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0471
- 积分
- 1444
- 威望
- 250
- 桐币
- 472
- 激情
- 139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04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8-14

桐网贡生
 
- 积分
- 1444
 鲜花( 4)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竹排 于 2009-10-26 10:59 编辑
六尺巷我是常去的。
只是在有月的夜晚,月须是半月或弯月,最好还伴着凉劲的风……
去的时候我总是换上黑色鞋子,放下电话,放下钱夹,放下香烟,放下我认为我所有的世俗与牵挂,拿上衣架上那件深蓝色的风衣,向她虔诚地走去。
尽量避开喧闹的街,穿过悠长的老巷,看一轮弯月在两行黛瓦间流动,门大都关着,偶有虚掩的,泻出的灯光也和这月色一样静谧。
这样淌着一路的月色,我就来到礼让牌坊下,站在牌坊下,就站在牌坊下就行了,巷子那边的风景不必看的,它早了然我心。
路灯将“礼让”二字映得醒目,是刺刺的红。
去早的时候,会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急急的从我身边走过,会有满身鱼腥的小贩推着自行车从我身边走过,会有腆着大肚子的孕妇从我的身边走过,会有相互依偎的情侣从我的身边走过......
他们走出巷子,走进巷子........
夜晚的巷子,简单、真诚、直白,像这月色一样透明。
常常想,是那首诗将故事流传得很远,是那首诗将巷子流传得很远,虽然我知道这巷子在原来地方,但不是原来的巷子。
今天的巷子,是直白的建筑,是两面墙而已,仅仅是象征,向世人昭示礼让这一深刻的内涵,像碑一样。
但毕竟有这巷在,又有诗的渲染。
于是就有许多人慕名而来。
有人是虔诚的来,他们轻轻地抚摸着墙上砖,生怕破了这份宁静与厚重,然后安静地走。
有人游戏的来。
于是就有人在巷子里摆各种各样姿势留影,挡了行路的人们。
于是就有人用脚量巷子的宽度。“七步......七步.....我量过”,“哪个讲的?八步.....八步......我才量的。”嘻嘻哈哈,吵吵闹闹,惊得一树的鸟鸣。
于是就有人边嗑瓜子,边津津有味看那些解释故事的图文,好回去告诉身边的人,他那天亲临闻名的六尺巷,心灵做了洗礼。
于是就有人站在刻有诗文的假石前,豪情地诵读,“一纸书来只为墙”,仰头喝一口矿泉水,“让他三尺又何妨?”,仰头又喝,“操!没了”,随手扔了瓶子。
一夜,巷子不远处的饭店传来了争吵声,声音越吵越大,接着就听见杯碗的碎声,随后就听见一个女人撕心裂肺的啼哭,在夜色里传得很远。
萧萧的风里,我深重地叹息!
他们离巷子很近啊!近得能看到牌坊呢!
萧萧的风里,我站成了忧郁!
这时,我看见一个清瘦的老人,从幽深的巷子那头向我走来,穿着蓝色的长袍,留着长长的辫子。
走到我跟前的那一刻,我门目光相织的那一刻,发现那是我平生未见过的目光。
——平静、温和、深邃、睿智。
“孩子:是你在叹息么?”
“是的,您是从清朝的晚风中来的么?”我能平静地问。
“是的!你的叹息太深重了,我不能不来。大千世界,气象万千,浩瀚人世,云波诡燏,你知道么?”
“我知道!”
“别人无法成为你,你无法成为别人,做你自己就行,你能读懂你自己就行,不能在这里折磨自己,我看你很久了”。
我突然热泪盈眶。
这聪慧的老人啊!他问也没问,一下子解了我心中的很久的结。
“以后来就来,别带那么深重的叹息来。孩子:回去吧!我看着你!”
夜风越来越大,我拉起风衣的领子,向着闹市中的家走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