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99|回复: 4

[散文] 汪志伊与汪氏宗祠

[复制链接]

4

主题

3

回帖

24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3-9-18 13: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汪兴旺 于 2013-9-18 14:05 编辑

                                                                                   汪志伊与汪氏宗祠
      汪志伊(17421818)字莘农,号稼门,清代桐城西乡(今双铺白陂塘人),是乾嘉年间的封疆大吏、文学家。据史书记载,汪志伊自幼饱读经书,融会贯通,乾隆36年举顺天试,充《四库全书》馆校对。他为官清廉,重民务实,早年由七品知县累官至知府、巡抚,嘉庆11年擢工部尚书,后又任湖广总督、闽浙总督。在任期间,他关注民生,革除弊政,大兴水利,巩固海疆,老百姓安居乐业。著述方面,汪志伊也颇多建树,自成一家,传世文卷有《西湖诗》、《登岱诗》、《荒政辑要》、《官鉴辑要》、《稼门文钞》、《汪氏家范》等。有关汪志伊的故事传说举不胜举,桐城家喻户晓的“汪志伊慰亲”以及民间流传的“白菜尚书”、“豆腐总督”等,无一不证实他崇高的官品人品,在清代日益腐败的官场犹如一汪甘洌的清泉,一缕强劲的春风。
      乾隆11年(1747年),汪志伊族人(唐越国公长子建公后裔)在家乡白陂塘始建汪氏宗祠。祠堂是本族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的场所,少年汪志伊耳濡目染,只因家徒四壁,无力捐助。后来他十年寒窗,发愤苦读,以商汤名臣伊尹为楷模,自名志伊。志伊29岁那年,金榜题名,汪氏宗祠因而光耀门楣,族人引为骄傲。志伊身为朝廷命官,克己为民,在外做官几十年,政绩卓著,然两袖清风。他关注老家宗祠,嘱告族人为官之道,并为《梅州汪氏宗谱》作序。
      嘉庆22年,年逾古稀的汪志伊解官回乡,当时的社会名流济济一堂,挥毫泼墨,颂其功绩与祖德,镌刻于石碑并嵌于汪祠墙壁之上。据记载,现存碑刻共63块,其中完整无损的47块,断残16块,为横面竖行阴刻。撰书者近30人,有清代梁同书、袁枚、姚鼐、钱大昕、刘镛等人的手迹。宗祠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彰显了深厚的宗祠文化,在当地祠堂无与伦比。只遗憾当年嘉庆皇帝亲赐汪志伊“福”子匾额现已流失,祠堂门前的一对石鼓与部分碑刻由政府部门征集,交桐城博物馆收藏。
      汪志伊以封建时代的孝忠告慰族亲,报效朝廷,以他的显赫功德光宗耀祖。后人为了纪念他,遂将他的石像连同尊贤重教的《汪氏家范》等著作供奉于祠堂之上,又将“重贤兴学,继尚书冠”编进了汪氏派行,以激励子孙,莫忘先祖,学有所成。从此,白陂塘汪氏宗祠亦唤作汪志伊族宗祠,说者自豪,听者羡慕。
历尽二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和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占地五亩、气势宏伟的汪氏宗祠最终摇摇欲坠,拆做他用,仅存的数间瓦房在文革时权当校舍。断壁颓垣伴着斜阳荒草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荣耀与辉煌。
      时光流转到二十一世纪,随着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各地纷纷续修族谱,翻新祠堂。宗祠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辈,团结族亲,励精图治;尤其对加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无不例外,汪志伊后裔于2009年底向海内外所有族人发出倡议书,本着“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在老祠原址修复汪氏宗祠。汪氏族人热情高涨,有智出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建,一座由著名古建筑专家翟光逵设计,造价数百万的汪氏宗祠拔地而起,基本保持了原貌,好不气派。
      重修后的汪氏宗祠,大门依旧面水,预示着家族人旺财旺。全祠共分三进,大门、碑亭、享堂、寝堂。首进两边设有侧房,院落中屹立着高大的亭子。享堂是正厅,是族人祭祀或宗族议事之处,寝堂安放祖先的牌位。全祠建筑呈轴线对称布局,用材硕大,做工讲究。两边青砖砌就的清水墙,高处耸过瓦面,相互对称,参差有致地勾勒出飞龙式的流线,青砖黛瓦,古朴典雅。
      迈进汪氏宗祠的栅门,但见一对扁圆形巨石护立正门两旁,五个蝙蝠和龙的图案清晰可辨,寓意祥瑞多福,据说是原祠保存下来的。门楣上方高悬着“汪氏宗祠”的黑字匾额,右行横书,笔力雄健。油漆工序基本结束,朱红油亮的大门、飞檐翘角的祠亭、浓抹重彩的雕梁画栋、镂花透格的窗扉,无不散发着古典而又清新的气息。内墙上的《二十四孝》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墙边新栽的桂花树已枝繁叶茂。空阔的寝堂中,香烟缭绕,祭放着由族人保存下来二百多年前的先祖神位,显得庄严而神圣。一位尊家风趣地告诉我,有望迎回石鼓,族祖志伊老人的石像回家安居。一句话让我周身热血沸腾,有种到家的感觉,深信汪门伊族恩承祖德福荫,定会后继有人。
      庆幸汪氏宗祠很早就被列为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拜谒汪氏祠堂,如同品阅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一代名相汪志伊从画轴中走下来。



评分

参与人数 2桐币 +6 收起 理由
行香子 + 4 辛苦了,支持。
远航小诗 + 2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34

主题

3453

回帖

649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497
鲜花(49) 鸡蛋(0)
发表于 2013-9-18 13: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先生中午好!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

主题

3

回帖

24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4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3: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诗好!预祝中秋节合家快乐!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67

主题

943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582
QQ
鲜花(129) 鸡蛋(0)
发表于 2013-9-18 13: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宗祠同时蕴涵了深厚的文化。问候先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

主题

3

回帖

24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4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3: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南风老师!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