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03|回复: 2

[桐城人] 宋庆龄母系川沙倪氏桐城祖籍考辨

[复制链接]

4

主题

12

回帖

2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8-12-18 16: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桐城带经堂倪氏在最近的一次续修宗谱中获得一条线索,据传曾任国家名誉主席的宋庆龄,其母系川沙倪氏出自安徽桐城倪氏家族的某个分支。循着这条线索,桐城倪氏族人赴上海川沙走访调查。经当地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并由地方志及川沙倪氏的家族资料中获知,宋庆龄母亲倪桂珍的祖先确系源自安徽桐城。这项调查结果对于桐城倪氏来说不啻是一件大事,同时也为桐城氏族文化乃至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笔者出于对这一发现的兴趣与好奇,就倪氏族人最新获得的家族资料进行了研读。经与相关史料校勘核对,结果竟意外发现,其中有关川沙倪姓祖先的考据有违史实、存在疑问,本文拟就这方面问题展开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R) t9 `0 y+ I

! A' p% G8 v7 i$ U' A$ v据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川沙县志》(以下简称《川沙县志》)倪桂珍辞条载:“倪桂珍(1869-1931年)女。生于川沙城厢镇东门内(现中市街36-38号)。其祖先为安徽人,迁浙江。”词条下附有《倪氏略谱》,文曰“倪氏其先安徽桐城人。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受《南山集》案株连,被遣至浙江,遂于鄞县海滨业渔。尝至川沙白龙港外海中捕鱼,船遇台风覆没,举家脱险就岸,即务农。自此定居于川沙城东北侧,后称倪家宅。至倪为堂,已不知几世矣。”(《上海市川沙县志》第三十三卷,人物,95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 j* L* G# T# R8 }" C" E0 Z* }5 @
宋庆龄母系1.jpg
(宋氏家族惟一传世的全家福照片。前排:宋子安;二排左起:宋霭龄、宋子文、宋庆龄;后排:宋子良、父亲宋嘉树、母亲倪桂珍、宋美龄。图片选自网络)1 G1 _0 N+ E( V3 K/ K  V

# ]0 f8 K1 q6 m" E! l. R《川沙县志》的人物辞条介绍比较简略,而附于其下的《倪氏略谱》表述则稍为详细,对倪氏祖先为安徽桐城人以及始迁、流徙的时间、地点和缘由作了简要补充,但未明确始迁祖其谁。5 Y- ~: {! Z1 k' Y0 r
《宋庆龄母系倪氏暨父系宋(韩)氏家谱》一书(以下简称《倪宋家谱》),则是一部研究宋庆龄母系、父系家族世系的专著,也是目前研究川沙倪氏家族谱系的权威著述。在该书的“母系倪氏家族序”中,开篇即言:“倪氏先祖,安徽桐城人”。接着简要介绍了倪氏先祖外徙的原因,是受清康熙五十年(1711)发生的《南山集》文字狱案的牵连所致。该书作者认为,《南山集》案的起因,是该案的主人公戴名世“给一个姓倪的学生写信,谈论他对编史体例的看法”所引发的。而“戴名世的那位姓倪的学生名叫倪山堂,安徽桐城人。《南山集》中一段《倪生诗序》(1706),对他的情况做了记述。”序文结尾总结道:“倪姓先祖,浙江鄞县人。桐城倪山堂在戴名世案发(1711年)前五年(1706年)已故。倪山堂的后代被充军发配到闽浙沿海,后迁移至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一带,以打鱼为生。”序文之后“第一代浦东始迁祖”正文中写道:“一代倪公,浦东始迁祖。十八世纪中叶,倪山堂的后代倪某,从浙江鄞县沿海北上,到浦东沿海打渔,并在川沙北龙港落户,成了当地一渔户。”在倪山堂以下的浙江鄞县先祖到始迁浦东的一、二、三世先祖名讳皆无考,直至川沙倪氏第四代旭堂、日堂、为堂、兆堂四兄弟时始传名讳。自上海浦东始迁祖倪公至宋庆龄母亲倪桂珍,已下传六代矣。(《宋庆龄母系倪氏暨父系宋(韩)氏家谱》5-7页。上海市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管理署编,王乐德编著。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 D" F# x. g2 O* O6 d/ ?综合《川沙县志》与《倪宋家谱》中对川沙倪氏祖先源流的考据,说法基本相近,即在宋庆龄母系川沙倪氏源自桐城的结论上观点一致。但二书不同之处在于,《倪宋家谱》明确交代了浙江鄞县直至川沙倪氏的先祖为桐城倪山堂,而《川沙县志》未载。倪山堂究竟是不是川沙倪氏先祖,依据是什么,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 m, s6 N3 o  y6 ?8 w既然川沙倪氏始迁于桐城,起因是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发生的那场文字狱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还得先从“《南山集》案”说起。2 F& H" }2 p$ @% }7 R! t' @! g' H
清康熙五十年十月,有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参奏时为翰林院编修的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前为诸生时,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多狂悖,逞一时之私见,为不经之乱道,徒使市井书场翻刻,贸鬻射利营生,识者嗤为妄人,士林责其乖谬”等,由此构成了清代第一个文字狱大案。(《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八,丁卯日。中华书局,1985年版。)( I  t6 b; Y# C& E0 ^9 b2 X8 ^
由于《南山集》中《与余生书》一文谈及方孝标的《滇黔纪闻》,致使牵连此案的人员除戴名世以外,还涉及到《滇黔纪闻》的作者方孝标(其时已故),以及为《南山集》出资、刊刻的尤云鄂、方正玉,为《南山集》作序、题跋的方苞、汪灏、朱书、王源等一干人,牵连者共计百余人,皆被逮入狱。(《清代文字狱案》18页。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版)
. j3 o! b  y- H% P8 u) l该案主犯戴名世(1653-1713),清安徽桐城人,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自号忧庵,是清代前期著名的学者、散文家,与桐城派创始人方苞齐名。戴名世治学尤重于史,其为诸生时,想写一部《明史》以传之后世。在搜集《明史》材料的过程中,曾看过同乡先辈方孝标所写的《滇黔纪闻》。为充实史料,康熙二十二年,戴名世写信给舒城门生余湛(字石民),叮嘱其留心于南明小朝廷旧臣处搜罗历史材料,此信即后来收于《南山集》中的《与余生书》。由于信中记录了南明各朝的历史情况并直书南明政权年号,故成为该案致祸六文之一,因此触犯清廷,被定“大逆”罪。(戴廷杰《戴名世年谱》99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Z0 M# a  Y1 J. H7 \4 c0 ?
对戴名世“《南山集》案”及其连带的方孝标“《滇黔纪闻》案”的审理,历时两年,先后五上折本,刑部均拟议重处。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大学士等以刑部衙门审拟戴名世一案再次请旨,皇上从宽典定,谕曰:“戴名世从宽免凌迟,著即处斩。方登峄、方云旅、方世樵(方孝标嫡裔子孙),俱从宽免死,并伊妻子发黑龙江。这案干连应斩绞及为奴安插流徙人犯,俱从宽免罪入旗。”(《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三,乙卯日。中华书局,1985年版。)
* ~6 {2 X8 K% O) K& G/ O通过“《南山集》案”案情始末的大致梳理,不难看出,戴名世《与余生书》中的余生并非倪生。或因《南山集》中有《倪生诗序》一文,《倪宋家谱》的作者将二人混淆,错将倪山堂当作川沙倪氏的桐城先祖,进而衍生出倪生后人因“《南山集》案”株连充军之说。
/ A: }" _- P1 g4 p% i. r
6 J3 w; B- @4 r  A% f要想搞清倪生是不是桐城人,首先得看看戴名世的《倪生诗序》是如何写的,其中有没有这方面线索。该文曰:“余侨居吴门郭外凡数载,余性简而地又僻,且声势名位之所不在,车马鲜至其门,独里巷之间,二三穷士,间以其所业来请谒焉,而西邻倪生山堂过我尤数。”文中提到的倪山堂,是戴名世客居苏州时的西屋邻居。倪生是一位文学青年,勤奋好学、喜爱诗文,经常向戴名世请教,还向先生提出十年后为其诗集写序的请求。然逾年后,戴名世自京师南归时,倪山堂已死。其父持倪生诗稿求序,于是先生乃作此文。据《戴名世年谱》考证,此序写于康熙四十五年丙戌,而文中所述与倪氏相过从的时间当在康熙四十三年甲申。
+ n: f2 c: U0 O. }《倪生诗序》中只是说倪生是作者侨居苏州时的邻居,并未提及二人是同乡,也未交代倪山堂是哪里人,那《倪宋家谱》的作者是怎么知道倪山堂就是桐城人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查阅了桐城带经堂《倪氏宗谱》,却未见倪山堂其人。而在戴廷杰的《戴名世年谱》中,却找到了倪山堂的出处。清代学者张大受《匠门书屋文集》收录的《倪生传》中,则清楚交代了倪生的身份:“倪山堂,字纪邻,江苏长洲人。先世居浙江崇德,嘉靖间迁吴中。父炜为名邑生,山堂为府学生。年十三属文,冠而能诗,好论文章,析理义,与张大受交五年。配江氏,子一,曰銮。”(《戴名世年谱》629页。)原来倪山堂是一名苏州府学生员,其先祖于明代嘉靖年间从浙江崇德迁居吴中。父名倪炜,妻江氏,一子倪銮。作者自言与倪山堂交谊有年,倪死后为之立传,按理说传记内容的真实性不存在怀疑。9 {* K& X2 L  n
也许有人会问,张大受《倪生传》与戴名世《倪生诗序》中的倪山堂是同一个人吗?如果是,那张、倪二人的关系又有何出处?笔者经查阅史料,张大受、戴名世所写《传》、《序》中倪生原本就是同一人,张、倪之间不光是师友,而且还是同乡。
0 h  y/ c* t, r; l& l张大受(1660-1723年),字日容,号匠门,江苏长洲人(今属苏州)。“先世为嘉定人,祖慎德徙吴门,遂家焉,父结新庐,聚徒论经,地在新学东之古匠门,故子以为号。…十余岁,辄肆力于诗古文辞,为前辈汪琬、韩菼所赏识。”康熙三十八年皇上南巡,召至御舟赋诗。四十四年引见行宫,入《四朝诗》馆。四十八年成进士,为庶吉士,后充翰林院检讨。五十九年典蜀试,后奉命入滇(一说“黔”)视学。擅诗古文辞,著有《匠门书屋文集》三十卷等诗文集传于世。(《戴名世年谱》273页)* p8 `; }9 |& H2 N- D! b/ ^1 \) [
张大受中举后,较长一段时间“家居读书,举诗酒社”,张、倪二人相过从当在这一时期。倪山堂经常问学请益的戴名世、张大受,他们又是否熟识呢?原来戴、张二人既为挚友,又系同年,康熙四十八年同榜进士。戴名世客居吴门时,三人之间皆有交往。(《戴名世年谱》271页。)由此看来,倪山堂为桐城人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5 s  f( ^( U+ q) i) |2 a( [6 N

+ ^5 E& W# q2 X4 G* G. ]& G既然倪山堂是江苏长洲人,那《家谱》认定其为桐城人的依据又是什么呢?细研《倪宋家谱》一书,笔者发现,其中《母系倪氏家族序》下的一段注释,似为线索来源。其注曰:“笔者曾于1986年12月7日、16日,1987年1月23日先后三次访问宋庆龄表弟倪吉士。倪于1986年12月21日写信给笔者,谈到他们先祖的情况,他说:据先父(倪锡纯)口述:‘倪家先祖是安徽桐城人,是桐城学派的一位学者。因追随当时维新思想,编写《续明史》,触犯了清王朝,遭文字狱。本来是斩首的,皇帝改为充军,流放到闽浙沿海。后在杭州湾南岸宁波绍兴一带的鄞县打鱼为生,后来又到浦东白龙港打鱼,不幸遇风灾而覆舟,全家流落在浦东白龙港,后迁居川沙。”
! i& [) c& {, z5 ?5 G( D该注释条文大概表述了五层意思:1.有关川沙倪氏祖先的信息是《家谱》作者通过三次采访,从宋庆龄表弟倪吉士处获得的,其来源出自被访者父亲倪锡纯的口述。2. 倪家先祖是安徽桐城人,是桐城学派的一位学者。3.先祖因写《续明史》触犯清律,因文字狱获罪,被充军流放到闽浙沿海。4.落籍浙江鄞县,以打渔为生。5.一次出海遇险,流落浦东白龙港,遂迁居川沙。
+ L% k, S5 i$ @0 C% j8 B这段释文明确告诉读者,《倪宋家谱》中援引倪氏先祖的历史信息,主要依据的是家族成员世代相传的口头资料,并没有宗族谱牒以及文献典籍的相关佐证。笔者欲藉桐城《倪氏宗谱》及相关文献资料,对“释文”作些具体分析,以辨明史实,探求真相。
4 Q  {1 y, Q+ H& S, R8 L: G
3 M2 e/ J, n+ [7 p+ m倪家先祖原籍安徽桐城,所指应是“带经堂”倪氏,因桐城倪姓仅此一族,别无异派。据《倪氏宗谱》载,始祖倪师,字万十,元末由浙江迁居舒城,其后再迁桐城。明中叶以后,氏族繁衍,人才蔚兴,遂成望族。至清代前期,家族中以道德文章、宦迹政声见于郡邑史乘者,不绝如缕。但遍搜倪姓士者学人,均与桐城学派无干,且更无编写《续明史》其人。
' Z) Y  A5 b- }; L3 u/ C
桐城带经堂“倪氏宗祠”.jpg
(桐城带经堂“倪氏宗祠”)

) C7 n7 D. S5 v, i& B! H. R0 q《南山集》内致祸六文中,《倪生诗序》一文并未涉及,“《南山集》案”结集刊刻作序题跋等涉案人员中亦无倪姓者,牵连亲属中无有倪姓,那倪山堂子孙受株连发配充军之说又从何而来呢?
0 S: ?5 V4 q/ F& `/ l查“《南山集》案”的最终处理结果,除戴名世一人被处死外,余皆获赦,从轻发落。嗣子戴梦沧避祸隐遁,逃离法网;妾高氏及家仆杨福等赦免为奴,隶入旗籍。该案中仅方孝标嫡裔子孙眷属数百口发遣塞外,旁支族裔均隶旗籍。该案其他要犯如方苞等皆蒙宽免。方苞《送王篛林南归序》曾写道:“余出狱,编旗籍,寓居海淀。”其妻子亦北上入旗随居焉,“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方苞集》卷七,18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雍正元年,“凡罪人族属隶旗者,蒙恩赦宥归籍”。至此除正犯嫡孙外,所有牵连隶旗人等全部返回原籍。(《戴名世年谱》戴名世先生后谱稿,963页。), V! [1 c2 c) U, z
该案中被投荒徼之方家发配地在塞外的卜魁城(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带,隶旗籍者则是编入直隶某旗的规定居住地,地点在京畿附近,全案中未有充军发配至闽浙沿海之人。(古代充军发配皆为岭南塞北边远蛮荒之地,鲜有江南闽浙之例。)
; @5 R/ S+ o  g- K9 D该书作者仅以口述资料为凭,却未与桐城倪氏族谱雠校,再加上对戴名世著述文章一知半解,于清初“《南山集》案”案情史实未作核对,故而张冠李戴,在川沙倪氏后裔并未提及先祖其谁的基础上,任意揣度臆测,望文生义,移花接木,在“《南山集》案”的渉案人员中硬是塞进了一个倪山堂,而且还将其定为川沙倪氏的桐城先祖。
0 ^( l/ p& M3 R; k( R0 u; r综上分析说明,《倪宋家谱》一书根据倪氏后裔口述认定的倪氏祖先,其身份及迁徙缘由均与史实有很大出入,查无依据。倪氏后裔的口述内容因年代久远出现衍误情有可原,但《家谱》一书的作者不加辨别,疏于考证,还在照单全收的基础上妄加衍伸,并作为家族信史编谱刊行,着实令人遗憾!5 \  B3 X; S( Y/ M0 Y
如此说来,倪氏的祖先是不是来自桐城呢?经检索带经堂《倪氏宗谱》,其中确见端倪。  k" ?3 R5 J/ P( Z
倪氏族中至显者,有九世倪应眷一支。应眷字申之,号吉旋,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由上杭令擢监察御史,累迁至南太仆寺正卿。居官著政声,居乡有贤名,年八十里中父老镌“仁寿碑”以祝。五子皆贤,通籍者三。长祚善,崇祯中以明经授永兴令,迁岳州通判、金华同知。次元善,副贡生,户部司务。四嘉善,天启二年进士,点翰林、授简讨,历仕中允、右谕德。(马其昶《桐城耆旧传》165页。黄山书社1995年版。)一门簪缨,书香不绝。( w' Y, c9 C. k/ u  l8 W
太仆下四世,有曾孙志澄、志渥兄弟,谱载“远迁”,甚为蹊跷。据《倪氏宗谱》载,其父天民,祚善第三子,“字予先,号莘野,国学生。考授州判,勅授文林郎。”天民子六,能世其学。次子志翼,国学生。六子志沅,太学生。唯四、五子仅载名讳,标注“远迁”,余皆空白。若按兄弟排行出生年月推算,志澄、志渥的出生时间大约在康熙10—20年左右。据此,笔者怀疑,川沙倪氏的迁浙始祖是否就在其中?
+ A5 N" t1 R" G" b  L3 X8 K首先,上海川沙倪氏家族祖籍桐城的世代传说应该毋庸置疑,完全可信。史上流民播迁远徙,即使迭经数世、流转千里,其根在哪里、辗转何地,一般都不会忘记。故乡使人刻骨铭心,子子孙孙世代相传。! W; o, D' c9 ^2 `; Q
其次,倪氏族裔相传的始祖迁浙事由与背景,大体与史实吻合。细节上虽有出入,但受《南山集》案影响而避祸远走的迁徙事由,则完全符合当时情势。正如《戴名世传》中所写:“《南山集》案发后,汉族文人个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许多与此案无关的人,也挖改从前的文章和刻版,防止大祸临头。”(朱洪《戴名世传》251页。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倪氏兄弟虽与案件无涉,但处于案件中心地桐城,难免无人事瓜葛,以致心存恐惧、担心牵连而远走闽浙。雍正间倪氏续谱,族人仍心存余悸,谱中仅留二人名讳,至于个人、家庭、迁徙地等信息则无一字记录。
4 k* W. h2 f" N$ N- q7 t其三,志澄、志渥兄弟出身官宦门第、书香世家,二人因文避祸,性质与“《南山集》案”罹祸缘由相契合。康熙五十年案发时,哥俩年龄都在三四十岁左右。从一门兄弟的功名学识看,即使不算“桐城学派”大家,亦应是文人学士者流。仅从兄弟二人的身份背景看,亦与川沙倪氏先祖因文祸迁浙的世传信息相吻合。
9 E* L3 O! b# E% R其四,倪氏兄弟惧祸远徙,而非涉案发配。雍正元年,所有案中编隶旗籍者均获赦返回原籍,而志澄、志渥全然不知,继续隐姓埋名于闽浙沿海打渔为生,未返回桐城。不属案中人犯,不知案件结果,惧怕连累家族,经年音讯全无,此系兄弟二房长久失联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年避祸远迁的根本所在。
# X2 G8 u. X  e3 Z从二人年龄看,离桐出走时应是拖家带口。是兄弟结伴而行,还是各奔东西?是谁流落在浙江鄞县,成为川沙倪氏先祖?今天已不得而知。据《倪宋家谱》一书记载,民国年间,族人倪锡圭曾编有川沙《倪氏家谱》,但“文革”中被作为“四旧”销毁。川沙倪氏早先这段历经百年的迁徙历史,其间几多磨难,几番艰险,如今都已化去,永远尘封在已逝的岁月之中。) [7 [% N' m8 m4 Y& E
综合宗族谱牒、文献典籍等相关资料,对照川沙倪氏口传家世的主体内容,在时间、背景、身份、家庭、文化、环境、起因、后果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志澄、志渥康熙年间神秘外迁的族谱记录,几乎都能证明,桐城带经堂《倪氏宗谱》标注“远迁”的志澄、志渥俩兄弟,其中一人应该就是川沙倪氏浙江鄞县的先祖。至此,其父倪天民、桐城带经堂倪氏十一世祖,当为上海川沙倪氏的共同祖先。
; k  l5 _, V" B+ G, y8 I
# R5 p. }) I6 c, T6 D在本文结束之际,引用《倪宋家谱》前言中一段话,以示撰写此文之初衷:“培育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家族,培育出宋子文、宋美龄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家族,在我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罕有的,这样家族的家族谱对历史和现实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亦应该书编辑出版者所言:“我们有责任辨明真伪,以保证有关宋氏史籍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宋庆龄母系倪氏暨父系宋(韩)氏家谱》1-2页。)作为一名川沙倪氏祖籍地的桐城人,特作此文,驳正史实,也算是对宋庆龄母系的倪氏祖先所表达的一份敬意吧!
" x: ?4 ?6 J/ G1 ^& P- b5 [
' K. X/ S+ T) ]6 y- v$ ?
    张泽国 2018.12.1

) G1 o  i" p  C) `
+ Q" h! h' U8 m) ~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作者简介】张泽国,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地方文史研究者。

106

主题

466

回帖

128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285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8-12-19 16: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明 于 2018-12-20 12:31 编辑
( u" y! i! x1 u4 M3 |
* q4 ?/ j; G% [; k/ S   先生此文,读来也还扑逆迷离。   我从为,即使一代国母、曾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主席宋庆龄先生的娘家远祖确系桐城人,但决不可因此说,宋庆龄先生系桐城人,她系地地道道的上海人。难怪遵其遗嘱,死后叶落归根,独葬上海。   鉴此,查出宋庆龄先生娘家即倪氏宗亲源出桐城,意义不甚重大,主要是年代过远,差不多10代了,有意义吗?!
) z" K2 L9 Y4 m' R& q0 K: u   已故去的丁关根同志的夫人的娘家亦在桐城,“宰相张”之后裔,系当代人物,对桐城政治、经济、社会还能产生间接性的作用。但宋庆龄先生就不同了,其远祖虽系桐城人,追溯起来无意义,何况宋主席也故去多年。
* s8 _; i, E1 l4 E5 a" }   关于戴名世之弟子、康熙时期的倪山堂,确系当时姑苏人,非桐城人。
% A( f1 r; w6 Q' I7 ]   那么,为避当时“文字狱”而主动远迁苏沪的时桐城”带经堂“倪氏,正因戴名世《南山集》中有”倪生诗序“,虽此”倪生“而非彼”倪生“,但桐城这支倪氏更因此避嫌,特地远走高飞至今天的江苏、上海一带。
% U  ^3 t5 E0 @& G   ——此乃宋庆龄先生的娘家远祖在清代远徙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并非是说,《南山集》中的”倪生诗序“一文所牵涉的”倪山堂“系其祖,而是巧合,祸因同姓”倪“,戴名世又为桐城人。
2 a/ m6 T. M/ k4 y% `   以下再援引一篇载于《世纪》杂志2018年第6期的资料,供参考:
) {5 ^1 v4 `& b+ _& ]: Y/ `& n0 `& I
   (注:原文还有宋庆龄先生的一封关于自己母亲祖宗史的书信手迹等插图,惜因要下班赶班车回市区,未及上传。)/ c+ z& r! |: p! o/ g

9 Q1 f) p6 V, k6 ~                          《宋庆龄外祖父母史迹寻踪》: H( b9 A9 S# ]
                           2018-12-04 12:07
  j4 C0 R/ [8 [              撰文:朱玖琳,上海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业务处(研究室)副处长
5 r% G* n' Y0 E# O0 O! ?! f" b0 n4 b) ]/ y2 x2 L9 k7 Q, A
  由于宋氏家族历史地位的特殊性,各种坊间传闻、文学演绎充斥其间,而严肃史学研究成果却少人问津,因为相比严肃历史,人们更喜欢听传奇故事。更有甚者,出于种种目的,故意歪曲历史,把本来就不清的水搅得更浑。本文系以档案文献和馆藏文物为依据,努力还原真实历史,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 A3 }% _( `% w  一、宋庆龄外祖母是徐光启第九世女孙
4 s8 t, y1 V' |5 J9 |0 `+ B# i  宋氏家族一向以系徐光启后人为傲,而这则源于宋庆龄外祖父倪韫山(其后人改为“蕴山”)的婚姻。关于宋庆龄外祖母(以下称“倪徐氏”)的血统说明,均来自宋家自述,确切地说部分源于转述的宋家自述。共有四种说法如下:
$ [4 R/ D( ^7 N1 X$ m1 ]' ~   第一,宋耀如美国友人步惠廉之子转述步惠廉对宋耀如夫妇亲述的回忆。
, |; t2 w' \( ?4 x3 J6 m   其记:1887年10月,宋耀如在苏州与美国大学校友步惠廉重逢,非常自豪地向步惠廉讲述了他的新婚妻子倪珪贞的家世,说她的母亲是徐光启的直系后裔,她的父亲是上海伦敦会的信徒,她的母亲在嫁给她父亲之前一直住在徐家汇,婚后改信新教。1888年春节期间,步惠廉在昆山第一次见到倪珪贞,听倪珪贞本人生动地讲述了自己的家族故事,说1853年太平军横扫上海时,负责为清政府守护徐家汇的外祖父战死,尚待字闺中的母亲逃出了徐家汇,在奔跑途中因为缠足行动不便而被迫丢弃了很多随身携带的家传珍宝。
: z) r% p# \4 m  w" ?9 t   第二,倪珪贞去世后,她的孩子们为追述母亲生平而撰写的“行述”(以下称“宋母行述”)。
# o; h  l& r- Q. ?- ]   其记:倪徐氏的父亲是徐光启第十六代传人,时任淮军统领,率军转战上海、宝山、南汇、川沙,阵亡于川沙。- [. Y) G5 g! C$ _: }" M
   第三,宋庆龄1962年手书。! c5 m/ Z: G1 I: H/ L2 o2 _
   1962年是徐光启诞辰400周年,是年10月,宋庆龄手书的一份关于母亲一族系徐光启后代的倪氏家史,辗转经由台湾历史学家张其昀之手送达宋美龄,又通过宋美龄传递给宋家在美的每一个成员传阅。在自留的一份手书上,宋庆龄补充道:“这是我母亲的祖宗历史。我的(外)祖母,倪(徐)氏(是)在太平天国时从松江到了上海的。”
# ~4 y  ~2 x9 Q4 R. o7 ~8 `   第四,宋美龄1962年题序。5 H& j8 m& l" o: S  {# \, {' W
   同在1962年,11月,台北光启出版社出版由张其昀题写书名的《徐文定公家书墨迹》,宋美龄在题序中称:“外王母徐太夫人乃文定公第九世女孙。”
( v1 n8 `! f; D$ m1 K! R! a+ A   查史书可知,1853年横扫上海的是小刀会,而小刀会自称太平军部属,所以称小刀会为太平军也不算是错。但是,“宋母行述”所讲的历史时段显然不是1853年小刀会时期,而是正牌太平军进攻上海县城的时期。清咸丰十年至同治元年(1860年至1862年间),太平军向上海发动了三次大规模进攻。为了剿灭上海的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曾国藩与李鸿章在安徽正式成立淮军,并于三月开拔到上海,增援上海地方团练、会防局、“常胜军”,一起围剿太平军。* [5 Z" h7 f2 A& T0 M* X" `
   查1862年淮军到沪后统领各营的将士名单,徐姓统领只有得字营的徐德胜,但他非上海县人;统领淮军中由上海防勇组成的会字营的上海县人名周志鸿,与徐家无关。; p. g( u( v! a( \% [
   根据黄炎培主纂的民国《川沙县志》卷三《户口志》之《陆炳麟川沙族谱一斑·徐氏谱略》,当时在川沙阵亡的徐姓名士仅有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之后徐光发,其先原籍为安徽凤阳县,时任布政司理问(注:理问是理问所的负责人。明清时,理问所为布政使司所属机构。清朝时只有直隶、江西、江苏、浙江、湖南等几个省份的布政使司才设理问所,理问所也只设从六品的理问一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率团众镇压太平军时阵亡,同治四年(1865年)奉旨给予云骑尉世职,光绪年间加赠武德骑尉,封朝议大夫。5这位在川沙阵亡的徐姓名士显然不是徐光启后代,也与淮军无关。$ ~- ^6 J  o% H( w4 n& T
   宋美龄应该是在历史学家张其昀的帮助下,意识到了“宋母行述”以及父母生前所述有误,遂在1962年将倪徐氏是徐光启第十七世女孙的说法改成了“第九世女孙”。据上海县志和徐氏宗谱的记载,1853年带兵守护上海家园的是徐光启八世孙徐士荣(字志瀛),是时为上海县最大的慈善机构同仁辅元堂的董事之一。徐士荣奋战守堂,以致“衣履沾血成赤,日不一食亦不知饥”。徐士荣事后赴浙江履知县职。1861年太平军接连攻陷江浙城池,上海形同孤岛,徐士荣闻讯,辞别浙江巡抚晏端书,返回原籍,再次准备誓死保卫家园。时江南督办团练大臣庞钟璐经常上门拜访,李鸿章淮军大营进驻城南后,他也受到李的器重,襄助淮军铭字、春字二营,并与二营统领刘铭传、张遇春缔结兰盟,并肩作战。徐士荣为救济难民,散尽家财,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终年43岁。李鸿章为办地方团练有功者上奏请赏的名单中常出现徐士荣,且每次都位列上海县第一名。同治六年(1867年),李鸿章的请赏名单中依然有他:“补用知府浙江候补同知徐士荣,请赏加道衔。”0 {9 [. I" @: e2 b9 U( S* a+ ?( M
   徐士荣既有倪珪贞亲述的1853年对战小刀会的经历,也有“宋母行述”所记与淮军并肩对战太平军的经历。宋美龄在历史学家张其昀帮助下,以家族口传为线索,依据史料记载,确认了倪徐氏是徐士荣的女儿,即徐光启第九世女孙。这种做法是科学的,理清了倪徐氏的身世。
4 X+ `7 X9 s- M( l   至于宋庆龄手书,她说外祖母倪徐氏“在太平天国时从松江到了上海”。结合徐士荣1861年为对抗太平军辞别浙江巡抚返回上海的经历,宋庆龄手书中的“松江”说法有误,倪徐氏应该是在1861年随同父亲徐士荣从浙江省返回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 _, B! m+ \( X" k3 `; a
* W( O9 p6 j+ V! G2 g
  二、宋庆龄外祖父是上海伦敦会最早的华人牧师- y, z) _) w+ {! f; |3 |0 a
  “宋母行述”将宋家“信宗教、尚新学、教育子女并重”的家风仅仅归功于徐光启的传承,但是被宋家忽视的外祖父倪韫山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I* m+ L# L" J; K2 e* u( J0 f
倪韫山的身世也被各种坊间传闻甚至谣言左右,所幸倪牧师是在中国近代基督教传华史上留下一笔的人,借助当今大数据时代先进技术的帮助,笔者层层追索各种信息,发现了新的第一手原始史料,综合其他已掌握史料,倪韫山的史迹渐趋明朗。# z5 V! c( P" c$ j( z
  倪韫山与妹夫王月舟1858年同时加入基督教,1870年同时被公举为牧师。
) p4 K0 d' `# C, x+ Q6 {$ l  倪韫山是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厅人,字嘉珍,道光丙申十二月初八日(1837年1月14日)出生,光绪己丑三月初九日(1889年4月8日)去世。 在他去世5个月后,他的教友钱芳棣在《万国公报》上撰文哀悼道:“君品端行方,循规守矩。事母孝而爱弟笃。”倪韫山在屡应科举屡不中之后,“悟富贵功名如电光石火,一转瞬而皆非我有,惟信道行教可盼永福”,于是毅然决定加入基督教,于1858年由英国伦敦会在华传教士慕维廉(William Muirhead)施洗加入基督教,成为伦敦会教友,“旋被任为天安堂牧师”。
+ H5 g6 Q0 J# q7 ~* z$ ~  牧师资格不是轻易可以获得的,倪韫山“旋被任为天安堂牧师”其实也是隔了好几年之后的事。7 i* c; k$ x1 \# G! T
  新发现的史料揭示,倪韫山成为牧师是在1870年,而和他同时被公举为牧师的还有和他同时入教的妹夫王月舟。王月舟虽是妹夫,但比倪韫山年长,在牧师排名上也位居倪韫山之前。
, Q' u; K' y, y/ w7 ]& H  两人入教是有人引荐的。时宝山医士兼传道士陈子谦到川沙行医传教,结识两人,对两人颇为赏识,遂将他们介绍给兼辖川沙教事的上海伦敦会牧师慕维廉。入教后,两人迅速成为慕维廉的左膀右臂,并与慕维廉成为心腹之交。感于慕维廉的知遇之交,两人“奋不顾身,其于远近城邻,靡不周行布道,旦夕晴雨,食息皆忘” 。教友钱芳棣追悼倪韫山时也说: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亲戚朋友也疏远了,但是倪韫山“转道沪、汇、川、宝等处”,“兢兢业业,矻矻孜孜,栉风沐雨,戴月披星”讲道。5 M! G$ r9 M; w  E* p
  陈子谦认为倪王二人有牧师之才,咸丰庚申年(1860年),他特地带了两人去见一位在上海县城躲避太平军的教友,大家“纵谈良久”,教友觉得二人是“当世英俊”,相见恨晚,“爰订交焉”。同治元年(1862年),教友赴都襄办教务,1870年回沪,复与二人恢复往来。“旋因中西同道,以二君忠主爱人,实心认事,殊堪为群羊表率,众情爱戴,爰即公举为会牧。”
3 ^& k( {. X) k: v9 s% B  倪韫山与妹夫王月舟一家情谊甚笃。1879年,四处游历传教的王月舟举家迁居宝山县大场镇不久,自幼随父到处传教的18岁长女在家中病逝,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所惜者不得与韫山母舅告别,闻其明日当来,吾不及见矣。”倪韫山哀恸不已,特地撰文哀悼,并刊登在《万国公报》上。1 T/ d2 x9 `3 X, ^
当时倪韫山尚居川沙,他最小的儿子倪锡纯于光绪六年(1880年)在川沙出生,自幼随父亲举家迁往上海县城。151883年,倪珪贞15岁时,升入裨文女塾读书。该校是上海开埠后的第一所新式女子学校,倪珪贞姐姐倪珪金(牛尚周夫人)也毕业于该校。16世存倪珪金写给女儿牛惠珠在美国寄养家庭霍布鲁克(Holbrook)家族的信,从倪珪金一手漂亮的英文字和成熟的英文表达来看,在中国女学尚未开化的时候,倪家姐妹已经受到非常良好的西学教育。: m) J4 w3 K5 B1 a! U; ?

' ]+ T% y9 x/ X7 e  三、倪韫山等华人牧师于1885年接管山东路天安堂
5 i) F9 J* i, E% O7 t/ `+ T/ e  天安堂始源于1845年,当时旅沪各国侨民和牧师等组织礼拜堂,公推英国伦敦会麦都司(Walter Henry Medhurst)为牧师,借伦敦会盆汤弄口讲堂集会。盆汤弄口讲堂只是一间简陋的民房,不过当时人数不多,华人教友仅三四人。1856年,麦都司回国,慕维廉被公举为牧师,华人教友日增。1862年,伦敦会将盆汤弄口老天安堂拆除,由慕维廉捐款,在山东路麦家圈内再造新堂。倪韫山和妹夫王月舟是在山东路麦家圈天安堂建成后,华人教友剧增的情况下,被同时公举为牧师的。由于华人过多,1885年,英国侨民在苏州河畔的圆明园路口别建教堂,专供英国侨民礼拜,并将山东路天安堂赠予华人传道。时天安堂的华人牧师除王月舟、倪韫山外还有一位名潘恂如者,因他们年事过高,遂封立董绍勋为牧师,襄理牧职。
5 V. m8 ^& O0 W8 Q$ E  1889年倪韫山去世后,光绪十六年二月(1890年3月),王月舟领衔在上海各公会牧师、教士等为己及为治下诸会友上英国议院书上签字,要求英国禁止鸦片入中国。18光绪十七年七月初六日(1891年8月10日),王月舟在沪病逝,终年66岁。其葬礼规模浩大,送葬的中西人士约200多人。) Q9 K* n: R; }  Z$ _
1907年,天安堂开始产生华人自立会。1916年,伦敦会终于决定“将常驻天安堂之西委员撤销,以后停止委派”。天安堂自立后,倪韫山之子倪锡纯首任堂议会会长。时山东路天安堂因年久失修,华人们自行募集款项准备在原址翻造新堂,捐款甚多者还有倪韫山长婿牛尚周。1921年,倪锡纯与牛尚周长子牛惠霖同被推举为天安堂地产委托团代表,负责翻建新堂。因经费不足,天安堂规定“凡捐款若干者,得立纪念堂,次之得立纪念室,及纪念碑”。 于是倪锡纯捐资为父建“思倪堂”,并邀请父亲挚友陆云峰之子、名人陆徵祥为父亲的纪念碑撰文。1923年天安堂动工。1924年新堂竣工,屋高三层,北侧即“思倪堂”。陆徵祥撰文的“倪牧师蕴山公纪念碑”即立于思倪堂内。0 ?/ Q$ Z7 O3 U, U- |
0 O, B: y1 N# B7 S* G0 v  O
* U* a" z1 h; w2 Z! s2 P
  结 语: T% K. K( ^- {8 m7 F" ]
  相传的历史,传到后来出现偏差,这是正常现象。所以口述历史需要档案文献作为佐证,而口述中出现的偏差也能借助档案文献的记载得以纠正,同时口述历史中出现的遗漏也能得以补充。
( H* S2 D+ Q; E) v# i, o  综上所述,倪家口传家族史关于倪徐氏需要纠正的是:倪徐氏是徐光启第九世女孙,非第十七世。其父徐士荣既参加了1853年对小刀会之战,也参加了1862年对太平军之战,且与淮军并肩作战。) E7 C- d, H% z/ ]6 W
  关于倪韫山需要纠正和补充的是:倪韫山本名“韫山”,非后人改的“蕴山”。倪韫山是伦敦会最早的华人牧师但不是唯一的一位;他成为牧师的时间是1870年而非1858年刚入教不久。倪家最迟已于1883年定居上海县城。
4 u8 H% ~. Z  ~4 p+ ]- z  关于宋庆龄外祖父母的史迹,本文尚有遗憾的是,未能追索到关于他们在川沙的住址和传教场所的文献资料,也未能追索到倪蕴山上海住所的文献资料。种种遗憾留待各位方家进一步严谨考证。0 J8 ^$ N% \. k* {9 y4 G
: M8 Q8 T4 }9 G8 z

7 k1 g, O* d" I5 O( J
- v6 g& f2 ~7 i5 j0 d( w
- ~, T. T; F) J. H5 J5 p
$ I& e! X0 M( ]1 v" ^9 |- _, c' C/ A1 Q. z: ?- }4 d
! K5 M1 B  ^* T, e% w8 y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71

主题

1624

回帖

266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66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8-12-24 07: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明 发表于 2018-12-19 16:01  V, X% H% A8 d- c
   先生此文,读来也还扑逆迷离。   我从为,即使一代国母、曾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主席宋庆龄先生 ...

) g. I% |: m" w8 D什么是有意义的?厘清史实不论是国史还是家谱都是应该的,虽然说一篇文章可能达不到上述的目的,但这种做法的本身就意义重大。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