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46
- 积分
- 372
- 威望
- 212
- 桐币
- 1184
- 激情
- 33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8-17
荣誉会员
 
- 积分
- 372
 鲜花( 4)  鸡蛋( 0)
|
五月的这场雨断断续续地行走了有几个时日,前阵子的燥热也被雨兜头浇个奄奄一息。站在办公室窗户前看被浓密的雾气笼罩的龙眠天空,细雨如雾就象一个怨妇依旧在斜斜密密地织满腔的惆怅。深邃而阴晦的天促使着我感觉空气变得压抑起来,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也略显得坐立不安,甚至有点浮躁。这时其他办公室的一个同事跑进来对我说:今天是四月初八,释迦摩尼佛成道日,我们选择一个清净的寺庵去走走如何?顿时我很惊讶:是吗?我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因为我现在基本上是不翻日历,更不管天气的阴晴圆缺,在制式的家、女儿学校、单位这条轨道上乐疲奔波,所以同事对我说释迦摩尼佛成道日我感觉很奇怪。既然这样就找个寺庵去放松自己郁闷的心情也是不错的调剂,加上工作上多多少少的郁闷叠加,难得地好机缘。于是我对同事说:不行我们去原白马境内的结缘庵!因上次听这庵所在村的领导说庵子曾经的王爹爹从檀香寺又回来了,王爹爹是俗家人对他的尊称,法号叫释西印,背微驼也有人喊驼爹爹,人非常和蔼,在结缘庵那个时候,他经常利用自己曾学过医的技术给庵子附近的村民看病。和他相识还是我在白马乡上班的时候,后来他去了黄铺的檀香寺,彼此也就很少联系,没有想到他再次回到结缘庵。终于等到十一点下班我就和同事一起乘着摩托向结缘庵出发,雨这个时候已经停止,微凉的湿润以迅急的方式包抄过来,我打了个寒寒的颤。
从南关邮局穿过陈庄开发区便是白马的地界,这条路自父亲送我到原白马乡政府报到,整整走了十一年,如果不是区划调整我可能目前还在行走,或许就是一辈子直至终老。城里到城外是一条漫漫长长的路,飞扬着人际战场上看不清的白刃硝烟,有人在这条路上悲怆高歌:风萧萧兮,壮士一去不复还。”也有人在这条路上把酒吟颂:轻舟已过万重山。城里的人想走向城外,城外的人想走向城里,关键的都是人的心态在作祟。记得父亲在临去世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三子,把你调回城我已无能为力,只有靠你努力了。”说完父亲流泪了,我在那一刻竟不能做任何保证,那也是我一生的遗憾。今天我以一个所谓的城里人再走这条路的时候,某种窃喜暗暗地浮上心来,一漾一漾地。
只顾着独自回忆,连路两旁接近尾声的春意也没有心思去欣赏了。到处是明晃晃地水渍,映出清清爽爽的绿色,忙过一阵子的田野目前也赋闲下来,农户人急切地在等着热火朝天的双抢到来,那是他们的期望。转过一个村庄就能看见矗立在田野中的结缘庵,这时的路开始变得泥泞崎岖,车子象蛇一样在稀化的泥中扭来扭去,同事问我:不行就下来吧!我说行,朝佛的路上肯定是有各种艰难险阻的。就这样慢腾腾地行驶了一会便到了结缘庵。十几年没有过来,庵子彻底地变了,变得连我自己也没有办法辨认过去的痕迹,庵子部分佛殿还在建设当中,只是因为雨的缘故没有开工,师傅在一旁的寮房看电视聊着天。
结缘庵过去叫阎王殿,不知道怎么后来改了名字。位于现在的龙眠办事处白马居委会,始建于清朝中期,现庵宇坐西朝东,房屋十余间,大殿1进,供观音、地藏、药王等菩萨,庵宇四周农田环绕。佗大的庵子在雨中显得那么安静,迈进大殿心是复杂的,我和这座庵子曾经的几位师傅关系都非常密切。97的时候我来这里还是几间破旧的殿宇,当时的师傅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她的法号,只晓得喊她杨奶奶,现已往生。和她认识是由于寺庵在民政上还拿到补贴,她那时年岁大跑乡政府取钱比较不方便,所以在乡政府工作的我对杨奶奶说:如果你信任我就把私章交给我,每个月我给你取然后送过去。于是就这样我和杨奶奶接了一段佛缘,由此也认识了另外两位师傅,王爹爹便是其中的一位。后来的日子回城关便从结缘庵回家,主要是到庵子里坐坐和杨奶奶、王爹爹聊聊佛法,她们也把我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个时候的时光真的很幸福。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再次踏进这座古老的庵堂,其中的两位师傅都相继离开这婆娑世界,王爹爹也是在十几年后重返结缘庵,所以心如切割般地疼痛。
带着沉重地心思我恭恭敬敬地在佛祖面前点燃三支檀香,这个时候一个陌生的师傅从后面的厨房里走出来,她问我们怎么在下雨天还过来了,我们说今天不是释迦摩尼佛成道日吗?她笑了:今天是四月初四,还有几天?顿时我们懵了,也好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的圣诞,反正都是菩萨生日无所谓了。接着我问王爹爹呢?师傅告诉我说回檀香寺收拾行李去了,过几天就回来?然后那个师傅反问我:你和王爹爹认识吗?岂止是认识,包括这做座庵曾经的所有人都和我关系非同一般。这个时候我没有理会那个师傅径直走向殿外,庵南100米处,有一棵高大挺拔三人合抱的古树,铺青叠翠,浓荫遮日,为结缘庵增加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听当地人说如果身上的关节疼,就将树上摘一根古枝下来浸酒喝,真假如何反正我没有试过。就这样在殿外流连,把戾气与烦躁消磨得干干净净。
随着在庵中停留的时间增加,心中的烦恼渐渐消散,没有想到在喧嚣的都市中还有这么一处地方,能够让人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找到心灵的净土。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方净土,或此或彼,随心而定。在庵里吃完素斋后雨又开始下起来,这也是我喜欢的空灵境界,到处被雨包围着,在漂浮的檀香味道心剔除了浮躁安静下来。终于懂得:心若孤单,闹市即天涯。
(旧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