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回复: 0

[散文] 春之长笛,牧歌的气息

[复制链接]

9293

主题

2011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071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之长笛,牧歌的气息

                                             ——聆听高伯特《意大利牧歌》



            一


长笛开始了——
仿佛空气自己在回忆
一个柔软得无法命名的春天。

人们说,
这首曲子由高伯特写成,
二十世纪初的作品,
但它的气息更古老——
像一场从十六世纪归来的梦,
一首牧歌,漫步进入阳光。

音色清亮,
却带着一层薄雾,
仿佛清晨犹豫着,
不知该醒来,还是继续停留。

我看见——
柳絮在银光中漂浮,
一条被光淹没的小径,
游人忘记了要去的地方,
只剩青草的气味
在风里徘徊。

这感觉
像古人的诗。
杜甫的闲情:
“黄四娘家花满蹊,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或白居易湖畔的安然: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长笛缓缓回旋——
不急,不停,
像一条温柔的时间之河,
把我们带入那片寂静——
在那里,
连喜悦也忘了自己的名字。


            二


它轻轻开始——
仿佛空气本身
在回忆一个比呼吸更古老的旋律。

这不是怀旧的歌,
而是一种温柔的回返——
一只手伸向时间的深处,
以法国的光,
触摸十六世纪的梦。

长笛不急,
它滑行,
像一个不愿结束的思绪。
在音与静之间,
有一种克制的完美——
一种无需证明的优雅。

没有戏剧,
只有花朵将开的那一瞬的寂静,
两朵云之间的空白,
露珠学会消失的微光。

高伯特的声音清澈如玻璃,
而在那光亮之下,
流淌着一股柔软的暗流,
一种安静的喜悦,
细腻得无法命名。

它并不想震撼——
它只想呼吸。
长笛成为鸟,
成为风,
成为苏醒大地的脉搏。

于是音乐漂浮——
半梦,半光,
在清澈与情感的交汇处,
让美忘记了宣告自己。

这不是宏伟,
而是一种平静的启示:
一个被记起的春天,
一束停留的光——
在最后一个音符消散之后,
仍然存在。


           三


印象主义的清澈线条,
塑造了法国的抒情气质。
旋律如歌唱般流动,
每一个乐句都带着呼吸的节奏,
如同歌者的叹息;
音色轻盈,
却富于共鸣。
以节制达至优雅——
在空气与静默之间取得完美的平衡。

它受德彪西的通透、
福雷的精致所启,
却自有独特的田园纯真——
一种被时间柔化的阳光。

作品的意境是悬浮的宁静:
仿佛一个即将苏醒的清晨,
薄雾消散成光,
微风拂动早春的叶。
其中没有冲突,
没有戏剧的转折,
只有自然缓缓展开的呼吸。

在安杰洛·拉尼奥的演绎中,
长笛成了自然本身的声音——
明亮如云雀的啼鸣,
温柔如黎明的气息。
节奏似乎在空中停顿,
让时间也驻足凝望它的静美。

这首曲子的真正之美,
在于清澈与情感的融合。
每一个音符都如玻璃般晶莹,
而在这份精致的表面之下,
潜藏着温暖——
一种安静的喜悦,
一种对单纯世界的沉思之爱。

它不要求听者去分析,
而是邀请人去呼吸,
去进入一个艺术与自然无界的世界。

在《意大利牧歌》中,
高伯特实现了一种微型的完美:
这是一首属于光与闲适的乐曲,
在其中,优雅取代了宏伟,
美以低语代替了宣言。
这是一首被记忆的春天之歌——
细腻、短暂、却深深地人性。


附:
【“感受到了中世纪世俗音乐的魅力”Angelo Ragno演奏菲利普·高伯特《意大利牧歌》-哔哩哔哩】 https://b23.tv/TVC9JTG



吴砺
2025.10.22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