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92|回复: 33

[桐城人] 齐之鸾系列之二:此“天福”非彼“添福”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3-9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齐之鸾系列之二:此“天福”非彼“添福”

3 Y+ a, z' Y! f; L& X
张庆
/ h4 |% R/ r: V' ?( Z
  在拙文《齐之鸾系列之一:“中山王裔”》发表之后,在桐枞诸位治学的朋友之间引起了一些各不相同的声音。这些声音促使我进一步挖掘资料,试图更合理地通过一些可靠的历史资料信息,来更加充分地解释一些现象。因此或纠正或补正的结论,我努力并不依靠自我的预设立场,而是根据资料的合理指向性,步步为营。在这一过程中,桐枞之间的陈靖、程璟与同安闲人等诸位友人,给我的思考提供了更大的启发空间。因此至今再拟一文,有意更深一层来与诸君讨论一下相关问题。- m2 b$ Y" [/ _: p
  据前文所述,曾着力试立阐明季桐城齐之鸾先生,并非如潘江《龙眠风雅》所云的“中山王裔”,即与明初第一功臣——中山王徐达并无血脉关联。其时并未检查出潘说所据何本为何,之后却在友人帮助下,于桐城方学渐先生的《迩训·卷之十一·训族》中找到了较为可靠的答案:
2 x# J! I5 M* P0 i4 B/ X+ Y  齐瑞卿之先祖,闻自魏国武宁王。虽迁桐百余载而家乘两可互证。瑞卿举孝廉,魏国走贺金币,百端冀以联宗。瑞卿谢曰:“世邈人远,传载恐讹,焉敢妄附华宗为颜色?”遂更姓齐。或问之,瑞卿曰:“位高而后裔不戢者危,族大而规训不通者危,交远而仪物不逮者危。三危不可不虑。”
6 }( o4 ~: A" |+ E  潘江所谓“本中山王裔”的说法,极大可能就是受方著的影响。而潘文中“魏上公厚遗金币公固却之”一句中的“魏上公”,很明显是“魏国公”之讹。徐达后人世代受封魏国公,而明季魏上公即魏忠贤直至齐之鸾谢世尚未投胎,是根本谈不上“厚遗金币”的事情。根据方氏的陈述文字,不仅可以更正此处的错讹,而且使我们清晰明白了“走贺金币”的始末因果,并因此豁然开朗。方说有始有终,显然不可能是妄自编制,这便使“联宗”与“中山王裔”两个故事联成整体,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和探讨的环节。- h3 L+ {1 L# V" h* s) R* m
  此外,检查桐城张英的《文端集·卷六》,很轻易又发现一首《怀贤诗》,题下注“为业师齐古愚先生赋”,诗末又注“先生讳邦直同里人积学工文甲午乡试副榜”,这里所“怀”之“贤”,很明显即为齐氏后人。其诗篇幅较长,而前四句有曰:$ q* R* o* b/ v
  吾所北面人,澹荡古君子。传是中山裔,易姓汝南氏。
  g+ \- g7 E- p5 z  在此处又有小注“先世为中山族人后易姓齐”。/ L5 z% a, c5 e6 u2 R
  通过这里的语气种种,我们可以至少得到以下两层信息:
( ?; u3 r5 j; G. ]- G  第一,张英并不是“中山王裔”传说的知情人,而只是听闻人之一。否则他不会用“传是”二字,他自己对这一问题只是含糊的接受态度。
$ K/ k! l) t- i4 J  第二,在张英时代,这个“中山裔”的传闻显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式的“广为传播”,而且据“业师”指示的交情关系,应有齐氏后人的默认。
! E4 y2 Y2 Q2 `9 l  e% h+ u  另按,张英在小注中虽然说成是“中山族人”,与“中山裔”较意义上涵括较远。但事实上,这里的“族人”是为了追释诗句中“裔”字的。为避重复而用“族人”词,并不是有意放宽它的意义范畴。假如张英抱定的想法是“族人”而非“裔”,也就不可能再写出“传是中山裔”的句子了。所以,至少就张英在传闻上听来,还就是原原本本的“中山裔”。+ h( Y' V! {, M* B1 r
  从这两点,也就难怪潘江来编撰《龙眠风雅》之时,已经很顺理成章地接纳了这一传说看法,并理所当然地注解上“本中山王裔”的语句了。
; s7 W% @5 u: M4 k9 _% Q: w, _  那么,就此而发,齐之鸾果然还就是中山王徐达的后人么?如果真是这个样子的,那么它可能的发入点会出现在哪里?
4 O1 Q% M' p5 G- }& n8 U7 c  徐达年龄较朱元璋要幼四岁,虽然身在结婚生子偏早的封建时代,但两个男人为了征战天下,都没有早早地生儿育女。朱元璋在自己28岁也就是公元1355年时才有了自己的长子朱标,徐达得子似也应在此稍后,至少不会远早于朱元璋。据各方面的史料可知,徐达有个长子名唤徐辉祖,又有一个长女后来嫁给燕王朱棣并最终做了皇后。
. j/ q. T) V# |: @$ q9 \, c" L+ {  徐达一生得四子,长为辉祖,次为添福膺绪增寿,另有三个女儿又都做了朱元璋几个皇子的王妃。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舍此之外也变不出另一个儿子出来。这四子当中,辉祖被燕王囚死,增寿被建文杀了,只有膺绪安安稳稳当完官算是得了个善终。剩余一下徐添福,在史书中早只记“早卒”,便没有了影子。那么满足“中山王裔”的唯一可能,又在何处?
6 s9 B+ M6 q" G) |3 [0 T  仔细默念这几个名字,也许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一些震撼。“徐添福”、“齐天福”,从谐音上来讲,是何等之相似?难道,查林齐氏的一世祖齐天福,便是徐达的次子徐添福么?换句话来说,徐添福早夭是个幌子,徐达出于某种原因又极可能是“保护”的原因,协助自己的次子瞒过朱元璋锦衣卫东厂的耳目,在一个“早卒”的迷雾中悄悄转入安徽桐城扎下了根,并从此繁衍子息?2 y' Y3 B4 N$ _; `7 |" ]
  这样的想象,除了很合乎现代电视剧玄疑剧情之外,也确实有某种些微的可能性。至少,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齐之鸾果为“中山王裔”,那么这个故事便是满足这一前提性结论的唯一途径。3 I9 X2 W) O$ b3 n3 ?3 s' N$ Z/ \
  在这种情况下,“徐添福”是否等于“齐天福”,便成为侦破此案的一个关键点。6 p  s6 C2 A4 {) P4 v
  要解决这一问题,又出于徐添福相差资料的极度缺乏,我们唯有逐个突破旁枝情节的处理,才有可能最终追索到所求的答案。因此,在这里笔者在不厌其烦地从几个旁枝讲起,以“顺道”的名义附带解决某些支线问题。
. v. \, `/ `# a  v" F. A5 q# `
  _5 i0 e0 t  _, P[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9-3-9 17:03 编辑 ]
楼主新帖
莽莽苍天,谁人怜我?
悠悠岁月,我独念卿。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17: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徐辉祖生年9 X, Y5 y6 O- F3 S
  在徐达四子中,资料唯一偏多的,只有长子徐辉祖。他承袭了魏国公的爵位,后又因拒兵燕王朱棣并在败后拒不认罪,为朱棣囚禁至死,名列建文忠臣榜第一位。各资料皆可考得其卒年永乐五年,但生年不详。如果我们能得出其生年,对于计算徐添福的出生时代,可能大有益处。
# [8 L! r, _1 b4 y+ y+ n  笔者从关涉明季各种史料记载中搜寻,终检出一部分有助于考出徐辉祖生年的文字,它们大不小异,现取几本引录如下:' m. t4 O2 Z! i/ D
  永乐五年,辉祖卒,年四十。
. J1 c" F6 h) G+ C  ——明·郑晓《建文逊国臣记·第一卷》. O* g1 @/ z' Q7 d' V8 A
  (徐辉祖)终不屈,下狱。五年死(小字注:或曰自裁),年四十余。
8 q" q. [  Z( @0 ~7 L  @  ——明·朱国桢《皇明开国臣传·卷之一》4 f2 w0 S3 i, @: \" e: Z
  寻幽繫,五年而卒,年四十。
3 X( [9 g% d6 |  Y& c  ——明·钱士升《皇明表忠记·卷之一》
7 w- S1 V+ f+ e: o7 i. N( A  (徐辉祖)永乐五年卒,年四十。
  D8 x4 F4 R' X( G# ]- s: s  ——清·尹守衡《明史窃·卷之第十五·中山王世家第一》% b. U1 O% t) a: k8 D' q  A4 ?
  以上四位,前三位皆是明朝时人。其中郑晓与齐之鸾同时代而年龄稍幼于齐;朱国桢与钱士升又稍晚,但前者做到首辅大臣,后者是翰林编修。最后一位尹守衡为清人,其所著《明史窃》为后人研究明史的重要史料依据。所以从史料可信度上来讲,这四部史料都是相对较高的。它们在记述上的近似一致,可以反映一定的问题。2 T9 m) u1 [- [6 o: f
  从上面罗列可见,除朱国桢在文中用了“四十余”这个不甚严格的时间记号之外,或早于他或晚于他的另几位史家,都以“四十”这一准确的时间概念标记给了徐辉祖。又按辉祖卒于永乐五年(1407),则其生年应在公元1368年亦即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洪武元年。
; ^+ U9 ?) s4 Q1 }- B: a  [  徐添福为徐达次子,其生年自然应在辉祖稍后,我们可以尽可能靠前地假定他生在1370年,那么他和齐之鸾的生年距离为1483-1370113(年)。如果这中间要经历五代人,那么每代的平均间隔就是22.6年。也就是说,每一个父辈要在自己2223岁左右的时候得子,然后依次传承,直到齐之鸾。在旧时候,这种情形并不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有一点,就是必是逐代长子顺承而且顺利得子。这种机率,我们有必要给它打一个不算太小的折扣。
& i8 u* W/ K4 t4 M6 c' }$ R  然而必须说明的,是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问题,就是对于徐辉祖生年记载的反思。如果徐辉祖果然阳寿40,即生年在公元1368年,那么徐达本人就应该是在37岁时方才得子。这若是放在那个时代,几乎能称得上是“老来得子”了。而当徐达在1385年病逝时,他的长子方才18岁,而剩下的儿女,必然大多尚未成年。将这一点去联系当时的情况,似乎是很值得怀疑的。) g$ i2 F1 Q( Y9 f; q
  还有一层考虑,来自《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的一条记载:
6 v/ E9 C3 s5 @- n% t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长女。永乐五年七月乙卯崩,年四十有六。: H& Y( W% ?$ X4 |* j8 i
  这里的仁孝皇后徐氏,即徐达长女。她和徐辉祖在永乐五年先后去世,而她时年46,就是说她比徐辉祖要长六岁。又徐达的次女嫁作代王妃,其人生年尚不可考,但知代王朱桂生在公元1374年,依旧时习惯,徐达次女应不会年长于代王,则其生年必在1374年之后。这样来说,在长女生后的六年时间之内,徐达似乎显贵朝野竟然毫无子息现象,这一点也颇令人可疑。假如这之间的过程更贴近我们的理解范围,我想也许徐辉祖的生年可能要提前到将近十年。朱国桢记为“四十有余”,我们却不能知之更细了。
9 p9 G" B$ p. G/ h/ {* x8 V7 M& [" a+ q% M/ ]. P6 j' u2 ?3 Q5 S
[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9-3-9 17:04 编辑 ]
莽莽苍天,谁人怜我?
悠悠岁月,我独念卿。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17: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徐添福卒年1 Q; v3 K9 n, t: ?: L) @
  既称徐添福“早卒”,那么他究竟会卒于何时呢?如果他有机会借用“早卒”的名义暗自潜伏到桐城境内,做这个主张的人,只可能是他的父亲徐达,而且是在他年幼的时候做出的这个决定。如果要解释这一决定并不困难,毕竟朱元璋一直在对自己的开国功臣朝廷着杀戮肃清。虽然当时并未触及徐达,但唇亡齿寒,徐达未必有胆颤心惊,这时候为存一脉而行此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 X' r4 R# o+ R/ M6 W5 U  那么徐添福的卒年应该如何判断呢?这一点看似困难,但实际上也是有迹可寻的。我们至少可以通过周边文献,来推断他“早逝”的大致时间。如果这个时间可以较好地吻合我们的情节推理,就说明这一情节设计是可行的;反之,则不可行。4 a6 @% H* ^8 y; o; m3 a
  徐达四子,其名皆由朱元璋所赐,这是众多史料上反映给我们的可靠信息,此不赘述。但这个赐名,不会发生在他们刚刚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当然也没有兴趣每逢徐达生个儿子就跟过去赐个名字。再看这四个名字又基本是意义相近的排比形式,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这四个名字一定是四子皆长成一定年数时,圣上同时赐予的。( C1 U$ Q5 s* Q1 X
  有可能是徐达尚未得子时,朱元璋即已赐好的么?不可能。其一,朱元璋又算不到徐达会得几子,更不可能同时赐上一打的名字让徐达挨个生挨个用;其二,徐达长子徐辉祖,据史料记载原名徐允恭,后为避皇太孙朱允炆之讳,方由太祖皇帝重新赐名。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徐达四子初出生的取名,应该都如徐辉祖相同,大约都是中间犯了“允”字讳,于是才有了后来朱元璋同时赐改的情节。+ j/ {; {$ O8 {" Z, t
  在这个分析之下,如果我们能确定徐氏四子的改名时间,那么便不难确定徐添福卒年的上限。因为我们最起码,要安排他活到自己被皇上改名之后。3 i5 ]$ x% ?/ ?5 Q
  我们不妨再做一次分析,这场“改名”,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 v+ L7 f8 V* m  R! D6 D6 f
  首先,这场改名肯定在朱允炆出世之后,否则无所谓避讳改名的事情。朱允炆生在公元1377年,此为记。
' C3 N% D$ y: b: Z* r  其次,这场改名肯定在四子皆被受职之后,否则一个平民百姓即使为王府后人也不至于突然引起皇帝重视御赐改名。而四子皆受封职的真正时间,是在徐达卒后,朱元璋为抚恤王裔而为之。徐达卒于公元1385年,此为记。
# E9 N/ b6 K$ Y/ I9 y  为验证我的想法,我翻查了很多明朝的史料典籍。终于在郁衮《革朝遗忠录·卷下》中找到了可以辅佐的硬证:
1 |$ u$ p- h0 G/ i3 X  徐辉祖,太傅魏公达之长子也。初名允恭,洪武二十二年十月袭职,始改赐今名。3 b( y: P2 v2 U) P+ A6 G
  这一句记载,交待得已经足够清楚。那就是徐辉祖被御赐改名,是在中山王徐达卒后,皇帝授其袭职于是因皇太孙朱允炆名讳而“改赐今名”。按郁衮为明季嘉靖人,又黄佐《革除遗事》中既称因郁衮原本,可见《革朝遗忠录》撰著时间必在正德之前。此则材料有其相当之可信价值。也与我们一开始的理论分析恰好吻合。  K- _6 Y* z) f, A
  使我更加明确这一立论的,还在于其后,我又在黄金的《皇明开国功臣录·卷一》中找到了另一条足够证明问题的依据,其文曰:! p4 u) v9 g7 Z4 @
  王夫人子男四人,皆上所赐名。辉祖袭魏国公,添福勋卫,增寿左都督,膺绪佥中军都督事。( r, C' z3 D  r
  黄金在他的著述序文末注为“弘治甲子三月朔定远黄金谨序”。此中所谓弘治甲子三月朔,即明朝弘治十七年,亦即西历公元1504年。这一成书时代,也决定了此则材料的真实性是值得我们信任的。* X; I2 w" s1 T: Q& K- v, n
  黄金这则史料揭示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他们的改名时间,而在于——徐添福其实还被朱元璋亲自赐封过官职!也正因如此,才会有御赐四子同时改名的合理情节。这样就有两点必须引起我们注意。
5 F* T3 D! q- Z! F1 w# u' R  第一,徐添福改名其时,徐达已死。那么又有谁会想到让他以“早卒”的名义避入桐城?难道是他们兄弟姐妹一起凑和出来的主意?这种可能性是根本荒谬的。" ?: y4 P" z' t( D$ u5 d3 t
  第二,徐添福其时已经授官。那么他还怎么可能以“早卒”的名义避入桐城而丝毫不为朱元璋发觉?徐添福要么提早“诈死”,要么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c* ^6 Z, d( G$ }- p% z+ U
  第三,也是我们一直不予以重视的环节。如果徐添福确实为“避祸”的原因而化名“徐天福”避至桐城,那么他为什么只是姓了名中的一字反而不改其姓?这样的“避祸改名”,还不如不避呢。用一个同音字来取代自己名中一字,这根本不是“避祸改名”的合理方式。由这一点生发,我们也可以同时相信这个“徐天福”不会是徐达四子之外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儿子。原因很简单,难道徐达在早前安排这样一个儿子化名“徐天福”避祸桐城的多少年之后,朱元璋御赐徐达次子改名时,竟然能在名字上达到如此之相似?虽说是“无巧不成书”,但历史并不是小说书籍,是不存在这么多的假设的。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徐达从记载上确实只有四子,根本不可能再变出另一个儿子出来。如果连这样的记载都要质疑与否定,我不知道所谓的“考证”还有任何基础可言!, d: T( f) k+ ?4 u5 m- d
( z8 x* d* N& |; H
[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9-3-9 17:06 编辑 ]
莽莽苍天,谁人怜我?
悠悠岁月,我独念卿。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17: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对齐之鸾“复姓”情节的全部合理解释
+ F0 p' Q: P0 y6 u) g6 W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把所谓“徐添福”与“徐天福”,划清了彻底的界限。那么,齐之鸾“复姓”前后的诸多细节上的理解障碍,我们应该如何来作合理解释呢?这里需要我们一点点去分析。1 x: s- j. v( H) g% t3 s  H1 B
  疑点一:遗金联宗的始末。
9 I; j# ]8 `+ p8 q  前文已述,关于“遗金联宗”记述最具体的,是方学渐先生。然而方说在“遂更姓齐”,明显并不准确。因为方学渐应乡试“举孝廉”是在他25岁时,而上疏复姓则是39岁的事情了。相隔14年的时间,这两件事当然够不上直接的因果关系。那么方学渐述说的这段文字,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其实,把心态放平,就相对容易得多了。" m$ H+ a5 D) k$ g
  方学渐毕竟不是当事人,所以也只是站在听闻者的立场上来记述这件事情,所以他自己的理解似乎也有所偏差。但是,“魏国走贺金币百端冀以联宗”这件事,应当并非杜撰。而这种联宗,其实也就是很正常的攀交情的关系。其原因并不是“自魏国武宁王虽迁桐百余载而家乘两可互证”,而是因为当时齐之鸾本就姓徐,乡试举孝廉,又为时人所重。因此魏国公有意结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结交的原由,当然是同姓为一家,并抬上明初武宁王这个铁牌头,希望能够说动方学渐。于是齐之鸾婉谢,是一种气骨,也在情理之中。至于事后有人来问,肯定是觉得方学渐有这一门华裔可攀却未接受,感觉不可思议。而齐之鸾才说了那样一番解释的话语,终被后人以讹传讹,变成了“传为中山裔”的臆想了。/ c& g2 Z( E+ w) D( ~  H( `; o
  疑点二:避祸复姓的可能。
5 i8 e2 d( k3 `  G1 L( W  这一节事关重大,由于理解的不切,很容易导致很多误会的生起。其中关涉的因素繁复众多,是值得逐一商榷的。
6 M4 L- S% F, r2 N+ Q; o. v+ s' P  其一,牵扯“中山王裔”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这一层其实完全是我们今人的一种多虑。如果牵扯到“中山王裔”会给齐之鸾一族带到很大的危险,那么当时的魏国公就根本不可能遗金联宗的事情了。那样不是要“联宗”,而反是要“灭门”了。更何况,纵观明史,尽管中山王之后有一二桩惨剧,但总体来说,明皇室确实已经给了中山王一族极大的庇护,即使时有案犯也并没有除爵之惩,更不用担心什么降罪灭门了。如果在那个时候,突然冒出一个“中山王裔”,朝廷当然更无办罪的任何理由。换句话来说,中山王一族,在明朝时期是最安全的一门氏族。
8 d, Z8 c/ o9 W* _  其二,“始复”齐姓的原因。这里凡三问。第一问:既然原本姓齐,为什么在齐之鸾的前几代一直未改呢?这在齐之鸾《复姓疏》里,其实已经交待明白,其疏曰:“国初占籍县市一图人户未知即改后又因一丁佥充陕西甘州卫军役一丁佥充任京宛平县锉磨匠役班伍清勾不常兼以家世农夫伯曾祖琳祖相皆州卫小官力微势隔因仍至今”。这是说,国初占籍之时,人户并不知道及时去改回,而后来几代又都只是州卫小吏势单力薄,根本没有能力奏请改正。第二问:那么,平常人改姓一定要奏请圣上么?当然不是。然而疏文其后又曰:“先容臣将今姓改复为齐仍行臣原籍官司令臣合族攒造黄册之年例格改正移交知会军匠著役衙门”。此中所谓“黄册”,是明朝为征调赋役而专行编制的户籍册。齐氏的这段话很明显,是因为本门在之前的户籍登记上已经使用了“徐”姓,那么焉有今后随意改动之理?因此直到齐之鸾一代才入朝为官,不至因“力微势隔”所困,方可请为复姓了。第三问:齐之鸾为什么在魏国公遗金联宗时尚不急于改姓,而是时隔十四年之后才开始复姓呢?齐之鸾在《复姓疏》中也交待得很清楚,这在篁鹤山人周京的《蓉川先生小传》里已经说明清楚,即“以军籍例格改正至是始奏复之”,再查《蓉川公年谱》,齐之鸾是在戊寅年尾才有吏部调入兵科,时年36岁,此后二年又在兵科累有军功,因此才在39岁时上疏“以军籍例格改正”。这整个过程是很完整而合乎情理的,所以根本不必要有任何过多的疑虑。8 v0 c* }0 H+ w$ ?
  其三,“复姓避祸”的可能性。一些人已经注意到,齐之鸾这份《复姓疏》写于正德十六年正月,而当时的明武宗在本年三月份,即已驾崩。这其中是否存有内情?又世宗登基,奸宦江彬倒台,魏国公徐鹏举又曾与江彬勾结,虽因其爵而未至受罪,齐之鸾复姓此举又是否正为提前与中山王裔之徐姓划清界限,以免惹祸上身?事实上,第一问在刚才已经有过充分的说明,齐之鸾此时已转入兵科三年,又有军功记身,因此在本年正月便迫不及待地上疏请奏复姓,这是很在常理的事情。时人明白,因此“论者亦称其至诚无妄之学”(《小传》语)。至于江彬事发,本身也就根本不可能累及齐之鸾。即使当时齐之鸾真被人疑为“中山王裔”,与当时的魏国公也是隔出五服的血缘关系,况且他素来端正并无罪状,怎么可能累祸上身?所以这根本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疑虑了。而齐之鸾又是至忠至孝,如果为“避祸”而妄改“祖姓”,岂不是又入“数典忘祖”之徒?更有,如果他本姓“徐”,其时冒欺君一死之罪而妄骗君主以“复姓”名义编造故事篡改为“齐”,难道不是一件弄巧成拙的极大蠢事么?再有,篁鹤山人周京的《蓉川先生小传》写于嘉靖七年,其时齐之鸾亦在,《小传》中亦明记元季迁桐改姓与兵科复姓二事,难道周京也会在冒欺君之罪撒谎?按马其昶《桐城耆旧传·钱尚书传第九》记载,周京本为宏治年间的选贡生,且为齐之鸾好友钱如京的受业恩师,钱如京因仰慕周京德操,因名“如京”。周京以一介老儒的身份,又焉以助罪臣圆谎之理?种种不可能性,最终指向了齐之鸾“复姓”事件本身的完全可信性。
莽莽苍天,谁人怜我?
悠悠岁月,我独念卿。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17: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齐之鸾“复姓”疑伪与考证的意义及方法2 I6 i: B4 U, X$ \0 U+ X+ k, d
  就以上三条阐论,在大量的分析与史证面前,我们有理由确立如下几个论点。# H7 [  B6 J; ~1 |4 k
  第一,齐之鸾本姓“齐”,元末由齐天福携族避入桐城改姓“徐”,至齐之鸾三十九岁方奏请复姓为“齐”,这条事实是可信的。即齐之鸾《复姓疏》与周京《蓉川先生小传》等诸本文字,所言属实,绝无做伪证之嫌疑。
/ s% V! G0 M1 D% @( o1 v# R  第二,齐之鸾应乡试举孝廉,当时魏国公曾有遗金币结联宗之举,可能属实。但其因只是两家同姓,而齐之鸾其实绝非“中山王裔”,查林齐一世祖齐天福,更非徐达次子徐添福。其间魏国公可能曾拿中山王说情企图成事,但仍被齐之鸾谢绝。后人以讹传讹,最终导致了齐之鸾“本中山王裔”的误传。7 m+ {3 P9 R4 T  t' `+ s! o) M
  第三,现今我们所知的所有材料,凡有涉齐之鸾与中山王之间关系的,皆言“中山王裔”而非“中山族人”。张英诗注中虽出现“中山族人”的字样,但不可孤立来看,而是结合其诗句解释始为之。因此,我们绝不可以因为“中山王裔”一说的走不通,而退求其次,希冀可以较为中庸地以“中山族人”说来作缓冲。5 g) B' e5 k" Y% P
  在这一问题的不断求索与考证中,曾有人质疑其中的意义何在。换言之,既然我们今时所能掌控的材料,或真或伪非一时所能明晰,那么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不足考的。那么,笔者窃以为此论种种,皆为大谬。史料确有正伪之分,所以需要我们厘清辨伪,并从中分离出前因后果,努力通过最准确的材料,用最合理的解释来回答出问题的所有方面。如果连这样的工作本身都不足为考,那么试问我们今人,站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间,面对着诸种记载的矛盾或疑惑,又岂敢再发一语?所以笔者很热切的希望,当我们陷入某个问题的讨论时,首先急于要做的,并不是否定这个讨论本身的意义,而是要积极从讨论的内部出发,据实补论,据实反驳,方可见得真效。否则,所谓的驳难全无意义。
2 D) l/ b! M/ Z$ y& J/ ~1 F8 B  当然,在面对这种棘手的讨论时,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考证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以为,外围的假设与排除,是很有效的针对方式。我们可以采取的直接资料并不多见,而且各有排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宁愿从外围处假设种情况的可能性,然后通过周边资料的整理考查,逐一归谬排除。任何一个伪证都有其不合理性,只有唯一的真相可以经得起所有的推敲。只要我们能够耐心发掘推理,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合理而圆满的解决。而数学思想中的统计学与逻辑论,应该在这项工作上得到更多更广与更深的应用。+ A% ?$ G/ e2 `) Q

* E! `; C7 }" s+ E# G) S[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9-3-9 17:10 编辑 ]
莽莽苍天,谁人怜我?
悠悠岁月,我独念卿。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4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4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3-9 18: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考证很难得出结论,只能接近事实,或判断几种情形的可能性大小。或许这就够了。推定的东西过多,再以之为据继续推论,似难让人信服。
同安闲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taxr
人文桐城群:104519446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19: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同安闲人 于 2009-3-9 18:59 发表 0 k% D- u' l8 w! v9 [9 i, W
有时考证很难得出结论,只能接近事实,或判断几种情形的可能性大小。或许这就够了。推定的东西过多,再以之为据继续推论,似难让人信服。
( @  l- d2 j( b7 u; w6 o
在这篇文字里,我唯一有做推定的是第三条。但这一条不是拿它来做论据,是拿它来合理解释一些分歧的始末。同时对一些疑义性的意见立论从基本根据上予以推翻。% @9 u  R( O1 ]5 @5 o
至于第一和关涉徐辉祖的卒年,我在之前已经说了只是“顺手”解决的一个问题。然而这个问题虽然证据已经充分,但我个人感觉与常理似有不尽处,于是也并没有把它作为立论的备据。3 t. y2 D! K, C, R4 a
只用第二点是通过论据来定格结论的。这也是全文之所以涉及大幅但题名只以《此“天福”非彼“添福”》的原因。2 ^3 t" o' _- f

: @6 {. C$ f5 U9 s6 w! F* l[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9-3-9 19:27 编辑 ]
莽莽苍天,谁人怜我?
悠悠岁月,我独念卿。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论坛建设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0 08: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没也没时间看许多,只是楼主第一帖,我觉得就有些问题,明初是否有锦衣卫和东厂,有没有成为特务组织?
我在合肥。

108

主题

2921

回帖

3336

积分

桐网嘉宾

坐禅苦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0 09: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考证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但考证的思路和方法好象有点问题,
( d5 U0 e/ G4 C$ t* P& c. g特别是其中有着太多想象的成分。客观事实往往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 u7 G* I& m+ m; }' w# t所以,我同意闲人兄的观点,搞个差不多就可以了。8 S9 b9 ^# o" N/ g) M
不是我们反对搞出一个确切的结论,而是实在搞不出一个结论。$ Z4 E1 ^' F5 ^% m  Q* c7 k4 J

6 {* r9 R# S8 x$ u) F& c
9 h- y' c& X! \! {% a“因为我们最起码,要安排他活到自己被皇上改名之后”。
" T. x9 l& @* A5 Y  q+ S- E: a----------------------------------: o& C  W! v- S* `4 {3 e
为什么非要活着才能改名?死后为什么就不可以改名?" F* H; u$ e2 K. A& {) X, u
' S" s; I4 s. [5 k  N: U
% A) [+ R; \6 f6 {
“那么他为什么只是姓了名中的一字反而不改其姓?”。
6 N$ z# \  d2 N% D4 C8 n/ Q------------------------------------------------
# r7 X* [' h/ _' k9 u现在有很多在逃犯就是这么干的,可能是人性使然吧。: r9 u' t/ Q/ n$ |8 J

1 e5 p' f1 b) Q7 O) r' }1 T5 E
% A- D+ H. F5 \+ F5 r那么又有谁会想到让他以“早卒”的名义避入桐城?
4 Z- s/ L) z# y' @/ N% {----------------------------, I% s. g) F% s) D
请查一查,是什么史书记为早卒?你说不是早卒,那为什么史书要记为早卒呢?
4 t7 _3 D! }2 H; L) c9 ]9 Z再者,不要被“亲率”束缚,也可能是其后代避之桐,他本人并没有亲率。
. G. A# Y  d( t4 R+ _. t当然,我并不相信后裔说,我认为可能是族人。
3 {6 R* X( g6 j( o. v
/ r$ R, R7 w$ F1 w& b“徐达从记载上确实只有四子,根本不可能再变出另一个儿子出来”。
- m' P* V3 s0 F-------------------------
1 Q( \$ Y' D5 E如果徐真的要避祸,真的偷偷地送个儿子到桐城,正史怎么可能记载呢?
9 J  a: \) c. `! H/ V反而,我们可以通过这次讨论,给徐再找出来一个儿子。当然,我说的只是可能。
欢迎光临我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1255029103

心若改變,態度就改變;
態度改變,習慣就改變;
習慣改變,人生就改變。

29

主题

872

回帖

949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49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0 09: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写作过程还是很辛苦的,思考过程也公开了,认真的劲头不多见。有不同意见是好事,会使探索结果更趋完善。
在匆匆忙忙的人海中,你我相遇,有过惊鸿一瞥,就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