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498
- 积分
- 2105
- 威望
- 7300
- 桐币
- 5115
- 激情
- 13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6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2-9
桐网贡生
- 积分
- 2105
鲜花( 0) 鸡蛋( 0)
|
【字体:大 中 小】 2009年01月19日16时39分 |
+ ]3 V2 W! O4 P" _ G- D |
| 因为一件趣事,才觉得钱如京的可爱。古书史志均以仕途通达与否论英雄,这似乎是一个标准,也是定例,钱如京是明弘治十五年的进士,然后一直做官,直到后来官到了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的位置。用时人的话说,倒也是算得上个成功人士了,但这位尚书叫我觉得很有几分趣味的是一次醉酒。
* J* y' g7 t' v8 p s& r& n, B8 t" I1 G) r/ ^# k; G! W' m
刚上任至海盐知县时,一次饮酒多了点,衙役正好上来报事,恐怕酒量不咋的,这厮一下子惹毛了他的脾气,他便乘酒兴将该衙役杖打了一通。酒劲过后忽然觉得不妥,闭门思过三日,县衙里的同僚吃惊,以为他真的象请假条中所写的那样身染小疾。事毕,他入衙向同僚解释事由,因饮酒过量而动用了刑器,罚自己在家停职反省三天。
, \6 A# k, _. f* s
4 _+ L& ?5 e) U% l 可见,钱如京是每做一事都考虑是否失当的官员,以此作风踏实下去,必定有所崭获。
- z7 N. o; `- H. Q* [
" x% u/ x# q6 L# ^ 他的胆识和谋略可能是一般政治人物所不能拥有的。在他的仕途中,看起来虽然平步青云,却也是步步险境。在总督两广军务的任上,遇上兵变,他不凭武功而以仁治化险为夷。这实在是铤而走险,自信地走了一步险棋,据说他大开城门,放走群起逃出的兵士,对个别兵士出城则予扣押,他这样做出乎众多出逃士兵的意外,逃出城见无追兵来镇压的那些兵,反倒懈怠下来,兵变首领反省到自己的失误,重又带兵连夜回到军营——这是一个大致的史实轮廓,没有更多的细节和情节可以辨析参照,但我不相信整个过程会如此简单,一定与钱如京的运筹帷幄,力挽狂澜冒死拯救有关,如此兵变未遂而又不死一人不费一枪一炮的事件,可能还是古今中外军事史上的先例。假若能坐下来悉心研究一下钱如京的军事战略与统军思想,一定大有文章可做。应对兵变这一复杂局面尚能如此潇洒自如,可见他的谋略城府之深。有这般韬略在胸的人,虽深处两广民族矛盾复杂土司间械斗激烈的中心,却也能别出心裁,通过惩戒与扶植相结合的办法,瓦解民族内部邪恶势力的一方而达到一方大治,生民安居乐业,成为朝延倚重的有功之臣。
% ?- l$ @: {2 R) ^
b4 ? n! z( q; G& N9 g1 o 且不说官场险恶,也不说当朝政治的腐败,单就社会发展规律论兴衰成败必然之中的事,钱如京的官做的再大,也只是百姓眼里的那种大,并非是同僚眼中的大,更不可能是皇帝心里的大,既然有人嫉妒到头上来,是祸躲不过,所以钱如京判宗庙失火案有不同看法。钱如京将在宗庙失火后清理现场的士兵从瓦砾中捡到的碎银残珠视为“拾”得,而被人告发的士兵却被视为“偷盗”,这一行为的差异即关乎一颗脑袋的留存问题。大清律明确规定,偷盗宗庙祭器以杀头论处。钱如京是刑部尚书,此兵士是死是活全在他一举,他认为祭器与金钱、珠玉不同类,拾得与盗窃更是不同。混淆二者性质是极大的错误。有了钱部长这一无可辩驳的道理谁也觉得无可挑剔。可是每件事的影响却是事件的本身无法预设的,被纠错的那些同僚自然心里不服,这等于是戳了他们不能胜任的西洋镜,既跌了相就得找回来,于是钱如京就难免成为靶子,众同僚认为他如此作为是别有用心,故意法外开恩,意在笼络人心,觊觎皇权,一眨眼小报告就打到皇帝那儿去了。* }5 O8 ^! X. Z. r0 u
0 j% ^; ]9 S" S
钱如京回乡了,他主动请辞了6次官,可见去意多么坚决!从他做的若干件事看,他是一个从不闹着玩的人,也许他嗅到了明王朝即将死亡的腐败气息,在宦海沉浮了那么多年,打道回府,那该是有过十分充足的思虑的。1 w5 W7 u. g$ Y: W0 j% W! a
. X7 o I% m' Y, W4 p' f6 w8 C5 L 他不想与那些朝臣计较,也无意于输赢。空气中充斥着灰尘,却又不得不露出鼻子来——这就是他仕途的沉浮中的无奈,丢开这些,心无杂念,既远离了是非中心,又成全了明哲保身的自己。
8 q) C. x4 S8 i- m2 d0 {$ `6 W v+ l; _" y1 Z( ~9 Y
看来,对于官场的潜规则,钱如京是嗤之以鼻了,不是这个朝代有,哪个朝代没有,只是什么时候能接受什么时候不能容忍,什么时侯声势更炽什么时候不敢招摇的问题。钱如京认透了也就豁然了,做官就是一门职业,做人才是一辈子的事。
. P% j$ v1 J" v
1 H" M% x% D( D' n: Q2 f 我一遍遍穿过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小巷,犹如走在一个似曾相识的朝代里,那些人,那些事并非远去。
2 _+ R5 J3 K. I* `( d
! D, s, y- b& c$ u$ O3 m# ~0 x! E墨香/文
9 Q* d9 a' C- T! B0 m! i6 c- C; q1 Z b | | 稿件来源: 桐城报道 | - ?. }+ S, ?5 F6 {( ~- C6 s
| 编辑: 桐城新闻网 |
|
|
|