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的诗学:大地在凝视自己的美
——观《尘世之美·新西兰|4K延时|长白云之乡》(三)
一
一片寂静的海滩—— 潮水带来的枯木 被搁浅在沙上。 清晨与黄昏的云, 在海平线散步, 披着金色的外衣, 将一点光 赠给那些木头、 石子、 与稀疏的草。
在另一处浅滩, 水面轻轻起伏—— 像一个人 在时间的胸膛里 呼吸。
白浪闪烁, 仿佛铺在大海桌面的蕾丝, 在风中 微微颤动。 太阳染黄天空, 又染红云层, 然后退去。 山岬伸入海面, 灯塔伫立其顶, 一列游人 如蚂蚁般前行又回返。
黑色的海, 黑色的云, 之间忽然升起 一道金色的墙—— 炫目的光之城垣, 短暂得 像神的手一掀帷幕, 世界便又陷入 沉默的暗。
那庄严,那壮丽—— 让我想起 两千年前的一首诗: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短短数句, 却将人类 伫立岸边的惊叹 一次写尽—— 仿佛那最初的海浪, 至今 仍在我们胸中翻涌。
二
大海在呼吸, 像大地的胸膛—— 缓慢, 平稳, 古老。
枯木躺在沙上, 死亡与重生的遗迹。 潮水一次次 重写它的故事, 以光为笔, 以风为纸。
时间在这里显形—— 不是一条线, 而是一种节奏。 镜头并不记录, 它倾听。 它感知那波浪之间的寂静, 那一刻—— 静止在流动。
白色的浪沫颤抖, 像铺在海桌上的蕾丝。 太阳—— 那位秒的画师—— 把金变成红, 然后离去。
群山伸展手臂, 抵达地平线的呼吸。 灯塔伫立—— 它的光, 是对无穷的一点反驳。
在这短暂的光辉里, 宏伟变得亲密。 地平线闪耀, 又陷入黑暗—— 那不再是风景, 而是启示。
此刻,东方在低语: 静默不是空无, 而是存在; 寂静不是休息, 而是倾听。
跨越世纪, 另一个岸边传来声音: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那份惊叹仍在, 那第一次凝视大海的心跳, 依旧在此—— 在世界 最安静的心之中。
附:
吴砺 2025.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