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6|回复: 0

[散文] 致远方朋友的信(八)(九)

[复制链接]

6327

主题

1552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751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5-3-19 08: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致远方朋友的信(八)(九)




                                                                (八)
萍:
我现在本应当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去修改我已写好的散文集,争取在今年送出版社出版的。可我现在总在想着给你写信。写自己的故事,当然可以写,但总会将话题很快写完的,如果接着写,你得选择新的内容,这会耗去现在所有的时间,那本书将变成一个空中楼阁。在公司工作这么多年,集中精力快速实现一段时间一个主要目标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原则。不追求完美,将一件事做成。我似乎在违背这一基本成功的原则,只是像放纵自己的一个儿童,在逃课,一再逃课。我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几年前,在我办公室的一个女孩转给我一个电话,说有人找我,我接过电话,问是哪位。
“给你三次机会,猜一下我是谁”。电话中传来一个听上去很熟悉但又陌生的女孩的声音。
我一时真的想不出这是谁的声音,我提到了一个女孩的名字。
“你还有两次机会”,对方说。
显然不能再猜了,“这好像是讲前一阵一首流行歌曲中的故事,‘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猜猜我是谁。’”我开起了玩笑。
“我哥让我给你打一个电话”,女孩子说道。
“哦,嫒”,我几乎失声叫道。十五年过去了,终于又听到了她的声音,像在梦中一样。
“听着,嫒,我在美国湾区时,知道你在旧金山,那时我曾梦想着,我坐在你的车上,在美国高速公路上由你带我兜风呢,”我接着开玩笑。

我真的没想到有朝一日她还会给我打一个电话,这远超出了我对生活的期望。九八年上半年我回国在上海重新签证时,我去过她嫂嫂家。她嫂嫂告诉了一些她的经历。她先在美国东部工作,后又转了几个城市,现在在旧金山读NBA;她嫂嫂告诉我,她差不多跑遍了美国,她每周给家里打电话,一个电话经常打几个小时(我了解一个中国女性在美国的孤寂)。她嫂嫂给我看了一些她在美国住所照片,没看到她的照片。我克制了向她嫂嫂询问她的地址与电话的冲动,这孩子在美国独自闯荡够不容易的了,我不能再把她拉回到过去回忆中,还是让她忘记过去吧。
我在自己第一本散文集中,曾以散文《媛》写下了她的故事,只是在书中掩去了产生那场悲剧真正的原因。书出版后,我请我的一个朋友转交了两本书给她嫂嫂,并附上了我的名片,之后我都忘记了这件事。
终于接到了她的电话了。用了十五年的时间。

这是我青年时代唯一产生过强烈想和她结婚冲动的女孩。尽管青年时代我用了十多年时间找这个女孩那个女孩,那都是不着边际乌托邦式或柏拉图式的感情。像结婚如此现实的念头只是在自己相对成熟一点的青年时代后期见到这女孩才产生的。上帝把一个适合我的能干的女孩送到我面前,我还是把她丢失了。这几年我一直在反思,如果我当时有常识所具有的判断力,与这女孩结婚,我的生活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我整个家族会因她的加入而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推动力,我也许不会因为对父母没有尽到孝而内疚自责了。
我还是把她丢失了。上帝一次又一次把好女孩送到我的面前,但我把她们全丢了,这就是我青年时代的爱情故事。


吴砺
2009.08.23


                                                                                                                  (九)

萍:
那个叫“嫒”的女孩O六年回国后,开始在浦东经营一家机械加工工厂(有几十台CNC),这工厂试图从国外接精密机加工订单,还在起步阶段,我给她打过一些电话,她要么在电话会议上,要么在出差的路上,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星期一,还是星期六。我对美国式的工作作风真是通过你和这个女孩子了解的,这是一种通过人力驱动的日夜不停的机器,只不过是一种称作为“人”的机器,我刚从新浪网上看到一种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长期大运动量的人有一种运动瘾,只有这种运动才能使大脑兴奋区被激活,与吸毒的人对毒品的依赖性一样,工作对有些人一样吧,只是另类毒品吧?
只是有一次我晚上9点给她打电话,我听出电话里充满了马路车辆吵杂声,我问她:“你在哪里”,她反问了我在哪里,我说我在家中,她叹了一口气,说:“你真够幸福的,我现在在重庆,正在回宾馆的路上,我真连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忙,这样生活。”言语中充满着一种感伤的味道。
这样忙着八成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我一次对她说,我想以中国人方式而不是美国人方式问一句:有没有成家?没有回答,她从此手机不肯接,邮件也不肯回了。大概我问到了她的伤心处了。如果我没有感觉错的话,这么多年过去了,就这么一个问题就不愿接电话,还是心理太脆弱了。如果这么能干的一个女性到现在还没成家,如果真是这样,这是我所爱过的女孩中一个最让人伤心的女孩了。
偶尔我还给她打一两个电话,但电话处在无人应答状态,以至于我不敢再多打了。(我刚给她手机拨通了一次,她家人接了电话,她又回美国去了,原来公司基本不去了。现在还是美国中国来回跑,也许是我误解了她。不过一个在华尔街工作过,同时拥有NBA学位去做一个起步不久机械类的公司也许并不合适的)。我不太理解为一次二次感情挫折不能恢复的女性。若我现在还未成家,我爱过的女孩恐怕要上百名了。世界上没有只有一朵鲜花才是最美的道理。每一朵鲜花,每一种鲜花都有自己芳香,只是上帝通常只许你采一朵罢了,采不了这一朵,采不了那一朵,只要你想采,最终你总可以去采一朵。我家那位几年前在得知媛给我打过电话后,曾计划我们全家到上海过春节见见她。并放言,她仍愿放手。
有一万个理由我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只是我似乎完全失去了打破现状的动力了。爱情对我似乎变成了一种超级的奢侈品,也许我仍在爱,只是不再寄望拥有了。十年前,我那位往往也提出上面类似的提议。打碎两个宁静世界,重建的新世界是所寄望的新世界吗?我不知道。
我身上已失去了破坏者的力量。生命中还有许多事要做,青年时代我已为那些虚无飘渺情感虚度了十年时间,这种破坏所需的重建时间和带来的副作用也许是我经受不起的。你不去破坏,已有的美好仍在。将两个瓷器打碎,取其最好的部分再拼到一起,会是一个最好的瓷器吗?我不知道,我只是不想伤害任何人了。
我记得少年时代读小说时,每当读到若干年后曾相爱过的人重逢,大多情景只是被现实隔上了一道永远不能在一起的墙时,总是不免流下感伤的泪水。如今真到了自己成为这样小说中的主角时,倒没有了少年时代的那种多愁善感了。
这此年来一直能正常联系的是我的M市同学。令人诧异的是:一个学物理研究生竟当了律师。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气质很像《罗马假日》中赫本演的女主角的女性,怎么与律师形象联系在一起,只是多了一份担心,因为她做经济类的律师,总是帮人或公司打官事,这与钱相关的事,让人觉得心里不踏实。
从研究生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每当我生活中出现重大挫折时,我会写出大量信给她,写完了我也就平静下来了。来福州后,我情绪特别低落时,偶尔我会给她打一个电话,只要听到她的声音,我就会镇静下来。当我感到畏惧时,如九一一后不久去美国的机场或美国机场回来时,我在机场给她打了一个电话,我的内心很快变得很宁静。
这些年来我从未说过一句我不该说的话。我那位第一次去M市后对我说,我愿放手,只是像你们俩走到一起,唯一让人不放心的是怕你们俩被人卖了自己还不知道。当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要把一个当律师的卖掉还不让她知道,毕竟是小概率的事件。
我那位在拿到驾证后两年终于得到了她所想要的小车(原来住的周围环境太差,公司老爷子王总建议我不要在那个环境买车,搬到新社区后,这个问题不存在了),车行将车送到了社区院子中,我那位已两年没有接触到车了,她不敢开了。正好M市同学来福州高院办事,于是我的同学当起了教练。我那位事后在感慨道,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第一次开自己的车还是要她来带。事实上,一个月后她倒车仍不熟练,正好我一个朋友的爱人从加拿大回来,回加拿大前一天下午,她还是抽空来教我那位倒车,这个女性也是我那位愿把我送给人的一位之一。我们来福州的前几年,她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只是后来她全家移民加拿大了,为此我真的感到很伤感,她全家离开使我感到这个世界少了什么。这是一位热心肠,充满了勃勃生机极有能力和感染力的女性。无疑,这位和我的同学是我那位在这个世界上她最尊重两位女性,也是她最愿打交道,无需任何防备的善良和有能力帮助她的女性。


吴砺
2009.08.25



吴砺
选自待出版的散文集《致远方朋友的信》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