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口热饭
今年正月的那场大雪缠缠绵绵地弥漫着整个大地,像千里迢迢赶来聚合的一片亲情,纯洁,静谧着我的心。
记得我去母亲家拜年的时候,回头遥望:大雪已漂白了我来时的路。
极冷的天气下,我与母亲在一起一边烤火一边闲聊:如来年的工作安排(单位今年正月初十上班),家庭的一些琐事等等。说完以后,自己没当作回事,过后也就忘了。
可谁知,我就这么漫不经心的几句家常话,体弱多病的母亲却从此就一直记住了。
到了正月初十这天中午十一点的时候,我接到母亲的一个电话:“今天中午我们做了你的饭,你什么时候回家吃饭啊?”
我心头一热,独自一人在家,关心我的吃喝与冷暖的竟然是我那没有了什么记忆力的母亲!
放下电话后,我异常地感动。坐在那里,心情久久地不能平静。
我立刻给母亲回了个话,“别等我,我还要等到十二点才回。你跟爸爸先吃吧,大冬天的,一会儿饭菜就凉了。”
可当我十二点多钟来到母亲家时,母亲与父亲两位都已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还一直面对面地坐在桌前,平静地看着火锅底下酒精燃烧时发出的淡兰色的光,安详地等着我一起吃午饭。
桌子中间是热气腾腾的火锅,周围是烫锅子的蔬菜,青绿红黄,搭配得很是漂亮。碗筷也早已摆好了。我知道,那是父亲的手艺,父亲做事向来特讲究,慢虽慢点却很仔细,追求着和谐与完美。
我一时无语。
曾经的母亲,是一个性格刚毅顽强,工作勤恳努力,善于操持家务,身体特棒的女强人呢。
可是,自从老人家去年生了场大病:脑梗塞。母亲仿佛一下子就衰老了很多。医生说,想彻底恢复健康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是能够维持原状就非常不错的了。
从医院回家的母亲,记忆力有时好像短路了似的,刚刚跟她说过的事情,一会儿就忘了。一只手拿东西的时候,手还颤个不停,常常是想拿住却又不自觉掉了下来。这样一来,父亲就什么事情都不让母亲去做了。
几十年以来,从来都不做什么家务事的父亲,现在是洗菜,烧菜,烧饭,洗碗,照顾母亲,陪母亲早晚锻炼等等,啥事都干,并且是毫无怨言。
我们家中姊妹虽多,但都还没有退休,大家都还在为自己及家庭的生计奔忙。这一点,曾经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父母亲都很理解。
所以,只要是他们自己能干的事,一般地,他们都不会给我们子女添麻烦。
为此,我也常常很内疚。只是每天要是有点时间,就都回家去看看,陪他们聊聊,替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且尽量不在他们家吃饭,不去给他们再添乱。
初十中午,我吃完了午饭,洗了洗碗,喝了点父亲泡好的热茶,小坐了一会,就又冒着大雪上班去了。
临走前,我反复地叮嘱母亲:(父亲耳朵不太好)“今天晚上我就不过来吃饭了,你们俩人吃吧。吃早点,吃完了就和父亲在外面转转,锻炼锻炼,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看到母亲点了点头,我才放心地离去。
快到六点的时候,我正在自己的家中悠闲地吃着晚饭,母亲又打来一个电话,“喂,你为什么还不过来啊,我和你爸爸都还在等着你吃饭呢。”
我一听,蒙了,“我不是跟您说好了吗,晚上我就不过去吃饭了,您怎么的又忘了?”
“你对我说了吗?你不是说你今天晚上要上课吗?所以我们一直等你等到现在。”
“妈妈,你怎么又忘了,我是说,明天晚上要上课,就是上课我也不去您家吃饭呀。”
“哦,我没有听清,那好,那我们就吃饭了。”
放下电话,我一下子呆住了,想想父母双亲坐在桌前一直在等我吃饭的情景,我泪流满面,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
母亲老了,真的老了很多,有时甚至有点傻了。她老人家什么事情都记不住了。
但是,她就记住了一点:让我下班后能回家吃口热饭!
过去,由于我们家姊妹多,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亲都要依靠工作来养家糊口,他们就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抚养我,我断奶后就跟着奶奶长大,因此,以前跟母亲之间的关系,就好像隔了一层窗户纸,一直就亲不起来。有些时候,甚至心里还抱怨过母亲,怨她为什么就不能亲手带大我,让我的童年在孤独和缺乏父母之爱中度过。因为那个时候的母亲还年轻,健康,也非常能干。
可是去年,自从母亲生了场大病,我突然觉得母亲就像个需要我们来照顾的孩子似的,时常地让我不放心。我甚至非常担心,母亲有一天会突然地离我们远去。
说句实话,现在,我比任何时候都害怕失去父母亲。
因为,只要有父母亲在,家中随时都有我的一口热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