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9-18 2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友谊
上周末在小区游乐场玩的时候,周周结识了一个小姐姐叫楚瑜五岁了,她们在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很开心。该回家吃午饭了,俩人都依依不舍,楚瑜说:“周周,你到我家去玩吧。”周周当然高兴啊,刚好在路上碰到楚瑜爸爸开着车过来,楚瑜爸爸叫她上车回家,楚瑜不肯,要和我们走路。我和楚瑜爸爸说明了情况,楚瑜爸爸很热情,邀请我们一起上车。我看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怕打扰人家,便征求周周和楚瑜的意见,下次再去行不行,俩人都不肯,我一想现在孩子多想有同伴啊,不忍心“拆散”她们,便跟周周说好只玩十分钟,不能打扰人家吃饭,周周答应了。看到我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两个孩子欢呼雀跃!楚瑜打开车门,让周周先上了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然后自己坐在周周身边。嘿,没我什么事了!只好坐后面吧。楚瑜伸出手挡在周周前面“保护”周周,防止碰到,真懂事!到了楚瑜家,楚瑜热情邀请周周到她的小房间玩,有很多玩具,还有电子琴。周周迷上了电子琴,在征得楚瑜妈妈同意后,她乱弹起来。玩了几分钟,楚瑜要吃饭了,楚瑜爸妈热情邀请我们和她们一起吃,我谢绝了,催周周回家。楚瑜不肯,要我们等她吃完饭再一起到我们家来玩,看着她们不舍的模样,我答应了,这也是合理要求嘛!
楚瑜吃完饭,到我们家来玩了四个多小时,他们玩医院的游戏,周周当医生,楚瑜当妈妈,布娃娃当宝宝,安排我当挂号的;玩买菜的游戏,楚瑜当买菜的老板,周周当顾客,好一番讨价还价!用各种毛巾和丝巾设计成披肩、裙子装扮自己。期间楚瑜妈妈来接了三次,楚瑜还是不想回家,楚瑜妈妈急了,这孩子来了就不想走了,生拉硬拽把楚瑜拉出了门,弄得楚瑜哇哇大哭,我连忙劝阻,不想周周在屋里也哭了起来:“要姐姐,要姐姐!”楚瑜在外面哭喊:“还要和妹妹玩!”楚瑜妈妈一看这情形也于心不忍了,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要不周周再到我们家去玩会?”我问周周:“你还到楚瑜姐姐家去吗?”周周破涕为笑:“还去!太好了!哈哈!”楚瑜也笑了。哎,这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啊,我得先打预防针:“周周,我们在楚瑜姐姐家玩半个小时就回家,下次再跟姐姐玩好吗?”周周回答得很干脆:“好!”我说:“那说话算话啊。”
在楚瑜家玩了大约半小时,我提醒周周该回家了,这次孩子们虽还有些舍不得,但我们大人都答应下周末还在一起玩,两人都没哭了!
今天又是周末,楚瑜妈妈带着楚瑜来了,玩了一下午,该回家了却又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送来送去,就是不想分开啊!
《卡尔威特的教育》里面老卡尔认为,孩子不需要跟小伙伴玩,父母可以代替小伙伴,孩子和小伙伴玩的弊大于利。我觉得他的这一观点是糟粕,是错误的,父母代替不了同伴,亲情代替不了友情,就如同大人需要朋友一样。孩子们的想法和视角是相通的,我们应当创造机会,让孩子与伙伴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可以共同设置场景、分配角色,这在促使孩子社会化方面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