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64|回复: 1

[转贴]乾隆與張廷玉的配享太廟一事的淺談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0-14 11: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2] 乾隆與張廷玉的配享太廟一事的淺談


> 本文所提到的多半都是從高陽先生所著的「柏臺故事」中所節錄出來的,在下的
> 水準可沒有這麼好,可以將乾隆的詩解釋的這麼清楚,當然我相信也有人不同意
> 高陽先生的看法, 歡迎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 根據高陽先生的看法,張廷玉一定是雍正既位前重要的謀士,在雍正當了皇帝之
> 後也是雍正很重要的幫手,很多的重要文稿根據高陽先生的考證,都是張廷玉所
> 寫的,其中包括了有名的,「大意覺迷錄」,所以因為這些因素張廷玉本人在雍
> 正大漸之日,跟鄂爾泰兩個人都被受作「顧命大臣」,遺命要配享太廟。 這是很
> 難的恩遇,只要看一下,後來的漢大臣中連曾國藩都沒有能夠配享太廟就可知道此
> 事有多難的。
> 不過乾隆對張廷玉的印像並不好,大概是認為雍正很多不得人心的政策有很多都是
> 接受張廷玉的建意所致,不過張廷玉也不見得認為乾隆有多了不起,在加上是三朝
> 元老,對很多乾隆推翻前朝所作所為的方法一定也很不高興,難免有時候會給乾隆
> 臉色看看,但是他是顧命大臣,光是給皇帝臉色,乾隆也不能對他如何,但是在乾
> 隆七年就藉口說「廷玉年逾七十,命不必向早入朝,遇炎蒸風雨亦不必進入」,希
> 望眼不見為淨。
> 不過這樣處了大概幾年,到了乾隆十三年張廷玉要求要修仕回鄉, 張是安徽桐城
> 人,家鄉中的讀書人很多,但是乾隆怕張廷玉回去之後將雍正的秘密給透露,所
> 以用了很多理由不准他回去,到了乾隆十三年十一月,乾隆看他歸心似箭「強留
> 轉似不強,而去之一字實又不忍出口」,但是在這些往來回返的文件中藏了很多
> 的機關,乾隆說「座右鼎彝古器,尚缺久陳儿席,何況廟堂元老,誼切股肱」,
> 此中的機關就是如果張真的求去,就是對皇帝薄情。當然張廷玉計不及此,馬上就
> 說要回去,還要在此時以定的乾隆十六年的南巡中「請得暫時闕廷,於後年江寧
> 迎駕」。
> 歸田一事到此就算了,但是更重要的配享太廟一事,還正方辛未艾之中,因為
> 乾隆曾說過,「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之理」,所以張廷玉為此上朝免冠碰
> 頭求乾隆准他配享太廟,乾隆至此勉勉強強的答應他,但是寫了一首口氣相當
> 差的詩賜給張廷玉,這首詩的口氣在下半首是這樣說的「可例青田原侑廟,漫
> 愁鄭國竟催碑,吾非堯舜誰昊契,汗簡評論且聽伊」,前面一句是說用劉伯溫
> 的例子准他歸田配享,但是第二句就很不好了,是說唐太宗本來替魏徵寫了墓
> 碑又取消,對張廷玉配享太廟一事,他也可以這樣作。最後兩句則是說他不是
> 堯舜,所以張廷玉說之,他就姑且聽之。這樣的語氣已經很不好了,但是張廷
> 玉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真的想依老賣老還是怎麼的,居然只派他兒子入宮叩
> 謝,這下給乾隆找到藉口了,要軍機處下旨叫張廷玉「明白回奏」此事,「明
> 白回奏」是很糟糕的一個批奏,因為如果一句話講不清楚就是違旨,那時候問
> 題就大了。為此張廷玉特別在第二天進宮回奏,這下給乾隆一個很好作文章的
> 藉口,,我們下篇再談。


上篇提到張廷玉跟乾隆苦求要退隱桐城,但是還是想要配享太廟,乾隆好不容易
看張廷玉三朝元老的分上,決定要給他這個恩遇,但是乾隆已經被張廷玉這麼不
識相的給搞的很火了,所以寫了一首口氣很差的詩給張廷玉,詩中引用唐太宗本
來要替魏徵寫碑文,但是後來又反悔的例子來警告張廷玉,不知張廷玉是真的依
老賣老還是如何,居然只叫他兒子代為謝恩,這下給乾隆找到藉口叫張廷玉仔細
明白回奏。


今天繼續談,清朝上奏褶被回批叫當事人「明白回奏」的都是很不太好的事情,
除非回奏的達情達理,不然再下來運氣好的只是交吏部議處,運氣不好就是革
職交刑部問罪了。張廷玉雖然不會「交部」,但是這樣就很沒有面子,再加上
乾隆此時對張廷玉的態度一定是很不滿的,所以張的學生汪由敦正好在軍機處
直班,一定將乾隆的態度跟自已的老師報告,第二天張廷玉就自已一早上朝跟
乾隆明白回奏去了,沒想到不去還好,去了反而授人一個把柄,乾隆為此事特
地親自寫了一篇上諭教訓張廷玉,此篇上諭很長,這裏就不錄上了,請諸網友
有興趣的在清史稿中的張廷玉傳中查閱。 上諭中的重點是今天可以來,那為
什麼昨天不來,可見不是不能來是不想來,並且跟張廷玉解釋說乾隆用劉伯溫
的例子來準他配享太廟,問張廷玉捫心自問是不是功可比劉伯溫呢?


張廷玉當然說他沒有得到認何的信息,乾隆就又寫了篇的上諭痛責張廷玉一番,
張廷玉在雍正的時候好像相當的政治天才,但是到了乾隆時代,不知他是依老
賣老還是怎麼的,到了這種地步還在跟皇帝爭就顯的太不上道了,想來是張廷
玉不太了解乾隆對他的看法如何,張廷玉大概認為你們父子兩人的天下要不是
有我那會有今天,但是乾隆可不這麼想,由於大部份雍正的上諭都是張廷玉寫
的,乾隆對這些上諭有很多都不怎麼認同,比方說對「大義覺迷錄」的處理方
法還有其他很多的事情,在乾隆認為「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張
廷玉不過是唯命是從一奴才而已,既非犯言直諫的正人君子,亦非正色立朝的
大臣,所以是從心底輕視其人。張廷玉不料及此,所以行停常常動乖上意。


下一年因為皇長子定親王的喪事,張初祭普過,他就想要動身,沒想到這樣又被
乾隆找到藉口又把張廷玉罵一頓,這一次乾隆一次要把張廷玉給解決了,不要再
托泥帶水零割張廷玉了。乾隆在這個上諭中說「股肱心腹視之,逾於常格之恩」,
這話好像跟他前面講的話不同調,但是跟他後面的話連在一起就是暗示張廷玉
「雍正需要你,我可不需要你,我只是看我老爸的面子上重用你,你別給臉不要
臉」。上諭中更嚴重的是說張廷玉「信不及朕」,也就說你信不過我,我也信不
過你,張廷玉應該有所了解,但是一再忽略,是不是想所挾持,惡感漸深,最
後面發下一張配享太廟的各臣清單,問張廷玉他夠不夠資格跟這些人一起同列太
廟,並說回奏日,命大學士九卿等定議具奏。


到此張廷玉大夢方醒,知道這下大糟特糟,求容反辱之了,在不上奏請罪,
家門都會有禍,於是具疏請罪,最後廷臣具議,以張廷玉種種負恩,應革去大
學士。乾隆到此是佔了全面的上風,也就可免了,所以就饒了張廷玉,張廷玉
在乾隆十五年休致回桐城養老。


[/size]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4 11: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http://groups.google.com/group/tw.bbs.sci.history/msg/3fad0e0e2074c8a8?hl=zh-CN&

作者:協辦大學士



[此帖子已被 桐川 在 2005-10-14 11:29:17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