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433
- 积分
- 797
- 威望
- 100
- 桐币
- 322
- 激情
- 90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9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桐网贡生
- 积分
- 797
鲜花( 4)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gaop 于 2009-7-28 19:59 编辑
一.
写完“双抢”这两个字,人就打了一个寒颤。
整整九个炎夏的双抢,使我结结实实地咀嚼了苦难的滋味。
公元一九六八年,伟大领袖毛主席挥动叱咤风云的神鞭,把我连同千千万万正在读书的懵懂少年,赶到农村的泥巴田里,接受脱胎换骨的劳动改造。上演了一幕悲壮的《血色烂漫》。
所谓双抢,就是插双季稻的农村,在短短半个月的炎夏里,披星戴月地完成早稻抢收、晚稻抢插的全部农活。
天麻麻亮,睡意正浓的我,被生产队长那破锣嗓子夹杂着剌耳的哨音惊醒,光脚,短裤,赤膊,披一块老布方巾,急匆匆地随着出工的人们高一脚、低一脚,走向热气蒸腾的田畈,开始了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苦役。。。
二 、
割稻,是双抢的开门活。基本上是妇女和半拉孩子的专利,因为劳力们(强壮男人)要干更重的活。
别以为这是轻活。头上是毒辣的太阳,脚下是稀烂的泥巴,弓腰得象大虾,右手执雁颈刀(如弯月般有细齿的刀),左手抓稻禾, 用力拉割,然后放稻铺。重复抓、割、放的动作,倾刻就腰酸背痛,汗流浃背。又咸又涩的汗水,一低头便往眼里流,疼痛难耐。
闷热、头晕、腰酸、眼肿,一不留神,锋利的刀便割破左手,鲜血淋漓。割手是家常便饭,人们司空见惯,没有心痛,没有安慰,甚至无人为你包扎。不能回家,没有伤药,只得将伤口放在嘴里一吮,从披肩的方巾边撕块布条扎起伤口,抓起刀子再干活。否则,别想与大家一起收工。至今,我的左手食指上仍留有几条清晰的刀疤。
最令人惧怕的,是那霸道的太阳。整个双抢下来,要脱几层皮。头一天,微红;后一天,大红;再一天,紫红。全身就象泡在辣椒水里,火烧火燎。洗澡时毛巾不能沾皮肤。睡觉只能侧身,夜里几番痛醒。。。
三、
挑稻把,就是把刚割倒的稻捆成大捆,挑到稻床(打谷场)上,集中脱粒。这双抢中最苦最累的活,连壮劳力都呲牙。人手不够时,我就成了替补。一担水淋淋的稻籽近两百斤,一根硬梆梆的苗担(两头包尖铁的扁担)插入稻捆,起势、上肩、开步,心须一气呵成。可怜我又矮又瘦,沉重的稻捆上不了肩,趟趟都需求人帮一把。额上青筋暴突,脚下步履蹒跚,嘴里牙关紧咬,一步一步挨到稻床,人与稻捆一起倒下,半天爬不起来。
拖着麻木肿胀的腿,踩着月光回家时,才发现大方巾早已与肩头的血肉粘在了一起。。。
四、
晚稻秧苗插下后,要薅三五遍草。薅头遍草时,正值末伏,树荫下的狗热得直喘,舌头伸出老长。
中午的饭还含在嘴里,催命的哨声便撕裂了炽热的空气,令人头皮发麻。急忙拎起薅草扒(一个矩形铁圈加不到五寸的手柄)出门,赤脚踩着滚烫的路面,走向那暑气蒸腾的田畈。倘若出工慢了,不仅驮训,还要扣工分。人还未下田,汗就湿透了披肩的方巾。冒着泡的水田里,热死的青蛙、泥鳅三三两两漂在水面。
那是一个没有一丝风的中午,半黄半青的秧苗在烈日下垂头丧气。刚下到田里,人就感到头晕胸闷。吸血的蚂蝗从四面八方游来赴宴,左腿刚拽下一条,右腿又叮上两条,伤口流出的血,很快染红了脚下的水。我突然感到头晕胸闷,站立不稳。害怕倒在田里,我赶紧向田埂走去。刚走几步,队长在那边就骂开了:“装模作样,偷懒卖滑!难怪你们被毛主席撵下来,念书的没一个好东西!。。。”我刚要辨解,突然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来时,已是黄昏。我躺在家门前的凉床上,可怜的母亲正拼命地为我打扇,满脸泪水。。。
五、
我的左小腿上,有一处凹下很深的伤疤。每见一次,心中就一阵隐痛,这是双抢留给我永恒的纪念。凶手就是蚂蝗。
这种水生软体动物,是地地道道的吸血鬼。我们畈区的田、沟、塘、塥,到处都有它虎视眈眈的身影。一听到人下水的声音,便争先恐后地游来,强大的吸盘紧叮腿部,快速咬破皮肤,注入抗凝血剂,饱餐后,蜷成一团滚入水中,溜之大吉。而伤口,还要流两倍吸走的血。
刚开始,我极怕蚂蝗。一边干活,一边紧张地盯着腿,可总斗不过那狡猾的家伙,一不留神就中了招,等到皮肤发痒时,它早已腆着肚子逃之夭夭了。
天热人乏,渐渐地人就麻木了,任由蚂蝗大快朵颐。有时一上埂,脚一跺,几条大肚蚂蝗便滚到地上。愤怒地踩上一脚,满地都是自已的血。如果把它剁成几截,不几天,每一截就修复成一条凶悍的蚂蝗!
我真的不知道,这满田满畈的蚂蝗,世世代代,吸走了多少插田人的血!
六、
为了摆脱地狱般的煎熬,我抗争过,拼搏过。凭高中学历,我在大队小学当过一年多民师,尽管教得不错,但最终被大队副书记的公子夺走;我曾发愤自学医道,以草药和针灸治好了不少乡亲的病,但还是斗不过大队民兵营长,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女儿背上了赤脚医生的药箱。。。
这么多年,我把双抢的经历尘封在记忆的最深处,不敢也不愿触及。四十年后的今天,当轻轻揭开这块伤疤的时候,我依然泪流满面,依然痛彻骨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妇孺皆知的唐诗,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但我想说,作者肯定不是种田人,仅是旁观者、同情者。因为,滴进禾下土的,绝不只是汗,还有殷红的血!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我说:这样的财富,永远不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