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云月在天

[桐城史] 康熙桐城县志 卷二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嘉宾会员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2: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2-11 13:07 编辑 ( J( I8 v; Q4 C# m" X0 J

  p) h# {  S' a附錄禁革糧長碑文云案粮长释义见此碑文中                               江南安慶府桐(云案慶字誤城字是)縣爲徴兌久有良法。日久恐致弊生。合再籲憲饬禁以肅漕法事。   康熙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奉江南布政使司管理江安徽寧池太廬鳳淮揚廣合滁徐督糧道事。按察使司副使。加十九級章憲牌前事開奉總督部院阿  批該本道。詳開切查從前各州縣漕糧開倉之前。州縣官每啚僉點殷實富戶。令其經收一啚之糧。或稱首名。或稱糧長。每限漕米不完。止比首名糧長。不問細戶。在欠糧人戶反痛養不關。不肯依限完交。往往首名.糧長。畏懼比責(云案比责限期责求)。爲賠完(云案伐为代字形误.完.完结)。然一啚之中。有此首名.糧長。其不肖糧官及衙門胥役。莫不向其需索陋規使費。迨至交兌。旗軍又視爲魚肉。百般勒索。所以一點此役。無不蕩産傾家。故後來僉點是役者。即百計營脫。求脫不得。遂有一班奸徒。承攬代當。或指陋規使費。按米科派細戶。或串通旗丁。恣意折乾。謂之包收包兌。蠧弊疊出。自奉旨官收官兌之後。革除首名.糧長。每年各糧戶俱自運米赴倉斛。交印糧官。收倉交完之時。遂給印票歸農。至開兌之日。印糧官即將收貯官厫之米。兌給領運弁丁。軍民不相見面。諸弊厘革。此誠極善良法。但今年久。恐州縣印官憚此細戶之繁文。與官丁交兌勞苦。其糧官與糧總差役。無此代爲科斂之人。難以需索妄冀。各縣台駐劄遙遠(云案驻扎。札乃劄字简体)。鞭長不及。或仍立首名糧長名色。復興前弊。害民蠧漕。亦未可知。當此水旱頻仍。民生困苦之日。奚堪復加酷虐。今新漕轉盼開征。相應亟請憲台嚴加批示。以便轉饬各屬。勒石倉廒。務須恪遵官收官兌之法。如有僉報糧戶。充當糧長.首名。及令糧戶與旗丁對兌。以致額外需索害民者。許被害糧戶即據實呈控。官立糾參。役拿重處。則漕法可肅。小民不致困苦。感佩憲恩于世丗矣。等因奉批(云案等因见前篇释义)。官收官兌之法。久經通行遵照。如有陽奉陰違。以及僉報糧長額外需索等弊。該道即據(云案原为扌處.而此字不见康熙字典。恐无此字也未可知。吾疑为據字形误.据.於意即顺)實密揭以凴參處。仍嚴饬各屬。勒石永遵。彙取遵依報查繳(云案报字前疑脱字。未补)。又奉總督河道帶管漕務部院靳  批同前事。蒙批官收官兌。是誠百世良法。有益國計民生。殆非渺小。據稱日久。恐致弊生。如詳嚴饬。所屬一體。凜遵立石。曉谕該道。仍密行查訪。如有不肖有司。陽奉陰違。搆通蠹胥作弊擾民者。立即飛揭詳報。以憑參拏。立置重(云案疑典.典.法)。該道務須實心奉行。毋或托之空言。有負監司職掌。自咎譴(云案于疑乃干字形误.干.求也)。仍候督撫院 部批示繳。又奉安撫院徐  批同前事。蒙批州縣開徵漕米。設立糧長收兌。最爲叢弊累民。本部院已經通饬禁革矣。該道詳請勒石。具見留心民牧。如詳舉行。仍嚴饬各屬務運官收官兌。敢有陽奉陰違。及借端勒索耗費等弊。即指名揭報。以憑照貪例。糾參提問。斷不姑貸。仍候各部院批示繳各等因到道。奉此合亟饬行。爲此仰縣官吏遵照憲批。並本道詳內事理。征收漕糧。不許僉用糧長。務令各細戶自將本戶名下應完糧米。運至官倉。印糧各官照數收入官厫。即刻給發收過印票。令其歸農。不計刻延。正數之外。不許加勒升合。亦不許勒索分厘使費。開兌之日。印糧官即收貯漕米。自與官丁交兌。軍民絕不許見面。仍一面多書告示。先行分發倉場各城門曉谕。先擬勒石碑文送閱。以憑發回勒石。永遠遵守。如敢陽奉陰違。一有故犯查出。官即密揭報參。役拿從重究擬。誓不寬貸。文到。先具遵依一樣十紙以憑轉報等因。奉此擬合勒石。曉谕花戶人等知悉。永遠禁革。一體恪遵毋違。須至碑者(云案见篇已释)。         桐城糧長一役于康熙十九年三月十六日。  蒙本府信牌轉奉安撫部院徐憲擬革除。續于本年八月二十八日奉糧道章憲牌饬令勒石永行禁革      康熙十九年閏八月   日立石。
& S8 w: w; l7 S$ h. b/ H! W
4 K) _4 K1 i5 Y+ [' M: X0 |" V$ a! I/ C0 d" z  j) ]$ V4 ?

3 M! V  C# H% V( @' \" V) C
0 a6 b5 W& Y8 W- L# A: x: Y"
云在青山月在天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嘉宾会员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2: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2-11 13:08 编辑
% k  g& e( K" N
2 q0 M. t' T" W, D" B附錄本縣丈量田地等則碑文                                                                                         【田地等則原係嘉靖年間舊制。亂後地方不同。有上則成下則者。麻山諸處是也。驿路兵馬往來之衝。人難駐足之故也。有下則成中則者。官山諸處是也。地近東鄉。人煙稠密也。康熙三年丈量未必盡符舊制。溢額已至三千有餘】       桐城县知县章守诚为钦奉勅谕事。本县田地。万暦九年奉部文丈量。不分高下肥瘠。俱以三亩折实一亩。当差以致瘠土之民。增粮数倍。办纳不敷。累年赴愬。至万暦十三年。该本县知县章   议将田地査分等则云案即章守诚。进士。会稽人。万历11年11月至万历17年6月。等則。等级)。具由申详。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龚奉批。仰桐城县殚心清査。逐一处置停当。毋得顾忌惮劳。以负朝廷徳意。此生民万世利弊之所關也。事完而成寕一之政云案寧一: 安定統一)。本院當特疏上陳。尤嚴戒民無擾擾。此繳云案疑作檄字。檄有作曉喻。未必全爲聲討)。奉此遵依。已該本縣督同鄉長。副保。正人等設法清查。田分九則。地分三則。遞加遞減。輕重適均。申詳巡按直隸監察御史柴 云案柴某空名奉批據申。审田定則。 增減適均極爲詳妥(云案已該本縣犹言已经过本县。明清公文习见。又如已该本院。已该本府等。增字原空缺留位。適字位置原作通字,即“囗減通均”。據前句“遞加遞減。輕重適均”.用理校法補作“增減適均”)。至於田不折畝。恐日後操會計者不分肥瘠。止按田籍而定差額。窮民其何以堪。該縣言及此。可謂深思遠慮矣。准仍舊馀。悉如所議。並候撫院詳行繳奉欽差巡撫。右副都御史王  批如儀。行繳奉此遵照。則折算歸圖造冊申報。仍給各花戶清由(云案清由即由單)。永爲遵守。外合將原議田.地.塘。折畝田由.五欵緣由及概縣畝則總數(云案概.全.亩則.即田亩等级。全县田亩等级总数)。逐一開列刋刻。須至碑者(云案见前释义)。
- u6 [5 p, f; S( e/ D

3 t! F; K$ S2 r: \5 `" N

+ B( r/ a: w4 z( v9 V, ?* V. h1 ~+ v+ X2 T! F$ H/ {; ^
云在青山月在天

15

主题

98

回帖

68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80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2-7-14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案原为扌處.吾疑为據.据
0 ~/ K" r4 _) P( v% q--------------------
- t! @# k. ~5 n扌處,可能是據的异体字。

点评

谢谢。估计是。匆遽未遑查证  发表于 2012-7-14 18:18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嘉宾会员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7: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2-6 20:03 编辑
9 K5 o9 u/ Y6 y8 K4 ~" c) V4 Y0 M5 J' n
一議田畝。   議得本縣土原分上下兩鄉(云案由乃田字之误)。上鄉田多瘠而原畝輕。下鄉田多肥而原畝重。然亦有以開墾而畝輕者。亦有以浮糧而畝重者。故原畝重輕可以知田之肥瘠。而要不可以一概取必也。今據各區田土。其色有黑有白有黃。其有剛有柔(云案惟字費解.惟疑性字形誤.此處訁土性.土壤成份不同有硬软之分故云剛柔)。其地勢有高卑。有平陂。其水源有淺深.有遠近。並査原畝有重有輕。相與參酌。分爲上中下九則。雖未必能一一相地之宜。而已得十之六七。不致肥瘠倒置。加減之法。以中中田爲主。照今折實畝。當差不再更改。中上則.上下則田。每則毎畝遞加一分;上中則.上上則田。每則每畝遞加五厘;中下則.下上則田.每則毎畝遞減一分;下中則.下下則田.每則毎畝遞減五厘;蓋則愈上而加者愈多。恐近於太重。則愈下而減者愈多。恐近於太輕。則極上極下之四則比之中間四則加減特爲少殺。要之上中下田。原皆以三畝折實一畝。縱使田非極肥。量加三分。田委極瘠(云案委:确实量減三分。肥瘠相去已幾數倍。而亦非強其所不堪。揆之人情。似爲稍安。又有一等濱江土田。勢最低窪。當時以極低窪者名曰水荒。每八畝折實一畝。稍低者名曰水鄉。每四畝五分折實一畝。今審委係遞年水渰(云案委係。確實是)。十收五六。相應照舊。伏乞裁奪
' V0 J% k6 g' I# e( I0 {
; ^2 q% L( E' K: W' y5 q1 [9 l; K# c( p
云在青山月在天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嘉宾会员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2: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16 10:40 编辑
' z7 _: C  ?4 b+ O* }6 g: r5 B8 n' D5 i; l$ m4 e
一議地畝。  議得地之所産。比田原不相同。故地雖極肥。亦不得與田同科。本縣地畝俱以三畝折實一畝。與田一則當差。至以極瘠之地。上同極肥之田。似爲未妥。今議市廛之地。取租最多者爲上則。此外房基雖有。城市鄉遂之不同。而身之所居則一。俱議中則。若一切種作之地。俱議下則。上則地每畝議加一分七厘。中則地照原折實畝。不加不減。下則地毎畝議減一分七厘。俱與田一則當差。田分九則而地止三則。以地原非迥異。不必過爲區別也。濱江地有以八畝折實。有以四畝五分折實者。亦應照舊伏候裁奪(云再案则。等级)。
云在青山月在天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嘉宾会员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2: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23 20:02 编辑
/ r- U6 Q6 X: U
% ?5 i: b& y: J9 `: d' T% z一議塘畝。 議得塘以儲水灌溉。田禾無塘。是無地也。本縣田以三畝折實一畝。塘以六畝一分四厘折實一畝。與田一則當差。夫塘不能半田之産。何至使之半田之稅。且江河溪澗之水。其灌溉無窮。其費甚約。比塘更相倍蓰。又豈能履畝又而稅之。不均不平莫甚於此。今議塘畝照舊折實。只將漕糧.南糧.及本府萬億倉.本縣際留倉各正色米。照舊與田同科(云案科:征收。下文亦同)  。其馀折色條編銀兩。並得免科。則塘畝不必更張而賦稅輕民志定矣。伏乞裁奪。
云在青山月在天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嘉宾会员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3: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2-6 20:06 编辑 ) A! i* X: i; q: \( S& t  A: _# ^
/ w1 u* t/ d' N7 }* }% F# H1 T
一議折畝。 憲示有云。今只遵舊制。不必折畝。每上則一畝。科米若干(云案四乃田誤。以下句句法亦可度之。科: 征也)。   中則下則田一畝。科米若干。何其明白可久。是真至易至簡之法。所當奉行。但田有額畝。糧有額數。固不得擅減。亦不得擅加。今査本縣黃冊。田地塘共計四十萬九千七百畝有奇。九年丈量共計田地塘一百三十萬二千四百四十四畝有奇。新丈之畝比之舊額已多三倍。鄉曲之民。近遠之見。以爲糧定於國初。固無加賦之理。差征於後世。實有重斂之虞。幸如今日承平。輕徭薄賦無慮也。倘一旦四方有警。軍需調發。饋餉交徵。操會計者必將按田籍而定差額。田數倍於舊。則差數倍於舊。役一時窮民。何由控訴(云案差: 徭役。役一时穷民。役: 奴役。这句似不顺。如认为役为衍字可删。亦可。存疑俟考。作“一時窮民何由控訴”)。今日之折畝。即後世重斂之根也。此雖杞人之憂。據情似應俯順。合無姑容。照舊折畝當差。庶田額定而民心安矣。再照九年丈量之時。催督太嚴。報完太速。以至各區田地有已丈而未歸戶者。有原丈爲田而歸戶爲地塘者。此漏造之弊也。有田價未明。買主已丈而賣主復丈者。有分戶未定。其兄已丈。其弟復丈者。有兩主一業。既歸此戶。復歸彼戶者。此死造之弊也。今舉魚鱗冊。親供冊。歸戶冊互陳而並覈之。可鏡已(云案鏡:鑒也。鑒別.洞察)。諸如此弊。相應改正。要與新丈折實田地塘畝雖不能盡同。總之不失原額。亦請查便民之一端。伏乞裁奪。
云在青山月在天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嘉宾会员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23: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23 20:10 编辑
; k6 T7 N- Z- y7 \: G- m
: L' W; I+ e# i& |一議田由云案田由文中有释义从略)。 議得本縣田畝載在册籍。官得據之以徵差糧而民無所據。以致易賣之時。多寡任意。輕重混淆。賣主強則利在多推。而未賣之畝輕。買主強則利在少收。而未賣之畝重。田腴而願買者衆。則加畝以要價。田瘠而願買者少。則減畝以求售。甚至有等愚民。或計锱铢之利。或苟旦夕之謀。田已盡賣而存留遺畝。弗恤累賠。此田畝所以不平。浮糧所自來也。及今清查之日。不設法精詳。使民知守。恐數十年後。前弊復生。將有如昔日者。今議每田一坵。印給田由一張。開字號。地名四至。並厡丈畝折實畝。今定其則。加減若干。凡遇民間易賣。務要照田填契。田由.契書同交買主。管業收戶。庶田畝可清而弊端可杜矣。伏乞裁奪。
$ m# b& ]2 j0 y0 l8 t! @8 ~+ Q( o* m0 H& C+ D  `3 O
云在青山月在天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嘉宾会员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6: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2-6 20:07 编辑
8 T# Y7 ~" a- {: Y7 p! S! M1 ]0 S) W, B. U0 Z! X- C
一舊管原丈折實田地塘。 四十一萬六十三畝五分四厘二毫(云案数字陈述法与今不同.如依今.六字前应加零.这种情形出现较多.均不再注)。新收漏造及開墾田地。一萬一千六百七十九畝六分五厘六毫。除外造及水冲田地二千三十七畝二分一厘八毫。實在原折田地塘四十一萬九千七百五畝九分八厘。   
% ]9 _- m8 U1 r% \1 e上上則田。原折二萬一千八百四畝三分二厘九毫。今折二萬八千三百四十五畝六分二厘二毫。
; \- ^3 _; P$ s上中則田
。原折二萬二千一百六十九畝七分五毫。今折二萬七千七百一十二畝一分三厘一毫。
- P6 p3 y% K8 u7 g4 @2 q上下則田。原折二萬五千九百五十五畝七分四厘。今折三萬一千一百五十八畝八分九厘七毫。9 J% \) O7 h+ V6 S8 v) w  ]* I
中上則田
。原折四萬六千六百六十三畝二分九厘毫(云案毫字前無數字)。今折五萬一千三百二十九畝五分一厘二毫。4 |: q/ u; [: W- p& c4 Y3 v0 a: r
中中則田
。原折七萬四千五百三十畝四分二厘。今折照舊。: B0 A9 y- x% m
中下則田
。原折五萬九千七百八十六畝三分九厘六毫。今折五萬三千八百七畝七分五厘。% a- U  R  a) B+ P* ^% r
下上則田
。原折六萬一千一十畝八分九厘一毫。今折四萬八千八百八畝七分一厘三毫。
, z& ]! [+ A9 N6 C6 f" F下中則田
。原折一萬七千九百六十八畝四分八厘四毫。今折一萬三千四百七十六畝三分六厘三毫。
( b( B1 u5 I% j4 j# ?下下則田
。原折四千五百一十八畝六毫。今折三千一百六十二畝六分四毫。   7 h2 r; [* d7 T; I9 I
水鄉田
原折一萬四千一十一畝九分八厘九毫。(云案后疑脱今折多少) 3 B2 z) P' Z6 H: U& R( B+ `
    # Q+ u; Q5 ]( W& g
水荒田。
原折八十五畝八分三厘八毫。今折照舊。
& v& u( {) I5 {# n上則地
。原折一百二十七畝三分七厘。今折一百四十八畝九分四厘七毫。中則地。原折一萬四百四十七畝五分八厘三毫。今折照舊。# Z2 P- a/ Z& H) l2 ]3 P
下則地
。原折四萬四千五百九十四畝四分一厘。今折三萬七千一十三畝三分六厘。$ Q' }/ L# O7 n6 f. r1 F% @
塘  
一萬六千二十一畝六分五厘六毫。  以上田地共今折三十九萬四千三十九畝七分四毫。以上實在田地塘共今折四十一萬六十一畝二毫。    明萬暦十六年戊子秋九月吉旦勒石
云在青山月在天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嘉宾会员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2-11 16:38 编辑
9 {8 q7 ~9 X3 k2 r" \
) y- |( w; B7 r% _附录田地坐落等则【康熙三年知县鄔汝楫奉文丈量。田地等则榜示】   东乡            演武亭【离城三里。中则】   乌石冈【离城三里。中则】  团石墩【离城十里。下则】    高桥河【离城十二里。下则】十五里坊【离城十五里。下则】    半铺【离城十二里。下则】    七里冈【离城七里。下则】    夜插坂【离城二十里。中则】    深沟【离城二十五里。中下则】    白兔河【离城三十里。中则】   三角潭【离城三十里下则】     严家嘴【离城三十里。中则】     孔城【离城三十里。中则】 桐梓山【离城三十里。中则】      双河坂【离城三十五里。中则】    黄(土毚)觜【离城三十五里。中则】   胡田坂【离城三十五里。中则】    牛埠潭【离城三十五里。中则】     枫林沟【离城三十五里。中则】     阮家塔【离城四十里。中则】     白水塘【离城四十里。中下则】   岳庙冈【离城四十五里。下下则】     姚家嘴【离城四十五里。下则】    杨梅山【离城五十里。下则】      官山【离城五十里。下则】   欢喜冈【离城五十里。下下则】       汪圣庙【离城六十里。下则】     栗子冈【离城六十里。下则】      杨和尚庙【离城五十里。下则】   高家铺【离城六十里。下则】   杨树湾   【离城五十里。下则】      朱官桥【离城五十五里。下则】    葛(土毚)嘴【离城七十里。上则】     先(土毚)嘴【离城六十里中则】   钱家桥【离城七十里。中则】    李(土毚)嘴【离城七十里。下则】     寿龙山【离城七十里。中则】    宋家湾【离城七十里。下则】      黄荆嘴【离城七十里。中下则】    桦树冈【离城七十里。中则】      麻埠河【离城七十里。中则】     紫花墩【离城七十五里。中上则】      边山【离城八里。上则】     浮山【离城八十里。中则】    白(土毚)嘴【离城八十里。下则】    义津桥【离城七十五里。中中则】    女儿桥【离城八十里。中则】    白苓涧【离城八十里。上则】    青龙嘴【离城八十里。中上则    将军山【离城八十里。上中则】     会宫【离城八十五里。上中则】    西岩寺【离城八十五里。上中则】  高店【离城八十五里。中中则】    鸡楼山【离城八十五里。中则】     石溪【离城九十里。上则】   学堂山【离城九十里。上则】    炭埠【离城九十里。上則】      万安桥【离城九十里。上则】      柳子寺【离城九十里。上则】      柳峰山【离城九十里。上则】      方渡河【离城九十里。中则】      龙城山【离城九十里。上下则】     杨光岺【离城九十里。上则】  小河囗【离城九十里。上则】     双尖山【离城一百三十里。   则云案则字前空缺】     大岺【离城九十里。上上则】    青竹涧【离城九十里。中则】   小岺【离城九十里。上上则】    石山【离城九十里。中则】    施家湾【离城八十里。上则】    送牛岺【离城九十里。中则】     椒岺【离城九十里。上则】    查林【离城九十里。上上则】    小碙窑【离城九十里。上则】   含山口【离城九十里。上则】   黄公山【离城九十里。上则】    官埠桥【离城九十里。上上则】   峡山【离城九十里。上则】    石会山【离城一百里。上中则】    響山【离城一百里。上则】   
( U/ P! {7 C" U8 G+ _& n6 n3 E+ I+ ]0 l6 Q* z
云在青山月在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