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941|回复: 262

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

[复制链接]

50

主题

429

回帖

479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79

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3 12: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吧。我先开个头,呵呵。我的家乡是金神镇。金神大桥下,沿河堤走约5里路程,就到了一个千年古庵——广度庵。此庵在文革时被破坏,近期正在修复。话说广度庵所处地方是“神墩”,水涨它也涨,水落它也落,所以尽管此庵地势低洼,但在大洪水季节,周边房屋、田地悉被淹没,而此庵从未被淹过,堪称奇异!金神得名由此而来。
   
   

[此帖子已被 yer98 在 2006-7-13 16:23:27 编辑过]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0

主题

135

回帖

20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0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8-18 15: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方家楼的啊?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

主题

59

回帖

6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63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5-2 09: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

全部看完,也没有说到偶孔城的来历啊!

哪位朋友知道???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4 15: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

六儿城遗址:元末县民黄荣六为保障一方安全所筑,因其乳名“六儿”而得名。址在天林乡鹿城、高峰两行政村,土夯城。北面尚存较完好的城垣长44米,宽11至30米,高5至7米。城内今已开垦农田,建有村落。

这就是鹿城的由来,六、鹿在桐城话中同音。桐城县城自隋代就在今址,位置相对较为稳定。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4

回帖

9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4-16 22: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


    在文都桐城与安庆市交界处,在桐城市东南边境,那碧波万顷的宽阔湖面,便是人们为之想往的嬉子湖。
    这里,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拥有“春晴草色如酥,夏汛水天浩渺,秋日白鹭祥云,冬雪平冰千里”之喻。这里,三水融合汇集,奔流于滔滔不息的长江,它流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也流出了亘古不灭的灿烂文化。
    湖畔的嬉子湖镇就因嬉子湖而得名,于新世纪之初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陆地上的嬉子湖镇是湖中的长型半岛,嬉子湖、菜子湖、白兔湖,象条巨大的项链,从东、南、西三面环绕,快捷的江湖航运,使这儿成为上溯湖广、下达苏杭的“九省通衢”之地,这个桐城手屈一指水上重镇,恰似一块璀璨夺目的镤玉,曾引多少文人墨客、仁人志士趋之若骛。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酣畅淳朴的风土民情,丰饶富足的水陆物产,处处沉淀着丰厚的旅游文化,正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历史久远而又活力四射的文都大地。

嬉子湖探源
    嬉子湖镇的前身是肖店乡,一九九二年由原肖店、双店、朱桥三个独立乡合并而来。镇中心的肖店,自古便是客货聚散颇具规模之地,以肖氏一条街命名的肖店街犹为出名。宽阔的青石街道两旁,作坊、商店鳞次栉比,钱庄、米行、布行、典当行临街而置,货色琳琅满目,经济活跃繁荣,场面非常壮观,为商家必争之地。解放后,政府为便于管理,将嬉子湖西岸村落(今金神、扬公一带部分)划出肖店版图,现仍已西肖店而惯称。
    嬉子湖位于肖店西部,是桐城市唯一的天然内陆湖泊,接纳境内龙眠河、挂车河两大河流及其流域地表水,下游与菜子湖连体而汇入长江,总流域面积96000公顷。湖源分两支各于桐、舒、潜三市县交界处的大别山余脉老关岭附近,上游为卵石河床,下游为沙质。嬉子湖,水波激荡,景色迷人,其“嬉子夕照”堪称一绝,曾引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以“鱼米之乡”而振名的嬉子湖镇,得益于嬉子湖的丰厚物产。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已具备雄厚实力和过硬养殖技术的嬉子湖人,没有错过机遇,大胆推出水面立体综合养殖和品牌战略模式,从水产品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曾走过了一路艰辛,同时也创出了辉煌业绩。嬉子湖盛产的鱼类,结构丰富、品种繁多且色质优良,鲤、鲢、鲫、鳅、虾、鳝,只要是正宗的嬉子湖水产品都受到广泛青睐,不用添任何佐料即便是湖水煮河鱼,亦朗朗上口,堪称美味佳肴。河豚、螃蟹、麦鱼、中华鲟、极品银鱼、长臂青虾等名优特水产品,更令世人称口不绝。“过了黄山不看岳,出了嬉子湖不吃鱼”不少游人于是感慨,当年民国政府蒋总统钦定的国宴名肴嬉子湖青虾,于今是大都市菜蓝子、餐桌上不可多得品种。
    嬉子湖,是一位时代老人,历尽了世事沧桑,见证着历史变革。然而,她的来历却鲜为人知。
    旧时嬉子湖流域盛产一种约巴掌大小的野生田蟹,系当今河蟹的原始品种,状若大脚蜘蛛,每年因潮汛大量冲入湖内以致盛产,因其性寒可治多病,深得人们喜爱,为区别这种型似河蟹的爬行水陆两栖动物,沿湖渔民爱称为“喜子”。自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青年时期的张英,跟随父亲张秉彝(打铁营生)常游玩嬉戏于嬉子湖,其间不辍发奋攻读、刻苦磨砺。五年后,天资聪颖的张英高中二甲第四名进士,后调任礼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经筵讲官。是嬉子湖丰厚的地域文化熏陶和哺育了当朝一代名臣,从那时“喜子”改称为“嬉子”,“嬉子湖”名便广为流传。

嬉子墩传奇
    嬉子湖波心雄踞着一树木葱笼、鹭鹤千群的仙岛——嬉子墩,无论湖水涨落终不被淹没,远看似出水芙蓉,近观若睡猫卧于湖中。嬉子墩中心有一古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主系明代四川按察使司余珊。余珊,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进士,一生耿直善谏,因揭发宦党受陷入狱。明世宗及位,应诏奏“十渐”,计万余言,俱中时弊。后升其江西佥事,迁四川威茂兵备副使、四川按察使司。墓前的石马、石翁仲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嬉子墩和它的石人石马还有着一段神奇的传说。
    从前这墩上住着户打鱼人家,家里豢养只黑狗,据说那黑狗乃是嬉子墩的守护神,它象团黑云将嬉子墩遮罩了起来,什么样的敌人也发现不了这块宝地。那一年冬天,嬉子墩上来了位地师爷,这人过于迂腐、谨慎多疑,倒是这家男女主人热情、豁达善良,每天鸡鸭鱼肉、杯茶碗酒地象自家亲人似的盛情款待。再说那狗下了屋顶,只要见到那地师爷就不住狂叫,弄得这位异客自觉窝囊尴尬,心里气愤不已,就本能地对狗充满了恶感。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转眼,水暖花开,古怪的地师爷也自觉得该要离开这人好水甜的地方了。可他心里一直在嘀咕,这几天吃的鸡怎不见鸡肫,八成是人家留着自己吃了,哪有真心待他的呢?越想越不是滋味。临走一番惜别之际,猛然那黑狗从屋顶上跳下,不住的狂咬乱叫,弄得这位地师爷老羞成怒,便对两主人吩咐道:“这孽畜非除不可,不然日后要有灾难啊!”他心里却明明知道,这是一条神狗,万杀不得。善良的主人一边听着一边塞给他一只沉甸甸的盛菜的竹筒,嘱咐路上好用。走了几里路,地师爷自然打开竹筒盖瞧瞧里面是甚,一看是一只只卤得红香发亮的鸡肫。他良心发现,觉得幸遇这对恩人,却骗人家除掉那条神犬。不行,得赶紧回去改口。等这位地师爷三步两步折回,见门前摊着一张血淋淋的狗皮,顿觉晚了,急得心脏病发作就倒了下去。那竹筒里的鸡肫散落一地。
    刹时,乌云翻卷,雷声隆隆。原来嬉子墩失出“狗影”的遮护暴露了一方宝地,朝廷发兵前来掠夺,刀光剑影之处,鸡鸣鹤唳,树倒花落。令人惊奇的是,嬉子墩上那一片片竹林,血流成河,原被刀剑砍倒的竹节里都有三个人形模样的生命,未被砍倒的竹杆全部爆裂,里面都是如此。统军的将领惊骇万状,他用刀指着一个个血淋淋的小人对手下的士兵说,那红脸的是未登基的皇上,而黑白两脸的分别是武将和文臣,他们惊呼,灭了整整一个即将产生的朝廷和军队。
    忽然一阵狂风暴雨,碧浪滔天,那班耀武扬威的军队被湖水卷得无影无踪,一切都恢复了宁静。那一层层竹节里爆出来三个小人,化作三对石人石马永远立在嬉子墩上,如今忠实地守卫在余珊墓前两侧。

陡起墩故事
    从嬉子湖水上码头乘快艇南下不到二十分钟,便可来到“五斤花”地——陡起敦,它位于双店村木咀头不远。
    清顺帝时,有位史地师慕名来到这五斤花地,有一天他领着几个穷人在此挖处荒坟,叮嘱挖至墓下躺埋著的青石就别下手,给位地主老爷葬祖,图个“官(棺)上加官(棺)”。这几个穷人就是不服,偏偏挖开了石碑,没想到顷刻间一对仙鹤从碑底下临空飞出。史地师惊醒过来连忙一仗击去,嘴里还一边骂:“看你劣畜发几家”,可怜一只从半空中落入菜子湖,另一只向江南方向逃去。一夜间,其失足水面处长起一爿立足小岛将伤鹤托起,这就是“陡起敦”的来历。
    再说有一年,后来出任安南正使、太常寺正卿的程芳朝寄居陡起墩,贫寒之至竟买不起年肉,就欲求祖籍贵池、在此地做买卖的屠户赊帐,哪知主人不在家,小徒第虽羡慕其才但又不好做主,只好选了个毛糙猪头叫他将就着过年。没料到回家将猪头刚汶着,屠户气凶凶揣门而进,不管三七二十一拎起猪头就走。奚落之下,程芳朝抄起虾宕哆哆嗦嗦下湖捞了点虾子回来。除夕夜,一家人围着碗猪头汤羞愤不已。“妻子莫要泪涟涟,无肉有汤也过年,有朝一日时运转,日日年来日日年。”踌躇满志的程芳朝反复劝妻举筷:“金筷夹银虾!”。没想到正在此时,漆黑的外面象一只仙鹤在鸣叫:“状元出在五斤花——”他猛的一惊,注目倾听,还是那句“状元出在五斤花。”,一家蹊饶不已,“五斤花”是啥意思?几天后程芳朝终于弄明白,这五斤花之地无论丰年还是歉年可收五斤棉花。不久,程芳朝借了些银两买这块五斤花地,千里迢迢将一世祖父母老柩迁安此地。这陡起墩果然是着好地,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程芳朝参加殿试,一举高中一甲二名榜眼。
    程芳朝发迹以后第一次出使安南,途径池州,不料官船搁浅于近岸,他传令池州府将城内外大小肉案悉数搬来搭桥,从此池州屠户卖肉无肉案一直沿袭至今。他的“肉案搭浮桥” 趣闻轶事,至今还在民间广泛传诵。

锦绣笔架山
    从嬉子湖驾舟绕菜子湖东行十余里,便来到菜子湖与白兔湖交汇的怀抱——松山湖。
    “桐城好,最好是松湖,贾船帆挂千秋月,渔艇灯明两岸芦,一望水平浦。”岁月的沧桑,环境的变迁,诗人姚兴泉笔下的“松湖落雁”如今虽不复存在,但却演绎出另一番全新的景象。松山湖,烟波浩淼,绿水常蓝;水漠松涛,云海层障;鸟去雁来,千帆云集;至若春和景明,山花烂漫,好似人寰千里,海市蜃楼。而中秋月色,如水似银;月下听松,夜泊小舟,如入人间仙境;冬雪茫茫,千里平湖,不尽瘦水寒山。自古皆因秀色可餐而被文人雅士所歌咏。
笔架山,泊松山湖南岸,海拔119米,是嬉子湖镇的制高点,南隔菜子湖与大、小龙山相望,相距约30华里。笔架山现名为松山,南眺其峰,一颠独秀,北望其阴,双乳耸立。山之东有大小两孤屿座于湖中,如双龙戏珠,捧衔日月,是谓大小“印墩山”。相传唐代薛仁贵东征时兵阻菜子湖,情急之中抢了一副担子意欲挖山填湖,不想扁担“咔嚓”一下断了,一担土就永地搁置湖心化作松山二子。松山主峰大鼓顶,形似巨大石鼓,举足轻蹬,但听空然作响,余音缭绕。置身大鼓顶俯视,一派郁郁葱葱,四周全是茂密的松林,阵风吹过,绿浪翻滚。放眼松山湖面,隐约渔帆点点,波光粼粼。在没有月光的晴夜,可见星光闪烁,渔火荧荧,可谓“日有千人唱诺,夜有万盏明灯”。天水交融的松湖奇观,难怪为“桐城八景”之一。
    松山富含铁硫铜等复合矿石,南宋时期是我国的四大钱监(即国库)之一,皇家在此铸造铁钱储藏货币,后太平天国时在此扩大规模,至今铸币山庄遗迹依稀可见。
    松山有几处古墓,最有名的系明代桐城大理学家方学渐,于明万历乙卯年(公元1615年)不惜重金将其母柩从城郊月山迁至松山北腰“人字地”落葬。且不论其迷信如何,自方学渐后方氏子孙代出文人学者,尤其以明代大科学家方以智、清代“桐城派”鼻祖之一方苞及现代文学大师舒芜先生(本名方圭德)最为蜚声古今。更为难得的是,方学渐之孙女方维仪、方孟式、方维则及孙媳吴令仪、吴令则,皆为桐城古代文学史上较为盛名的“清芬阁”派诗人。《明史 艺文志》所载,《清芬阁集》及另著的《静志斋诗话》足以奠定方维仪在桐城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
    且看方维仪的《老将行》:“绝漠烽烟起戌楼,暮笳吹彻海风秋,关西老将披云看,尚是幽云十六州。”,另《从军行》:“玉门关外风雪寒,万里辞家马上看,哪得沙场还醉卧,前车已报破楼兰。”。其诗艺水平及价值颇有唐代边塞军旅诗人之风,又出自巾帼之手,更令人叹为观止。
    灵山秀水,养育英才。藏龙栖凤,古今不虚。

月落凤窝湾
    松山湖北岸的盛家湾,则是“落凤窝”丘岗,它背依雄山,形如凤凰,近旁两山对峙,状若凤翼。说是清代名臣张英之四世祖母仙逝时,有彩凤自南方飞来,落鸿坡上。这落凤窝,经年森林蓊郁,水土均调,不见流失。它冬不见雪,其暖融融,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落凤窝南眺,松山形似巨型笔架(故名笔架山),惟妙惟肖,秀色可揽。东面对岸,远峰连绵,倒影不绝如黛。日出波光中,大小“印墩山”浑圆如玉,霞光影射,青润可爱,其如金印,象征张英、张廷玉父子双宰相之两颗玉玺。人们似乎领觉到,当时的宰相们沫浴皇恩,挥笔松山,以湖为砚,旋而落之辅佐江山的光辉形象。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陕西布政使司张淳之祖母(张英四世祖)逝世后,一家人为殓葬时辰颇费踌躇,此时有位久慕这位江南断案如流的“张一包”大人之名的方士,煞有其事地说:“老夫人下奠,必恃鱼上树,马骑人,行者戴铁帽,方为吉时。”张大人一向正直,这番玄乎之说更不为信。可出殡那日,雨过云开,菜子湖旭日东升一片瑞气。张大人突然见到有位驮着牛鞍(即木马)的农夫,将手里拎着的两条鲤鱼挂上松树,再放下木马歇息观望。而另一位打鱼模样的汉子,头顶着从肖家店刚买来的一口簇新的铁锅,小心翼翼地向这边走来。张大人眼睛一亮,这不是“鱼上树,马骑人,人戴铁帽子吗?”他恍然觉悟方士所说的话,便一声令下,棺柩安然下穴。
    张淳以后,张门后代辈出英才,张秉贞、张秉文、张英、张廷玉、张廷璐、张廷瓒以及现代将军张知行和旅台女作家张漱菡等,他们政声之著,学识之渊,足谓桐邑古今之骄子。

印像嬉子湖
    走进嬉子湖总让人赏心悦目,情趣盎然。
悠久的地域文化与山水景观融为一体,展示了一幅生生不息的历史长卷,散发着悠远醇厚的气息和妩媚动人的魅力。这里生态优良,湿地连片,丝毫没有都市的浮华与喧嚣,俨然是地球绿肺,一个天然安逸的生态家园。走进这里不仅可以触及一方水土人情,品读千年沉积的丰厚文化与典故,而且还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的浪漫。
    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赞美嬉子湖这个生态家园的:“堤边浪静,水面波平,一片云烟笼岸北;叶醉丹枫,花疏红蓼,几番风景到江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81

主题

330

回帖

708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3-10 14: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

大家知道“南河”在哪里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3-11 11: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

双港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3-11 11: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

南口有栏河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70

主题

337

回帖

488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8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3-11 1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

泽园临南河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71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桐网进士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29

自我鼓励发帖达人桐网元老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3-11 12: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说你家乡地名的由来、传说或趣事

双港<<兔儿咀>>

相传在姜子牙的那时候,暴虐的纣王,就是挖比干的心的那个家伙,曾经将姬昌〔周文王〕 拘押在羡里,为了测试其忠诚度,将他的一个儿子宰了,剁成极细的醢(也就是肉糜),包在饼里,而姬昌居然一点不动声色地,将这人肉馅儿饼,全部吃了下去。

大家知道周文王的卦很灵,其实也算到了,但不吃小命难保.......

然后纣王才放了周文王让他回家.

回到家文王老婆就问了,儿子怎么没有回来,哪去了???儿子在他肚子里呢!!!!!

周文王这时候一阵恶心,肚里的东西全吐出来了,说来也奇怪,居然变成一只兔子跑了

这只兔子就跑到我们家乡那里了!!!!!!!!!!

现在我们家乡的那一块从地图上看就像一个兔子的嘴巴,所以就叫兔儿咀

过年回家听老人家说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