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怡
《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首小诗,那小诗的结尾写的是:“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曾经就轻哼着这样一个句子,泪流满面,为了一些无疾而终的爱情。
很多年前,我在家中看周迅和黄磊主演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时,看到两个天造地设的人物,在英伦的寓所中的执手无语凝噎,生生觉得悲哀,是那种没有结果和无助的悲哀。那样一种稠重的情感,勾起当时感情丰富的我莫名的激动,恨不得自己变成上帝,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结局。也许,一个旷世的才女和一个旷世的情痴相遇,注定是一出惊天动地的旷世悲剧。
与徐志摩结识时,林徽因才16岁,徐志摩不顾世俗的偏见和师长的反对,毅然离婚要追求她。林徽因明白,诗人的爱情固然美丽,但才子皆风流也是自古不变的规律,更何况那时的徐志摩在中国的家中早已有了妻儿。这就意味着,林徽因选择了徐志摩就要选择他的生活,他的背景,他的过去,而这些,清高如林徽因又怎能够接受呢?聪慧的林徽因最终放弃了多愁多情的诗人徐志摩,而选择了更为宽厚忠信的梁思成,从此相扶相持,同甘共苦数十年,成就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段佳话。更难得的是,林徽因和徐志摩后来一直保持着高尚而纯洁的友谊。
1928年,24岁的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徐志摩后来选择了陆小曼。1931年11月,徐志摩在飞机失事中遇难。闻讯,梁思成从北平赶去济南处理丧事,从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骸拿给林徽因。林徽因非常悲痛,徐志摩是赶着来听她演讲的,却从此阴阳两隔。林徽因把这块残骸用一方白绫包好,悬挂在自己卧室的床头,以这种方式纪念徐志摩,直到她去世。
在林徽因51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只是匆匆过客而已,只不过他的声音很响,所以,这段恋情才轰动文坛。徐志摩后来的妻子陆小曼也是才貌双全,那段插足恋情也曾喧嚣一时。同样是爱着徐志摩的女人,陆小曼的选择与林徽因截然相反——这也许是性格使然。陆小曼是大上海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熏陶下的宠儿,是那种习惯了喜欢某件东西就一定要得到的女人。于是,若干年后,当林徽因在北京的家中相夫教子的时候,当林徽因站在清华大学讲台上的时候,陆小曼却只能一个人孤独的听着冷雨敲窗,任回忆吞噬那份刻骨铭心的思念。
著名女作家张洁曾说:“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离不开梁思成,缺不了金岳霖,也少不得徐志摩。”林微因的另一个知心朋友,金岳霖也一生挚爱着她。梁思成开始知道实情后想了一夜,反复的把三个人放在天平上衡量,觉得自己比不上金岳霖。于是他跟林徽因说了,同时还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老金,便会祝他们永远幸福。当林徽因把这话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说:思成能说这个话,可见他真正爱你,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选择退出。
从梁、林、金三人留下的文字来看,他们对相互之间的关系评价完全一致:梁思成曾对他的第二任夫人林洙说过:从那次谈话以后,我再没有和徽因谈过这件事。因为我知道老金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徽因也是个诚实的人,我们三个人始终是好朋友。林徽因在1947年10月病危中给朋友写的告别信上说:老金和思成真好,感恩有他们的守护。金岳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
1955年,林徽因去世,金岳霖题写的挽联曰: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去世后多年的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需要如此隆重。没想到席间他幽幽的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一语顿出,举座皆惊,对他的深情,无不感叹唏嘘。金岳霖终生未娶,八十多岁去世时,是梁、林的孩子们给他送的终。
所以,有人说林徽因是个圣女,她的影响重塑了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著名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男人金岳霖。
身处当今社会,感动的是他们三个男人之间彼此的敬重和理解,这样一种肝胆相照的美好情谊,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间的绝唱,是真正的君子风范。这一切故事的背后都昭示着大写的几个字:人格魅力。而且,他们之间的这种真诚和信任,完全不是现今浮躁的社会炒作所能揭示的。那一代人的家庭教养和中西两方面纯正的教育,帮助他们在人生的选择中把仁爱和真诚置于首位,也使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了醇厚古朴的文明风骨,教人永难忘怀。
原刊2013年11月15日《新安晚报.安庆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