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4|回复: 2

方以智——瑟瑟之谜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9 10: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2]瑟瑟之谜

来源:成都日报


  
  水直/文

  二千多年前的东周时期,一种叫瑟瑟的珠宝为蜀国王公贵族所珍爱。这是一种来自于西亚或中亚地区的宝石,被古蜀王公贵族视为身份的象征,并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亲眼见过这类瑟瑟,在《石笋行》中,杜甫这样写道: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是恐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尚存。

  瑟瑟(sit-sit)是古代波斯人对宝石的称呼,因为质地光滑受到中国王公贵族的追捧,伴随着瑟瑟的进入,古人根据音调给它们取了一个颇为洋气的名字,瑟瑟。典型的外来词。

  古人对于瑟瑟的性质,并没有太清楚的认识,都笼统地认为它是一种宝石,可能是其来源于西亚非本国所产的缘故。[color=red]到了明末,安徽桐城人方以智才在《通雅》中对瑟瑟做出分类,“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真者透碧”。[/color]而在此以前,瑟瑟已经被古人当作了一种形容词,在诗句中频频出现。中唐诗人白居易在写景诗《暮江吟》中,这样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五代诗人韦庄在《乞彩笺歌》也有类似诗句,“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当然,他欣赏的是精美的薛涛笺。不过,在今人笔下,瑟瑟已经被用做诸如“秋风瑟瑟”、“瑟瑟发抖”等景象破败的意境中。

  据杜甫所云,唐时瑟瑟经常在雨后出土于成都西门的石笋之下,大抵东周时期成都西门多是王侯富贾的聚集之地,不过,既然下了雨就能在石笋下面露出来,可见古蜀人生前与瑟瑟的关系之密切,据说当时成都西门一带,有钱人都要戴,越有钱就戴得越多,而最有钱、戴得最多的是开明王朝的一个蜀王。

  按照宋人吴曾在他《能改斋漫录》中的记载,开明王朝时期,有个奢华的蜀王建造了一座七宝楼,用瑟瑟、真珠(一种珠宝品种)做门帘,竭尽豪华之能事;汉武帝时,蜀郡遭了一场大火,被烧毁的有千家之多,七宝楼也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于是,后人在砂土中往往能得到蜀王的瑟瑟。

  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一位胡人在成都建立了一座大秦寺,寺庙修得据说跟宫殿一样,寺庙的门上挂满了真珠、翡翠,大秦寺最终被毁,琳琅满目的珠宝落在了泥土中,每有大雨过后,蜀人还往往可以拾得真珠、瑟瑟、夜光璧等珠宝。吴曾认为诸如真珠、瑟瑟等珠宝来自于当时的波斯国,非中国所产,这一点,与杜甫的记载不谋而合。周代的时候,波斯的瑟瑟便行销古蜀国。

  


[/size]

[此帖子已被 benny 在 2005-7-19 14:21:12 编辑过]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16

主题

1246

回帖

137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1370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20 19: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久已失传了.不过估计就是宝石一类.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3

主题

737

回帖

111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11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9 14: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55] [em55] [em55]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