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史资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辑
1 `0 F" {$ i+ e% {7 }0 x: R2 F5 Z7 }2 I/ s
0 B# r1 y7 m; [前 言 U5 M8 c3 W$ F+ Q) e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华大地骤起一片飘风暴雨: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文化屡遭践踏,人民流离失所,与世界其它国家人民饱受法西斯铁蹄蹂躏一样,中国人民也遭受了历史上最惨重的外敌欺侮。
$ ]" A0 @9 P% Y% @+ Q! o3 c: d1 j' }7 l4 M
桐城向为淮西名区,古代就有“七省通衢、两江剧邑”之谓。交通便利,物产丰饶,便成了侵略者觊觎的重镇。自1938年夏日寇的铁蹄第一次踏进桐城的土地后,在以合安公路为主线,北至北峡关隘,南至大沙河岸,沿线百里,以及东南西北四乡,都先后遭到日寇的进犯,侵略者恣意妄为,凡空袭轰炸、鱼肉乡里、抢掠文物、霸占房舍、欺凌妇幼,其种种反人类行径,真是罄竹难书。
( s% M2 i7 ]5 Q( p! p& |. a8 |
9 n& `. _2 l% K5 Z3 [. `. o 士不可不弘毅。八年抗战中,国共两党虽分合有时,但在抵御外侮的民族大局上,一度曾众志成城,共赴国难,巍巍丰碑早已镌刻下他们的历史功绩。桐城虽称千年文都,民风淳和、人民儒雅,但一遇豺虎侵凌家园,便会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而全县各地的乡民及士绅贤达,面对仇雠,更是不分党派,义无反顾,奋起抵抗。据相关史料记载,时局危艰之际,桐城境内活跃着多股抗日武装力量,先后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桐西独立大队及其改编后的桐怀潜独立团、新四军第八团;国民党县常备队。民国县政府及辖下的区、乡也纷纷成立如抗日动员委员会及其分会、妇女抗敌协会、青年抗敌协会、农民抗敌协会、学兵队等抗敌组织,桐城一县各界,凡政军、商绅、学人、乡民及至民妇渔樵,面对外敌都奋勇杀敌,先后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敌战事和英雄人物,如新四军先后在鲁谼山、小关岭、范家岗、棋盘岭开展的歼灭战 、伏击战;国民党部队在练潭、大横山一线对进犯安庆的日军进行的狙击战;乡民杨咸福、朱克武、胡石匠、吴熊氏等勇力抗贼、智斗敌兵等。在日寇飞机狂轰滥炸的紧要关头,国民安徽省政府不顾地情和舆情,下令拆除了具有四百年历史的桐城古城墙,这固然是当局的盲动,但更是日寇在江淮大地上犯下的滔天大罪,当时桐城一帮贤达如孙闻园、房秩五、姚孟振、马后文等,愤然反对,呼吁保城,慨叹:前代官绅一片心血,不知流于何地矣。5 [& w2 ]+ U6 O3 ~0 ^
. o! n' W+ t, r5 v7 R& N. G 抗日战争已过去了整整七十年,七十年历史巨变,中华民族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走向复兴之路。但历史不能忘却,外敌入侵的屈辱桩桩件件历历在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英雄壮举将永志不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全国将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纪念这一特别的日子,届时桐城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也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为配合这一重要活动的开展,桐城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于去年下半年即着手筹划收集有关桐城地方抗战史料,组织了本市部分党史、文史专家或钩沉裒集,或据史挖掘,或寻踪探访、抢救性整理“三亲”史料,或辑录桐城历史文化名人诗文,汇集成这本桐城文史资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辑》,目的在于让今人重读历史,以史为鉴。抗战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历史资源,继承和弘扬抗战的爱国精神,对于我们当前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大家读完这本小册子,心灵会受到震撼。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凝心聚力积极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中国梦早日成真。
: M% _4 F" p M. d* H7 F9 n: B0 x8 Y6 q; H
2 [" K7 \4 D% D" ~5 w8 x z
政协桐城市委员会办公室 政协桐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 P" ]: R U9 }4 P$ ^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日 5 r, t: ]/ d7 u, E
+ A' U4 Z"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