平潭,我问懋躬先生,您说当下,有几人有过这样的观月体验?懋躬先生正抬头看天上纤云。

: [9 l: j. f* H7 n                       
百丈岩听声
李国春

1 s; R& S/ L- Q      众山之中,小大无定,物我茫然。眼前这高岩,号称百丈,极目难穷天外。人从山外走来,坐于磐石之上,听风奏七弦,如泣如诉。在这小我世界中,丈八空间,有一些风躲进了石罅、树叶、水底,以及青萍之末。人未来时,若遇阴阳相荡,雷雨交加,则风呼啸如同怒涛,摧枝撼石,与天地同和,连水波也伏于涧底,岩前顿时了无生机。人来了,眼下晴空中无一丝云翳,此刻的我安坐于绝巘之前,风休息于万窍,俯首贴耳。
前日读《乐记》,曾抄录类似气盛可以化神,和顺积于心中,英华发于外的章句,这一刻竟涌上心头,忽然觉得神朗气清。此刻,不知是我在听风的悲回,还是风在听我的低诵?
" F9 }( D+ @$ K9 @: k: f# |+ u; g
7 ?4 k6 N" {; H7 a9 K
而此刻的蝉,没有夏之欢乐,只有秋之悲悯。
世上夏蝉数不清有几只。但有几只蝉耐不住浮世的喧闹,逃进了百丈岩。
猜想夏快尽了,蝉必先知。《礼记.乐记》里说,凡音之起,都是由人心生的。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耳边的逃蝉,生命短促,竟能与星辰山川鬼神物候相感应,天上斗转星移,涧边水涨水退,树上叶青叶黄,蝉都能感知物的变化,随之抖动着羽翅,单只为声,数只为音,如此互参同契,妙不可言。
- d, Y$ c8 t8 m5 ~* o      抬头看百丈岩的蝉,栖于槐树枝杪,绿叶覆盖不见身影,客来了,其声振于树丛,散在空谷,欢天喜地。客要走了,则力竭声嘶,其声急促,蝉是在悲秋风突如其来,哀生命与黄草树叶一同摇落萎枯。我走之时,恰在晌午,数百只精灵,为秋风将至唱出了最后的短歌行板。

) _+ J* Q, l8 Z: c& v      清泉是从岩缝里淌出。想掬一捧解渴,手未至,而凉气逼人,浃髓沦肌。: w8 G7 i( x3 O- Y
      这水不染尘土,记得是窖于史前时代的,有太古遗风,有隔世雷音。
7 h$ D# X& {! o+ O5 z    孟秋,想真正读懂百丈岩剩水, 莫过于独自盘桓于岩石洞前,听水弹弦。
4 |% K/ n# y3 e3 l. b# \+ ?( R      那时你不妨闭目冥思,恍于遁世。这汩汩泉水是从伯牙摔断的那张琴里流出的,琴碎了,被樵人拾得,伐岩顶上的古桐,斫成一张新琴。水从洞中淌出,先是枕在石头上,水声温和飘忽;水越过顽石时,碰撞铿锵,音节清越,如孤鹤鸣于九皋,如中秋之月挂于午夜;水将离我远行,沉沦低回,留下幽冥的颤音,如月下泠泠梵音,恰便似美人远去的环佩。# b: K2 N8 a" d# G, ~
      此刻,一首汉代苏武《别友》在耳边响起:“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秋风将至,百丈岩的流泉,空留几缕汉代遗音。
秋风乱
李国春
数株乱柳,几点乱石。荒径边,连蓑草也被秋风吹乱。旷寂无人语,我们十几个人,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心中念“大江东去”,口中说“投子”、“寄母”,全都为三国东吴鲁肃舍家弃亲、心怀天下而一咏三叹。
鲁肃助孙权破皖城之前,在桐城一带屯军,留有“三舍一奋” 的事迹,多为假语村言。这些被桐城人津津乐道了千余年的旧话,或载诸典籍,或吟咏于风雅,或书丹镌刻在石上,或传诵于妇孺口中,或可当作“三国”的外传。
遥想公瑾当年,粮草不充,鲁肃慨然将家中屯积的粮食悉数捐给了周瑜。数年后赤壁一战,樯橹灰飞烟灭,周瑜、诸葛亮功盖当世,而鲁肃当年义散几十仓稻米,未赢得小说家一笔,真是憾事。可幸的是,《道光桐城县志》上有“指廩坊”的记载:“指廩坊,吴鲁肃以囷与周瑜处。” 鲁肃从此与周瑜有车笠交,死生阔契。桐城吴应宾有诗叹曰:“昔人重素交,纷纷弃如土。指廩即分金,高谊驱今古。”将家中的粮仓轻松一指,全都献给了东吴抗曹大业。这是鲁肃的“一舍”。
鲁肃倾其家财,兵荒马乱,无法奉养老母,遂将老母接到军中,之后又托付给鲁谼山中人家。这则桐城民间传说虽近于荒诞,但经过民间口口相传,敷衍成故事,鲁肃成了军中孝子,“寄母山”竟成了鲁谼境内一处地标。这是鲁肃的“二舍”。
鲁肃于乱军之中投亲子于山寺,《三国志》不载,演义话本也未写上,虽无稽考,但千真万确,不光山中名刹冠上“投子”的盛名,连禅师也取法号为“投子”,《五灯会元》佛典记载得明明白白。投子于荒寺,这是鲁肃的“三舍”。
三国文化中,鲁肃是一位文弱的儒士,桐城民间却将他渲染成毁家纾难的伟丈夫。既然抱定助周公瑾平天下,有仁者情怀,当然有济世安邦的英雄气慨。鲁肃在桐城这片土地上,散财,舍家,投子,寄母,又在鲁谼山中登高振臂,奋起一剑,遗下“试剑石”千古佳话。真有东汉陈仲举澄清天下之志。
将民间传说中鲁肃在桐城的故事连缀起来看,他的“三舍而一奋”,从容中略显“荒乱”,这才是一个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时代的真实的鲁肃。
可以说,鲁肃在苍茫乱世中,家赀不保,迷乱。隐匿亲人,慌乱。举剑劈石,惊乱。世乱,迷乱,慌乱,惊乱,于是才有了山中仰天长啸,奋起一斫,从此,他将他很久以来的乱思化作了淡定。不妨推测一下,那时的他,由最初的散财隐亲,到劈石明志,如我所说的“三舍而一奋”,其中该是一个心灵腾跃而体验广宇的过程,即:“修、齐、治、平”,扫荡天下。他将真性永远地留在那块浑沌的璞石之上。
一千八百年前的鲁谼山,荒天迥地,一个人奔走于古木乱石之间,对天狂啸,他将他的生命意义抛掷在荒岩,沉毅果敢,对石一剑,寒光直冲斗牛,山岩为之崩塌,草木为之摇落。三国鼎立,他早有预感。
直到千百年后,我们来凭吊英雄遗迹,寻寻觅觅,看到的景象却是,数株乱柳,几点乱石。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