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433
- 积分
- 797
- 威望
- 100
- 桐币
- 322
- 激情
- 90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9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桐网贡生
 
- 积分
- 797
 鲜花( 4)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gaop 于 2009-9-20 11:43 编辑
无数的杨板车们,以最苦的方式,收获最少的报酬,服务着我们,养活着自己.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草根;他们,是我们亲亲的弟兄!
__题记
市区广场。邮政大楼南侧的角落里,三、五部板车一字儿排开。几个黝黑的汉子,坐在板车上,期盼的目光瞄着来来往往的路人,等待生意的来临。
老杨是这里资格最老的一员,人称杨板车。十几年前,老杨就趁着农闲,拉着板车到城里找零活,拉煤、运建材、搬家,挣点力资。运气好时,一天能挣个百十块,但也有几天不开张的。好在不花本钱,只费点脚力和时间。后来,干这行的渐渐多了,便分散到城区其他市口。他们大多是城区周边无田可种的种田人,虽是草根,但极讲义气。自觉排队等活,轮谁是谁,不争不抢。空闲时,一副旧扑克,板车上摆起战场,三、四个人就斗起地主来。这可是来真的,赌资全是一毛的角子,输赢一两块钱,么五喝六,好不快活。
别看老杨个矮人瘦,拉起活来可是好手。单他那部板车,就与众不同:实木架子,两个车把铮亮笔直,轮箍上的黑漆永远光亮,车板上铺着厚厚的胶皮,一卷旧毡整齐地捆在车尾。随你拉什么东西,下垫外包,毫发无伤。力资更好说,你望谱子给,从不争价。原来常送煤球的两户孤老,老杨从未收过一分钱.老杨的口头禅是,力气浮财,用掉又来嘛!凭这份忠厚,老杨的活总比别人多。
世上总是好人多.每每送到后,货主硬要留坐一会,有递热茶,拉香烟的,尽管老杨怕脏了人家不肯就坐,但心里暧洋洋的.也有受气的时候.偶尔遇到刁蛮的货主,总找理由扣些力资,还骂人"臭苦力!"."滚远些!"出了门,老杨真想哭.是啊,谁叫自己是乡下人,谁叫自己是拉板车的呢!
红日西沉,老杨收工回家。老娘麻利地端出洗脸水,再递上一杯热茶。冒着香气的饭菜接着上桌。感激地望一眼老娘,老杨便狼吞虎咽起来。老娘则静坐一边,笑吟吟地望着儿子。小屋里,洋溢着温馨的气息。
老杨的父亲早逝,一个姐姐远嫁,与老娘相依为命。三十好几仍是光棍。先后谈过几个,没一个成的。最令老杨伤心的,是女方告别时的不屑眼神,比挨一耳光还难受。那分明是说,要貌无貌,要钞无钞,连楼房都没有,还想找老婆?老杨自己是死了心,可老娘不答应,定要盖个三楼三底,讨个媳妇才能闭眼。母子二人拼命劳作,省吃俭用,攒了几万块钱,但离盖楼还差一大截。为省钱,有高血压病的老娘连药都舍不得吃,硬扛着。从不红脸的老杨,为这事与老娘梗过几回脖子。
秋天日子短,那太阳早不早就急着下山休息。说来也怪,老杨今天有点心神不宁。正整理着板车,准备早点回去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呼唤声,抬头一看,却是邻居小陈骑着摩托来找自己。
“快!快回去!你妈在菜地里晕倒了!”
老杨一听,顿时软了双脚,都不晓得怎么跟摩托车回家的。
任儿子喊破了喉咙,老娘毫无知觉。
村医吩咐:“脑溢血,快送市医院!”
六神无主的老杨跟着救护车到了医院。一进急诊室,他扑通一声跪在医生面前:“求求你们,救救我老娘!要多少钱,我有!只要能救我娘,我给你们当牛作马。。。”在场的人无不唏嘘。
医院决定立即手术开颅,清瘀止血保命。手术室外的地上,老杨坐了几个小时,一动不动。老娘一推出手术室,就哭喊着扑了上去,一把抓住老娘的手,再也不肯松开。。。
三天后,老娘带着对儿子的不舍和未了的心愿,永远地走了。那一天,秋风裹着秋雨肆虐了一昼夜。
老杨的眼睛肿得象桃子,再也没有了泪水。几天几夜,老杨象一尊木雕,不吃不喝不睡。所有的后事都是热心邻居和板车朋友们帮忙料理的. 没了相依为命的老娘,望着空荡荡的屋,老杨的心被掏空了。
一个月后,老杨拉着心爱的板车,又出现在广场上。伙伴们亲热地围上来,嘘寒问暧,硬把老杨的板车排在了第一。
老娘治病、办后事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为还债,大病了一场的老杨硬撑着出车了。
大伙发现,老杨就象换了一个人:整个人瘦脱了形,两眼失去了光泽,深陷在眼窝里。不仅白了两鬓,还白了胡子。
第一趟生意就出了祸事。搬新家俱下车时,竟失手砸到地上,摔断了脚。赔了小心又赔钱,好说歹说才脱身。
老杨跌坐在地,悲凉地想:这碗饭,怕是吃不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