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9|回复: 0

[散文] 雪峰寺

[复制链接]

6275

主题

1538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655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5-5-26 1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峰寺
萍:
现在是星期日上午十点,准备乘去下祝的车前往雪峰山。
内心是空荡荡的。昨天晚上看到自己写的两本散文集放在书桌下的柜子上显得十分的单薄,不觉为自己感到可怜:一生都过了大半辈子就做了这么一点可看得见的事。然而正在准备的第三本散文集有意义吗?这本书你要说什么?整本书似乎失去了主题。也许写两本大部头的专业书会有更多读者?
大巴十点二十分准时出发。茫然地前往完全陌生的地方,这是典型的流浪汉行为。
空气中有一层薄薄的雾,不远处山峦只有淡淡的影子,大巴沿着与火车同一侧的江边公路上行驶着。汽车路过白沙,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白沙在闽江的位置。不久汽车离开江边向山区进发。汽车在山道上慢慢上行,山路右侧是百米以上几乎垂直的深溪,不时见到黑色岩石的溪底露出,它如同在深渊之中,让人十分紧张。
山上显然刚刚下过雨,马路边树木黑色的枝条上刚吐出娇蕊,显示出比芳草更鲜嫩的翠绿,令人心魂陶醉。这里的大山对我全然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有引水渠在路下方。对面山坡上可见引水渠的水自由落到很深山坡下。
这福建山区似乎每一寸山坡上都有人类处理过的痕迹。这大山之中山峦一半以上表面没有自然生长的植被,而是人类种的植物或开垦过的土地。
汽车到达山区深处时,视野更为开阔。不远处山峦平和起伏着。路边偶尔有一两株水红色鲜艳的杜鹃花混在灌木丛中,特别显目。
这山区景色就是让人感到陌生,不知我们进入天堂时是否也将感到那里同样的陌生。
汽车到达蓝田村后,地势变得平和起来,山坡一半以上坡面无树,阳光不亮仍足以照映出山区初春的气息。
前方公路左侧山坡上全是大面积黄青色草丛,而它从山岭向下延伸至大半个山坡,在黄青色草丛之中生长着无数支鲜艳水红色的杜鹃花呈现出特别夺目的美。这种红色特别鲜艳,美得让我心中十分难受。
这一片景色一晃而过,我还没有在震惊中醒过来时,车子到了雪峰寺前停下了。
雪峰寺座落在四面环山如平底锅形的小平原之中,海拔近千米,最初建于唐朝,据称鼎盛期这里曾有千名僧众。四周山不高,放眼望去,四周视野极为开阔和温和。一条公路从谷底之中穿过,公路一侧是崇圣寺,一侧是枯木庵,公路边有村民建的一段街道结构的楼房与寺院围墙和建筑相对。枯木庵前有直径近百米圆形水池,有观音像立之于池中。一条小溪从半个池塘外沿流过并发出响亮的流水声。
我顺着这平原中显得水面开阔的池边水泥小路上漫步,时是中午十二点半,溪水另一侧有少量农民的平房,有雄鸡鸣叫声从那侧山坡中传来,伴随着母鸡下蛋后自我夸奖的欢叫声,山谷中呈现出平和浓烈的人间气息。
枯木庵侧边延伸凹进去的山坡上传来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喧闹声。池边一侧一小段山坡上有一群鲜红色杜鹃花从无序灌木丛中冒出,使此地更像在尘世而不是在佛境。
崇圣寺院内亦有一个圆形水池。院中还有四棵古松,其中一棵松树上标称有1000年的年龄。这个寺院大殿似乎有意建得比其他地方寺庙大殿低,而且都是在平地上建筑,整个风格显得简洁质朴,祥和,开朗,少了通常寺院那种随地形逐级升高的威严和压抑感,使人心静如水。
寺院内十分清静。从侧院穿过像过去农民住房一样平和的走道,就进入寺院后院中百亩牡丹花园。这上万株牡丹园显得十分空旷,院中还有一个带围墙的花园和大殿。大花园中牡丹都未开放,但小花园中牡丹大多正盛开。
我是平生第一次看到盛开的牡丹花,它的花瓣繁多而单薄,宛若西方电影中新娘衣裙多层裙缀,很美很华丽同时显得十分娇气和脆弱。
然而那些已凋谢在地面上或正在枯萎半溃烂牡丹花粘连在一起花瓣的惨状显得特别凄惨和凄凉,我心中不由感到一阵强烈地悲伤。这盛开的牡丹也许代表着生命华贵、美丽,而这凋谢的牡丹不也是代表死亡的可憎和凄惨?这种对比是寺院要向人们揭示的?或是寺院主持亦没有想到向人们呈现死亡的悲伤?
这百平米的牡丹院中几十垄开放牡丹有淡水红色,红白相间,淡黄色,深红色,白色,紫红色等十多种不同色泽,它们刚开放的花朵真的很美。可他们将如同人的生命一样为什么不能将这样美永驻人间?桃花,樱花还有其它花它们简单有限花瓣落在地面上,会将地面打扮同样的美,只有这凋零的牡丹花却像将告别人世的亲人一样让人悲伤不已?
在这山谷中你能感到这里的天空是圆的。天色半明半暗,走在牡丹园中,恍若隔世,我不知自己是否还在人间。
吴砺
2012.4.15
                           
吴砺
选自待出版的散文集《致远方朋友的信》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