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6289
- 积分
- 2595
- 威望
- 24024
- 桐币
- 6644
- 激情
- 127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21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3-2

桐网嘉宾
 
- 积分
- 2595

 鲜花( 6)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3-7 15: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程璟 于 2009-3-7 12:26 发表 % P; t6 m S- b/ ]9 X4 {9 I
:P 大家努力,族谱不一定能记载详细。
2 d) R, C7 @3 V: \: k' B8 c& G我认为,齐之鸾的始迁祖徐天富其实就是姓徐,不是原本姓齐。不一定是徐达之后应该是徐达的族人。) V. X! c; D* X" W( N6 ^" W5 _8 r$ n5 E
也就是说,我比较认可张英在《文端集》里面的说法。 6 r8 E$ n, z, e; i
程璟兄,我今天已经去《文端集》里翻查了这则材料。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r- t. I$ _5 I2 ?
在《文端集·卷六》里,有张英的一首《怀贤诗》,题下注“为业师齐古愚先生赋”,诗末又有小字注“先生讳邦直同里人积学工文甲午乡试副榜”。很显然,这个齐邦直就是齐之鸾的后人,而且似乎还是张英的“业师”。诗的前四句是这样写的:
6 ^, o' w7 l! A; y* U+ |3 a吾所北面人,澹荡古君子。! t0 r* P$ W4 v% r: `4 P) ]3 X
传是中山裔,易姓汝南氏。8 J. | c% y2 ]+ F
……2 R; y1 D! \. D$ Q9 ~
然而在“易姓汝南氏”文后,又有双行夹批云“先世为中山族人后易姓齐”。( j6 }2 r, e* {. }% v1 K
也就是说,张英在表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似乎并不是程璟兄记忆中的模糊形式上的“族人”关系,而也是确确实实的“中山裔”。虽然在注语里用的是“中山族人”,但实际意义是很明确地对应着诗句中“中山裔”的说法。“族人”的范围当然较“裔”稍宽,但它兼顾到这里只能是取“裔”之意。何况徐氏自徐达始有中山族,其后人称“中山族人”,亦是理所当然。: p/ {2 D( ^: f3 u- E8 a6 Q+ c
那么照目前的发见,方学渐、张英与潘江,都是信奉“中山裔”这一说的。这一线似乎愈来愈显得开阔,只是最终的原委,恐怕着实难寻。家谱恐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家谱的编修往往并不客观,里面不可信的资料,较一般史料,有过之而无不及。
4 i- }' s: r: Q5 J- c9 ?6 n" m3 u$ m# q0 J
[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9-3-7 15:5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