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4|回复: 0

[散文] 《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上)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8-12-7 09: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上)



    翻阅《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德)贝恩德‧布伦纳著;甘锡安译.一一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6(2017.9重印)

   看到这本书后,很是感慨。像这样一本科普综合类的小书,中国一年盛产几百万大学生的知识分子,网上资讯己这样发达,用点功夫,相信有相当比例的人能写出来。

    这本书罗列了关于月亮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历史故事;关于月亮的文学和音乐、还有绘画作品介绍。只是作者对中国古代诗歌中众多的与月亮相关的灿烂诗句,全无介绍或是一无所知,这不能不是这本书的一个遗憾。

书中结束时提到韩国艺术家白南准,把他1967年完成的一体雕塑命名为《月亮是最古老的的电视机》,这个艺术家真是有点想象力,这月亮真是像天空中一台小的黑白电视机,只是画面不动。

我不由突发奇想:未来我们人类是否可以从地球上用激光电视投影技术,将活动图像投影到月亮上,使之成为一台货真价实的太空电视机?

当然最早的想法不是我。“月球不只是研究和沉思的对象,也是供我们投射欲望和抱负的屏幕。意大利哲学家及眼镜商吉安巴提斯塔·德拉·波塔(Giambattista della Porta,  约1535-1615)还真的试图“投射”他的雄心壮志呢。他在作品《自然魔术》(Magia naturalis,1589)中提到,可以通过月亮播送新闻。依据他的计划,我们可用聚焦范围很大的抛物面镜,把文字投影到月球表面,供地球上的人观看。德拉,波塔的计划从未付诸实行,而现在发生世界级的大新闻时,我们看的则是电脑屏幕。而不是月亮屏幕。” P075

我只是将他的想法用现代激光投影机代替了一次……

我不知道苏东坡写了那么多与月亮相关的诗词,不知他是否对月亮上到底有什么的无知感到痛苦过?

如今我们对月亮的认知中完全没有了古人的神秘感和困惑,只是我们仍和古人一样感动于月光下世界的美……


吴砺

2018.12.5


附《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摘录:

“你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月亮吗?

坦率地说,我不记得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却依稀记得大约35 年前,在西奈半岛(这个沙漠和山区居住者寥寥)东岸一个长而宽阔的海滩上。我度过的那个夜晚。它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月亮和星星是如此的明亮,我几乎不能入睡,甚至还看到一些流星。半夜,一个渔夫把他的船带到海边——他借助灯和月的光亮来捕捉美丽的大鱼。这些图像的记忆始终伴隨着我。

那时候离我成为一个写作者还有一段时间,但我一直认为,这与我决定来写《月亮》渊源极深。就是这本书,现在躺在你的手中。那个非常特别的夜晚引发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人造光源还很罕见的早期人类来说,夜晚究竟意味着什么?在那个时代,月亮的升落是多么的重要,它是如此的至高无上。P’1

没有月球,首先地球的面貌将大不相同。具体怎样不同很难讲,但如果地球的潮汐涨落比现在小得多,我们就可以想象月亮有多重要了。没有月亮,或许连生物都不会出现。强大的潮汐形成许多水塘,这些水塘对形成复杂的生物系统而言,非常重要。P002

根据计算机模型,二十亿年前,月球与地球相距约2400英里(1英里约合1609 米),每天环绕地球3.7次,造成的潮汐高度是现今观测高度的1000倍。现在,月球平均距离地球238900英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30倍,而且能量减少,速度变慢,距离地球越来越远,运行轨道每年扩大1.5英寸(1英寸约合2.54厘米),2000 年来共 扩大了250英尺(1英尺约合30,48厘米)。P003

与地球在太空中的这个邻居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最显而易见的,应该是月出和月落。月出和月落其实都很美,但因为光线艰以形成缤纷的光学效果,所以不像日出或日落那样壮丽,有鲜艳的红色和橙色相互作用。

月亮上升或落下时看起来大得多,往往会大上两三倍,使周围的房屋和树都显得特别矮小。月亮上升到空中之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科学家曾经提出几种可能的解释来说明这种“月亮错觉”/:b有一种解释是,房屋或树木等物体跟明亮的月亮放在一起时,会扰乱视觉,夸大它和前景物体的相对大小。过这种错觉也可能与月球的感觉距离有关,月球在地平线时,人类大脑会认为它比在天空中时更远。P012

再来,月亮是什么性别?认为月亮是男性的爵族非常多,包括爱奴人、安纳托利亚人、亚美尼亚人、澳大利亚原住民、波罗的人、巴斯克人、芬兰人、德国人、印度人、日本人、美拉尼西亚人、蒙古人、太平洋西北地区美洲原住民、波斯人、波兰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在俄罗斯和保加利亚等某些斯拉夫民间传说中,月亮被称为“父亲”或“祖父”。而且认为月亮是男性的民族,大多认为太阳是女性。

月亮的性别在各种文化中,并非完全一致。16世纪之前,“月亮”在英语中是阳性,完全符合“月亮里的男人”这一概念。然而在其他文化中,月亮则被指定为阴性。不过我们最好记住,阴性和阳性的别不一定完全一成不变。

举例来说,在印度,指称月亮的词是阴性,词源与“母亲”和“精神”相同,但代表月亮的神衹是旃陀罗(这个名字现今男女通用,但发音不同),有时则是旃陀罗沙辛,也就是月神和兔子。现今在印度次大陆,月亮常跟宁静与柔和联结在一起,少女也经常向月亮倾诉心中所爱。

更特别的是,在某些文化的神话中,月亮在渐圆时是男性,而在渐缺时是女性。北美地区的某些印第安部落认为月亮是男性,而邻近部落却认为它是女性。另一方面,中国人十分不擅运用这些形容词,甚至可说做不到,因为太阳和月亮在中文中是没有性别的;不过太阳和月亮却经常被比作温暖光明的“阳”和寒冷幽暗的“阴”。

就我们现今所了解的古代信仰,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地球和月球都被比拟为女神。P040

科学家大多认为,这类重大转变始于美国地质Eugene Shoemaker, 1928-1997)a克致力于研究宇宙中的各类撞击,研究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巴林杰陨石坑( Barrringer Meteor crater),以及内华达州进行核试验造成的坑洞,舒梅克认为,日后地质学家将需要研究月球的成分,因此于1961年设立美国地质调查所(U.S.Geolo班al Survey)天文地质学部门,该团队开始使用望远镜和照片来描绘月球地质特征。

这项工作的成果之一,比人类登上月球进行实地研究和测绘早了几年,由美国空军和亚利桑那大学出版《月球摄影地图集》(Photographic Lunar Atlas60,1967)。这本地图集呈现出月球近地側在各种光线状况下的样貌。舒梅克曾是阿波罗计划的培训航天员,后来因为健康因素放弃登陆月球的机会。但就另一层意义而言,他还是登上了月球:他去世后的次年,月球勘探者号( Lunar Prospector)把他的骨灰撒在月球上。他是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在月球上长眠的人类。P073

从这些月面图绘制和月球地形命名等努力可以了解,“征服”已经不是专属于国王和炮舰的任务,还包括详细深入的科学研究。月球不只是研究和沉思的对象,也是供我们投射欲望和抱负的屏幕。意大利哲学家及眼镜商吉安巴提斯塔·德拉·波塔(Giambattista della Porta,  约1535-1615)还真的试图“投射”他的雄心壮志呢。他在作品《自然魔术》(Magia naturalis,1589)中提到,可以通过月亮播送新闻。依据他的计划,我们可用聚焦范围很大的抛物面镜,把文字投影到月球表面,供地球上的人观看。德拉,波塔的计划从未付诸实行,而现在发生世界级的大新闻时,我们看的则是电脑屏幕。而不是月亮屏幕。P075

;过还有一个问题。黑漆漆的煤在地球上即使日光,一样是黑色,但构成月球的物质不是灰色就是黑色,我们为什么会把天空中的满月看成白色?

以往的标准解释,是这种感觉源自各种波长的日光漫射,但其他领域的科学家近来提出另一种假设。英国肯特郡公主皇家大学医院的索哈,席瓦普拉萨德( Sobha Sivaprasad)和乔治,萨雷(Ge。唱‘M.Saleh)表示:“眼睛是依据相对信息来识别色 彩。”跟周围漆黑的太空比较之后,月球被“人工亮白”了,最后我们就把灰色的月球看成白色。

英国德罕大学的罗伯·肯特瑞吉( Robert w.Ke-ntridge)提出另一种解释。他认为月球“看来是白色的原因,很可能是我们误以为照射它的光量与周遭相同,但其实它接收到的直接散射光强度,远小于周遭的散射光。在地球上近距离观察月球岩石时觉得是深色,则是因为我们“没有误认它的照明状况”。帕度瓦大学的葆拉·布雷森( Paola Bressan)曾经指出,我们现在能了解这种机制,必须归功于阿德玛,格尔布( Adhemar Gelb)。

格尔布于19 29 年把黑纸做成的圆盘挂在暗室里,再由白纸提供光线,照射这个黑色圆盘。布雷森解释:“圆盘背后必须有面积更大且亮度更亮的表面,例如以光束照射一张白纸,再把白纸放在圆盘后方,这样我们才看得出圆盘其实是黑色的。但只要一拿走白纸,黑色表面立刻就会变成白色,这代表我们的感官其实不知道圆盘‘真正的’色彩。”这个“格尔布效应”指出“场景中最亮的部分看来是白色”,并且证实“月亮看来是白色,其实是因为它是夜空中最亮的部分”。  但在我们心目中,日光和月光对周遭世界造成的影响。则正好相反。强烈的日光使万物的轮廓变得清晰,色彩也显得鲜艳。阳光是清晰和真实的象征,让我们几乎不可能产生错觉。月亮高挂在黑暗天空时,看来往往比太阳还亮,但月光似乎会抽去我们周遭世界的色彩,罩上深浅不一的灰色。邻近的物体显得非常遥远,反之亦然,往往使我们产生错觉。在满月月光照射下,白天静止不动的东西,开始诡异地动了起来。而且可能改变。暗淡的光线,让我们得以自由诠释感觉到的蛛丝马迹。P079

如果只考虑物理性质,月光其实和日光完全相同,只是我们看起来不一样。物体在月光下显得灰白,只是因为月光正好低于视网膜中“色彩受体”的运作下限,但远高于让“感光受体”开始运作的下限。在月光下以彩色底片长时间曝光,结果显示物体其实仍然有色彩,只是我们的眼睛感受不到。如果长时间观看月光下的风景,让眼睛适应黑暗,灰色会变成蓝色。这种偏蓝现象的成因,是视网膜中负责感受光线的杆细胞的某种反应。P080

但月亮对旅人而言,价值不只是实用方面。1817 年,亨利,马修斯( Henry Matthews)因为健康原因从英国前往里斯本,有一天晚上在甲板上,他从一个有趣的对照开始沉思:“如果说最适合观赏日出的地方是海边,那么最适合欣赏月光的地方,就是海上。在这个安详宁静的季节,感觉不出周遭没有生物。这个夜晚十分美好。在这个纬度,月亮是在英国从未见过的银白色,这是个浪漫的夜晚。”今日,长距离旅行的交通工具换成了飞机,不过如果你有幸在夜间洲际飞行,目睹月光洒在海洋表面的景象,相信仍会感到惊奇,觉得难忘。P090

强烈的月光以全然的美、激烈的感觉或钟爱的人陪伴掩盖理智,可能使感受到它的人忘记了在大自然中全裸或半裸身体的风险。普鲁斯特( MarcelProust)写下“已经忘记借着月光,在森林中度过的美好夜晚,但仍然因当时染上的风湿病而疼痛不已”时,心里一定有这类想法。这位法国作家显然体认  :到月亮的魔力,也乞灵于它白天的纯真,此时月亮“只是一小片比一般的云更清楚、形状也比较固定的云”。。最后使普鲁斯特无法抗拒的,是“月亮亘古不变的光辉,极度且神秘的祥和”。P092

月亮不仅祝福爱侶步入婚姻,同时也以欲望和混乱威胁这个社会联结。在莎士比亚的另一部剧本中,由于变化多端的月亮可能影响无尽的爱,朱丽叶禁止罗密欧对着月亮发誓。月亮和月光具有许多特质,但多半是柔和、淡白、甜美、迷人、安详、可人、神秘、温和与宁静。它被视为温暖或寒冷并非依据实际温度,而是以相关的心理状态为依归<,。月亮有时与忧郁联系在一起,可能因为月光看来苍白,也可能因为夜晚令人特别容易陷入这种情绪。英国诗人雪莱(PercyBysshe Shelley,1792-1822)曾把月亮比作“濒死的女性,清瘦苍白/步态蹒跚,淡淡轻纱遮掩”。

在某些文化中,月亮全然代表无邪和纯洁。举例来说,斯里兰卡有句谚语说:“爱就像月光一样纯;。”然而在其他传统中,月亮也有黑暗面,不论在实际上或比喻中都是如此。月亮是夜晚的一部分,生这段时间里,  自昼的秩序和连续性都随之中断。夜晚可让我们脱离繁忙的白天,进行必要的休息,但有时也与失眠、鬼魂,甚至死亡连在一起,月亮也是如此在有月光的夜晚,动物都躲藏起来,发亮的眼睛在灌木丛中向外窥视,疯狂的笑声回荡在空中,爱与死亡、疯狂和性之间的界线,经常变得混乱。

月亮往往象征更黑暗的冲动,有时更与邪恶有关。不同文化下哥特文学的传统作家,都曾经利用与夜晚和月亮有关的恐惧。约瑟夫&#8231;康拉德(JosephConrad)在《吉姆老爷》(Lord Jim)中提供了生动的范例:“有某种东西在月夜出没,它像脱离肉体的灵魂一样冷酷无情,而且神秘得难以理解。”“月夜谋杀案”不仅是小说和电影的名称,也是艺术上常见的比喻。这个类型,常以猫头鹰和蝙蝠等黄昏和夜晚出没的动物,来衬托月亮。数不清的幻想和恐怖小说与电影中,甚至还会出现吸血鬼和狼人。

但从另一个视角看来,月亮也为黑暗带来光明,使白天和夜晚的界线变得模糊,从而缓和恐惧和迷信。矛盾的是,月亮因此也带来希望,对抗黑暗造成的恐惧和迷信。月亮在这个角色中,可能唤起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太阴学会( Lunar Society)就是他们秉持的思想的具体展现。这种观点不仅要扬弃迷信,还宣示要照亮笼罩在黑暗中的所有学科。P095

古典音乐中也经常提到月光。法国作曲家克劳德&#8231;德彪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著名的钢琴作品《贝加马斯克组曲》(Suite bergafHasque)中,有一段就称为《月光》。这个名称可能源自保罗,魏尔伦(Paul Verlaine.1844-1894)同名的诗。加布里埃尔,福菜(Gabriel Faure,18 45-1924)也有一首以月光为名的宁静歌曲。此外还有件事可能有点奇怪: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虽然是关于月亮的音乐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但这个名称与作者其实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一位乐评家听到这首曲子时,想到月光洒在瑞士琉森湖上的景象。P098









吴砺

2018.12.5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