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179
- 积分
- 3336
- 威望
- 39213
- 桐币
- 978
- 激情
- 94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0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12-12
桐网嘉宾
坐禅苦主
- 积分
- 3336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一苇过江 于 2011-3-1 17:13 编辑
! Z$ ^1 Z$ n6 d0 k& E+ i7 U$ u1 ^1 Y* m/ W: k
三 . G- F: E% U0 I/ j0 v9 x8 ]3 b$ E) A
☉舒国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它与今天的舒城到底是什么关系?后汉书郡国志说,舒有桐乡,说明舒国比较大。
* `( A5 ], _/ v9 y☉古代社会因为人口较少,人员流动性不强,社会经济活动简单,所以行政机关和官员数量都比较少。明朝,县政府官员为:知县、县丞、主薄、典史、教谕、训导、局大使、巡检、河泊、驿丞、阴阳训术、医训科、僧会、道会,典史以下都是未入流。清朝将主薄、训导、局大使、河泊裁掉。 t0 r( R' N; [) m% C- t
☉桐城的科举成绩,在全国属于一般偏上,比不了江淅。前述所列乡贤,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较早的进士是唐朝曹松,清程芳朝为榜眼,至康熙年间没有状元。! H. c7 g$ P! N* l; n8 n; u
☉桐城的知县没有桐城本地人,这是古代的通例,为的是防止权力的滥用。不仅如此,古代还规定同地不婚,为官的人不允许在管辖地找对象。再仔细一看,不得了,底下的主薄、典史、教谕、训导这些不入流的小人物,也不在当地找。现在的政府好象在学这个办法,实行异地为官,以防止腐败。
3 n) X& m! b3 h☉县志中有不少知名人物的小传,是难得的史料。这也是这本县志内容最多的部分,估计不少于五分之一。由于人物太多,单个人物的介绍过于简单,特别是有些人物,甚至不知道他们是桐城什么地方人。
$ I, P* j& h0 |+ h7 `/ |☉方德益小传放在“义厚”栏,原文如下:方德益,元末自池口徒桐,以好义称,所居邻学宫前,衢隘,割居地之半以广之。桐溪水出龙眠暴涨,则激石漂木不可渡,德益捐金甃石,桥成,子孙簪缨不绝,论者以为积善之报云。
: @" `# ^! p# n! z& |; e☉看县志中名人小传,发现没有方苞、姚鼐等桐城派代表人物,很是奇怪。良久才醒悟过来,这本是康熙早年的县志,真是书读得昏着精。转而想到,假若没有桐城派这些人在撑面子,桐城是不是有点衰呀?
; r! W' {7 b# G: I0 a0 [☉左光斗小传相对较长,主要介绍他在北方屯田之事,惩治贪赃枉法之事,东林党之事,平反昭雪之事。呜呼,一代忠臣,不仅自己结局悲惨,还累及家人。
' ^/ d- A9 H2 w! ^8 ?( O9 D☉“到了挂镇不要问,不是姓方就姓宋”。挂镇姓宋和姓方的人特别多,他们都是元末从鄱阳迁来的。县志说:“黄荣六世居鄱阳,元末迁桐时,挂车河有吴贵自称元帅,性凶暴”。由此可以看出,挂车河一带的人大多是元末从鄱阳迁来的。他们迁移的原因比较好理解,但为什么迁到桐城来就不太好理解,这只能说明元末桐城死了或跑掉了很多人。这个问题本人不是太清楚。
: z$ r# h( `; ]- C1 T8 v; S* {! W☉县志中有一个寿星列表,大多数八九十岁,百岁老人好象只有一个。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很短,大概三十几岁,我们便认为他们每个人的寿命都很短,这是一种错觉。由于古代医疗水平太差(本人是反中医的),人的生命很脆弱,差不多感冒都会死人,所以平均寿命很短。但这并不代表有些人抵抗力强,照样可以长寿。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是说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他们都是古代的寿星。照例,政府对老寿星多少有些扶持待遇。
% \+ Z3 u# c& {! n5 f☉县志中还有一个烈女表,我以为都是些变态的人,不过还好,变态得不厉害。她们基本上都是寡妇,少部分是殉情的,大部分是聪慧能干的、孝顺舅姑的、守寡保名节的、和于家人的。但也有个别人什么名堂也没有,只是守寡的时间比较长,又是某官宦的老娘和发妻,算是相夫教子有方吧。其中有:璩伯昆妻王氏、方大美侧室张氏、方尚妻笪氏、左光斗继妻戴氏、何如宠妻方氏、方学渐妻赵氏、方法妻郑氏、张孚卿妻王氏等。可怜这些烈女,连个名字也没有,只是王某妻吴氏而已。这个烈女表还不短,记载了不少人。# q& y! k) h# i* a! D
☉县志中专门搞了一个流寓表,罗列了一些寓居桐城的外地名人,如李公麟、黄庭坚、杨万里等,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提到三国那位帅哥。这个表所列的人物不多,做得比较失败。& t7 m7 e* R* G4 Y
☉县志中有“仙释”,所言主要与浮山道教活动有关。道教是中国的国教,可惜败给了外来的佛教。其实,佛教也好不了多少,因为中国人根本就不信教。也不能说中国人完全不信教,他们信的是带有浓厚实用主义色彩的迷信,信得三心二意、心怀鬼胎,叫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b% \! [' m5 W☉县南65里有巢城,不免让人想起居巢。其实,居巢可能并不止一个地方,桐城的居巢名气还是很大的,可是我们似乎对这个不感兴趣,完全败给了巢湖。上次我见到巢湖学院的一个老师,他倒问起这个问题,我无言以对。. |, e/ S1 R+ ] _, ~: t
☉有空想查查以下城池在今天的确切位置:同安城、阴安城、山焦城、六儿城、指廪坊。
. S) Q0 v- T, ]5 ^6 W☉旧时各地都有不少庙庵,其中必有城隍庙、关公庙、夫子庙。由于孔夫子地位崇高,唐以降逐渐形成庙学合一的形制,加上桐城又是文都,所以夫子庙修得就格外大些,名字也换了,叫文庙。4 I' J% X/ F; M/ w3 l3 m3 ^. w8 H
☉县志中所列的牌坊,今天几乎全部不在了。民间的牌坊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功名,二是节孝。如果牌坊几根柱子上面没有一根梁压住,叫冲天牌坊,可能是级别比较高的。贞节牌坊比较难得,一你必须是少年守寡,二你必须寡而不嫁,三你必须长寿,四你不得偷人失范,这都是当事人自己难以控制的。小时候见到有些人家起屋,地基上用的就是牌坊石,小孩子没事的时候还指认上面的繁体字。当然还有墓碑石,也有塥闸上的长方石,路基上的麻石条。那个年代作兴破坏。 D7 n& Q4 f( }; q; |
☉县志中有“逸事”篇,大多说的是灵怪之事,比较有意思。开篇的逸事是说,唐朝一个姓胡的人捉到一条大龙,由于太过于沉重,将其剖成几段报官,基层的小官又将龙骨往上报官。估计这个故事不完全是胡说,可能是将什么大鱼当作大龙了。第二个故事讲的是黄公山的来历,这完全是神话了。下面一系列故事,都是一些臆想和编造。古代的人为什么要记载这些荒诞之事呢,因为他们相信。: A/ Y' @5 u1 z8 a) M+ ]0 M
☉古代的行文真有意思,如果遇到一个大人物或论及朝庭,一定要另起一行,而且第一个字还要突出,以示尊敬。记得小时候写作文,如果写到毛主席,一定不能另起一行,而要连着写,那怕写到格子外面都没有关系,大概是怕给毛主席他老人家分身。! w% R% I" L; X: u$ a
☉县志中多处提到“世祖章皇帝”,指清顺治皇帝的庙谥,全称是:敬天冒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世祖章皇帝。1 n9 _+ t9 J% c( w
☉桐城吴承恩是不是《西游记》的作者,有大争议。县志吴承恩小传如下:吴承恩,字本赐,嘉靖选贡为河阴令。黄河南徙,民患之,承恩祷于河伯,河忽北去四十里。又令民于其堧筑堤植柳数十万,耕牧其中,遂为沃土。后大饥,延堤民剥柳膚为食,曰,此吴公活我柳也。擢路南,别驾,吏民号泣遮道,父老携钱境上曰,赤字实赖生养而父母空囊行,请受此贐。承恩曰,昔刘宠受民一钱,吾不逮宠。(后面似乎有遗缺:取二钱离去。原文如此)。按:刘宠,汉代会稽太守,清正廉明,离任时百姓凑钱百万相赠,刘推谢许久不允,只得挑选一钱。出山阴地界,刘将钱投江中,时人称此江为“钱清江”。
" M! Q) X% f; K' E$ d. u
8 I1 }. H' g/ k" { @四 ; S, h' W; C# j* Q
☉县志从417页开始,是艺文,这不是我感兴趣的内容,只是想从中找一些其它方面的史料。艺文主要有:方大镇《进治平十二箴疏》,何如宠《劝圣学疏》,左光斗《屯田疏》(较长),孙晋《皖郡增兵疏》,方孔炤《臣门三节疏》,姚文然《钱粮留底疏》《本色辩解疏》《请复盗案疏》、《采买木植疏》,何如申《淅西差役议》,姚文然《桐邑加丁议》《与蔡总漕论桐邑南米书》《与蔡总漕论拨卫丁月粮书》《与赵太尊免解丈册书》《乞改麦折公呈》,倪家善《庶常进学箴》,夏仲寅《朱大司农祠记》,程芳朝《山考峔山居记》,姚士塈《江烈妇传》,胡必选《修河记事》。此类文疏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桐城人讲别地的事,一类是别地的人讲桐城的事。: T1 o+ \) ?% K$ ?% o9 {# D+ c
☉县志中记载的五言古诗主要有:明王阳明《宿练潭馆》,方大炫《游浮》,许浩《题龙眠山》《西峡山》,吴用先《滴洙岩》,方大任《游披雪洞》,余阙《射蛟台》,胡俨《达观亭》,姚孙棐《石龙峰》《春日游石门》《冬日游石门》《登观音岩》《北溪观涨》《宝山看花》,何应珏《游金谷岩》,何来《正月十六夜同友人龙眠看梅》,方丈《龙山夜吟》,钟惺《宵步石廊烛观于岩壁》《总岩》,汪国士《望龙山》,方孔一《游玉龙峡》,戴耆显《射蛟台咏古》,潘江《寄香炉寺》,何永绍《题龙眠左扶于灵岩石壁》,方豫立《写四松园为远山兄作》。
' S$ T6 q+ s* {3 X☉县志中记载的七言古诗主要有:许瀚《陶氏四节妇》,陈焯《龙眠山水歌》,释德清《浮山歌》,方大任《过枞阳登古道庵赠道士杨松侣》,姚孙棐《谒窦将军祠》,方豫立《吴无齐水部索图函云洞》。
( z$ ^& y. e2 j# S5 _8 `☉县志中记载的五言律诗主要有:胡俨《谒朱司农墓》,方大铉《登投子山二首》《登栲峔山》《游浮山四首》《游披雪洞》,方大任《游栲峔山》《浮山三首》《同友人游栲峔山》《初至赤城寺五首》,王阴明《游龙山》,方学渐《白云岩》,钱元善《宿白云岩》,赵釴《新得龙眠真境》《龙眠山璎珞泉》《张公岩》《滴洙岩》《题鲁洪山庄四首》,汪国士《题龙眠山阁》,钱如京《游浮山》,方大镇《游浮山》《再游浮山》,程之鲁《金谷岩听雨》,吴檄《张公岩》《会圣岩》,姚孙棐《一滴泉》《秋日登宝山》,释智本《青华岩》《木莲阁》,寒山子《寒石峰》,石朗《惜阴亭》,陶安《自大关至小关》《泊松山湖》《登松山》《腊八日发桐城》,姚文焱《秋日漱石亭眺饮》,姚琅《练潭早发》《宿桐邑便访何黄州》《过三安铺望王屋山》《渡沙河》《望天柱峰》,倪传《枞川夜雨》《清泉寺》,方畿《雨阻别峰之游东何道岑令远二首》,张秉哲《会圣岩忆清公》,江之泗《清泉寺》,左国治《社坛晚望》,姚文鳌《重游石门》,姚文烝《寻春宝山》,孙中麟《龙眠山行二首》,江逈《南庄春日》,左之轮《龙眠云岩石壁》,倪嘉善《北溪月上庵》,倪天枢《自金谷入会圣岩》,何永 《游石屋寺僧房》,何永绍《题石屋寺石上》《过画溪山寺》,张杰《石门瀑布》。6 A1 w5 ]0 F( D9 o% f; j' t
☉县志中记载的七言律诗主要有:许浩《桐城襄古》《浮山华严寺》,胡绩缵《登惜阴亭》,谢佑《桐乡山居即事》,方大玮《桐乡思》,刘胤泸《登㭳峔山》,雷鲤《游浮山》,何如申《游浮山》,吴应O《浮山十首》,齐之鸞《游浮山》,徐鉴《浮山华严寺》,方大炫《金谷岩》《重游浮渡华严寺》《春日入龙眠》,齐鼎石《石龙峰》《滴洙岩》,吴用先《由绕云梯登会圣岩》《会圣岩礼远公塔用前约》,阮自华《喜忍之赴主浮渡》《射鲛台》《入北峡关》,吴道新《白云岩》,姚文勲《龙眠山行即事》,赵釴《碾玉峡》《登麒麟山》,姚文焱《重游披雪洞》《枞川水涨》《游玉屏庵》,梁瑞《游大龙山》,姚孙森《放舟画溪》《画溪看雨》,方孔昭《射鲛台》,姚孙棐《练潭夕渡》《秋日过松山》,石郎《九日宿觉林寺》《桐山入景》,张骅《桐山八景》,何如宠《西畴即事》,何采《忆青山九龙山房》,潘江《宝公祠步韵》,林胤泸《写清泉寺》,方畿《进龙眠山次何令远韵》,何永绍《题龙眠山在越巢山庄》《题龙眠左蜀厂山房》《春晚游太霞宫随步慈云庵得秋字》,左国材《别峰访月可师》,左国棅《春日同诸子翠谷庵限韵》,何亮功《送龙戒还浮山》,安稷《华严寺》,程芳朝《出使安南》,倪应春《练潭》,倪天印《龙眠山行》,倪传《披雪洞陪张石黄师》,方大任《碾玉峡山房作》,周孚先《初夏入龙眠》,王文耀《游龙眠》《游投子东峰》。( N8 S: Q/ j' ]9 f W4 _- A) ]
☉县志中记载的五言绝句主要有:苏东坡《龙眠山二十咏为李伯时赋》,释智湘《古龙门十二景之六》,吴季凤《古塘山居》,黄道周《辞浮山诗三首》,沙衍中《龙山道中》(六言)。
* B- g& |2 n) k2 E: [* H; ?☉县志中记载的七言绝句主要有:吕嵒《雪浪岩》,孟郊《观音岩》,王安石《盛唐山》《枞阳城》,黄庭坚《龙眠山》,苏东坡《过浮山》,徐霖《过浮山》,吴国琦《舆中望浮山》《白云岩》,罗伦《题龙山书房》,方向《题投子山》,盛文元《夜宿龙山》,吴应钟《龙山肃岭庵》,胡俨《桐溪》,赵釴《桐溪春涨》,方文《朱司农墓》,刘无言《题大司农朱公祠》,许浩《桐山八景》《石屋胜迹》,何如宠《石屋寺石上题》,余珊《石屋》,姚琅《过小龙口》《宿练潭》《午至资福寺》《晚至挂车河》,石之屏《山城晚照》,潘江《前题次韵》,倪兼善《龙眠山房》,倪田玉《龙眠山房》,何永壮《龙眠赠浪师》,何永炎《夜宿别峰》。
3 u* [4 o& c8 S5 T9 ~2 |☉宋刘与言《投子山》:三雄分汉鼎,郊野战群龙。将军偶败此,投子空山中。+ N$ o1 u; ]6 A7 ?7 m7 F8 j
☉宋黄庭坚《龙眠山》:诸山何处是龙眠?旧日龙眠今不眠。闻道已随云物去,不应只雨一方田。0 O' K7 C) ^2 r" y3 _3 W6 b, A" @
☉明王阳明《宿练潭馆》(与新版县志有所不同):春山出孤月,寒潭净于练。夜静倚阑干,窗明毫发见。鱼龙互出没,风雨忽腾变。阴阳失调停,季冬乃雷电。依依林栖禽,惊飞复迟恋。远客正怀归,感之涕欲溅。风尘暗北陬,财力倾南甸。倏忽无停机,茫然谁能辨。吾生固逆旅,天地亦邮传。行止复何心?寂寞时看剑。6 A- X# `1 R ]9 u8 E
☉明许浩《题龙眠山》:大小二龙山,连延入桐城。山尽山复起,宛若龙眠形。昔年李参军,爱此山水清。投簪赋归去,筑室当林垌。兴来索束绢,握笔濡丹青。写就山庄图,墨妙如天成。我来觅陈迹,满天壑烟霞生。凝神致暇想,恍若图中行。
2 F! ]3 G. h1 F# i☉明胡俨《桐溪》:其一 一溪流水碧如蓝,日暖溪花醉欲酣。山鸟犹鸣人迹绝,时看麋鹿下烟岚。 其二 溪上山光翠欲流,云边泉落石崖幽。千竿竹影都无暑,一路松声已报秋。 其三 屋上青山山下泉,溪头流出碧涓涓。风清月冷虚堂夜,时有寒声到枕边。 其四 一夜溪风万壑哀,几多黄叶覆苍苔。等闲只有寒梅树,冷蕊疏花独自开。
4 A, G7 L1 V' o' W% }# ]5 ]☉明许浩《桐山八景》:桐梓晴岚 乔木碧涧景惟嘉,山气溟*若翠华。帘卷香风久彻去,谁知清兴在诗家? 练潭秋月 冰轮秋浸碧潭寒,水府人间好共看。犹似骊珠见波底,料应惊起老龙蟠。 投子晚钟 上方楼阁势岹岹,频把金钟云外敲。隐隐数声天地晚,月明风细鹤归巢。 孔城暮雪 朔风吹雪遍天涯,冻压江梅几树花。野老预欢丰稔兆,更添冰水煮新茶。 浮山夕照 浮山景迹写难穷,翠壁丹崖几万重。惟有夕阳留返照,乔林掩映彩霞红。 枞江夜雨 枞江夜雨势如倾,拂柳滋花都有情。几个渔翁趁新水,江头一夜棹歌声。 竹湖落雁 大地西风振荻芦,雁衔秋色下平湖。眼前尽是潇湘景,谁为挥毫入画图? 荻埠归帆 肃肃金风漾碧流,锦帆片片白云秋。晚来系缆知何处?只在清溪浅埠头。
1 {; P# ]% z6 j. }1 K5 |0 \8 z☉清张骅《桐山八景》:桐梓晴岚 谁将双树作山名?最爱山光日日晴。爽气初升林际碧,夕阳犹在望中清。椎歌远间田歌出,潭影常澄岚影明。自笑风尘无好景,奚囊收拾足浮生。 练潭秋月 一轮无际不堪赏,况是平湖露白时。易得清光涵野墅,难移幽兴到皋比。砧声断续风来静,帆影差参客睡迟。莫道武昌秋色好,疏狂还与此中宜。 投子晓钟 欲觉何曾闻晓钟,当年盛事愧难重。可怜鹿苑封荒草,不见蜂台傍老松。访古久无凫氏迹,搜奇惟有赵州踪。清斋漏尽蛩吟寂,惆怅花宫第一峰。 孔城暮雪 一望空*远近连,家家瑾户乱吹烟。长堤柳落寒鸦集,古寺梅香老衲眠。冻合溪流迷野渡,风清客舍冷孤毡。村醪尽醉难为夜,高卧袁安许独贤。 浮山夕照 烟生石上烟凝碧,日落峰头日影黄。返照入林山倒没,余辉映水塔生光。人驱古道牛羊下,风送归巢鸟雀忙。共识夕阳无限好,挥戈争得驻西岗。 枞江夜雨 风起湖波催暮景,云来山谷暗人家。飘零几度蛟台屐,寂历今宵夜雨槎。芦叶有声和漏永,松枝堪爱惜阴嘉。惭余独酌官如客,落日萧萧水一涯。 竹湖落雁 怅望湖天旅雁过,蒲荒秋水意如何?声从向晚添寒泪,影带斜阳动碧波。月色有情沙更白,芦花无恙夜常和。只疑落后书偏少,不似凌空字尚多。 荻埠归帆 溪云暗淡夕阳收,细草寒江奈石尤。滚滚浪花随返棹,萧萧芦叶响孤舟。浮鸥不动汀烟冷,渔火相将树影留。望到水乡思更切,不堪薄宦又经秋。. J, N" P4 X# w. f- a" E
☉清姚琅《练潭早发》:曙钟初欲动,侵露趁晨凉。村近闻鸡唱,筼深畏虎藏。疏萤犹点点,澹月自苍苍。隐约闻荷气,微风掠野塘。
( V3 a) z# _6 I a# h/ x: M9 R# S4 e- w4 G. V& ~, B
五
) z9 ~$ s+ R) Y☉《康熙桐城县志》已经初读完毕。整本县志不是雕版印刷,而是用毛笔人工誊写而成,从笔迹上看,还不是一个人。但由于那时没有复印机和誊印机,估计县志也只有几本,数量不会很多。从别处查知,果然只有抄本两册。2 ?. w8 a" F: v6 ^* Q9 S- i
☉虽然县志有500多页,但由于是毛笔誊写,一页没有多少字,整个县志估计也就在20万字左右。' S0 A/ q' A; F @
☉《康熙桐城县志》的框架结构。卷一:图考、建置、星野、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卷二:户口、风俗、方物、礼制、兵事。卷三:职官、选举、貤封、名宦。卷四:人物(理学、⼠绩)。卷五:人物(忠节、孝友、义厚、儒林、武偹、耆寿)。卷六:烈女、流寓、释仙、古蹟、坊表、逸事。卷七:艺文(疏、议、书、记)。卷八:艺文(诗赋)。6 J- B' P# {+ ?7 d6 b, u" i$ [
☉在县志中,内容最多的是人物小传,有名人,有烈女,有登科者,有装神弄鬼者,可惜有些内容不够详细。其次是诗文,主要是一些游记,内容比较重要。由于游记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枞阳浮山,而枞阳又从桐城分了出去,所以新版县志将涉及到枞阳部分的诗文全部删除了。我觉得,这个没有必要。# L1 U4 W; p4 c7 ^0 J9 ~
☉其实,除明朝初版,以后的修志还算比较简单,好多内容是现成的。变化最大的,反而是今天看来并不重要的内容,即田赋和薪金收入。6 |) y$ ?! V e; {; t) h& n
☉在县志中,有很多内容是不收了,而这些又是今天看来非常重要的。比如,地质地貌、气候物候、家具农具、方言俚语等。本来我看这本县志,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方言的,结果大失所望。+ t, ?7 z$ O7 }2 N2 y6 `0 X
☉在县志中,有些内容虽然讲到,但极其简单。比如行政区划、道路交通、水利设施、民风民俗、土特产品、动植物资源等。行政区划,只说到乡和铺,底下的保甲没有讲,而这是最重要的;水利设施,倒是讲到河塘,但少得出奇,我就不相信康熙年间桐城(还包括枞阳)只有那么几个河塘;道路交通,只讲到从哪个铺到哪个铺,一点也不详细;民风民俗,基本上只讲了一些节日,文化娱乐活动基本上没讲;土特产品,包括食品、日常用品、原材料等,都没有看到;动植物资源,倒是介绍了一些植物,也只限于能吃的蔬菜与水果树,动物好象提都没有提。
$ V4 x7 ^/ o$ |1 ~: ?5 ^9 V/ g☉我们虽然将清朝称作古代,其实清朝前面还有很多更古的朝代,加上桐城至明代才开始修志,所以,清朝时已经有很多东西弄不清楚了。在这本县志中,对居巢的情况没有详细介绍,对古桐国的情况没有详细介绍,对古舒国的情况也没有详细介绍。 y& a- R9 M/ r2 E5 m3 d& t! Y/ D
☉关于这本县志的编修时间,应当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而不是康熙十二年(1673),因为县志中说到康熙二十二年的事情。在这里,有必要将桐城修志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自明代弘治年间迄今,桐城先后八修县志。一是明弘治三年(1490)初修《桐城县志》,2卷合订本,38目,知县陈勉主修,儒学训导许浩编篡。二是清顺治十四年(1657)《桐城县志》,10纲49目,知县石朗主修。该志主体部分散佚,仅存序文8篇。三是清康熙十二年(1673)《安庆府桐城县志》,8册8卷26目,知县胡必选主修,教谕赵君访编纂。四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安庆府桐城县志》,抄本2册,知县王凝命主修,教谕王立极编纂。五是道光七年(1827)《桐城续修县志》,8册24卷,知县廖大闻等主修。六是同治七年(1868)《桐城县志》,6册10卷61目,知县王国均主修,教谕朱祯等编纂。七是民国25年(1936)《桐城县志略》,1册,县长徐国治修纂。八是1995年新编《桐城县志》,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全1册共23章109节。& E( F$ \, M. D$ C9 S" S* f- t
☉再来说说道光七年(1827)《桐城续修县志》。应当说这个版比康熙二十三年(1684)版要丰富一些,内容更充实,资料性更强,特别是后面附的表格。这个版本不再是人工毛笔抄写,而是雕版印刷。这样,印数肯定会多一些,但纸张更差,字间缝隙也更小一点。以至于,今天再看,很多字已经模糊不清。即便如此,还是提倡大家看这个版本。
( R8 {( O# L1 z) Y/ A: A☉道光七年(1827)《桐城续修县志》框架目录:卷首:舆图;第一卷:舆地志(疆域、形胜、山川、水利、洲圹、堤堰、乡镇、街巷、附星野);第二卷:田赋志(附户口);第三卷:学校志(泮宫、学署、生员额数、廪粮、碑记、书籍、祭器、学田、书院、社学、附善举、风俗);第四卷:营建志(城郭、衙署、壇庙、仓廒、桥梁、津渡、坊表、祠墓、寺观、园林、附古迹、金石);第五卷:沿革表;第六卷:职官表;第七卷:选举表;第八卷:封赠表;第九卷:名宦表;第十卷:人物志(忠节);第十一卷:人物志(孝友);第十二卷:人物志(宦绩上);第十三卷:人物志(宦绩下);第十四卷:人物志(理学);第十五卷:人物志(儒林);第十六卷:人物志(文宛);第十七卷:人物志(笃行上);第十八卷:人物志(笃行下);第十九卷:人物志(节孝上,妇节);第二十卷:人物志(节孝下,贞女、烈妇、孝慈);第二十一卷:艺文志;第二十二卷:物产志;第二十三卷:杂记(祥异、兵事、杂事);第二十四卷:序录(前序)。+ Z* f U6 {1 ]' v$ \( ^. K
☉当时的桐城之大:北峡南峡阻其北,横山二龙障其前,沙河挂车控其右,长江限其东,表里江湖,周环山泽。
: T3 u; S1 G2 p& {5 Q% j9 _☉关于桐城地理的分析,这个版本比旧版要详细得多,从中可以确定很多古地名的具体位置。* A; E1 A8 f2 l2 `, a4 F7 K4 c
☉关于撩风铺的位置:火炮尖尽于童家铺之北,又自火炮尖当撩风铺后起平光顶。撩风铺大断过峡,东南行万缘庵之右,又东南至宋家研。一支从撩风铺后分行宋家研之东,至斗岗坂。自平光顶连嶂又东北为撩风尖(小撩风尖,北乡还有个大撩风尖),又东北为云际寺(当挂车河之口),西干之东嶂尽焉。2 m' i7 X8 o, O9 o. u
☉邑重女训,七八岁时以女四书、毛诗(诗经)授之读。
4 Y+ g: r8 T4 l1 `☉婚前期五日纳征,俗称过礼。今此俗已变,相亲满意后过礼,相当于定婚。婚礼俗谓分大小,三日内族戚于闺中喧闹看新妇,三日庙见后才分尊卑。但县志中没有记载迎亲路上要砸新人,不知此俗从何而起。7 r$ I/ }7 c) X( t1 H3 O
☉县志中有“选举志”,大家不要误解,这里指的是官员选拔时的选贤举能,而不是指民主选举。
9 a4 | f0 \; M9 X: X, B3 ~2 W2 W☉在道光版本中,有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小传,如方苞、刘大櫆、姚鼐。还是张英父子宰相的小传。
) J, Z0 ?) \, v# x7 w ]6 Z# c☉观县志,很多以为近代外来的植物,其实桐城很早就有,如:茭白、香橼、结香、蜀葵、鸡冠花、石兰、美人蕉等。
8 f; |" T; c5 b( r7 Q( Y n& r/ Y☉芝麻,原名脂麻,因为多脂可榨油。辣椒,俗名番椒,以区别于花椒。芸苔,俗名油菜。萝葡,俗名萝卜。空心菜,俗名蕹菜。山藷,俗名山芋。木槿,县志记为“懒夹篱”,不知道作何解释,可能只是注音,还是记为“癞疙篱”为好。洗澡花,其实是夕照花的音讹,因为这种花在黄昏开花。鸭跖草,俗名竹叶菜。龙须草,俗名灯芯草。刺䕷,俗名鲥鱼花。 t- |8 ?! B3 g$ f! g% i
☉道光版本中记载有动物。在鸟类中,长得好看的是雄鸟。蝙蝠,俗名盐老鼠,其实应当写作檐老鼠,因为它喜欢倒挂在屋檐下。鵯,俗名羊角鸟,听上去好象乌鸫,其实不是,乌鸫学名叫鸪葛鸟,又名百舌。鴷,啄木鸟。鸜鵒,俗名八哥。狼,俗名毛狗。貒,俗名猪獾。獾,俗名狗獾。貍,俗名野猫。鲮鲤,俗名穿山甲。守宫,俗名壁虎。蛇医,俗名七寸蛇。鳙,俗名胖头鱼。虺,腹蛇,俗名土拨蛇。鲩,俗名(鱼军)子。鲋,鲫鱼。鲂,俗名扁花。鲦,俗名䱗子鱼。鳢,俗名乌鱼。䲡,泥鳅。络纬,纺织娘。螽,蚱蜢。扑蝶,俗名灯蛾。蝼蛄,俗名土狗。天牛,俗名老牛。螢,火亮虫。蛀虫,俗名白米。水爬虫,俗名水马。蛭,蚂蝗。蚓,寒阴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