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咏叹:一首跨越界限的美国摇篮曲
——听格什温《波吉与贝丝》第一幕〈夏日〉之后
一
对我来说, 提起格什温, 脑海里总浮现的 是那首《大峡谷组曲》。 一幅管弦乐的巨画—— 我一直以为, 那才是他最深邃的创作。
后来我才发现, 这首《夏日》, 其实我也早就听过。 觉得旋律不错, 却始终听不懂它说的是什么。
现在知道了曲名, 忽然觉得—— 还挺诗意的。 “夏日”这个词, 像一层金色的尘雾, 笼罩在半梦半醒的 小镇上空。
我上网查了歌词, 笑了。
只有美国人, 能把摇篮曲写得这么直白: 你爸爸有钱, 你妈妈漂亮极了。 别吵了,小宝贝, 别哭。
太坦率了, 一点都不遮掩—— 没有悲情咏叹, 没有翻滚的高音, 只有一句话的世界观, 像诺言, 也像自我催眠。
质朴, 又有点奇异—— 这是他们的夏日, 他们的歌。
二
它开始了—— 轻得像从南方田野 蒸腾而起的热气, 一段旋律, 在五个音符上漂浮, 缓慢, 悬浮, 仿佛空气本身 也忘了流动。
这里没有悲剧, 没有震耳的咏叹, 没有神明 从金光中降临。 只有一首摇篮曲—— 安静, 坦白, 仿佛真理 就是母亲的一句低语。
你爸爸有钱, 你妈妈漂亮极了—— 多么奇妙的句子, 要唱给一个 什么都没有的孩子听, 甚至 可能一生都不会拥有。 但还是唱吧, 就像 那样就能让它变真。
这就是美国—— 一个梦想 穿着旧鞋行走的地方, 而音乐, 将苦难 变成神话。
格什温—— 一个白人, 写着黑人的歌, 他认真地聆听, 大胆地借用, 把舞台与街道之间的线 慢慢模糊, 把歌剧与民谣 揉合一体。
他们称它为 “民间歌剧”, 但“民间” 却并不总是 认同它属于自己。
然而, 这首歌早已走出歌剧院, 它乘计程车去了哈莱姆, 搭蒸汽船驶向孟菲斯, 停在巴黎的烟雾酒吧, 走上加纳的节日舞台。 它披上了艾拉的嗓音, 燃烧着贾尼斯的火焰, 它成了所有人的歌。
它早已不只是 第一幕中的一个场景。 它是 一段美国的咒语—— 脆弱, 不公, 却无法遗忘。
一首摇篮曲, 在历史中蜷缩成一个孩子, 还未醒来, 正在梦中。
附:
吴砺 2025.7.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