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爱娅 我们桐城这地方好像没什么有名的土特产,惟有声名赫赫的桐城派文化,一直是影响深远,至今仍然享誉中外,这在桐城的饮食文化上,也多有体现。 单说丰糕吧,这是一样很简单的食品,现在已被亲朋好友们,带传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春节期间不可缺少的馈赠礼品,并且有了一点小名气。桐城丰糕起源于什么朝代,虽有神话传说,却还没听说有人做过考证,我想当然的认为,与桐城文化似乎有一定的粘连。 制作丰糕只限于县城里面,乡村人家是没人制作的。在改革开放以前,城里条件还可以的人家,到了腊月末,就要为丰糕作准备了。首先选好上等的大米,洗净后放入缸里用清水浸五六天,其间要隔天换一次水,免得有馊味。等到米发涨变白,再捞出洗净准备磨成粉浆。 以前磨粉浆是靠石磨来完成这项工作,是很辛苦的。往往是一家人轮流上阵,推磨的推磨,往磨孔里下米的下米。推磨的人要不了一会儿,手臂就算得不行,就要换人了。下米的人也要有技术,那米里必须要带点水才好。水多了,粉浆就粗糙。水少了,磨就推不动,上下两扇磨盘就粘住了,这凭的是经验。一般人只要干过了这些事情,也都有了经验。 磨好后的粉浆被倒入缸中,配上一定比例的面粉再加入酵母和匀后让它发酵,这道工序最关键。发过头了会酸,如果没发酵到位,蒸出的丰糕就不松软,也就不成为丰糕。要不停的观察,这个是要有点技术的,也非常重要。有些人家丰糕做得好,就是这关键把握得好。等到粉的浮面起泡泡大慨就行了,这时在粉浆里加上白糖,有些人家还在粉浆里放入肥肉丁,也有放红枣的。 发酵好了的水粉,被舀进小蒸笼里。那蒸笼有大有小,有盘子大的,也有碗口那么小的,看需要而定,旺火蒸上四十多分钟就算大功告成。刚出笼的丰糕,那个白,那个嫩,那个扑鼻的甜丝丝的香气,只往人的鼻孔里钻,只要闻到了,没人能抵挡住它的诱惑的。 讲究的人家,还在蒸熟后的丰糕上面点缀一些青红丝。送人家的,还要在丰糕上面写上“新年好”之类的字,很有喜庆吉祥的味儿。这些丰糕只有亲友邻里之间互相赠送,也只限于小城市井人家,市场上是没有买卖的,乡村里也很少听说有丰糕这一吃食。 桐城城里的习俗是真月初一大清早,就开始到各亲友家去拜年,主人都会端上一盘蒸得热腾腾的丰糕片,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请吃丰糕吧!新年新气象!步步高升,岁岁发财。”客人哪怕肚子再饱,也要尝一点以表示接受了祝福。这也许是桐城人过年时一种特有的民俗风情,就因为这,所以,丰糕是每家必备。 现在经济发达了,吃食也空前的丰富。然而,简单平常的桐城丰糕,身价却空前的高贵起来,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农村里的人们走亲访友也开始送丰糕了,一到春节期间,丰糕就成了紧俏货。 要想买到口感好点的丰糕,夜里就要起来去排队。已有人看准了这一大商机,已经将它做大做强,形成了产业。小钢磨,小锅炉的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工厂。工厂制作出来的丰糕,已没有了从前老式家庭制作的丰糕那样精致,也没有红枣青红丝什么的来点缀,但仍然是买的人如潮。已有丰糕店老板创造了品牌,并且把桐城丰糕推向了全国各地。 桐城丰糕的松甜爽口,给春节期间吃得油腻了的人们换一换口味,是大受欢迎的。更受欢迎的原因,肯定是与“丰”和“糕”(高)这两个字分不开。人们看中的是“丰糕”两字其中所包含的祝福和希望,用现在的时髦语言来说的话,吃的是艺术和文化,送的是祝福和吉祥。 这平平常常的米粉丰糕,从普通的家庭小吃到现在的身价百倍,这不能说不是沾上了桐城文气的光。无疑,是桐城的文风文俗,让它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