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的清晨,沙漠的蜜語:親愛的瑪麗亞
——聽波斯民歌〈Jaan-e Maryam〉有感
一
這是網絡的時代—— 最遙遠的風景、最柔軟的聲音、 千萬張陌生而美麗的臉, 都輕輕落進掌心, 像多年未見的故人 忽然敲門。
三十年前,誰能預料? 清晨睜眼, 就能聽見一道來自沙漠彼端的歌; 我們不懂那語言, 卻像久藏心底的暗號, 一聽便懂。
波斯情歌—— 輕到幾乎不沾塵, 甜得如沙地裡熟透的哈蜜瓜, 清脆,在記憶的齒間碎響。
旋律總帶一種靜: 靜裡含深深思念, 像笑意轉向內心, 像歲月磨出的哀愁—— 不苦,只是緩慢而持久。
於是我們坐下, 不用國界,不用翻譯; 所有溫柔都隱在 一次點擊之後的等待。
親愛的瑪麗亞, 你不只是誰的愛人—— 更是那被輕喚的名字, 在我們忘記之前 早已迴盪。
二
它不喧嚷, 不如風暴驟起, 也不用耀眼的光 索求目光。
它悄悄而來—— 一縷氣息, 一段古絲織出的聲音。
在波斯語裡, 連思念都如此溫柔; 連哀愁 也捧著花, 不是火。
這首歌, 為兩次心跳之間 那片無聲隙縫而生, 低低唱給一人, 卻讓千萬人聽見—— 在「瑪麗亞」這單一名字裡, 我們各自聽見 自己被呼喚。
這不是懷舊, 而是一種當下: 歷史凝為聲音, 一個地方化作旋律。
沒有宏大樂隊, 沒有情緒洪峰—— 只有一束微火, 在風中守住不滅。
於是,在無盡噪聲的時代, 我們終於記起最簡單的真理: 當美來自大地, 它無須任何裝飾。
附:
吴砺 2025.7.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