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32|回复: 3

[小说] 人间笔记(笔记小说十一篇)

[复制链接]

15

主题

0

回帖

1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18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4-6-24 15: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间笔记(笔记小说十一篇)
张先涛
寒风凛冽之中,有一尖嘴猴腮之中年汉子,光头薄衫,立于高台,手挥报纸,向围观者兜售生财之道:“致富发财,人人所爱,政策允许,国家支持,速富奇路,稀物奇货,神医名药,奇方妙术,请购致富报。”边说边将包中四开小报纷纷抛向观众,接着又嚷开了:“最最奇妙探宝器,可帮你寻找埋在地下之金银,可透过石头、砖瓦、水泥、塑料。一生只要探得一处金银窖,一夜便成百万富翁。货真价实,名不虚传,存货不多,欲购从速。”
此时,一老者拨开围观群众,走近高台,冲着叫卖者大声问道:“如此神奇探宝器,你自己何不购上一部,也免得在此身受寒冻之苦,你也不会如此模样……”叫卖者一怔,半响方结结巴巴地答道:“咳——咳,共同致富——共同致富嘛!”众哗然。
“三日酒家”
有兄弟三人,合伙办酒家。从租赁门面、筹措资金到办理手续,直至开张营业,只用三天时间,可谓高效率,故名“三日酒家”。几万响鞭炮炸过之后,煞是热闹了一番,接连三日,宾客盈门,楼上楼下,十台圆桌,座无虚席:第一日,开张志喜,大宴工商、税务以及饮食业领导,承蒙关照,以表谢意;第二日迎请当地街道大小头目各色人等,望日后有不周之处能多加包涵;第三日酬谢临近同行及亲朋好友,谨谢协助之功。第四日起,延续月余,无一人问津,每日只见兄弟三人携全家老小在此酒醉饭饱,不亦乐乎。不久便停业,故有好事者戏称:“此乃名副其实之‘三日酒家’也”。
夏。一大汉赤膊短裤,眼架墨镜,挥汗如雨于街头叫卖:“名酒,名酒,真正茅台。优惠供应,数量不多,欲购从速!”围观者众,但无人问津。观者中谁说了一句:“好货不到四牌楼,哪来许多真茅台!”那大汉闻之,二话没说,随手拎起一瓶酒,往地上一砸,“啪”的一声,酒瓶粉碎,酒液满地,霎时芳香四溢,沁人肺腑。围观者始则目瞪口呆,继之赞叹啧啧,购者蜂涌,几箱茅台瞬间卖空。大汉清点着那大把大把的钞票好不得意,因为他心里明白:几大箱酒只有砸碎的那一瓶是真茅台。
     
职工吴某,与顶头上司某局长比邻而居,一条小溪贯其两宅。一日,吴某在溪边洗涤,发现局长所居溪口塞满烂鱼腐肉及其它食物。吴某惜而拾之,中有一大鱼,吴某随意拨弄,鱼头中掉下一红纸小包。拆视之,乃千元现金。吴某方想起为女儿就业,曾以此法送局长千元。谁知事未办成,钱归原主,奈何。吴某抱头痛哭。
仙  姑
有妇陈氏,年届半百。自称:数年前一日,无疾气绝,半日后,又得还魂,原系观音菩萨招其为徒,托附神体,再返人间,普渡众生。兹此,常年素食,日伏夜出。夜出时,有二十多位菩萨沿途护卫,众鬼望风披靡。占卜祸福,阴查“树”,消灾延年,无所不能,百求百灵。“仙姑”之名遂出,每每也能从山乡僻壤之老妪手中骗得一些钱财。
某乡一老妪,有病不求药,乞灵于仙姑,,颇多破费,影响甚劣,子女深痛之,相议设计揭其仙姑鬼伎。
是夜,仙姑“显灵”之后,照例要索取冥币、五彩纸,并烟酒吃食之类,声言要向东南方向行九百九十九步处焚化。俟仙姑走后,老妪子女约数人分散尾追其后,窥其动静。只见仙姑一路迤逦而行,何止是九千九百九十九步,终未见焚化冥物而是携其烟酒等物溜之乎也。众既知底细,归家告之老妪。妪始疑之。
又过十日,仙姑又至老妪家。如此这般,说说唱唱,好不热闹。猝间,一群身穿各色制服手挎皮包的年轻人纷然而至,神色肃然。仙姑大惊,神腔嘎然而止,失声道:“我好害怕!”众人笑问:“菩萨也害怕吗?”仙姑忙说:“菩萨不怕,是我怕。”众人故作惊奇问:“你怕什么?”仙姑脱口而出:“怕罚款!”老妪之子说:“别怕,这些人都是我的朋友,来玩的,不是公安局的。”仙姑惊魂未定,草草收场。临行,老妪之子递交仙姑一红纸包,连声“谢谢仙姑,不成敬意。”仙姑收迄,喜形于色,辞去。众人大笑,原来红纸包中不是钞票,而是一叠废纸。仙姑从此遁形。
    某妇年届五十,丧夫多年,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各个分居。老妇物质生活虽然较为富裕,但空巢寂寞,精神孤独,交往中与一丧妻多年而又无子女的老者产生情爱,遂生再婚之念。其子女得知后,纷纷对母亲说:“婚姻自主,您老再嫁,我们无权干涉,但得应允我们一个小小条件。”老母问:“什么条件?”长子便恶狠狠地高叫:“还我头来!”“对,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子女们吼着。老母不知所措,嗫嚅地惊问:“什么?……还头,还……还什么头?还……谁的……头?”长子就解释道:“想当年,我们的老父病重,那么多的亲戚、朋友、邻里都十分关心,借钱的借钱,看望的看望,为感谢人家,我们兄弟姐妹都不知向人家磕了多少头;老父走了,许多人来吊丧,我们磕的头就更多了,真有成千上万个头呀!我们这么磕头,实际上还是为了您,现在您要走,可以,但我们这么多头不能白磕,只要您老人家当众将这几千几万个头还给我们,您就走人,我们做儿女的也不难说话!”
    老母听罢,思之再三,觉得倘若是别的什么条件如钱、房什么的,那都好答应,惟独这“头”没法还。于是,再婚之念便作罢了。
“母在父先亡”
    记得小时候,在我家附近有一个算命的赵瞎子。人们把他吹得神乎其神,能预卜人们的祸福生死,半点不差,被称为“神算”。他给一个小孩算命,谶语就是:“母在父先亡”。听说后来真应验了:这小孩的母亲死于父亲之前。我家大人也请他为我算过一命,他说出的谶语还是这五个字。但后来的事实却与此相反,我的父亲先于我的母亲去世。家人去问,赵瞎子坚定地说:“我算的全对呀!我还从来没有算错过哩!”接着他就破解这句谶语:“母在,父先亡。”当时我不懂事,只记得大人听后,个个点头称是,叹服不已。后来我才知道,他给人算命只有这句话,就任他怎么解,当然是百算百灵了。
这个“老子”不是那个“老子”
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回去找有关老子(即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聃)的资料,明天要带到学校。因为爸爸出差了,小孙子就告诉了奶奶。奶奶说:“你老子有什么资料,再说了,他出差了,明天也不能到学校去。”小孙子说:“奶奶,你一字不识,哪能知道老子的情况!”奶奶说:“我是不识字,可是你老子是我儿子,我怎么不知道?笑话!”小孙子说:“唉呀,怎么跟你说呢?你真的不懂,那个老子不是这个老子!”奶奶生气了:“你有几个老子?”小孙说:“什么几个老子?这个老子也是个人!”奶奶说:“他是我生的,谁说不是人?他不是人,你是什么?”小孙急了,直嚷:“老子早就死了。”奶奶更怒了,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懂事,你老子活得好好的,你怎么咒起他来了!”小孙这回是哭笑不得了,说::“那个老子不是这个老子!”奶奶说:“那死掉的老子是我的老子,你应该叫爷爷,书是白念了,连这也不懂!”小孙这时反而笑了,说:“奶奶,我不跟你说了,你啥也不懂。”临走时,小孙又加重语气重复道:“那个老子不是这个老子!”说完便去写作业了。
奶奶愣在一旁,硬是想不通,自言自语地唠叨:“那个老子死了,这个老子活着,一个是我老子,一个是他老子,我怎么就不知道,就不懂呢?也不知现在的孩子书是怎么念的?唉……”
交易与封杀
文友刘某,创作多年,成绩可观。数月前,新知一家市级晚报,读其文学副刊,甚觉有味,便按址投稿一篇,很快得到回复:云其“大作即将发表,特此致贺”,并告知编辑本人散文集已出版,望文友能邮购,多购优惠。刘当即照价汇款,不几日便收到编辑签名之书,次日便见自已稿件见报。月余收到稿费,方知竟与书价相同,刘想:总算还不错,文章能见报,书款稿酬一笔两清的帐,交易还算公平。后又收到该编辑信函,云“拙作诗集出版,望速邮购,作者优惠。”刘素对诗不感兴趣,联想前事,也就未再汇款。不过,以此,刘向该版再投之稿,也就如泥牛入海了。刘暗笑之。
无独有偶。刘某稿件投该报另一版面。一月之内所投两稿,均很快先后见报,刘想:与编辑素昧平生,初次投稿,均能发表。看来编辑真是慧眼识珠,心存敬竟,于是信心倍增,投稿不迭。不久,收到该版编辑“征订报纸”的广告,且有“十份起订,多订多奖,中奖旅游,订户发稿优先,望能协助发行”等语。出于礼貌,刘复函一封,曰:“订报有奖,令人鼓舞,但本人交际不广,又已退休多年,协助发行爱莫能助,请谅请谅。”未见回音,但也从此也未见稿在该版发表。不发也罢,可投他报倒也心平气和,后来刘某偶从一位与该版编辑过从甚密的文友处得知:该老编对他“爱莫能助”云云甚为反感,说什么“要他订报如此啰嗦,往后也莫想给他发稿了。”原来如此,“封杀”而已,始有不平,怨该版编辑缺乏职业道德;后一想反而高兴起来:像我这普通作者作品竟能被“封杀”,可见还是有份量的。于是,他又宵衣旰食地进入“方格阵”。作品见报日多。但他从此不再向该家晚报上述两版投稿。
某  君  轶  事
某君,男性,少时学商,青年从教。学历不高,识兼新旧,略通医术。无党无派,无功无过,八十而终。一生轶事颇多,现择要而记,聊博一笑。
之一:多妻多子
此君艳福不浅,一生四妻。原配为童养之媳,十八岁殁于难产,未留后。后连娶三妻,其中二任、三任皆国家工作人员,年轻貌端。尤以三任为贤,百般体贴,万种柔情。均因不育而遭君遗弃。可怜三任之妻在万般无奈之时,成天面对着“红太阳”宝像,哭喊不止:“老人家呀,×××(指此君)要抛弃我呀,快来救救我这个贫下中农的后代吧!”其声感人,其状凄人。均难以动君之心。离异后,三任之妻常于此君上下班必由之路等候,送衣饰,赠佳肴,恳求复婚,并尝其所送之食,曰:“我先尝,决无毒药!”其情可哀。此君每每拂袖而去。不久,两任后妻无疾而终。
现任之第四妻,虽无文化,但一口气为此君生下四子。当年工资低微,粮食定量,妻又无业,闹了一、二十年“儿荒”,但未见此君有半点忧愁,常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生就要为儿孙当马牛”。苍天有眼,四子先后考上大学,为邻里瞩目。
之二:“最高指示”
“文革”中一次寒假,全公社教师集中学习“毛著”,至春节不散,谓之曰:“过革命化的春节”。除夕夜,公社备有简单年饭。正当人们兴高采烈意欲举箸之时,此君高声曰:“革命的教师们,战友们,让我们先来学习最高指示——”众皆随之请出永不离身的小红本,依此君所领诵读。此君越读越有劲,一领读便是一个小时,桌上菜饭皆冷,人们饥肠辘辘,诵声甚微,但无人敢叫“开饭!”
之三:“活学活用”
“文革”中,此君被调至山区一小学任教。本属无奈,牢骚满腹,而在公社教师学毛选讲用会上,他却来了个“活学活用”,曰:“我本不愿,途中坐在石头上休息,红宝书正好从裤后口袋里掉在地上,又正好是老人家的‘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这一段,我便认真诵读,斗私批修,立竿见影,马上来了精神,就飞快地跑到山区学校赴任了。”事后,一同事问他:“你怎么把红宝书放在屁股后面,还让掉在地上?讲用会上没有讲清!我们愿闻其详。”此君默然。
之四:“万寿无疆”
此君甚喜开会,逢会必发言,滔滔不绝,常常话不对题,并有四言八句似通非通,引人发笑;发言毕,必振臂率众高呼“万寿无疆”之类,乃至积习成癖,甚至在老人家逝世多年后,仍照呼不误,神情呈无比庄严状。众人暗笑不止。
之五:“专治胃癌”
此君靠年轻时自学医书所得,退休后也常为人看病,略收小酬,补贴家用。草药、单方,倒也没出过事,也有死老鼠被碰上,名声尚好。为扩大影响,此君四处张贴“电杆广告”,称其“祖传秘方,专治胃癌”,并列举治愈者姓名、地址,中有儿媳之大名。儿媳得知后,破口大骂:“你这老不死的,我好端端的,你咒我,你不得好死!”欲将其撵出家门。大闹一场。从此,再无人前来求医了。
之六:“业余大神”
此君晚年潜心钻研易经八卦,命书相谱,日夜习之,并在家中供奉观音菩萨,日夜罄香祷祝。此君还常至各庵堂庙寺观摩、诵经,也于街头巷尾观测字、算命者动静。凡此种种,颇得要领。后不久便单独“出神”,每每有乡妪农妇潜入其宅问凶测吉,并献神香钱。因宅畔有一古树,盘根错节,叶茂如盖,称为“神树”,此君谓该树神已附其身。其始,凡焚香要燃放爆竹于神树之下,夜间惊吓四邻,怨声载道,只好焚而不鸣,“鸣”资照付。此君对求神者解释是:“此处大神喜静,有炸声便不灵了!”众信徒诺诺,更虔诚,香火亦更旺,收入不菲。有好事者将其事张扬出去,此君之“业余大神”之名响矣!
“诗 人”
他周围的人都称他是“诗人”;他自己也如此认为--的确,他写诗不辍,有过日写百首的记录。
他平日里出口成诗,无处没有诗的灵感:从厕所出来边系裤子边连呼:“有诗了!”有一次被幼稚小儿听为“有屎了”,便问:“屁股弄到屎了?”他有时会突然从床上一骨碌翻身下来,脚还没有趿进鞋筒便高呼:“有诗了!”被半聋的老母听成“尿湿了!”便责怪道:“老大的人怎能尿湿了?”一家人正在吃饭,他常会突然放下筷子,神经兮兮地叫道:“有诗了!”一次谁没听清仅问一句:“有蛆了?在哪?”弄得一桌人干呕了半天。
“诗人”产诗最多是在酒后。无论是在家款待客人,还是公、私赴宴作客,酒过三巡,脸色微酡,他便弃筷而立,拱手向众道:“失陪,失陪,我有诗了!”于是便离席
至内室,片刻复出,手持诗稿,大声朗读,读毕,还得人人过关,发表感想,作出评价,稍有迟顿,罚酒三杯。其实谁也不明白他写的是什么,只好齐声回答:“好诗!好诗!喝酒,喝酒!”于是“诗人”酒兴更浓,诗兴更浓。
“诗人”是“公家人”,但家在农村,家人还有责任田。忙时家人想他帮忙,他却闭门不出,房门上有一告示:“诗人正在生产,请勿打扰!”为此,夫妻常干仗,诗也有被妻子撕去之事。但他仍我行我素。
“诗人”在单位曾为一小头目,每日上班必在办公室里正襟危坐,稿纸铺一地,诗作贴满墙,有人来汇报情况或联系工作,他头不抬,笔不停。问急了,只向来人挥挥手,时而指着满墙满地诗稿,时而指着自己的脑袋,来人只好惶恐退出。自此,他“头目”越当越小,竟至“光头”。
就这样,他仍诗心不改,二十多年匆匆而过,诗稿也有几十斤,可惜变成铅字的一首也没有。“诗人”在家常骂那些编辑“有眼无珠”。他有一位熟人常有诗文见报,他前去询问:“投稿如何走后门?”弄得人家啼笑皆非。一次,有人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向他讨教诗作高产的奥秘。他可来劲了,自豪地说:“千条万条,归根到底一句话:从来不读任何诗人的诗!”此言一出,遂成“名句”,不迳而走,“诗人”之名更响。
注:本篇曾以单篇形式先后在《桐城报》《安庆报·下午版》《江淮晨报》《快乐老人报》发表过。此次汇编,略有增删,无非聊博诸君于茶余饭后一笑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0 收起 理由
南风醉 + 10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寒曦  在2014-6-24 16:2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4214

回帖

6299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6299
QQ
鲜花(56) 鸡蛋(0)
发表于 2014-6-24 16: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事写尽矣,此文个人推荐加精华@浮生一梦 老师觉得如何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4214

回帖

6299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6299
QQ
鲜花(56) 鸡蛋(0)
发表于 2014-6-24 16: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曦 于 2014-6-24 16:47 编辑

张老的文风我好喜欢,绵里藏针,嬉笑皆文章。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67

主题

943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582
QQ
鲜花(129) 鸡蛋(0)
发表于 2014-6-24 16: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