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379
- 积分
- 845
- 威望
- 26303
- 桐币
- 160
- 激情
- 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0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2-9
桐网贡生
- 积分
- 845
鲜花( 1) 鸡蛋( 0)
|
《桐城派其人》——我谈桐城派 作者:桂双峰
作为一个桐城人,《桐城派其人其文》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关于桐城派的作品,感触颇深。以下是我个人结合自己对桐城派的一些了解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桐城派为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魁、姚鼐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直至今天,桐城派仍然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
桐城派先驱戴名世,生活在康熙年代,主张为文应以“精、气、神”为主,“言有物”为“立言之道”,提倡“道也、法也、辞也,三者有一不备而不可谓之文也。”他铺石开路,为桐城派理论的发轫。尽管他后因引及《滇黔记闻》所载桂王之事,被斩头,且其《南山集》一案,株连数百人,就连方苞也险遭遇害,故而桐城派不承认戴名世为本派的先驱,但他的贡献是不可抹灭的。
桐城派的真正奠基者应是方苞,他竖起“义法”说的大旗。方苞解释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合起来说便是言之有物而文有条理。分开来说,“义”指文章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宗旨,而他自谓“学行继程朱之后”,故具有明显的服务于当代政治的目的;“法”指文章的作法,包括形式、技巧等问题,如布局、章法、文辞等。两者关系是义决定法,而法体现义。他讲文章作法,或侧重于“虚实详略之权度”,或追求首尾开合,顺逆断续之脉络,或提倡用语“体要”和简洁,偏重于文法,但他认为“义”即在其中。他要求内容醇正,文辞雅洁,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诽语、汉赋中板重字语。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中诽巧语,从而使古文用语典雅、古朴和简约,适应了清统治者“清真古雅”的衡文要求,并给古文建立了更严格的具有束缚性的规范。由于方苞的主张与制举之作文相通,有利于维护理学道统,所以受到了朝野的崇拜和推崇,“义法”学说从而也就成了桐城派尊奉的论文纲领。方苞的古文选材精当,以凝练雅洁见长,开桐城派风气。作品简洁严整,无枝蔓芜杂之病,详略有致,具有法随义变的特点。 刘大魁上承方苞,下启姚鼐,为桐城派“三祖”之一。他对“义法”理论进行了丰富和拓展,以义理、书卷、经济的行文之实扩大了“言有物”的内容,同时也是姚鼐“义理、考据、词章”说的先导。他重视作者精神气质在文中的表现,即“神”和“气”,突破了“言有序”的范围,其中“神”是首要的,居于支配地位,而“气”是贯穿文章的气势韵味,也即“神为主,气辅之”。同时,他又提出了因声求气法,由字句以求音节,再由音节以求声气,音节是行文关键,诵读能体会文章的“神”与“气”所在,这就是为探寻“义法”奥妙揭示出门径和方法,因此,在桐城文论发展上刘大魁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其文章抒发怀才不遇之情,指摘时弊,借景抒情,讽世刺时,近于雄肆奇诡,同时又不乏音节之美。 桐城“三祖”最后一位的姚鼐于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曾官至四库馆纂修官,后又主讲于江南紫阳、钟山等书院四十余年。他壮大了古文的声势,在桐城“三祖”中地位最高。首先,他主张“道与艺合,天与人一”、“义理、考据、词章”合一,让儒家道义与文学结合,天赋与学力相济,“义法”外增加考证,以求三者的统一与兼长,达到既调和汉学、宋学之争,又写出至善极美文章的目的。其次,他利用传统的阴阳刚柔说,将多种风格归纳为“阴柔”与“阳柔”两大类。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描绘了两者鲜明的特色,追求刚柔相济,避免陷入“一有一绝无”的片面、极端,接触到文学审美风格的实质问题,对后世影响极大。最后,他把文章的艺术要求提炼为“神、理、气、味”和“格、律、声、色”八字。前四者是内在的“文之精”,处于高层次;而后四者是外在的“文之粗”,层次较低,但却较为具体,精寓于粗,相互依存,匠心独运,使古文进入了最高境界,细密和完善了刘大魁因声求气之说。姚鼐还编纂过《古文辞类纂》,以13类体裁选辑了七百余篇自战国至归有光、桐城派方苞、刘大魁的古文,以为示范,确定了古代散文发展的“正宗”文统,被桐城古文家奉为圭里,影响甚广。姚鼐虽没有方苞的遭遇,也没有刘大魁的不平,但学习传统眼界宽,对古文艺术体会深,散文成就比其他派作家更高。他的文章寓考据于辞章,却文法考究,内容扎实,语言凝练简洁,刻画生动,极有文采。
桐城派以义法为基础,后来发展成为具有严密体系的古文理论,切合古代散文发展的格局,遂能形成纵贯清代文坛的蔚蔚大派.而姚门之后有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四大弟子,其中以梅曾亮在姚鼐后最为大师, 方东树继续鼓吹义法理论,从而使桐城派声势更甚。许多文宗桐城者其实并非都是桐城人,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实为我国文学史上之少有。 桐城派在清末的余脉是曾国藩领导的湘乡派和曾门弟子,声威重振,呈一时之盛,但可惜只是回光返照之势。到桐城派嫡系的严复、林序等人,他们翻译西方著作的业绩也未能挽救桐城派古文的颓势。最后,桐城派终于在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结束了该派的历史命运。 该书最后也有一些关于桐城派的后话,如今,在文化名县——桐城,早已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研究桐城派,而中小学学生也必须读桐城派的一些经典作品,可见当地政府是很重视本地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但愿桐城能再现那一段辉煌时期,在今天的文坛上也能占一席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