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1|回复: 16

[桐城方氏]流放的圣者,东北的启蒙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601

回帖

84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45
QQ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6 23: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重读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看到《流放者的土地》一章时,惊愕的发现里面评价最高的东北流人“安徽方氏”便是桐城的方拱乾和方孝标家族,而其后的直隶总督方观承等人更为东北创下赫赫功绩,可以说东北的文化史就是南方几大家族的流放史,而其中最让人潸然泪下和感激至深的便是桐城方式家族。虽然见识浅薄,但我仍然为数百年前曾经和自己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先贤而感激和充满敬意,花了点时间搜索和整理下面的资料,希望能够带给大家对他们曾经经历的苦难和创造的文明更多的认识,我们应当记住[color=red]他们是中国文明史上真正的先驱[/color]。


一、南闱科场案

  在《说吴兆骞》里提到的那场“南闱科场案”,旋涡的中心是桐城方家父子。官为“少詹事”的方拱乾的五儿子方章钺也在这次中举,还没来得及庆贺便有人告发:说主考官方犹,不但与方家是本家亲族而且还接受方家之贿。方拱乾上奏朝廷表明自己与主考大人从未联姻过,而且请旨朝廷派人调查,无奈此状与顺治皇帝要惩制江南文人的心思合到了一起。任凭方拱乾如何的啼血喊冤,罪还是降下来了:“方章钺……俱著责40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徙宁古塔。”方家被毁了。祖孙三代,男女几十口人丁一并沦为罪人。

  方家是安徽桐城的望族大户,突然间家亡人散,被押解到了天寒地冻的宁古塔(今海林县)作了流徒。流徒本质上就是奴隶。

  吴兆骞对这种生活作了十分详细的记录后说:“总之,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就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归来草堂尺读》)

  尽管如此,方家的长者方拱乾,仍然对生活充满信念。令人敬佩的是,他在近三年的流人生活中,竟写出了900多首诗。记述红山黑水地域的风土人物,春秋掌故。[color=red]而他归乡后,又写了《宁古塔志》一书,成了今天无比珍贵的史料,可称是黑龙江第一部风物志。[/color]方家旺盛的文风,把他们的人生与荒寒的文化边疆连结在一起,黑土文明盛载着方家的不朽功勋。

  这祖孙三代几十口,在宁古塔度过一千多个日夜,便被“赎还”了。他们家产已尽,除了几册书以外,就剩下了一只笔。于是在穷苦中继续写诗作文。继续发扬着他们的文风。

  终于,方拱乾死了。大儿子方孝标成了掌门。[康熙9年,他怀着剩余得不多的文人浪漫,游历了一次云贵高原,回来后追记成书,名曰《滇黔纪闻》。

  历史已经忘记了这位早年流人,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死的。40年后,人们提起他的时候,他的子孙已经又一次大祸临头了。


二、《南山集》文字狱

  康熙50年御史赵申乔(正是此人之子赵熊诏抢走了戴名世的头名状元)上奏:有个叫戴名世的进士私刻《南山集》,“语多狂悖”。康熙派刑部查实。结果发现这本《南山集》中的大逆之语,很多是引用自方孝标的那本《滇黔纪闻》。其实二人著作并无什么低毁清朝的“大逆”之语,只是方书说到南明永历政权未可称为伪朝,戴书提到南明弘光帝及其年号,又揭露了康熙帝杀掉明太子的真象。于是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南山集》文案。

  戴名世被砍了脑袋,方孝标的棺材被揭开“戮尸”以示无情,两家男子十六岁以上者均被杀,女眷等则被没收为奴婢,方氏同族人都被充军黑龙江。他们的子孙(包括出资,刊刻的人在内)统统被流放了。据说这是历史上因文案而遭流徒的人数最多的一次,都是整个家族被流徙的,方孝标的儿子方登峰等,孙子方式济等,以及方家的族人方苞,方贞观、方世军等家。这一次他们被流徙到了卜奎(今齐齐哈尔)。

  可叹方家前后两次,上下6代人,家族上百口人丁,被投掷到塞北绝域。世间还有比这更惨痛的吗?可是,他们又弄来了笔,还是写诗写文。他们的诗文一经写到黑土地的冰山雪水,风物人情,就变得大气磅礴、倍感开阔,就永远地刻在这片土地上。


三、方拱乾简介

  方拱乾(1596——1666年)字肃之,号坦庵,安徽桐城人。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由于江西总督马国柱等人的推荐,方拱乾被清廷起用为内翰林秘书院侍讲学士,曾参与《顺治大训》、《通鉴全书》等书的编修。

  顺治十四年(1657年)秋,因“南围科场案”被株连入狱,其长子方孝标、次子方亨咸也陆续入狱。同年十一月,被全家流徙宁古塔。顺治十六年(1659年)与同案吴兆骞一同出塞,于七月十一日抵达宁古塔旧城(今黑龙江海林)。

  方拱乾抵达戍所后,建三间大房,在屋外种植花果蔬菜,并将其居所命名为“何陋居”。当时,对于流人,官府分给田地、种子。他便以耕种为生。

  在戍所,他与许多流人过从甚密。尤其与吴兆骞,经常“商榷图史,酬唱诗歌”,“谈史论诗,每至夜分”。顺治十七年夏,与吴兆骞同游“东京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写有《游东京旧址》等诗。

  顺治十八年冬,由于认修京师前门城楼工程而被赎罪赦还。但归来后,“既老且贫,无家可归”,不得不流寓扬州等地,以卖字为生,十分潦倒。但并未失去志气。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他根据在宁古塔所见所闻,写成《宁古塔志》。该书分流传、天时、土地、宫室、树畜、风俗、饮食等部分,可称是黑龙江第一部风物志。

  方拱乾“平生酷好为诗”,虽流离播迁,但无一日有辍。其诗深受唐代诗人杜甫影响。从出关至赦归近千日,得诗951首,有《何陋居集》,首次记述了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明代奴儿干都司永宁寺碑及清初黑龙江军民抗俄历史遗迹及各种历史事件等。 其子方孝标康熙进士,累官至侍读学土,别号楼罔。


四、方观承与《棉花图》

  方观承,是桐城派鼻祖方苞的族裔,其父因受戴名世《南山集》案的牵连,被流放到黑龙江。从此,乔居江宁的观承兄弟,以幼小羸弱之躯,踏上了徒步探亲的漫漫之路。江淮的泥泞,幽燕的崎岖和塞北的酷寒,使他们尝尽了人生的苦味。兴许得到过漂母的一饭之恩,心中留下久久的温馨。直至双亲亡故之后,励志勤学,又得他人推举,始入仕途,渐树大纛。

  方观承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狱使其祖父、父亲被株连,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服役,其家产也被没收充公。年幼的方观承兄弟无依无靠,只得到寺庙中暂栖其身。

  在寺庙中,方观承兄弟含泪度日,备尝艰辛,但方观承最想念的还是祖父和父亲。他鼓足勇气,向长老提出请求,允许他俩前往边疆探望长辈。长老念及二人年 幼,尽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极力劝阻。方观承则恳求说:“祖父、父亲遥在天涯,对家中亲人望眼欲穿,我们若能前往,定会增添些许慰藉。为给二老一 点安慰,我们即使受点折磨,遭受点艰难,也在所不辞。请长老思准,让我们启程。”方家兄弟的义举,感动了长老,长老送其路费,含泪目送他们踏上探亲路程。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饥挨饿,搀扶相行,衣破成条,脚生老茧。几个月后,他们终于见到了二老。四人抱头痛哭之后,祖父、父亲心中为自己有这样的孝顺后代顿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伦之乐之中。

  方观承在官职上已历经内阁中书、山东巡抚等要职后,二度膺任直隶总督。他亲自绘图,并辅之以文字解说和诗篇,制成了著名《棉花图》。在乾隆三十年,乾隆帝南巡途经保定时,呈于圣上。获乾隆的嘉许和御制诗后,他把正本交到宫室,以副本为蓝图,请人勒于石上,公诸于众,以示力倡之意。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1

主题

601

回帖

84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45
QQ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5-14 20: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文由 [B]桐川[/B] 发表:
方观承与方官堤
[URL]http://www.itongcheng.net/ShowPost.asp?id=26336[/URL]
[/quote]
呵呵,版主辛苦了!

难得你把相关的资料都贴到一起方便大家:)

[em28]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5-14 20: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精品文章呀,方便大家查找

201的作品都是精品![em43]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5-5 1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URL]http://www.ceqq.com/swjp/wd/yqy12.htm[/URL]
流 放 者 的 土 地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5-6 1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观承与方官堤
[URL]http://www.itongcheng.net/ShowPost.asp?id=26336[/URL]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17 20: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当的自我炒作无可厚非

桐城值得借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7 20: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文由 [B]程璟[/B] 发表:
谁能把桐城桂林方氏的资料收集整理一下发出来??
[/quote]
呵呵 还是你更合适一些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15

回帖

24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7 20: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论坛建设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7 22: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关键我没资料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85

回帖

8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8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8 13: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传乘下来的文化遗产当属贬官文化居多,当政文人再有才,其文化人格总是被压抑,只有置身于名利场之外,那支笔才属于自己。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当属典型了。
余秋雨是我最喜爱的作家,真的不知道怎么有那么多的人骂他,我看是文人相轻的嫉妒心理。他本来就是个老师,是文化的传播者,一个文化人不失时机地在各个媒体上传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有什么不好。
从〈文明的碎片〉开始,余先生的书我都要买,他参与的节目我都要看。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