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斯特心中的海:一声向着无限的叹息
——聆听李斯特《叹息曲》
一
琶音起伏—— 像呼吸的波浪, 大海在光里轻轻摇曳。 那是印象派的梦, 在印象派诞生之前。
这片海是柔的, 在月光下宁静无声。 它否定了我们 对李斯特的所有印象。 那闪光的表面 让我想起德彪西—— 但李斯特更早, 用指尖在寂静的思绪上 描出银色的涟漪。
我想起瓦格纳《荷兰人》里的海, 那咆哮的深渊; 想起门德尔松《赫布里底群岛》序曲, 风在玄武岩洞中呼啸; 还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他那炫目的暴风之海—— 那些海都在呐喊, 都是命运与神话的声音。
而李斯特的海—— 属于另一个时刻。 海滨小镇, 阳光与盐味交织的空气; 或是月光, 在水面铺开一条安静的小径。 白色浪花偶尔盛放, 又悄然消散, 像心头一闪而过的念头。
在这里,人只是坐着, 看着波浪呼吸。 什么也不必发生。 心与世界一起 漂入一层水彩的薄雾—— 柔软,透明, 半醒半眠。
人生难得有这样的时刻: 不必思考, 不必回应, 只听那音符之间的寂静—— 并称它为 宁静。
二
不是风暴, 不是民族的雷霆—— 而是一声叹息。
李斯特坐在琴前, 仿佛坐在海边, 他的双手描绘着波浪—— 那波浪,不是拍击, 而是呼吸。
琶音漂浮、闪烁—— 一幅水彩的声音, 每一个音符 都溶入另一道光。
他曾是火, 而此刻, 他是倒影。 大海化为镜子, 镜子化为灵魂。
炫技消失—— 只剩透明。 两枚音符之间的静默, 比呐喊更深。
钢琴家演奏, 不是为了炫目, 而是为了聆听。 双手不再命令, 而是绘出寂静。 每一朵声浪 生起,又消退, 再度化为呼吸。
月光下的海—— 它的节奏是耐心, 它的美是克制。
而在别处—— 瓦格纳的海 在神话与命运中咆哮; 门德尔松的海 以优雅的节律起伏;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在金色的地平线 编织冒险的光; 德彪西—— 他让世界 溶解于光中。
而李斯特—— 李斯特向内做梦。 他的海,不在地图上, 而在意识之中。 每一道波纹是思想, 每一缕闪光是祈祷。
当别人 歌颂大海的壮丽, 他倾听—— 那一刻,大海忘记了咆哮, 化为短暂的宁静, 而那宁静, 就是永恒。
这也是音乐: 一声 向着无限的叹息, 一朵 永不破碎的浪。
附:
吴砺 2025.10.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