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46
- 积分
- 372
- 威望
- 212
- 桐币
- 1184
- 激情
- 33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8-17
荣誉会员
 
- 积分
- 372
 鲜花( 4)  鸡蛋( 0)
|
从香铺的二外公家出来雨依然密密地在行走,一种微凉透过九月的肌肤传递着秋的脉象,但看不见满眼的金黄,只有绽开的棉絮在雨中耷拉着个脑袋,蓬勃的白色收敛了裹腹的农家心事,深邃的绿是这个季节最后的客人,沉浸在雨中的幢幢小楼是乡村富裕起来的结晶。这个时候竟然没有了回城那个家的急切欲望,只想在雨中走进金神境内的广渡庵,因为雨中的寺庵能给人空灵虚无的感觉。顺着桐金公路慢慢地弛行,路上的行人稀少,车子也不是很多,金神古镇在雨中显得那么安详,店铺由于雨暂时地有点儿清冷,那些平时忙碌的商家正好在雨的间隙中玩玩牌,走走“四方”。带着过客的心理很快地走出古镇的怀抱,没有半丁点留恋。
广渡庵坐落在金神镇松桥村的大河边,绿树掩映,河水悠悠,景色迷人。始建于元末明初,存有“大明宣德年制”的铜香炉。世事沧桑,庵宇几毁几兴。现重建的有2进佛殿,前进大殿供弥勒佛、西方三圣、药王菩萨。后进大殿为大雄宝殿,供三尊大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大殿两侧,还建了观音殿和地藏殿。
广渡庵虽规模不大,却历史久远,从珍存的玉雕观音菩萨、白瓷千手千眼观世音、六角形的清代瓷花瓶及瓶上的画与题词,足以说明该庵过去香火之兴旺和佛文化底蕴之深厚。在我刚走到广渡庵的山门时惊奇地发现,今天的古刹摆脱了往日的灰蒙,显得如此清新、无染。此刻正是午休时间,庵门还在紧紧地关闭着,旁边有个老者是附近的庄户人非常热情帮我叫喊,终于门开了,先是一位居士把香递给我,接着妙云尼师也走出来,可能是我的不俗到来打搅了她的秋梦。也是因为雨所以少有香客,庵中格外清净,只有淡淡的檀香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飘散,香炉就摆在淅淅沥沥的雨中。雨点打在庵前的石阶和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迷蒙的雨雾给这个佛家净土添了一些肃穆和庄重,也涂抹了一层神秘。妙云尼师和我也熟悉,在雨弹奏庵瓦的梵音中,我们就着一盏清茶开始了漫无目的地聊天,话题当然也是围绕着佛家思想展开的。然后妙云师领着我去看正在修建的客房,参观了整个庵的全貌。
雨似乎渐行渐止下来,站在空旷的后院我的眼神开始细细地打量这座古老的庵宇,庵瓦被雨清洗得明明亮亮地,几颗摇摇欲坠的雨珠挂在檐下,一缕清风飘惚而过,那滴滴耀眼的雨珠,在风力下消失。由此想到我们脆弱的生命,与那滴滴耀眼的雨珠又有什么差别?经无常的风一吹,就那样随它而去了!走廊上画颜俏壁显然是才绘上去的。此刻我的思想也浑然湿漉漉起来,没有料到佛院中的雨也能让人顿悟,终于明白耗子为什么偷吃佛祖前的灯油也能成精。
这时修客房的建筑师傅们也开始忙碌起来,茶已经有了禅的味道。妙云师说:汪施主下次再来的时候可能就是另一种景致了,欢迎没有事情常过来坐坐!双掌合十别过。广渡庵很快被车速掩隐在雨中,依旧那么迷梦,那么空灵。
雨,带来了今天的清新;雨,带来了今天午后的谧静。佛法春雨除去了众生内心的污垢,滋润心田,使内在本具的佛性发芽、成长、终结佛果。
(旧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