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46
- 积分
- 372
- 威望
- 212
- 桐币
- 1184
- 激情
- 33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8-17
荣誉会员
 
- 积分
- 372
 鲜花( 4)  鸡蛋( 0)
|
从沙塘的老家回城关经过千年孔城古镇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想起来去孔城境内的桐梓山白云寺。有年的正月和母亲一起上去进过香,当家师叫释常晖,那天上去和当家师父聊了一会天,竟然聊出许多佛缘,师父曾经在凤阳的龙兴寺受具足戒。中午师傅执意挽留让我在他那吃点素菜,因为没有居士和其他的和尚,师父是亲自下厨做饭,然后说我们吃过饭后再接着聊天,既然这样我就和母亲商量留下。师父说他不怎么轻易佩服任何人,但他看了我一眼后说:你很值得我佩服,可你的官场很渺茫,因为你对佛学的悟已经和他在同条线上,所以官场对我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其次师父珍重地告诉我:学佛研究佛都可以的,千万不要着迷,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否则以后就有可能象他一样遁入空门了!”
其实过去这个庙里的某个师父也是群殴的方外朋友,外界称他林和尚,只是他戒不了口所以最终在劫难逃,因为出家人是要守得住清规戒律的,如果他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个非常优秀的师父,毕竟他在九华山也曾受过具足戒。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高桥的白杨寺,他是中途接到我电话从孔城赶过来的,谁料两个月回老家过春节准备给他电话,可惜乡下的小叔告诉我师傅已经往生,我知道他是带着身后的种种是非去追求另一种圆满去了。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他也终于回到了他该去的地方。那天是第一次走进他的寺庙可惜他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后来我和常晖师说起林和尚,但他们只是在佛祖的背后置放了一张遗像,那是不叫灵位的,常晖师说这都算不错了,我是方外人无权过问方内事情,不管怎样我还是双掌合十恭恭敬敬地给林和尚磕了三个头,为了彼此曾经的那份佛缘。
老桐城的史志上记载有八景之一的桐梓晴岚就是在这里,明代许浩咏桐城八景诗:乔木碧涧景偏嘉,山色溟蒙若翠花。帘卷香风吹彻去,谁知清兴在诗家。相传九华老爷曾想在这里登基建立自己的道场,谁料因为地势关系空留一只脚印在山顶,接着又往别处继续寻找他的道场,原来在山下的晴岚中学读书时还专门爬山去觅迹寻踪,那个时候的山顶没有庙宇只有一个简陋的佛像,许多人慕名而来进香,到处是佛家燃灯用的香油,印象中还有一根红绳子上面穿了许多针,山的西边看见蜿蜒的孔城河,靠北面的山体上有一手印传为观世音菩萨的手掌印,再往里就是另一佛教道场-----慈云庵了!
今天再次来到桐梓山下发现老晴岚乡政府的转弯处搭一简易山门,意思是说白云寺的大雄宝殿奠基,真没有料到常晖师还真的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干起来,佛法无边。正月来我和他在山顶上聊天,他说他有个设想就是建立一座大雄宝殿,让车子能直接开到山顶,并把现在的庙宇整个拆除建立一座露天的观世音菩萨室外法相,当时我还在考虑工程庞大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真干起来也不知道哪年的事?谁料现在他已经在着手动工了。常晖师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工地远远地看见我来,就亲自迎我上山并一再地说:热吧,赶快到寮房吹吹电扇!接着又和工地上的一个人说送个西瓜上来。我说:常晖师你真厉害,可我说一点山体走向没有破坏吧,路的勘察看了风水吗?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先想好也可以问问菩萨?其次不管怎样既然干就要干好,不要给别人说闲话,附近的村庄里要搞好关系?常晖师说:所有的都是自己亲自看的,和村庄里人也达成协议,山体是浅表性地开发,没有破坏!之后他把平面效果图远景规划图拿出来让我看看!走时送我两条毛巾两个杯子,我执意要丢香火钱,常晖师坚决不收,他说我们讲究的是随缘但不能攀缘,并一再地让我明年的正月初九大雄宝殿上梁让我再来。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白云寺,告别了常晖师,到达孔城古镇我还特意停下车子,回望桐梓山麓的白云寺,几多感慨,几多留恋,相信古桐的老八景“桐梓晴岚”的飘渺仙景会再次重现,白云寺将会是万象慈航中的一艘渡船,普渡众生,荫泽八方。
(旧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