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3]
世传苏东坡天资颖悟,过目不忘,在这方面,民间关于他的轶闻更是神乎其神。其实他的聪明全得益于他读书的刻苦。苏东坡读书须经“初读、再读、三读”——如此凡三遍,有的还亲自手抄,由于他下了如此的苦功,因此,凡书一经他读过,就能记得牢靠,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据《容斋诗话》载,苏东坡被贬谪到黄州时,有一天听到一位客人在他面前诵了“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的诗句,表示惊讶,称赏再三,“以为得幽雅之趣”,问是何人所作?客答:系舒州桐城人,现任黄州教授朱载上作。东坡爱才,随即造防,两人遂结为知己。
忽一日,朱载上来看东坡,门房通名后,东坡“移时不出”,弄得朱很尴尬,留也不好,走也不好,“如此久云,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边谢边解释说,适才做了些“日课”,故迎接来迟。入座寒喧后,朱问:“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答云:“抄《汉书》。”又问:“以先生之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抄?”东坡答:“不然,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抄。初则一段事,抄三字为题;继则两字;今则一字。”朱又说:“先生所抄之书可以给我看看吗?”东坡即命老兵就书几上取册至,朱视之,“皆不解其意”。东坡说,请试奉题上一字,“朱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却讹。凡数挑,皆然”。朱赞叹久之,说:“先生真谪先人也!”
又据《高斋漫录》载,三苏刚刚从蜀来京时,受到张安道、欧阳修推荐,自是名声大振。一日,老苏苏洵见张安道,张问:“令嗣看甚文字?”洵答:“轼(苏东坡)近日方再看《汉书》。” 张安道曰:“文字尚看两遍否(张也是过目不忘)?”洵归,以告东坡,东坡说:“此老特未知世间人,尚有看三遍者。”
[/size] 转自《半知半解在文字的边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