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1|回复: 1

[桐城人] 丰子恺与朱光潜

[复制链接]

2407

主题

1000

回帖

5065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5065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17-11-3 09: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漫画家、文学家、翻译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丰子恺曾到过安庆,与安庆名人朱光潜、徐中舒等也有过一段往事,至今令人回味。在上世纪20年代,丰子恺最早认识的安庆人,就是著名的美术史学家、美学大师朱光潜。2 Q6 B2 d, v* Y
0 j5 b" q# n& h$ C2 w2 F  }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孟石,桐城人。1922年夏,朱光潜于香港大学毕业,后通过同班好友高觉敷的介绍,结识了吴淞中国公学的校长张东荪。旋即应张校长之约,到中国公学中学部任英文教师。不久,学校在军阀混战的江浙战争中倒闭了,朱光潜便由其上海文艺界的朋友夏丐尊(丰子恺的国文教师)的介绍,到浙江上虞白马湖的春晖中学教英文。在短短的几个月之中,朱光潜与丰子恺、朱自清等教师成为终身好友。
* h6 N% l8 \1 D) z  r' K6 t3 A) y: e- V* R
  丰子恺在课余或闲暇时,经常与朱光潜等人探讨教育。他们结庐湖畔,饮酒酬唱,谈艺论文,朝夕相处,宛如一家。丰子恺吃酒后,往往是面红耳赤,欣然微笑,与人一团和气,而且常常找一张纸来乘兴速写几笔漫画。此后他制成木刻画,给朱光潜看。朱光潜很是欣赏,但却少发议论和评价。在春晖中学几个月后,由于该校校长专制,朱光潜等人愤起辞职,离开学校,到上海另谋生路。丰子恺也跟着朱光潜到了上海。在匡互生等人组织下,丰子恺、朱光潜和茅盾、陈望道、叶圣陶、胡愈之、夏衍、徐中舒、周予同、刘大白、陈之佛等参与成立了立达学会,在江湾办了立达学园(丰子恺任常务委员兼西洋画科主任,朱光潜、徐中舒等任委员,朱光潜在学园教英文)。开办的宗旨是坚持教育独立自由,矛头直接针对北洋军阀的专制教育。丰子恺和朱光潜等人还办了与立达学园紧密联系的一个开明书店(开明即启蒙的意思),和一个刊物(先名《一般》,后为《中学生》),刊物对象是以中学生为主的青年一代。这家书店就是解放后由叶圣陶在北京主持的青年书店,也就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前身。学会、学园、刊物的诸多事宜,丰子恺都是与朱光潜、徐中舒等人一起积极操办的。丰子恺总是笑容可掬地、尽可能多地参加繁忙事务。朱光潜注意到丰子恺不仅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肯实干的热心人。他们在办学办刊中宣传和实施自己的抱负,只要有闲暇,丰子恺就同朱光潜等人保持着嚼豆腐干下酒谈天的老习惯。朱光潜常用“清”、“和”二字来概括子恺的人品,还称赞他胸有城府“和而不流”。朱光潜回忆说那时丰子恺的神态是经常在欣然微笑,无论对他的知己朋友,对他幼小的儿女,还是对自己的漫画和木刻,他总是浑然本色,没有一点世故气。
( @! d/ Y( V0 ^+ J) i2 N3 j. B3 e% Q' d! K1 _- t  L2 _$ j# c8 v
  1925年,朱光潜考取安徽的官费留学生。在英、法、德8年间,朱光潜与丰子恺一直保持书信联系。1933年,朱光潜学成回国后,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所的徐中舒(怀宁人,朱光潜在武汉高师的同班好友)的介绍到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处,把朱光潜的《诗论》初稿给胡适作为资历证件。胡适聘朱光潜为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讲授“西方名著选读”、“文学批评史”等。朱光潜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中文系研究班讲课,后来他的留法老友徐悲鸿又约他到中央艺术学院讲了一年的《文艺心理学》。
# R, Q$ l' ^) H/ ]6 q* Q$ k
" O* X- Q$ ]/ K8 K% I: d, D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光潜应新任四川大学代理校长张颐的约请,到四川大学文学院当院长,后应老乡、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之约,到武汉大学任教授兼教务长。朱一边教学,一边帮王校长调和校内湘、皖两派之争。此际,丰子恺也流落桂、川、贵一带,以教书和绘画为生。抗战胜利后,丰子恺与朱光潜在四川又重逢。朱光潜后来回忆说:“抗战胜利后,弘一法师去世。子恺还不远千里由贵州跑到四川嘉定,请马一浮为他的老师作传。当时我也在嘉定,乱离中久别重逢,他是欣然一笑。我从此体会到他对老师的情深之真挚……”解放后,丰子恺和朱光潜都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丰子恺从上海来北京开会,见到老友朱光潜时仍是“欣然微笑”。在全国政协会上,他们一起共商国家大事,会余,吃酒忆当年。最后一次来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大会时,丰子恺的健康已不太好了,虽然他比光潜还小一岁,但其“黄昏思想”比光潜要浓得多了。
  h5 a) @0 t# K: s1 L8 {; R/ f/ g
  朱光潜对子恺的评价甚高:“他的画品就是他的人品的表现。一个人须是艺术家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子恺从顶到踵,浑身都是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谈笑貌,待人接物,无一不是艺术的,无一不是至爱情深的流露。”对于丰子恺的画作,朱光潜认为可分两类:一是拈取前人诗词名句为题材的,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等;另一类是现实中有风趣的人物剪影,如《苏州人》、《花生米不满足》、《病车》等。前一类不但有诗意,而且有现实感,人是现代人,服装是现代人的服装,情调也是现代人情调;后一类不但直接来自现实生活,而且也有诗意和谐趣。两类画都是纷纭世态中人们所熟知却不注意的一鳞一爪,经丰子恺点染,便显得惟妙惟肖,趣味隽永,令人“一见不返”。他的画风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紧密结合。在朱光潜的眼中,丰子恺的文化教养是既广且深的,他早年学过西画,所以懂得解剖和透视。他到日本留学,接触日本的浮世画和日本文学,曾翻译过很多小说,晚年还翻译《源氏物语》那样的巨著。他的人品、画品深受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他熟悉中国诗词,又从弘一法师学过音乐、书法、绘画,功底深厚。) V5 \( e* Q4 |/ G

3 R% D' h3 t0 B; K& y5 ]. e' y* |  丰子恺也与朱光潜说过书画的心得:“每逢画艺进展停滞,我就练习章草和魏碑,练一段时间,再回头作画就有长进,墨才入纸,用笔既生动飞舞又沉着稳健,不至于好像漂浮在纸上。”朱光潜从美学的角度体察丰子恺的艺术作品,认为他的文学修养、音乐修养、书法、绘画从某个角度能看出中国“诗画同源”和“书画同源”的道理。文化大革命中,丰子恺和朱光潜都遭到“四人帮”的无情打击,丰子恺的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漫画被批得体无完肤,身心饱受摧残。1975年,他积郁成疾,染肺病去世。朱光潜深为老友惋惜和鸣不平,曾缅怀道:“他是中国现代第一个漫画家和木刻家,他对画艺的功绩,将来历史会有公论的……他对艺术的忠实和对师友的风度,不禁有人往风微笑之感而已。”丰子恺一生著作很多,除绘画多册外,还写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和翻译著作等120多部作品。4 C& T, ]! m7 s* O
2 J5 N, e; [' X6 B
来源:安庆晚报
作者:张皖生
) f+ k0 y+ w$ U+ w: X# V; Y- A
楼主新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227

主题

2724

回帖

4327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4327

我是老兵

鲜花(74) 鸡蛋(0)
发表于 2017-11-3 22: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古人和名人;有些了解,不是详细;看文感动...谢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