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回复: 0

[散文] 惊奇之形:美与真理的沉思

[复制链接]

8218

主题

1901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189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5-23 23: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惊奇之形:美与真理的沉思

                                                                        ——观看纪录片《生来为何 第二集:美与真理》

             一

一个问题,
像黑板上的粉线,
悄然划破思维——
数学公式,
是我们创造的?
还是我们发现的?

是思想的雕刻者,
还是宇宙的考古人?

教授说:
“虚数是人类的发明。”
可量子力学却以它为根基——
这些“不真实”的事物,
竟打开通向现实的大门。

真理,
原来建立在我们无法触碰的幽灵之上。

说实话,
我从不真正接受虚数,
高中时它像海市蜃楼,
大学时的高等数学,
如冰冷的玻璃贴住额头——
逻辑清晰,却情感遥远。

这个世界真奇妙。
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
在这里握手言和。

看这类纪录片,
知识灌入脑中,
却像沙漏
耗干精神。

“美感,是寻找真理的向导。”
我没有抽象思维的天赋,
摸不着的东西让我不安。
但我的技术直觉清晰——
因为技术是
为现实造器的语言。

我后来明白——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脸,
和数学家看见完美公式时,
大脑里被点亮的是同一块区域。

美,是主观的,
却引导我们接近客观。

创造,
是“美”的另一种名字。

对称之美,
破裂之美,
缺憾之美。

“性爱与创造,
本质来自同一欲望。”
这句话,
奇异而深刻,
在我心里回响良久。

有时,
看那些伟大的头脑
谈论宇宙如谈自己孩子,
我感到渺小——
像一条游到洞穴边的小鱼,
呆望无边的大海。

太多聪明人,
太多优美的理论。

“每一个人,都是随机的产物。”
“随机与创造,本质一致。”

那些句子,
像玻璃碎片在阳光中闪光,
不容忽视。

“至高的美感,常常伴随恐惧。”

诗人说:
好故事并非虚构,
而是人类生命经验中
真正的真理回声。

文学家看世界,
与科学家看文学,
本就不同。
但想象力,
让我们超越自我。

道德之美,
身体之美,
音乐之美,
数学之美——
都点亮
大脑深处同一片光芒。

西方的纪录片,
不给答案,
只提出可能。
不同的思想模型,
唤醒我们的思考。

而我们,
在中国长大的我们,
被教导:
伟大,光荣,正确,唯一。

其他的,
被“和谐”掉,
被屏蔽。

于是——
创造力近于零。

但抄作业,
无人能敌。

当然,最要紧的是——
别得罪师傅,
总要有人
给你留一份作业可抄。

最可怕的,
是我们刚学点皮毛,
就迫不及待
去教全世界。


               二

在一间安静的屋子里,
一个声音问:
真理,
是我们塑造的?
还是它塑造了我们?

一个公式,
闪着微光,
像星尘的碎片。
我们是它的发明者,
还是在宇宙的褶皱中
发现了它的化石?

物理学家在说话,
数学家在回答,
诗人安静地倾听。
每个人手中,
都握着一缕
看不见的网丝。

美——
在眼中被看见,
在和弦中被听见,
在证明的曲线中被感知——
点燃的,
是同一片心灵的火焰。

在大脑深处,
艺术家与科学家
走在同一条走廊。

这部片子不布道,
不承诺启示。
它建起一座由问题构成的房子——
以矛盾为墙,
以惊奇为窗。

想象力、
欲望、
创造力与混沌——
不是真理的敌人,
而是真理的
秘密引擎。

创造,
即是触碰
那无形的现实蓝图。

影片没有多要求,
只希望我们能停留
在“不知道”的状态中——
睁大眼睛,
卸下心防。

在一个
被训练为背诵答案的世界里,
它竟珍视
那未完成的句子,
那神圣的问号。

它不讨好,
不下结论。
它只是举起一面
天空的镜子,
对你说——
你看,
连星星
都还在寻找。


附:



吴砺
2025.5.23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